第314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盾陣!”
麵對趙軍騎兵即將到來的衝擊,領頭的魏軍將領做出了最適合的舉動。
讓一部分兵力麵向騎兵的攻擊暫時拖延腳步,其他兵力立刻和趙軍步卒衝殺在一起,不然趙軍騎兵不管是分割他們、還是隔著距離放箭都可以把他們玩死。
至於將領身旁的這一百多騎兵,他可舍不得讓自己的士兵和那些校尉去敵人上千騎兵那送死。
平原上,近兩萬魏軍士卒朝著七千趙軍士兵衝去。
雙方宛如兩片巨大的黑影一般衝擊在了一起,北麵則是數百被趙軍騎兵一衝就七零八落的盾兵。
騎兵隊伍內,趙軍將領冷笑一聲。
居然完全沒管這裏的七千士卒,直接朝著大營所在的主戰場衝去。
“殺!拖住敵人!”
趙軍步卒內,一些校尉帶著士卒拚死作戰,還一邊喊著口號。
這讓魏軍將領一陣心驚!
什麽意思?
敵人騎兵怎麽直接走了?我魏軍外圍還有一些部隊可以被他們弓箭射到,他們怎麽不打了?
而且麵前的敵人……七千人竟敢拖住我近兩萬人?
那敵人的騎兵要去哪?
將領來不及多想,隻是親自下馬,準備帶著親衛一起衝殺。
不管怎麽樣,隻要能幹掉這七千趙軍,也是一場勝利不是?
“報!將軍!”
身後,隻頂住趙軍騎兵一輪衝擊就徹底垮掉的盾兵方陣中,負責指揮的校尉趕忙跑了過來。
“敵人騎兵上裝了一些東西,好像是傳言中秦國人的騎兵三件套!還有一些趙軍騎兵帶了一些長筒狀的東西!”
騎兵三件套……
長筒狀……
魏軍將領心裏忽然恐懼了起來!
特麽的趙國人不會是已經把秦國那些東西仿製成功了吧?
“敵人死傷了多少?”將領趕忙問道。
阻攔騎兵的盾兵方陣可不僅隻有盾兵,還有少部分長矛相配合,就算被衝垮,怎麽也能留下幾個敵人不是?
況且敵人雖然穿了鎧甲,可鐵定是皮甲,又不可能給馬穿上鎧甲!
校尉搖了搖頭:“死了大約幾十個人,還都被他們帶走了!什麽東西都沒留下!”
將領驚疑不定時。
前方,戰場內。
趙軍士卒忽然開始集結隊伍,原本五個軍陣的趙軍,居然在相互靠攏。
戰場上,但凡數千人作戰可不是一股腦的全衝到的一起的,都是有軍陣互相策應才行,這也是考驗主將指揮能力的所在。
可現在……
趙軍軍陣漸漸靠攏,當中間留出了一片完全沒有魏軍的安全地帶時,一些趙軍士卒從背上解下一些東西,似乎要開始組裝?
