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吾乃武將、不善言辭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床榻上,李冰昏迷不醒。
一旁,李二郎接過醫官開的藥方,好聲將其送到門口,接著走迴李冰所在的屋外小亭子內石台旁,麵容愁苦。
伍平看著他的樣子:“怎麽?情況不好?”
“急火攻心,加上常年積勞成疾,傷及肺腑了;日後必須以靜養為主,恐怕去不得河堤之地了。”
伍平點了點頭,以李冰的年紀和功績,安享晚年是絕對沒問題的。
隻是李冰自己放不下蜀郡的事,尤其是那些水利工程。
他想著在有生之年,盡量多做一點事。
這個態度,伍平很敬佩。
可這所謂的急火攻心……
貌似之前我來時,他就不對勁了?
“之前李郡守怎麽發那麽大的火?是私事還是……”伍平問道。
若是私事,我能幫就幫了。
李二郎臉上出現一絲怒色:“還不是那幫利欲熏心的官員!”
當科學院放開了一些技術的購買限製後,蜀郡一些商人立刻就買到了部分然後跑迴來開廠,畢竟六國還大有可為,實在不行也可以去西域跑一趟,隻要是科學院的東西絕對不愁賣。
但有些人,把主意打到了官府身上。
底下的事務局采購一些東西,是從一些民間商人開辦的工廠買的。
李冰一開始也沒在意。
畢竟現在那些民間商人們的實力還很弱小,加上各個事務局的人隻要能辦事就行,花些錢給底下人當福利——這還是他從三大行那邊的人那聽來的——也算是給他們的些許好處了。
而且還可以稍微扶持一下本地的商人,好歹也是貢獻商稅的大戶不是?
但今日李冰查賬,卻發現了一件讓他怒不可遏的事。
一個事務局在某個民間商人工廠那采買的瓷器水杯,居然要價100錢一個!
李冰當時就罵人了。
別說國師開了科學院之後帶來的技術革新、以及科學院那些瓷碗壓根就不需要這麽多,哪怕是國師出現之前,民間能買到的最好陶瓷杯也用不了這麽貴啊!
除非是用於祭祀的金銀打造的、或是少府頂級匠人用最好的材料打造出來的少數宮廷用品,那些才能超過這個價錢。
結果現在,買一個民間工廠的水杯要這麽貴?
當李冰盤問水利局負責後勤的副局長,為何不早製止或者叫停時,對方的迴答讓李冰怒氣值直接就滿了。
“他們的工人是招的一些普通百姓,商人們說培訓員工、材料成本、甚至是因為許多人沒時間來而要多發工錢才能招到人,這些都是需要花的,然後總價格就……”
這也是理由?!
成都縣周圍可招到的人少,商人是腦子有病才會把工廠開在這個注定要賠錢的地方?
而且不僅是采購的陶瓷杯,其他的一些物件、但凡是底下的府衙機構從民間商人那買來的,價格一律比三大行的商品高。
注定要賠錢的地方,這些人開幾個小工廠專門賣給府衙?
要麽是那些商人有病,要麽就是他們以為自己有病……
李冰當即就叫停了所有官府采購,並且以郡守之權強行命令各部門隻能從三大行買,同時開始調查那些所謂的民間商人,並且打算將所有部門賬目全部清查一遍。
結果不查不得了,一查嚇一跳。
幾乎所有參與了民間采購的部門,全部都有賬目異常。
“在將軍來之前,我們剛從府衙迴來,有個局長還想多狡辯兩句,然後……”李二郎沉默了一下:“我平生第一次見家父動手打人。”
伍平:“……”
能把待人溫和、性格良善的李冰氣到動手打人,可想而知那些人的態度有多令其厭惡。
“那之前暈倒是……?”
李二郎手握成拳,咬牙切齒道:“刑局局長去查封那幾個商人工廠時,發現他們壓根就沒招幾個工人,隻是從巴郡那邊找人從那邊的三大行裏買來一些精品之物,然後運到蜀郡來賣出100錢;有些東西精品數量不夠,他們甚至拿平價之物來湊。”
“而且當調查官吏去到那時,那幾個商人的庫房卻失火了……”
不僅李二郎,伍平的拳頭也硬了。
以前國師沒出現時,權貴們撈錢的手段多的是,看上去也沒什麽人追究,畢竟又不止一個人這麽幹。
現在出了商人限製、官員限製,還修改了法律、明令禁止侵吞國有資產、嚴懲貪汙,雖然那些人還是想著撈錢,可現在看上去卻怎麽看怎麽刺眼。
“不是有預算製度嗎?他們是怎麽敢的?”
