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軍民融合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宮。
看到各地傳來的一些消息,嬴政隻感覺心裏有某根弦被觸動了。
桌案上有一本書。
現在許多典籍、先賢故事都還沒有被整理成冊,所以各家學派的事在一本書中可能都有記載。
這是一本名家的典籍,但已經打開的書頁上,有著一則叫《苛政猛於虎》的故事。
孔子經過一個地方遇見一婦人在新墳前哭,讓子路去問緣由,婦人說自己公公、丈夫早些年都被老虎咬死了,這次兒子也被咬死了;孔子問她為何不搬走,婦人說:這裏沒有苛政。孔子於是轉頭對子路說:要記住,苛政比老虎還可怕。
嬴政看了看那書頁,又看了看麵前的報告,閉上眼,不知在想什麽。
派往各地的軍隊,都受到了當地民眾不同程度的歡迎。
有給吃食的,有帶路的,有主動去當誘餌隻為給家人報仇的,還有一些民眾閑著無事想來給軍隊打下手的……
雖然許多民眾的好心未必全是出於好意,而是怕那些將領不認真,想著給點東西賄賂一下。
但觀覽曆史,可曾有民眾敢如此“大張旗鼓”的賄賂軍隊嗎?
雖然那些將領和士卒都是奉命去殺虎,甚至隻是順帶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冬日練兵。
但放眼史書,可曾有哪一國的軍隊如此大範圍的為民眾賣力嗎?
雖然自己給各地玄衣衛都下了令要造勢,想著拉近民心。
但自古以來,可曾有民眾不怕軍卒而主動向他們靠近、甚至隻是為了看熱鬧的嗎?
雖然……
眼下的一幕,是許多因素一起促成的。
可這依舊讓嬴政心裏震撼莫名。
原來,百姓也可以不怕軍隊……
門口。
奉命前來的李緣看著這一幕,同樣知道了各地情報的他,隱約知道嬴政在想什麽。
從後人角度來看,隻有“他”帶領的軍隊獲得了人民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之前,所有封建時代的軍隊,哪怕那個將領再愛兵如子、君王再體恤百姓,他們也無法相信維護國家統治的軍隊和底層百姓之間能互相支持。
秦軍雖然做不到他家鄉的那支軍隊一樣,但也超越了幾乎所有古代軍隊了。
他悄悄的走了進去,直到靠近嬴政五米左右對方才從發呆中反應過來。
看到是李緣,嬴政沒好氣道:“你知不知道,你這種行為是刺客才會幹的!”
“不是你給我的特權嘛?入宮不用稟報,可以說全秦國除了你的後宮我哪都能去。”
“……”
好像是自己給他的……
嬴政沒再糾結這事,晃了晃手中的紙:“知道了?”
“嗯。”
“果然!”
“???”
聽到嬴政這迴答,李緣滿頭問號。
“寡人剛才在想,你那後世王朝,是不是在這方麵也超過了曆代,如今看你的反應,恐怕不僅是超過了,壓根就不是能比的吧?”
“雖然我不想打擊你,但你說得確實是對的!”
“能告訴寡人到了什麽程度嗎?”
李緣沉默了一下:“這麽說吧,如果有軍人忽然拿槍對著我,我不會認為是他想殺我,而是我身後有敵人,他在救我。”
嬴政一時麵色複雜。
他的思想雖然和曆史上的他有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基於時代和身份的觀念暫時還是改不了的。
大秦製造的槍都有那個威力,後世槍支……
而對方拿槍指著你,你居然會認為他是為你好……
“雖然寡人大概猜得到你的迴答,但還是想問一句。”嬴政看著他:“大秦……能做到嗎?”
“理論上可以,現實無限接近於不可能。”
嬴政忽然來了精神:“怎麽做?不可能先放著,告訴寡人方法!”
他知道,一旦讓百姓全身心的支持軍隊,那麵臨戰事,秦軍所能爆發出來的力量絕對是無比恐怖的!