“將軍,那不會是……”
麵對其他人的詢問,魏軍將領也不確定。
但他知道,敵人想幹的絕不能讓他幹成就是了。
於是魏軍開始朝著趙軍軍陣中間猛攻,試圖打斷他們。
但趙軍還是很快組裝了起來,並直接拿著那些東西用到了軍陣最外側的戰場上。
那是一個需要雙人抱起來的大盒子,裏麵裝了許多支短箭,趙軍士卒拿到最前方,麵對衝來的魏軍,將盒子固定後,直接鬆開了盒子後麵的一個機關。
瞬間,最上排七支箭同時飛出;緊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
數十支箭同時覆蓋了一個區域,讓十幾個魏軍士卒受傷,但卻沒一人死亡——因為這種箭矢威力始終太小了。
魏軍將領大大鬆了一口氣。
……
主戰場上。
隨著雙方互射帶來了各自數百人的傷亡,最前方的軍陣終於進入到了短兵相接的時候。
魏軍充當箭頭的,是那數百全身披甲還能活動自如的魏武卒。
他們拿著兵刃直直紮進了趙軍的軍陣,為後續的袍澤們撕開了一道口子。
但緊接著,有人擋在了他們前麵。
後世有人把魏武卒看得很高,但再高,他們也是這個時代的人,隻不過是因為脫產士卒的身份原因,身體比普通士卒強壯、殺人技藝比普通士卒高。
這樣的精銳,各國都有,區別隻是數量不同。
而在這場戰鬥裏,很明顯能看得出,趙軍精銳比魏武卒要多出許多;而這也從側麵證明了雙方的國力差距。
看著前方的大軍和人數比自己少的趙軍打了個旗鼓相當,魏熙心裏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結果,卻還是有些失望。
可更讓他失望的還在後麵。
趙軍軍陣內,數千騎兵開始朝著兩側運動。
而且趙軍之前那幾千被調走的騎兵也迴來了,正朝著他們後方的輜重營而去。
魏熙眉頭一皺,輜重營裏也沒多少東西,毀了大不了自己再從周圍城池裏調來,可李牧難道對自己派去的騎兵就絲毫不關注?
魏熙分出了幾千步卒前去側翼,準備阻攔對方的騎兵,但對輜重營那邊不管不顧。
不是他不想再派騎兵,而是魏國的騎兵數量不比趙國,並且論戰力也……
他覺得騎兵應該用在更合適的地方。
與此同時。
魏軍大營後側的輜重營外。
趙軍騎兵從攜帶的木筒裏拿出了一些帶著繩索的拖鉤,然後快速朝著前方衝去。
魏軍的木質柵欄裏飛出了一些羽箭,但隨即被這支騎兵射出的更多羽箭壓製住了;等靠近後,趙國騎兵直接將那些拖鉤搭在了柵欄前的一些拒馬樁上。
繩子另一端綁在馬鞍上,而這馬鞍又是特意整體綁在馬上的。
數十匹馬同時發力,拒馬樁直接被拖開。
然後下一隊趙軍騎兵帶著拖鉤上前,鉤住了大門附近的柵欄。
同樣的場麵再次發生。
當柵欄被破開一個缺口的時候,裏麵的駐守的一些魏軍士卒都懵了一下。
他們並不是沒有想過趙國騎兵的攻擊,外麵那些拒馬樁就是明證,一些地方還有陷馬坑;哪怕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這些配置的,可按照之前的經驗,就算是戰馬,怎麽可能這麽輕易的就拖開那些拒馬樁的?
這時,一些士兵觀察到了趙軍戰馬馬蹄上的一些東西。
這是他們跟秦國人學的嗎?
……
“秦國人絕對弄不出這個!”
魏軍軍陣裏,魏熙看著遠處正在攻擊魏軍側翼的趙軍騎兵,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看到了一支特殊的騎兵……
戰馬和騎士全身著甲,還都不是普通的皮甲,好像是金屬鎧甲?
在他的注視下,魏軍兩側的步兵軍陣被數百重騎兵直接正麵破開……
隨後,更多的騎兵衝入,直接判了那些步卒死刑。
看到這一幕,哪怕正前方的戰場上還在戰鬥、魏軍並沒有垮,可魏熙也知道,這場戰役輸了。
“撤兵!剩下兩千騎兵出動,拚死攔住趙軍!”
“第一、五、九陣往前,斷後;餘者看軍旗指示……”
趙軍軍陣裏。
李牧神情放鬆了下來。
或許魏軍覺得撤迴去還能靠大營堅守,但在李牧的設想裏,這場戰爭隻有這一場大戰——首戰即是決戰,之後都是收尾。
“重騎兵從側翼撤出,運動到正麵。”
“讓丹將軍率軍去接應胡將軍,打掉輜重營後按本將說的分散行動,切斷魏軍大營和周圍城池的聯係。”
“另外,全軍壓上,逼迫魏國人後撤!”