“預算,終究隻是個預算。”
伍平也不問了,怕問下去他也要生氣了。
“他們還在幹?”
“那倒沒有,家父命令禁止後他們就沒幹了,家父在蜀郡的威信還是夠的,隻是……”李二郎有些恨其不爭:“那些人改不了本性啊!”
伍平沉默。
兩日後。
蜀郡的事傳到了鹹陽,李斯平靜的將這份報告和其他幾份報告放在一起,打算進宮一起匯報。
這種情況,不止蜀郡一個地方,好幾個郡都已經有了這種情況。
而他們都有兩個共同點:
行為一旦被上級發現,部門立刻改正認錯;犯事者被主官繩之以法,絲毫沒有包庇。
然而這真的有用嗎?
被發現的改正認錯了,那沒被發現的呢?這一次改了,那下一次呢?
犯事者被抓?那才多大官啊,那些小官有那膽子幹這事嗎?真正的主使者、或者說錢最終拿到的那個人呢?
當貪腐這個話題被擺出來後,這就是一場永不姑息的鬥爭。
至於為什麽不事先防備好一些事……
因為李斯知道,大王和國師的大目標之一,就是要在朝廷官員隊伍裏替換掉這些有家族勢力的傳統貴族。
現在這些貪汙方式,都屬於初級方式。
一旦把這個封死了,那些人就會想辦法“升級”。
那還不如先留著他們的這些初級方式呢。
一是學宮官員派係因人少暫時還挑不起大梁;二是那些官員眼下勢力還是有點大,秦國又處於關鍵改革期間,最好能不大動幹戈,不然一些相對愚蠢的貴族要是狗急跳牆就麻煩了;三是以這種初級方式撈錢要麽撈不了多少,要麽就是眼下他們撈的數額還不夠在需要的時候擺出來整死他們……
總之,李斯覺得暫時不堵這些方麵,能在未來換來更大的利益。
而廷會也並沒有接到要製定這些方麵法律的命令。
國師或許不知道。
但大王肯定能想到這些事上,既然如今還沒有讓他補上這個窟窿,應該也是代表了默認。
當走進王宮大殿,交上那些報告後,嬴政拿著蜀郡的報告看了許久。
“蜀郡,必須處理一下。”
李斯隱約明白了,一是要震懾一下那些人、不要太過,二恐怕也是為了李冰。
果然,下一秒嬴政就說道:“李二郎擔任蜀郡郡守,嚴查蜀郡各官衙采購貪汙。”
“封李冰為文忠候,食邑兩千戶,鹹陽和成都各賜宅一套,讓科學院加派醫官去蜀郡執行醫學宣講,順便讓其好好養病。”
停頓了一下,他又說:“寡人想將食邑製修改一下。”
這個時候的食邑製,往往都是實封的。
雖然秦朝對臣子的封地都在函穀關以東、屬於隨時可能陷入六國戰火的飛地,哪怕是呂不韋的封地洛陽也一樣。
但聽曆史聽到了唐朝的嬴政,覺得這個不符合曆史潮流了。
總不能以後全國郡縣製了,結果某一個縣或者某一個地區還是臣子的封地吧?
可參考西漢初年大體就是這個模樣,郡國並行導致了漢王朝中央政府掌控的土地並沒有包括全國,甚至後來引發了七國之亂。
直到漢武帝時期,中央王朝才再一次和秦朝一樣達到了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掌控。
聽到嬴政的話,李斯琢磨了一下,大致猜到了意思。
“大王是不是想改成,隻享受封地一定數額的產出,除此之外所有權利都要收歸朝廷、不允許臣子幹涉?”