以前可能是百姓在官府命令下不情不願的去支持一支為君王作戰的軍隊。
但之後,可能就會變成百姓自發的支持那支他們認為是在保護自己的軍隊。
這是天壤之別!
“你應該知道的,無外乎就是加深軍隊與民眾的聯係,讓民心和軍心融合。我們後世也可以理解為這個邏輯,隻是我們所達成的方式,大秦沒有這個條件,你……”李緣遲疑了一下:“我估計你也做不到,哪怕你是嬴政。”
自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近萬年的華夏文明,都隻出了一個他。
王座上,嬴政陷入了沉默。
達成方式……
條件……
這句迴答,讓嬴政聯想到了很多。
沉默許久後,他搖了搖頭:“寡人不會認輸的。”
再不可能又怎樣?
寡人都還沒試過呢!
至於什麽條件和方式,這點嬴政不用問都知道李緣會說什麽,絕對又是:大秦學不會、大秦沒有、別想了等等……
“你應該知道,寡人喊你來幹什麽。”
“去看看?”
“嗯。”
……
蜀郡。
一片山林外。
李冰的兒子李二郎正和一名將領一起,帶著一千多士卒在這休整,準備進山。
秦國各郡縣裏,老虎傷人記錄幾乎都是猛獸中的第一。
但蜀郡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裏有個和老虎並列的:熊。
雖然相鄰的巴郡和漢中郡熊的傷人數量也很多,但蜀郡遠超他們。
而且因為蜀郡西邊,靠近一片高原,所有此時的蜀郡許多時候還會有野狼傷人事件。
這個時代的自然環境,確實是極好。
隻是這種好,給此時的人們帶來了許多麻煩。
營地內。
李二郎在一副輿圖上畫出了一個範圍,這就是他們接下來幾天需要清剿的範圍。
而他隻是這第一次來給這支軍隊做向導的,之後若再有行動,他就不會來了,畢竟他也有事要忙。
“將軍!”
一名士卒走了進來:“鄰縣又有幾個獵戶前來,說是可以主動給我們帶路。”
將領和李二郎對視了一眼,都笑了。
看到各地傳來的一些消息,嬴政隻感覺心裏有某根弦被觸動了。
桌案上有一本書。
現在許多典籍、先賢故事都還沒有被整理成冊,所以各家學派的事在一本書中可能都有記載。
這是一本名家的典籍,但已經打開的書頁上,有著一則叫《苛政猛於虎》的故事。
孔子經過一個地方遇見一婦人在新墳前哭,讓子路去問緣由,婦人說自己公公、丈夫早些年都被老虎咬死了,這次兒子也被咬死了;孔子問她為何不搬走,婦人說:這裏沒有苛政。孔子於是轉頭對子路說:要記住,苛政比老虎還可怕。
嬴政看了看那書頁,又看了看麵前的報告,閉上眼,不知在想什麽。
派往各地的軍隊,都受到了當地民眾不同程度的歡迎。
有給吃食的,有帶路的,有主動去當誘餌隻為給家人報仇的,還有一些民眾閑著無事想來給軍隊打下手的……
雖然許多民眾的好心未必全是出於好意,而是怕那些將領不認真,想著給點東西賄賂一下。
但觀覽曆史,可曾有民眾敢如此“大張旗鼓”的賄賂軍隊嗎?
雖然那些將領和士卒都是奉命去殺虎,甚至隻是順帶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冬日練兵。
但放眼史書,可曾有哪一國的軍隊如此大範圍的為民眾賣力嗎?
雖然自己給各地玄衣衛都下了令要造勢,想著拉近民心。
但自古以來,可曾有民眾不怕軍卒而主動向他們靠近、甚至隻是為了看熱鬧的嗎?