隨著趙軍戰鼓聲的變化,所有趙軍士卒同時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魏國大軍宛如一塊被海浪不斷拍打即將垮塌的堤岸一樣搖搖欲墜,許多軍陣甚至已經被趙軍衝擊得亂了建製——即士卒走散了隊伍,無法快速看到軍旗或者聽從上級命令,隻能被迫在混戰中進行個人的戰鬥。
當趙軍那支重騎兵運動到正麵,做好了即將發起衝擊的準備後,魏軍許多人更是感覺一陣心涼。
這時,魏軍的撤退號角聲傳出。
麵對趙軍的窮追不舍,魏軍在魏熙的指揮下即便是有序後撤,也依舊死傷了近萬人。
大部分都是被後撤的騎兵部隊給殺的。
對於沒有專門準備的步兵來說,騎兵簡直是魔鬼。
最終,戰鬥止步於魏軍大營前。
借著大營的防禦工事,魏軍終於讓趙軍的兵鋒停了下來。
雙方各自撤軍後,一些士卒出來清理屍體。
這時,一些側麵戰場上的雙方士兵也各自迴營了,奇怪的是,占據騎兵優勢的李牧很講‘君子之風’的沒有截殺。
對此,魏熙心裏隻有深深的不安。
他可不信李牧會這麽好心……
大營內。
魏熙正讓許多將領說著他們的戰鬥經曆,試圖複盤李牧的行動。
趙軍那側翼七千人,全都是精銳部隊,這才能頂住兩萬魏軍的進攻;而在正麵戰場上,李牧除了那些精銳戰士外,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部隊。
在這個軍隊極其注重士氣的冷兵器時代裏,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側翼那兩萬普通魏軍,還遠遠沒到能讓那七千精銳趙軍部隊喪膽的程度,所以那裏趙軍能守住,他甚至懷疑那些騎兵就是看到步兵能守住後才迴來的,不然他們就會參戰。
而趙軍步兵不僅能守住,他們還能實驗下那些新玩意……
正麵戰場上,己方的魏武卒被趙國精銳士兵抵消了優勢,可趙國卻還有騎兵、尤其是那支全身著甲的騎兵,這就又給了那些普通士兵極大的勇氣。
至於自己派出去偷襲趙軍糧草大營的騎兵則是空跑一趟,因為趙軍那糧草大營和魏軍的輜重營一樣,裏麵沒多少東西。
這是……兌子?
隻可惜,李牧手中的子,比自己的多……
“將軍,那支騎兵威脅太大了!”
一名偏將直言道。
他指的是那支雖然人數隻有幾百但卻人馬全身著甲的騎兵。
雖然最終傷亡數字還沒統計出來,可僅從他之前見到的那些場麵來估算,死在那支重騎兵下的人絕對上千!
並且戰場上的傷亡,是分了‘傷’和‘亡’的;但麵對那支騎兵,貌似沒有‘傷’,碰上就死……
傷亡還是小事,畢竟有時候人命不值錢。
可今天一戰,趙國那支騎兵的威力已然深入魏國士卒心中,那下次再遇到,估計都不用交戰,他們自己就崩潰了。
這還隻有幾百,如果趙國還有呢?
所有魏軍將領都陷入了憂慮。
而此時此刻。
被他們擔憂著的趙軍重騎兵,眼下卻是一副差不多的景象。
李牧看著重騎兵們開始休息,以及統計受傷人數,心裏同樣憂慮。
重騎兵的威力,他見識到了。
可就麵前這四百多不到五百的重騎兵,卻花光了北地三郡衙門大半年的財富、以及所有的金屬存貨。
不僅是需要鐵匠製作輕便的小鐵片、讓裁縫縫合到皮革上、製作相應的馬鞍和護具等等事情,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馬匹。
如果不是那場對匈奴的戰爭讓趙國有了大量馬匹可以篩選,恐怕這騎兵根本打造不出來。
而即便打造出來了,由於趙國沒有可以借鑒的,即便他們想到了這個兵種,整個過程中也浪費了許多資源。
我趙國能想到並弄出這個,秦國呢?