嬴政點了點頭。
李斯不愧是最懂寡人的臣子,猜都能猜個大概。
“正是如此。”
李斯反倒猶豫了一下:“大王,那已封的那些……”
其實他想問的就一個人:呂不韋。
其他在秦王麵前什麽都不算,唯獨這個前相國、他李斯的官場引路人,有點特殊。
呂不韋原本就在洛陽食邑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
後來辭相之後,嬴政又給他加了五千戶,時不時還有賞賜。
哪怕辭相之後其門客走了大半,但隻論個人,他還是是整個天下食邑最多的人、沒有之一。
雖然哪怕沒有食邑,呂不韋靠著商行和如今地位所擁有的財富依舊是天下巨富。
但若真的將其食邑改了,讓其之前在封地的投入和貢獻都歸於朝廷……這是不是不太好?
嬴政笑了笑:“寡人會補償他的,文信侯也一定會同意的。”
“既如此,臣即刻擬定新的食邑製度!”
……
蜀郡,李府。
李冰看著眼前傳命的宦官,還有其身後跟隨的幾個醫官,一時有些不敢置信。
但緊接著,他迴過神來後老淚縱橫。
麵向鹹陽方向,直接來了一個跪地大禮。
他想得到大王這麽做是有政治因素的;可隻要是好處落到自己頭上了,這何嚐又不是一種恩賜呢?
宣讀完王令後,醫官上前診斷。
但結果和蜀郡醫官診斷的一樣:靜養。
“李郡守,大王在鹹陽給您準備了宅子,您看……?”宦官試探問道。
李冰擺了擺手:“不了,大王好意,李冰餘生就在蜀郡享受了。”
話音剛落,一個仆役就快速跑了進來。
“郡守,諸多官員在門外等候,想要拜訪一下您。”
李冰的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
這幫家夥,之前幾天不來,隻是派人送來一些所謂的補品再在衙門裏問候兩句。
如今大王信使來了,一個個就登門拜訪了?
老夫怎麽病倒的你們不清楚?
李冰沒說話,李二郎思考了一下後:“就說醫官正在診治,家父靜養暫不見客。”
當仆役將話轉述給門外的官員們時,所有人都是笑著點頭答應,並說等李郡守病好了再來拜訪。
不拜訪不行啊!
這可是當今大王親政後第一個被封侯的文官。
雖然那食邑製度看上去有種‘不近人情’的意思,但他們已經不在意了。
誰叫李冰是真的有功績和地位呢?
另一座宅子裏。
一位局長剛迴來,就看到一個經商的遠房親戚快速跑來:“大哥,出事了!”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我們聯係的那幾個商人,早上時都在家門口被一幫蒙麵人打了,現在都身受重傷啊!”
“???”
蜀郡郡城的成都縣裏,居然還有蒙麵人光天化日之下打人?
……
“將軍,事情已辦妥!那幫人沒有十天半個月連床都下不了!”
“幹的好!”
“將軍說哪的話,本官……在下受過李郡守大恩,豈能不為郡守出氣?”
……
第二天。
新上任的蜀郡郡守李二郎帶著郡尉去到了軍營。
以治安程度惡化、朝廷衙役恐無法維持局麵為由,請求軍方協助。
而伍平則按照軍規,出動了在非緊急軍情下能支援的最大兵員、一千人馬,支援蜀郡府衙。
軍營。
郡尉和派出的軍隊一起走了。
李二郎看著伍平:“伍將軍,何必呢?”
“你在說什麽哦!”
“……伍將軍,我爹昨天晚上就猜到了,直接就把郡尉叫過去罵了一頓,你還……”
伍平笑了笑:“你爹提拔的人太多,許多重恩之人因你爹被氣暈的事早就對那些人有所怨言,郡尉也是一時衝動嘛!”
郡尉的衝動,和我有什麽關係?
你要非說和我有關係,那你拿出證據來啊!
看著他這副無賴樣,李二郎很想說一句:粗鄙武夫!
但考慮一下雙方的戰力差距以及所處位置,他還是熄了這個念頭。
“對了,伍將軍,我來此還有一事,之前我爹借調給你三十個先生,他們的表現還好吧?需不需要再給你借調一些人?若隻是教士卒們認一些基礎的字,許多人都可以勝任的。”
“不不不……不要了!”
說到這個話題,伍平仿佛有些害怕一樣,連連搖頭。
李二郎神情古怪。
不是軍部的計劃嗎?不是你要的嗎?