雖然……
眼下的一幕,是許多因素一起促成的。
可這依舊讓嬴政心裏震撼莫名。
原來,百姓也可以不怕軍隊……
門口。
奉命前來的李緣看著這一幕,同樣知道了各地情報的他,隱約知道嬴政在想什麽。
從後人角度來看,隻有“他”帶領的軍隊獲得了人民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之前,所有封建時代的軍隊,哪怕那個將領再愛兵如子、君王再體恤百姓,他們也無法相信維護國家統治的軍隊和底層百姓之間能互相支持。
秦軍雖然做不到他家鄉的那支軍隊一樣,但也超越了幾乎所有古代軍隊了。
他悄悄的走了進去,直到靠近嬴政五米左右對方才從發呆中反應過來。
看到是李緣,嬴政沒好氣道:“你知不知道,你這種行為是刺客才會幹的!”
“不是你給我的特權嘛?入宮不用稟報,可以說全秦國除了你的後宮我哪都能去。”
“……”
好像是自己給他的……
嬴政沒再糾結這事,晃了晃手中的紙:“知道了?”
“嗯。”
“果然!”
“???”
聽到嬴政這迴答,李緣滿頭問號。
“寡人剛才在想,你那後世王朝,是不是在這方麵也超過了曆代,如今看你的反應,恐怕不僅是超過了,壓根就不是能比的吧?”
“雖然我不想打擊你,但你說得確實是對的!”
“能告訴寡人到了什麽程度嗎?”
李緣沉默了一下:“這麽說吧,如果有軍人忽然拿槍對著我,我不會認為是他想殺我,而是我身後有敵人,他在救我。”
嬴政一時麵色複雜。
他的思想雖然和曆史上的他有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基於時代和身份的觀念暫時還是改不了的。
大秦製造的槍都有那個威力,後世槍支……
而對方拿槍指著你,你居然會認為他是為你好……
“雖然寡人大概猜得到你的迴答,但還是想問一句。”嬴政看著他:“大秦……能做到嗎?”
“理論上可以,現實無限接近於不可能。”
嬴政忽然來了精神:“怎麽做?不可能先放著,告訴寡人方法!”
他知道,一旦讓百姓全身心的支持軍隊,那麵臨戰事,秦軍所能爆發出來的力量絕對是無比恐怖的!
以前可能是百姓在官府命令下不情不願的去支持一支為君王作戰的軍隊。
但之後,可能就會變成百姓自發的支持那支他們認為是在保護自己的軍隊。
這是天壤之別!
“你應該知道的,無外乎就是加深軍隊與民眾的聯係,讓民心和軍心融合。我們後世也可以理解為這個邏輯,隻是我們所達成的方式,大秦沒有這個條件,你……”李緣遲疑了一下:“我估計你也做不到,哪怕你是嬴政。”
自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近萬年的華夏文明,都隻出了一個他。
王座上,嬴政陷入了沉默。
達成方式……
條件……
這句迴答,讓嬴政聯想到了很多。
沉默許久後,他搖了搖頭:“寡人不會認輸的。”
再不可能又怎樣?
寡人都還沒試過呢!
至於什麽條件和方式,這點嬴政不用問都知道李緣會說什麽,絕對又是:大秦學不會、大秦沒有、別想了等等……
“你應該知道,寡人喊你來幹什麽。”
“去看看?”
“嗯。”
……
蜀郡。
一片山林外。
李冰的兒子李二郎正和一名將領一起,帶著一千多士卒在這休整,準備進山。
秦國各郡縣裏,老虎傷人記錄幾乎都是猛獸中的第一。
但蜀郡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裏有個和老虎並列的:熊。
雖然相鄰的巴郡和漢中郡熊的傷人數量也很多,但蜀郡遠超他們。
而且因為蜀郡西邊,靠近一片高原,所有此時的蜀郡許多時候還會有野狼傷人事件。
這個時代的自然環境,確實是極好。
隻是這種好,給此時的人們帶來了許多麻煩。
營地內。
李二郎在一副輿圖上畫出了一個範圍,這就是他們接下來幾天需要清剿的範圍。
而他隻是這第一次來給這支軍隊做向導的,之後若再有行動,他就不會來了,畢竟他也有事要忙。
“將軍!”
一名士卒走了進來:“鄰縣又有幾個獵戶前來,說是可以主動給我們帶路。”
將領和李二郎對視了一眼,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