這就是李牧眼下擔憂的——他沒擔憂魏國,他擔憂的始終都是趙國最大的敵人。
麵前,數十匹戰馬因為之前的衝擊力太大而受傷,還有十幾個騎士在戰鬥中受傷,他們無法再參加接下來的戰鬥。
這讓他心裏更加憂慮了,這一場戰鬥下來就廢了這麽多?
簡直養不起……
“明日派人去叫陣,誘魏軍出戰,把改進的投石機也搬出來,試一試他們。”李牧下令道。
趙國之前雖然沒有科學院,但李牧可是聰明人,他早就讓工匠試圖解析秦國的東西了。
雖然沒啥成果,但工匠們還是能改進、或者製作些新東西出來的。
好不好用另說,這需要實戰的檢驗。
李牧也沒想過靠著這些東西就能輕易打敗魏軍,不過嚇一嚇他們還是可以的。
兵法嘛,本來就是這麽玩的。
……
魏國大梁。
正因為前方戰報煩惱的魏王,忽然接到了齊國的來信。
不僅有來信,還有一些糧草和軍械。
大搖大擺的來的,似乎完全不怕趙國人知道。
看完了信,魏王有些奇怪的看向齊國使者:“齊王說,趙王欺辱他?”
“正是。”
“還說齊魏情誼,比趙齊要深?”
“這是明證。”
“那為何你們的支援隻有這麽點?這數額好像隻有千人的用度吧?”魏王看著他,就差直接說‘你們齊國是不是別有所圖’了。
“大王,我齊國對魏國支援,重點可不是這些糧草和軍械。”
麵對趙軍騎兵即將到來的衝擊,領頭的魏軍將領做出了最適合的舉動。
讓一部分兵力麵向騎兵的攻擊暫時拖延腳步,其他兵力立刻和趙軍步卒衝殺在一起,不然趙軍騎兵不管是分割他們、還是隔著距離放箭都可以把他們玩死。
至於將領身旁的這一百多騎兵,他可舍不得讓自己的士兵和那些校尉去敵人上千騎兵那送死。
平原上,近兩萬魏軍士卒朝著七千趙軍士兵衝去。
雙方宛如兩片巨大的黑影一般衝擊在了一起,北麵則是數百被趙軍騎兵一衝就七零八落的盾兵。
騎兵隊伍內,趙軍將領冷笑一聲。
居然完全沒管這裏的七千士卒,直接朝著大營所在的主戰場衝去。
“殺!拖住敵人!”
趙軍步卒內,一些校尉帶著士卒拚死作戰,還一邊喊著口號。
這讓魏軍將領一陣心驚!
什麽意思?
敵人騎兵怎麽直接走了?我魏軍外圍還有一些部隊可以被他們弓箭射到,他們怎麽不打了?
而且麵前的敵人……七千人竟敢拖住我近兩萬人?
那敵人的騎兵要去哪?
將領來不及多想,隻是親自下馬,準備帶著親衛一起衝殺。
不管怎麽樣,隻要能幹掉這七千趙軍,也是一場勝利不是?
“報!將軍!”
身後,隻頂住趙軍騎兵一輪衝擊就徹底垮掉的盾兵方陣中,負責指揮的校尉趕忙跑了過來。
“敵人騎兵上裝了一些東西,好像是傳言中秦國人的騎兵三件套!還有一些趙軍騎兵帶了一些長筒狀的東西!”
騎兵三件套……
長筒狀……
魏軍將領心裏忽然恐懼了起來!