看著他的眼神,伍平糾結了一下,起身道:“你跟我來……”
一旁,李二郎接過醫官開的藥方,好聲將其送到門口,接著走迴李冰所在的屋外小亭子內石台旁,麵容愁苦。
伍平看著他的樣子:“怎麽?情況不好?”
“急火攻心,加上常年積勞成疾,傷及肺腑了;日後必須以靜養為主,恐怕去不得河堤之地了。”
伍平點了點頭,以李冰的年紀和功績,安享晚年是絕對沒問題的。
隻是李冰自己放不下蜀郡的事,尤其是那些水利工程。
他想著在有生之年,盡量多做一點事。
這個態度,伍平很敬佩。
可這所謂的急火攻心……
貌似之前我來時,他就不對勁了?
“之前李郡守怎麽發那麽大的火?是私事還是……”伍平問道。
若是私事,我能幫就幫了。
李二郎臉上出現一絲怒色:“還不是那幫利欲熏心的官員!”
當科學院放開了一些技術的購買限製後,蜀郡一些商人立刻就買到了部分然後跑迴來開廠,畢竟六國還大有可為,實在不行也可以去西域跑一趟,隻要是科學院的東西絕對不愁賣。
但有些人,把主意打到了官府身上。
底下的事務局采購一些東西,是從一些民間商人開辦的工廠買的。
李冰一開始也沒在意。
畢竟現在那些民間商人們的實力還很弱小,加上各個事務局的人隻要能辦事就行,花些錢給底下人當福利——這還是他從三大行那邊的人那聽來的——也算是給他們的些許好處了。
而且還可以稍微扶持一下本地的商人,好歹也是貢獻商稅的大戶不是?
但今日李冰查賬,卻發現了一件讓他怒不可遏的事。
一個事務局在某個民間商人工廠那采買的瓷器水杯,居然要價100錢一個!
李冰當時就罵人了。
別說國師開了科學院之後帶來的技術革新、以及科學院那些瓷碗壓根就不需要這麽多,哪怕是國師出現之前,民間能買到的最好陶瓷杯也用不了這麽貴啊!
除非是用於祭祀的金銀打造的、或是少府頂級匠人用最好的材料打造出來的少數宮廷用品,那些才能超過這個價錢。
結果現在,買一個民間工廠的水杯要這麽貴?
當李冰盤問水利局負責後勤的副局長,為何不早製止或者叫停時,對方的迴答讓李冰怒氣值直接就滿了。
“他們的工人是招的一些普通百姓,商人們說培訓員工、材料成本、甚至是因為許多人沒時間來而要多發工錢才能招到人,這些都是需要花的,然後總價格就……”
這也是理由?!
成都縣周圍可招到的人少,商人是腦子有病才會把工廠開在這個注定要賠錢的地方?
而且不僅是采購的陶瓷杯,其他的一些物件、但凡是底下的府衙機構從民間商人那買來的,價格一律比三大行的商品高。
注定要賠錢的地方,這些人開幾個小工廠專門賣給府衙?
要麽是那些商人有病,要麽就是他們以為自己有病……
李冰當即就叫停了所有官府采購,並且以郡守之權強行命令各部門隻能從三大行買,同時開始調查那些所謂的民間商人,並且打算將所有部門賬目全部清查一遍。
結果不查不得了,一查嚇一跳。
幾乎所有參與了民間采購的部門,全部都有賬目異常。
“在將軍來之前,我們剛從府衙迴來,有個局長還想多狡辯兩句,然後……”李二郎沉默了一下:“我平生第一次見家父動手打人。”
伍平:“……”
能把待人溫和、性格良善的李冰氣到動手打人,可想而知那些人的態度有多令其厭惡。
“那之前暈倒是……?”
李二郎手握成拳,咬牙切齒道:“刑局局長去查封那幾個商人工廠時,發現他們壓根就沒招幾個工人,隻是從巴郡那邊找人從那邊的三大行裏買來一些精品之物,然後運到蜀郡來賣出100錢;有些東西精品數量不夠,他們甚至拿平價之物來湊。”
“而且當調查官吏去到那時,那幾個商人的庫房卻失火了……”
不僅李二郎,伍平的拳頭也硬了。
以前國師沒出現時,權貴們撈錢的手段多的是,看上去也沒什麽人追究,畢竟又不止一個人這麽幹。
現在出了商人限製、官員限製,還修改了法律、明令禁止侵吞國有資產、嚴懲貪汙,雖然那些人還是想著撈錢,可現在看上去卻怎麽看怎麽刺眼。
“不是有預算製度嗎?他們是怎麽敢的?”
