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年輕的將士渴望建立功勳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城大營。
一場授銜儀式進入了尾聲。
秦軍的製度未來會隨著新武器的普及而慢慢改變,但這軍銜帶來的變化,卻是在眾將看到自己軍銜後的一瞬間就彌漫了整個軍營。
十七個將軍。
其中十四個少將。
三個中將:楊端和、蒙武、王翦。
哪怕是都是中將,但從職位上來說,楊端和與蒙武不僅有帶兵的將軍之權,還有軍部副部長之職,他們比純粹因為功勞升為中將的王翦還是要高一點的。
除了將軍之外,之前的所有偏將、和極受看重的一些校尉等人,被授予了大校軍銜。
之下的三級校官和三級尉官,按照軍功和軍齡、職位等因素綜合考量。
然而這次授銜,幾乎沒讓任何軍官滿意——不是對軍部不滿,而是對如今的現狀不滿。
哪怕是王翦、楊端和、蒙武三人。
中將是現在最高的,又不是以後最高的,天下還那麽大呢!未來還那麽長呢!
中將之上還有上將,大將。
有國師這個先例在,他們也不怕自己未來哪天功高震主遭到嬴政猜忌。
那問題來了,不甘心隻是個中將,要怎麽升?
他們仨把目光看向了會議室最前方的那兩幅地圖:一幅七國地圖,一幅世界地圖……
而對於那些少將而言。
那三個比自己高,我認。
可為什麽我們隻是最小的少將?
就不能整體往上提一級、讓他們仨當上將我們當中將嗎?
聽上去也好聽一些啊!
之前的偏將們就更氣了。
雖然戰時同樣可以帶一支偏軍,從軍權上來說沒什麽變化,可之前好歹也有個將字!
這下倒好,連這個字都沒了。
大校?
還不隻是個校?
會議室內,嬴政和李緣坐在最前方。
宣讀並且分發完任命的尉繚轉身,對著兩人行了一個軍禮。
接下來,是嬴政親手給這些將領戴上代表軍銜的圖案。
看到他們眼神中的火熱,李緣忽然就感覺……這場麵似曾相識……
後世的華夏軍隊,國防部自己人都說‘保持了最大的克製’。
克製倒是克製了,但克製的人有點少。
除將領外,底下的所有中、基層軍官以及士兵都渴望戰爭,恨不得把之前兩百年的國仇全部報了……
秦軍如今更猛。
楊端和這三個最頂層的將領也渴望戰爭……
整個軍部,幾乎就隻有負責戰略決策和軍改細則的尉繚保持了克製,其他將領沒一個人想克製的……
將領們一個個上前,對著嬴政行禮。
然後由嬴政給他們在肩膀上佩戴上代表軍銜的肩章。
走到一旁等候時,他們無不看向了地圖。
這將星,少了點……
更外圍,近百個大校看著秦王親自給將領戴上肩章,眼睛都紅了……
……
儀式結束後。
眾將各自忙碌,他們要去給自己手下的校官們戴肩章。
嬴政三人迎來了一小段的休息時間,待會他們還要在大營的所有軍官麵前露麵。
“國師,剛來秦國時,是在下誤解你了。”
尉繚的話讓李緣沉默了一下。
“你誤解我什麽來著?”
“……”
這下換尉繚沉默了。
他當時對國師說秦軍要發軍餉、縮減人數、改變製度等問題產生了疑惑,懷疑這樣可能會降低秦軍的戰鬥力。
但現在看來,隨著先進武器的裝備,軍功獎勵雖然有變化、但隨著大秦社會的改變軍功獎勵反而增多了,加上軍人榮譽和在朝廷製度下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增加等等……
哪怕全國秦軍加起來隻有二十萬人,可戰鬥力和單兵素質,卻遠超以往的秦軍。
軍隊戰功的誘惑力反而更大了。
沒進秦軍還好。
一旦進了秦軍,估計沒人不會對那些動心。
就算你最開始要不動心,隨著時間推移,周圍的袍澤、你的上級、以及那擺在前方隨時可能讓你家庭改變階層的獎勵等等,都會推動著你往戰場上走……
“可是以如今的情況來看,未來哪怕和平年代,恐怕軍中也會喜歡戰爭。”
“這不好嗎?”李緣說:“軍人隻有兩種狀態,打仗和準備打仗。”
尉繚皺了皺眉:“國師,這軍隊改製,不本身就是為了要阻止軍功爵和軍隊綁架朝廷、走上無製擴張的道路嗎?這樣能和平下來?”
