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李牧,你能‘清君側\’嗎?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國,這些證據,你可有何見解?”
聽著王座上趙偃傳來的話,郭開默不作聲。
許久後才放下手中的那些訴狀。
“臣,無異議。”
“愛卿啊,寡人也是迫不得已啊!”趙偃知道自己偽造這些陷害李牧的證據會讓郭開心存不滿,於是他對著郭開解釋道。
“李牧此人,不僅朝堂公卿痛恨,如今百姓也頗有怨言;寡人如果還隻是將他解職在家,豈不是一種另類的庇護?到那時,寡人如何能保證公道?”
“可若要處罰李牧,又必須要有罪名,那三城的事是不能說的。”
“寡人隻好找這個借口了,反正他真的和秦國有聯係不是嗎?”
“放心好了,寡人隻會讓他在大牢裏委屈幾日,等風聲一過就會把他放出來,畢竟武安君之忠心,寡人心裏有數。”
你有個屁的數……
郭開心裏一陣誹謗。
趙偃的意思,擺明了就是要處罰一下李牧,做個表麵樣子,可又不想讓李牧傷心,需要自己去暗地裏給李牧說清楚情況。
這沒什麽,反而更方便郭開暗箱操作。
可身為君王,如此想法……
簡直不智……
……
府邸內。
“呂先生,在下已經打點好了廷尉大牢,不知何時可去?”
在呂不韋麵前,郭開很是尊敬。
這讓呂不韋心裏很受用,對郭開的態度也不自覺的變好了起來:“郭小友不用著急,等深夜再去,也好讓李牧想想處境。”
“倒是接下來,麻煩郭小友了。”
“這是哪裏的話!”郭開自信無比:“都是為大王辦事,開義不容辭!”
……
牢房裏。
李牧感覺今天有些夢幻。
自己那個逝去大伯的二兒子李信?他不是在秦軍裏嗎?怎麽會來這?
還有郭開,他不是恨死秦國人了嗎?
“堂兄,你可能還不知道眼下的情況吧?”李信走到了近前,隨意坐在地上:“那個昏庸的趙王,已經派人去將嬸嬸和嫂子侄兒們給抓起來了,還有我那另外兩個堂兄。”(ps:李牧有一個親哥哥和親弟弟。)
“不可能!”
李牧當即否認道:“北地郡郡尉和當地駐軍將領都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不可能……”
忽然間,他閉嘴了。
另外兩人都看著他,流露出一絲憐憫。
你也知道那幾個掌權邊將都是你提拔起來的啊?
大王如果真要抓你的家人,會讓他們在那杵著礙事?
“別擔心,我秦國玄衣衛劫了押運車隊。”李信猶豫了一下:“堂兄,如今的趙國,還是你要的嗎?”
現在的趙國,除了李牧那些軍中部下外,還會支持他的恐怕隻有郭開了。
但軍中部下是不能站出來的,真要站出來,李牧沒罪也必須要有罪了。
除了郭開外,趙國上到君王、下到平民,都拋棄了他。
李牧自己也想問一句:這樣一個趙國,真的還值得自己效忠嗎?
“那證據是怎麽迴事?”
他看向郭開。
“軍中也是有些家裏反對你的權貴子弟的。”郭開就這一句話,卻讓李牧明白了很多事。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很貼切的名詞。
莫須有。
“堂兄,跟我迴秦國吧。”李信認真道:“你仗還沒打完,趙國的亂相就傳到了秦國,兄長知道你的性格,也猜到了你最終的下場。”
“可我們畢竟是親人啊!”
原來秦國也不看好趙偃嗎?
李牧沉默著,不知道在想什麽。
李信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
“這是秦王給兄長的信。”
打開信,通過信的內容李牧知道,是李信的親哥哥、自己那個堂兄李柯請求秦王救他,但不要逼迫他加入秦軍,為此,李柯可以用自身的官位來換。
而秦王拒絕了。
答應動用秦國力量救李牧,卻並不需要李牧加入秦軍。
從言語間,李牧看出了秦王對秦軍的絕對自信。
李牧還了信:“為何要救我?”