特麽的趙國人不會是已經把秦國那些東西仿製成功了吧?
“敵人死傷了多少?”將領趕忙問道。
阻攔騎兵的盾兵方陣可不僅隻有盾兵,還有少部分長矛相配合,就算被衝垮,怎麽也能留下幾個敵人不是?
況且敵人雖然穿了鎧甲,可鐵定是皮甲,又不可能給馬穿上鎧甲!
校尉搖了搖頭:“死了大約幾十個人,還都被他們帶走了!什麽東西都沒留下!”
將領驚疑不定時。
前方,戰場內。
趙軍士卒忽然開始集結隊伍,原本五個軍陣的趙軍,居然在相互靠攏。
戰場上,但凡數千人作戰可不是一股腦的全衝到的一起的,都是有軍陣互相策應才行,這也是考驗主將指揮能力的所在。
可現在……
趙軍軍陣漸漸靠攏,當中間留出了一片完全沒有魏軍的安全地帶時,一些趙軍士卒從背上解下一些東西,似乎要開始組裝?
“將軍,那不會是……”
麵對其他人的詢問,魏軍將領也不確定。
但他知道,敵人想幹的絕不能讓他幹成就是了。
於是魏軍開始朝著趙軍軍陣中間猛攻,試圖打斷他們。
但趙軍還是很快組裝了起來,並直接拿著那些東西用到了軍陣最外側的戰場上。
那是一個需要雙人抱起來的大盒子,裏麵裝了許多支短箭,趙軍士卒拿到最前方,麵對衝來的魏軍,將盒子固定後,直接鬆開了盒子後麵的一個機關。
瞬間,最上排七支箭同時飛出;緊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
數十支箭同時覆蓋了一個區域,讓十幾個魏軍士卒受傷,但卻沒一人死亡——因為這種箭矢威力始終太小了。
魏軍將領大大鬆了一口氣。
……
主戰場上。
隨著雙方互射帶來了各自數百人的傷亡,最前方的軍陣終於進入到了短兵相接的時候。
魏軍充當箭頭的,是那數百全身披甲還能活動自如的魏武卒。
他們拿著兵刃直直紮進了趙軍的軍陣,為後續的袍澤們撕開了一道口子。
但緊接著,有人擋在了他們前麵。
後世有人把魏武卒看得很高,但再高,他們也是這個時代的人,隻不過是因為脫產士卒的身份原因,身體比普通士卒強壯、殺人技藝比普通士卒高。
這樣的精銳,各國都有,區別隻是數量不同。
而在這場戰鬥裏,很明顯能看得出,趙軍精銳比魏武卒要多出許多;而這也從側麵證明了雙方的國力差距。
看著前方的大軍和人數比自己少的趙軍打了個旗鼓相當,魏熙心裏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結果,卻還是有些失望。
可更讓他失望的還在後麵。
趙軍軍陣內,數千騎兵開始朝著兩側運動。
而且趙軍之前那幾千被調走的騎兵也迴來了,正朝著他們後方的輜重營而去。
魏熙眉頭一皺,輜重營裏也沒多少東西,毀了大不了自己再從周圍城池裏調來,可李牧難道對自己派去的騎兵就絲毫不關注?
魏熙分出了幾千步卒前去側翼,準備阻攔對方的騎兵,但對輜重營那邊不管不顧。
不是他不想再派騎兵,而是魏國的騎兵數量不比趙國,並且論戰力也……
他覺得騎兵應該用在更合適的地方。
與此同時。
魏軍大營後側的輜重營外。
趙軍騎兵從攜帶的木筒裏拿出了一些帶著繩索的拖鉤,然後快速朝著前方衝去。
魏軍的木質柵欄裏飛出了一些羽箭,但隨即被這支騎兵射出的更多羽箭壓製住了;等靠近後,趙國騎兵直接將那些拖鉤搭在了柵欄前的一些拒馬樁上。
繩子另一端綁在馬鞍上,而這馬鞍又是特意整體綁在馬上的。
數十匹馬同時發力,拒馬樁直接被拖開。
然後下一隊趙軍騎兵帶著拖鉤上前,鉤住了大門附近的柵欄。
同樣的場麵再次發生。
當柵欄被破開一個缺口的時候,裏麵的駐守的一些魏軍士卒都懵了一下。
他們並不是沒有想過趙國騎兵的攻擊,外麵那些拒馬樁就是明證,一些地方還有陷馬坑;哪怕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這些配置的,可按照之前的經驗,就算是戰馬,怎麽可能這麽輕易的就拖開那些拒馬樁的?