雖然李緣沒和他說過某些事,但尉繚已經通過分析而得出了一些結論。
“隻考慮這個的話,不能。”李緣看了嬴政一眼,後者微微一笑。
“但你是不是忘了,你沒有軍銜?”
尉繚愣了一下,隨即陷入沉思。
許久後,他恍然大悟!
“將領隻有訓練權、作戰指揮權,但在這之前或是平日的最高指揮權,不在軍隊!”
“要由朝廷指揮軍隊,而不是軍隊推動朝廷!”
嬴政點了點頭。
未來的軍部部長,或許會是某個有耀眼戰功的將軍,但哪怕是個將軍,在坐上這個位置之前,他必須要放下一些東西。
而且軍部要對某個國家宣戰,沒自己的首肯也不可能發出宣戰文書。
若是後世君王連軍隊都掌握不了了……
那估計也快亡國了吧?
“在下還有個問題。”尉繚猶豫了一下:“國師,你就不怕未來大秦民間,發展到人們寧可去從商、從政或者幹別的,都不願意來從軍了嗎?”
李緣看向嬴政。
嬴政白了他一眼,很明顯不想說。
李緣用手肘推了推他,示意這個問題應該由他來迴答好一些。
嬴政搖了搖頭。
李緣再次碰了碰他,眼神一動。
尉繚:“……”
我是不是不該在這?
一場授銜儀式進入了尾聲。
秦軍的製度未來會隨著新武器的普及而慢慢改變,但這軍銜帶來的變化,卻是在眾將看到自己軍銜後的一瞬間就彌漫了整個軍營。
十七個將軍。
其中十四個少將。
三個中將:楊端和、蒙武、王翦。
哪怕是都是中將,但從職位上來說,楊端和與蒙武不僅有帶兵的將軍之權,還有軍部副部長之職,他們比純粹因為功勞升為中將的王翦還是要高一點的。
除了將軍之外,之前的所有偏將、和極受看重的一些校尉等人,被授予了大校軍銜。
之下的三級校官和三級尉官,按照軍功和軍齡、職位等因素綜合考量。
然而這次授銜,幾乎沒讓任何軍官滿意——不是對軍部不滿,而是對如今的現狀不滿。
哪怕是王翦、楊端和、蒙武三人。
中將是現在最高的,又不是以後最高的,天下還那麽大呢!未來還那麽長呢!
中將之上還有上將,大將。
有國師這個先例在,他們也不怕自己未來哪天功高震主遭到嬴政猜忌。
那問題來了,不甘心隻是個中將,要怎麽升?
他們仨把目光看向了會議室最前方的那兩幅地圖:一幅七國地圖,一幅世界地圖……
而對於那些少將而言。
那三個比自己高,我認。
可為什麽我們隻是最小的少將?
就不能整體往上提一級、讓他們仨當上將我們當中將嗎?
聽上去也好聽一些啊!
之前的偏將們就更氣了。
雖然戰時同樣可以帶一支偏軍,從軍權上來說沒什麽變化,可之前好歹也有個將字!
這下倒好,連這個字都沒了。
大校?
還不隻是個校?