“因為你是我叔父的兒子,是我的兄長。”李信說:“如果還要問別的,我相信你想得到。”
是啊,李牧想得到。
無非就是自己是趙國大將軍,救了自己、能讓秦國扇趙國一巴掌,就如同那個傳聞中去了齊國、但他卻知道實際去了秦國的前王後一樣。
可秦王又說不需要自己加入秦軍……
“別猶豫太久。”郭開催促道:“大王是不信任你、打壓你,可國中還有許多人真的希望你死。”
而且是趙國大部分貴族。
無他,李牧之前在那三城的行動以及他的性格,都沒法讓其他人放心。
牢房裏陷入了一片寂靜。
良久,似乎是想明白了什麽事,李牧語氣低沉:“伯父留下的家產可夠?能勻給我一間草屋和些許地嗎?”
李信故作不悅:“這個我就可以給你!我打一仗得的賞賜比你這大將軍還多!”
這話說得……
李牧心裏的負罪感忽然就減輕了些許……
李信扶著他起身,準備離開。
牢房門口。
郭開欲言又止,手抬起了一半又停在了半空,卻最終隻是低頭歎了一口氣,就看向了另一側的地麵。
李牧心裏有些難受。
以前他確實認為郭開是個賊子、奸人,後來他發現自己看錯了。
郭開隻是個私欲較大的人,但於國而言還算個忠臣,尤其是在他被迫成為家族‘一脈單傳’之後。
以後,他會很孤獨吧?
自己走了,趙國就隻剩他一個人了……
“相國,我……”
郭開抬手製止了他,神情帶著四分惆悵、三分惋惜、兩分落魄、一分孤獨,完美展現出了一個即將失去戰友的相國該有的情緒。
李信默默轉過身去,他怕憋不住……
“我能最後問一句嗎?”
郭開眼裏仿佛隻剩下最後一絲光:“李牧,你能‘清君側’嗎?”
清君側,這是一個高情商的說法。
李牧沉默著與他對視,隨後轉移目光看向了牆壁上的一盞燭火。
“即便不是趙將,我也不想當叛將。”
郭開愣了一下,扯出了一絲笑容:“好啊,挺好的。”
“那……保重。”
說完,郭開越過他們二人離去。
低著頭。
腳步有些亂。
身後的李牧抬了抬手,最終卻隻是敬了個軍禮,低頭沉默。
當天夜裏。
廷尉大牢遭賊人襲擊、放火,當晚所有值班人員和犯人,全部葬身火海。
聽著王座上趙偃傳來的話,郭開默不作聲。
許久後才放下手中的那些訴狀。
“臣,無異議。”
“愛卿啊,寡人也是迫不得已啊!”趙偃知道自己偽造這些陷害李牧的證據會讓郭開心存不滿,於是他對著郭開解釋道。
“李牧此人,不僅朝堂公卿痛恨,如今百姓也頗有怨言;寡人如果還隻是將他解職在家,豈不是一種另類的庇護?到那時,寡人如何能保證公道?”
“可若要處罰李牧,又必須要有罪名,那三城的事是不能說的。”
“寡人隻好找這個借口了,反正他真的和秦國有聯係不是嗎?”
“放心好了,寡人隻會讓他在大牢裏委屈幾日,等風聲一過就會把他放出來,畢竟武安君之忠心,寡人心裏有數。”
你有個屁的數……
郭開心裏一陣誹謗。
趙偃的意思,擺明了就是要處罰一下李牧,做個表麵樣子,可又不想讓李牧傷心,需要自己去暗地裏給李牧說清楚情況。
這沒什麽,反而更方便郭開暗箱操作。
可身為君王,如此想法……
簡直不智……
……
府邸內。
“呂先生,在下已經打點好了廷尉大牢,不知何時可去?”
在呂不韋麵前,郭開很是尊敬。
這讓呂不韋心裏很受用,對郭開的態度也不自覺的變好了起來:“郭小友不用著急,等深夜再去,也好讓李牧想想處境。”
“倒是接下來,麻煩郭小友了。”
“這是哪裏的話!”郭開自信無比:“都是為大王辦事,開義不容辭!”
……
牢房裏。
李牧感覺今天有些夢幻。
自己那個逝去大伯的二兒子李信?他不是在秦軍裏嗎?怎麽會來這?
還有郭開,他不是恨死秦國人了嗎?
“堂兄,你可能還不知道眼下的情況吧?”李信走到了近前,隨意坐在地上:“那個昏庸的趙王,已經派人去將嬸嬸和嫂子侄兒們給抓起來了,還有我那另外兩個堂兄。”(ps:李牧有一個親哥哥和親弟弟。)
“不可能!”