這時,一些士兵觀察到了趙軍戰馬馬蹄上的一些東西。
這是他們跟秦國人學的嗎?
……
“秦國人絕對弄不出這個!”
魏軍軍陣裏,魏熙看著遠處正在攻擊魏軍側翼的趙軍騎兵,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看到了一支特殊的騎兵……
戰馬和騎士全身著甲,還都不是普通的皮甲,好像是金屬鎧甲?
在他的注視下,魏軍兩側的步兵軍陣被數百重騎兵直接正麵破開……
隨後,更多的騎兵衝入,直接判了那些步卒死刑。
看到這一幕,哪怕正前方的戰場上還在戰鬥、魏軍並沒有垮,可魏熙也知道,這場戰役輸了。
“撤兵!剩下兩千騎兵出動,拚死攔住趙軍!”
“第一、五、九陣往前,斷後;餘者看軍旗指示……”
趙軍軍陣裏。
李牧神情放鬆了下來。
或許魏軍覺得撤迴去還能靠大營堅守,但在李牧的設想裏,這場戰爭隻有這一場大戰——首戰即是決戰,之後都是收尾。
“重騎兵從側翼撤出,運動到正麵。”
“讓丹將軍率軍去接應胡將軍,打掉輜重營後按本將說的分散行動,切斷魏軍大營和周圍城池的聯係。”
“另外,全軍壓上,逼迫魏國人後撤!”
隨著趙軍戰鼓聲的變化,所有趙軍士卒同時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魏國大軍宛如一塊被海浪不斷拍打即將垮塌的堤岸一樣搖搖欲墜,許多軍陣甚至已經被趙軍衝擊得亂了建製——即士卒走散了隊伍,無法快速看到軍旗或者聽從上級命令,隻能被迫在混戰中進行個人的戰鬥。
當趙軍那支重騎兵運動到正麵,做好了即將發起衝擊的準備後,魏軍許多人更是感覺一陣心涼。
這時,魏軍的撤退號角聲傳出。
麵對趙軍的窮追不舍,魏軍在魏熙的指揮下即便是有序後撤,也依舊死傷了近萬人。
大部分都是被後撤的騎兵部隊給殺的。
對於沒有專門準備的步兵來說,騎兵簡直是魔鬼。
最終,戰鬥止步於魏軍大營前。
借著大營的防禦工事,魏軍終於讓趙軍的兵鋒停了下來。
雙方各自撤軍後,一些士卒出來清理屍體。
這時,一些側麵戰場上的雙方士兵也各自迴營了,奇怪的是,占據騎兵優勢的李牧很講‘君子之風’的沒有截殺。
對此,魏熙心裏隻有深深的不安。
他可不信李牧會這麽好心……
大營內。
魏熙正讓許多將領說著他們的戰鬥經曆,試圖複盤李牧的行動。
趙軍那側翼七千人,全都是精銳部隊,這才能頂住兩萬魏軍的進攻;而在正麵戰場上,李牧除了那些精銳戰士外,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部隊。
在這個軍隊極其注重士氣的冷兵器時代裏,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側翼那兩萬普通魏軍,還遠遠沒到能讓那七千精銳趙軍部隊喪膽的程度,所以那裏趙軍能守住,他甚至懷疑那些騎兵就是看到步兵能守住後才迴來的,不然他們就會參戰。
而趙軍步兵不僅能守住,他們還能實驗下那些新玩意……
正麵戰場上,己方的魏武卒被趙國精銳士兵抵消了優勢,可趙國卻還有騎兵、尤其是那支全身著甲的騎兵,這就又給了那些普通士兵極大的勇氣。
至於自己派出去偷襲趙軍糧草大營的騎兵則是空跑一趟,因為趙軍那糧草大營和魏軍的輜重營一樣,裏麵沒多少東西。
這是……兌子?