“預算,終究隻是個預算。”
伍平也不問了,怕問下去他也要生氣了。
“他們還在幹?”
“那倒沒有,家父命令禁止後他們就沒幹了,家父在蜀郡的威信還是夠的,隻是……”李二郎有些恨其不爭:“那些人改不了本性啊!”
伍平沉默。
兩日後。
蜀郡的事傳到了鹹陽,李斯平靜的將這份報告和其他幾份報告放在一起,打算進宮一起匯報。
這種情況,不止蜀郡一個地方,好幾個郡都已經有了這種情況。
而他們都有兩個共同點:
行為一旦被上級發現,部門立刻改正認錯;犯事者被主官繩之以法,絲毫沒有包庇。
然而這真的有用嗎?
被發現的改正認錯了,那沒被發現的呢?這一次改了,那下一次呢?
犯事者被抓?那才多大官啊,那些小官有那膽子幹這事嗎?真正的主使者、或者說錢最終拿到的那個人呢?
當貪腐這個話題被擺出來後,這就是一場永不姑息的鬥爭。
至於為什麽不事先防備好一些事……
因為李斯知道,大王和國師的大目標之一,就是要在朝廷官員隊伍裏替換掉這些有家族勢力的傳統貴族。
現在這些貪汙方式,都屬於初級方式。
一旦把這個封死了,那些人就會想辦法“升級”。
那還不如先留著他們的這些初級方式呢。
一是學宮官員派係因人少暫時還挑不起大梁;二是那些官員眼下勢力還是有點大,秦國又處於關鍵改革期間,最好能不大動幹戈,不然一些相對愚蠢的貴族要是狗急跳牆就麻煩了;三是以這種初級方式撈錢要麽撈不了多少,要麽就是眼下他們撈的數額還不夠在需要的時候擺出來整死他們……
總之,李斯覺得暫時不堵這些方麵,能在未來換來更大的利益。
而廷會也並沒有接到要製定這些方麵法律的命令。
國師或許不知道。
但大王肯定能想到這些事上,既然如今還沒有讓他補上這個窟窿,應該也是代表了默認。
當走進王宮大殿,交上那些報告後,嬴政拿著蜀郡的報告看了許久。
“蜀郡,必須處理一下。”
李斯隱約明白了,一是要震懾一下那些人、不要太過,二恐怕也是為了李冰。
果然,下一秒嬴政就說道:“李二郎擔任蜀郡郡守,嚴查蜀郡各官衙采購貪汙。”
“封李冰為文忠候,食邑兩千戶,鹹陽和成都各賜宅一套,讓科學院加派醫官去蜀郡執行醫學宣講,順便讓其好好養病。”
停頓了一下,他又說:“寡人想將食邑製修改一下。”
這個時候的食邑製,往往都是實封的。
雖然秦朝對臣子的封地都在函穀關以東、屬於隨時可能陷入六國戰火的飛地,哪怕是呂不韋的封地洛陽也一樣。
但聽曆史聽到了唐朝的嬴政,覺得這個不符合曆史潮流了。
總不能以後全國郡縣製了,結果某一個縣或者某一個地區還是臣子的封地吧?
可參考西漢初年大體就是這個模樣,郡國並行導致了漢王朝中央政府掌控的土地並沒有包括全國,甚至後來引發了七國之亂。
直到漢武帝時期,中央王朝才再一次和秦朝一樣達到了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掌控。
聽到嬴政的話,李斯琢磨了一下,大致猜到了意思。
“大王是不是想改成,隻享受封地一定數額的產出,除此之外所有權利都要收歸朝廷、不允許臣子幹涉?”