會議室內,嬴政和李緣坐在最前方。
宣讀並且分發完任命的尉繚轉身,對著兩人行了一個軍禮。
接下來,是嬴政親手給這些將領戴上代表軍銜的圖案。
看到他們眼神中的火熱,李緣忽然就感覺……這場麵似曾相識……
後世的華夏軍隊,國防部自己人都說‘保持了最大的克製’。
克製倒是克製了,但克製的人有點少。
除將領外,底下的所有中、基層軍官以及士兵都渴望戰爭,恨不得把之前兩百年的國仇全部報了……
秦軍如今更猛。
楊端和這三個最頂層的將領也渴望戰爭……
整個軍部,幾乎就隻有負責戰略決策和軍改細則的尉繚保持了克製,其他將領沒一個人想克製的……
將領們一個個上前,對著嬴政行禮。
然後由嬴政給他們在肩膀上佩戴上代表軍銜的肩章。
走到一旁等候時,他們無不看向了地圖。
這將星,少了點……
更外圍,近百個大校看著秦王親自給將領戴上肩章,眼睛都紅了……
……
儀式結束後。
眾將各自忙碌,他們要去給自己手下的校官們戴肩章。
嬴政三人迎來了一小段的休息時間,待會他們還要在大營的所有軍官麵前露麵。
“國師,剛來秦國時,是在下誤解你了。”
尉繚的話讓李緣沉默了一下。
“你誤解我什麽來著?”
“……”
這下換尉繚沉默了。
他當時對國師說秦軍要發軍餉、縮減人數、改變製度等問題產生了疑惑,懷疑這樣可能會降低秦軍的戰鬥力。
但現在看來,隨著先進武器的裝備,軍功獎勵雖然有變化、但隨著大秦社會的改變軍功獎勵反而增多了,加上軍人榮譽和在朝廷製度下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增加等等……
哪怕全國秦軍加起來隻有二十萬人,可戰鬥力和單兵素質,卻遠超以往的秦軍。
軍隊戰功的誘惑力反而更大了。
沒進秦軍還好。
一旦進了秦軍,估計沒人不會對那些動心。
就算你最開始要不動心,隨著時間推移,周圍的袍澤、你的上級、以及那擺在前方隨時可能讓你家庭改變階層的獎勵等等,都會推動著你往戰場上走……
“可是以如今的情況來看,未來哪怕和平年代,恐怕軍中也會喜歡戰爭。”
“這不好嗎?”李緣說:“軍人隻有兩種狀態,打仗和準備打仗。”
尉繚皺了皺眉:“國師,這軍隊改製,不本身就是為了要阻止軍功爵和軍隊綁架朝廷、走上無製擴張的道路嗎?這樣能和平下來?”
雖然李緣沒和他說過某些事,但尉繚已經通過分析而得出了一些結論。
“隻考慮這個的話,不能。”李緣看了嬴政一眼,後者微微一笑。
“但你是不是忘了,你沒有軍銜?”
尉繚愣了一下,隨即陷入沉思。
許久後,他恍然大悟!
“將領隻有訓練權、作戰指揮權,但在這之前或是平日的最高指揮權,不在軍隊!”
“要由朝廷指揮軍隊,而不是軍隊推動朝廷!”
嬴政點了點頭。
未來的軍部部長,或許會是某個有耀眼戰功的將軍,但哪怕是個將軍,在坐上這個位置之前,他必須要放下一些東西。
而且軍部要對某個國家宣戰,沒自己的首肯也不可能發出宣戰文書。
若是後世君王連軍隊都掌握不了了……
那估計也快亡國了吧?
“在下還有個問題。”尉繚猶豫了一下:“國師,你就不怕未來大秦民間,發展到人們寧可去從商、從政或者幹別的,都不願意來從軍了嗎?”
李緣看向嬴政。
嬴政白了他一眼,很明顯不想說。
李緣用手肘推了推他,示意這個問題應該由他來迴答好一些。
嬴政搖了搖頭。
李緣再次碰了碰他,眼神一動。
尉繚:“……”
我是不是不該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