李牧當即否認道:“北地郡郡尉和當地駐軍將領都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不可能……”
忽然間,他閉嘴了。
另外兩人都看著他,流露出一絲憐憫。
你也知道那幾個掌權邊將都是你提拔起來的啊?
大王如果真要抓你的家人,會讓他們在那杵著礙事?
“別擔心,我秦國玄衣衛劫了押運車隊。”李信猶豫了一下:“堂兄,如今的趙國,還是你要的嗎?”
現在的趙國,除了李牧那些軍中部下外,還會支持他的恐怕隻有郭開了。
但軍中部下是不能站出來的,真要站出來,李牧沒罪也必須要有罪了。
除了郭開外,趙國上到君王、下到平民,都拋棄了他。
李牧自己也想問一句:這樣一個趙國,真的還值得自己效忠嗎?
“那證據是怎麽迴事?”
他看向郭開。
“軍中也是有些家裏反對你的權貴子弟的。”郭開就這一句話,卻讓李牧明白了很多事。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很貼切的名詞。
莫須有。
“堂兄,跟我迴秦國吧。”李信認真道:“你仗還沒打完,趙國的亂相就傳到了秦國,兄長知道你的性格,也猜到了你最終的下場。”
“可我們畢竟是親人啊!”
原來秦國也不看好趙偃嗎?
李牧沉默著,不知道在想什麽。
李信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
“這是秦王給兄長的信。”
打開信,通過信的內容李牧知道,是李信的親哥哥、自己那個堂兄李柯請求秦王救他,但不要逼迫他加入秦軍,為此,李柯可以用自身的官位來換。
而秦王拒絕了。
答應動用秦國力量救李牧,卻並不需要李牧加入秦軍。
從言語間,李牧看出了秦王對秦軍的絕對自信。
李牧還了信:“為何要救我?”
“因為你是我叔父的兒子,是我的兄長。”李信說:“如果還要問別的,我相信你想得到。”
是啊,李牧想得到。
無非就是自己是趙國大將軍,救了自己、能讓秦國扇趙國一巴掌,就如同那個傳聞中去了齊國、但他卻知道實際去了秦國的前王後一樣。
可秦王又說不需要自己加入秦軍……
“別猶豫太久。”郭開催促道:“大王是不信任你、打壓你,可國中還有許多人真的希望你死。”
而且是趙國大部分貴族。
無他,李牧之前在那三城的行動以及他的性格,都沒法讓其他人放心。
牢房裏陷入了一片寂靜。
良久,似乎是想明白了什麽事,李牧語氣低沉:“伯父留下的家產可夠?能勻給我一間草屋和些許地嗎?”
李信故作不悅:“這個我就可以給你!我打一仗得的賞賜比你這大將軍還多!”
這話說得……
李牧心裏的負罪感忽然就減輕了些許……
李信扶著他起身,準備離開。
牢房門口。
郭開欲言又止,手抬起了一半又停在了半空,卻最終隻是低頭歎了一口氣,就看向了另一側的地麵。
李牧心裏有些難受。
以前他確實認為郭開是個賊子、奸人,後來他發現自己看錯了。
郭開隻是個私欲較大的人,但於國而言還算個忠臣,尤其是在他被迫成為家族‘一脈單傳’之後。
以後,他會很孤獨吧?
自己走了,趙國就隻剩他一個人了……
“相國,我……”
郭開抬手製止了他,神情帶著四分惆悵、三分惋惜、兩分落魄、一分孤獨,完美展現出了一個即將失去戰友的相國該有的情緒。
李信默默轉過身去,他怕憋不住……
“我能最後問一句嗎?”
郭開眼裏仿佛隻剩下最後一絲光:“李牧,你能‘清君側’嗎?”
清君側,這是一個高情商的說法。
李牧沉默著與他對視,隨後轉移目光看向了牆壁上的一盞燭火。
“即便不是趙將,我也不想當叛將。”
郭開愣了一下,扯出了一絲笑容:“好啊,挺好的。”
“那……保重。”
說完,郭開越過他們二人離去。
低著頭。
腳步有些亂。
身後的李牧抬了抬手,最終卻隻是敬了個軍禮,低頭沉默。
當天夜裏。
廷尉大牢遭賊人襲擊、放火,當晚所有值班人員和犯人,全部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