嬴政點了點頭。
李斯不愧是最懂寡人的臣子,猜都能猜個大概。
“正是如此。”
李斯反倒猶豫了一下:“大王,那已封的那些……”
其實他想問的就一個人:呂不韋。
其他在秦王麵前什麽都不算,唯獨這個前相國、他李斯的官場引路人,有點特殊。
呂不韋原本就在洛陽食邑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
後來辭相之後,嬴政又給他加了五千戶,時不時還有賞賜。
哪怕辭相之後其門客走了大半,但隻論個人,他還是是整個天下食邑最多的人、沒有之一。
雖然哪怕沒有食邑,呂不韋靠著商行和如今地位所擁有的財富依舊是天下巨富。
但若真的將其食邑改了,讓其之前在封地的投入和貢獻都歸於朝廷……這是不是不太好?
嬴政笑了笑:“寡人會補償他的,文信侯也一定會同意的。”
“既如此,臣即刻擬定新的食邑製度!”
……
蜀郡,李府。
李冰看著眼前傳命的宦官,還有其身後跟隨的幾個醫官,一時有些不敢置信。
但緊接著,他迴過神來後老淚縱橫。
麵向鹹陽方向,直接來了一個跪地大禮。
他想得到大王這麽做是有政治因素的;可隻要是好處落到自己頭上了,這何嚐又不是一種恩賜呢?
宣讀完王令後,醫官上前診斷。
但結果和蜀郡醫官診斷的一樣:靜養。
“李郡守,大王在鹹陽給您準備了宅子,您看……?”宦官試探問道。
李冰擺了擺手:“不了,大王好意,李冰餘生就在蜀郡享受了。”
話音剛落,一個仆役就快速跑了進來。
“郡守,諸多官員在門外等候,想要拜訪一下您。”
李冰的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
這幫家夥,之前幾天不來,隻是派人送來一些所謂的補品再在衙門裏問候兩句。
如今大王信使來了,一個個就登門拜訪了?
老夫怎麽病倒的你們不清楚?
李冰沒說話,李二郎思考了一下後:“就說醫官正在診治,家父靜養暫不見客。”
當仆役將話轉述給門外的官員們時,所有人都是笑著點頭答應,並說等李郡守病好了再來拜訪。
不拜訪不行啊!
這可是當今大王親政後第一個被封侯的文官。
雖然那食邑製度看上去有種‘不近人情’的意思,但他們已經不在意了。
誰叫李冰是真的有功績和地位呢?
另一座宅子裏。
一位局長剛迴來,就看到一個經商的遠房親戚快速跑來:“大哥,出事了!”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我們聯係的那幾個商人,早上時都在家門口被一幫蒙麵人打了,現在都身受重傷啊!”
“???”
蜀郡郡城的成都縣裏,居然還有蒙麵人光天化日之下打人?
……
“將軍,事情已辦妥!那幫人沒有十天半個月連床都下不了!”
“幹的好!”
“將軍說哪的話,本官……在下受過李郡守大恩,豈能不為郡守出氣?”
……
第二天。
新上任的蜀郡郡守李二郎帶著郡尉去到了軍營。
以治安程度惡化、朝廷衙役恐無法維持局麵為由,請求軍方協助。
而伍平則按照軍規,出動了在非緊急軍情下能支援的最大兵員、一千人馬,支援蜀郡府衙。
軍營。
郡尉和派出的軍隊一起走了。
李二郎看著伍平:“伍將軍,何必呢?”
“你在說什麽哦!”
“……伍將軍,我爹昨天晚上就猜到了,直接就把郡尉叫過去罵了一頓,你還……”
伍平笑了笑:“你爹提拔的人太多,許多重恩之人因你爹被氣暈的事早就對那些人有所怨言,郡尉也是一時衝動嘛!”
郡尉的衝動,和我有什麽關係?
你要非說和我有關係,那你拿出證據來啊!
看著他這副無賴樣,李二郎很想說一句:粗鄙武夫!
但考慮一下雙方的戰力差距以及所處位置,他還是熄了這個念頭。
“對了,伍將軍,我來此還有一事,之前我爹借調給你三十個先生,他們的表現還好吧?需不需要再給你借調一些人?若隻是教士卒們認一些基礎的字,許多人都可以勝任的。”
“不不不……不要了!”
說到這個話題,伍平仿佛有些害怕一樣,連連搖頭。
李二郎神情古怪。
不是軍部的計劃嗎?不是你要的嗎?
看著他的眼神,伍平糾結了一下,起身道:“你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