隻可惜,李牧手中的子,比自己的多……
“將軍,那支騎兵威脅太大了!”
一名偏將直言道。
他指的是那支雖然人數隻有幾百但卻人馬全身著甲的騎兵。
雖然最終傷亡數字還沒統計出來,可僅從他之前見到的那些場麵來估算,死在那支重騎兵下的人絕對上千!
並且戰場上的傷亡,是分了‘傷’和‘亡’的;但麵對那支騎兵,貌似沒有‘傷’,碰上就死……
傷亡還是小事,畢竟有時候人命不值錢。
可今天一戰,趙國那支騎兵的威力已然深入魏國士卒心中,那下次再遇到,估計都不用交戰,他們自己就崩潰了。
這還隻有幾百,如果趙國還有呢?
所有魏軍將領都陷入了憂慮。
而此時此刻。
被他們擔憂著的趙軍重騎兵,眼下卻是一副差不多的景象。
李牧看著重騎兵們開始休息,以及統計受傷人數,心裏同樣憂慮。
重騎兵的威力,他見識到了。
可就麵前這四百多不到五百的重騎兵,卻花光了北地三郡衙門大半年的財富、以及所有的金屬存貨。
不僅是需要鐵匠製作輕便的小鐵片、讓裁縫縫合到皮革上、製作相應的馬鞍和護具等等事情,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馬匹。
如果不是那場對匈奴的戰爭讓趙國有了大量馬匹可以篩選,恐怕這騎兵根本打造不出來。
而即便打造出來了,由於趙國沒有可以借鑒的,即便他們想到了這個兵種,整個過程中也浪費了許多資源。
我趙國能想到並弄出這個,秦國呢?
這就是李牧眼下擔憂的——他沒擔憂魏國,他擔憂的始終都是趙國最大的敵人。
麵前,數十匹戰馬因為之前的衝擊力太大而受傷,還有十幾個騎士在戰鬥中受傷,他們無法再參加接下來的戰鬥。
這讓他心裏更加憂慮了,這一場戰鬥下來就廢了這麽多?
簡直養不起……
“明日派人去叫陣,誘魏軍出戰,把改進的投石機也搬出來,試一試他們。”李牧下令道。
趙國之前雖然沒有科學院,但李牧可是聰明人,他早就讓工匠試圖解析秦國的東西了。
雖然沒啥成果,但工匠們還是能改進、或者製作些新東西出來的。
好不好用另說,這需要實戰的檢驗。
李牧也沒想過靠著這些東西就能輕易打敗魏軍,不過嚇一嚇他們還是可以的。
兵法嘛,本來就是這麽玩的。
……
魏國大梁。
正因為前方戰報煩惱的魏王,忽然接到了齊國的來信。
不僅有來信,還有一些糧草和軍械。
大搖大擺的來的,似乎完全不怕趙國人知道。
看完了信,魏王有些奇怪的看向齊國使者:“齊王說,趙王欺辱他?”
“正是。”
“還說齊魏情誼,比趙齊要深?”
“這是明證。”
“那為何你們的支援隻有這麽點?這數額好像隻有千人的用度吧?”魏王看著他,就差直接說‘你們齊國是不是別有所圖’了。
“大王,我齊國對魏國支援,重點可不是這些糧草和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