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偶然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院長,這是什麽?”
李由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和國師一起看著那三個老師傅打磨模具。
這個模具很小,似乎是要為某個小型金屬結構而做的。
一旁,還有幾張手工畫出來的圖紙,以及一些似乎是加工失敗品的東西。
王翦看了看,似乎是為了造……子彈?
現在的子彈都是紙殼子彈,雖然軍中有防潮措施,武藝訓練也沒落下,但雨天當中,槍支還是會廢掉許多。
這是不是要打造什麽新型子彈?
如果能培養出部隊全天候的火器作戰能力,那對戰力來說絕對是一次巨大的增幅!
想到這,王翦也湊了過去,看著那三個老師傅的動作。
當三人再次打磨出一個零件,和一旁幾個其他零件一組裝後,他們發現有些小的縫隙。
“國師,我等……”
“不必說慚愧。”李緣笑著製止了一個老師傅的行禮:“如果你們都說慚愧,那大秦可就沒人能有製作的勇氣了。”
由於大秦自有國情在此,導致哪怕有了科學院、軍隊改編、國家開始改革了,但在科技上,武器上的進度還是大幅度領先民用。
或許是軍功爵的慣性還沒消失,又或許是大秦社會的改革對這架戰車的刹車力度還不夠大,以至於現在大秦科技的發展還是有些“偏科”。
火箭炮的雛形都被搞出來了,然而槍支還是停留在火繩槍和紙質子彈的程度。
這可不行。
看看前蘇聯的慘樣就知道了。
這讓李緣不得不出手調整一下,以防止大秦變成一個“加強版戰車帝國”。
他暫時叫停了對大型軍事武器的研究,轉而讓科學院的各個分院和軍事科學院所有理論人員,將全部精力放到對已有武器的改進之上;不管是燧發槍也好,還是金屬子彈也好,哪怕是他們往火箭炮和地雷上死磕都行。
總之一句話:
別再想更多武器類型了,把有限的研究力量投入到對現有武器的改進和製造上。
現在這三個老師傅,打造的是製造金屬子彈的模具。
可由於相關的研究實在太少,以至於他們隻能靠著最開始研究子彈時的少數幾個圖紙進行改進製造,進度實在是感人……
“國師,鐵也能做成子彈殼嗎?”王翦問了句。
在李緣點了點頭後,他心中生出了兩個猜測。
他對子彈的結構也算清楚了,若是要將鐵做成子彈殼,要麽就是在現在的彈丸裏掏空,裏麵裝上火藥,製作出類似於炮彈一樣的效果;要麽就是在彈丸後麵再製造出個部分,裏麵裝填火藥代替現在的火藥發射,這樣可以更快速的發射子彈。
他靠著對武器的敏感,直接想出了兩種發展方向。
李緣安慰了三個老師傅幾句,又讓李由的科學院加大對這些技術人員的支持,便打算離開。
身為國師,他隻需要下幾個令和來表示一番重視就行了。
至於其他的、比如是否有人會對此不滿,這不在他的考慮範圍。
離開這個工廠,李由簡短的匯報了一下槍支和子彈的研究進程。
與後世時空的曆史發展一樣,在這個大秦時空,人們對子彈的研究一樣遵循了紙殼到金屬、散裝到整體的發展脈絡。
而在這個過程中,燧石的好處也被發現了出來。
燧石,在現在被叫做火石,是人們用來引火之物——用金屬和燧石敲擊產生火花。
李緣靜靜的聽著,看來人們已經摸到了燧發槍的門,隻要時間就可以推開了。
隻是這個時間……興許會要以年為單位也未必。
因為在發展初期,火石擊發率還比較低的燧發槍好處和火繩槍相比還很小,後來隨著後裝彈式和擊發裝置的改進,燧發槍才徹底淘汰了火繩槍。
王翦一直在後方默默聽著,直到李緣主動說起了他。
“聽說,你很在意連發槍的進度?”
“是的,這是末將年節時從國師給的煙花上得來的靈感。”提到這個王翦就來了興致。
當初見到煙花桶以極快的射速對著城牆下發射煙花、那火焰密度讓他頓時看到了廣闊的前景。
既然煙花可以,槍支為什麽不可以?
如果一支槍能在短時間內連發,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一道由子彈組成的火焰彈幕?
“國師,您跟我說實話,您是不是早就想到了這種想法?”王翦帶著期望問道。
他沒有證據,但心裏就是有種這樣的感覺。
能拿出來那麽多技術圖紙、創立科學院的國師,就算現在沒拿出什麽圖紙了,也從來都沒有人小瞧過這個經常閉關的國師。
李緣笑了笑:“你覺得呢?”
王翦點了點頭。
李由沉默了一下,也點了點頭。
“別猜了,去好好工作吧。”
三人離開後。
三個老師傅依舊在努力試著打磨。
又一次失敗後,三人極其沮喪。
一個老師傅歎著氣坐在了地上,手撐在地上,雙眼無神的望著天空。
忽然間,他感覺手撐到了個什麽東西。
拿起來一看,是剛才打磨模具時爛了的一個木尺的碎片,由於被他們的汗水打濕了,這個本就細小的碎片已經有些軟了。
他手抬起來,無意的將其重新捏迴了原狀。
然後又接著和兩個同伴一起歎氣。
但忽然間,他轉頭死死的盯著那個碎片,似乎想到了什麽。
拿起了碎片,又捏了捏,直到把它捏碎。
“你幹嘛?”
兩個同伴問了句。
這個老師傅抬起頭:“膨脹。”
“啥?”
“金屬子彈不就是為了提升精準度和威力嗎?我們暫時製造不出來金屬彈殼,那能不能暫時從另外的方麵想辦法提升?膨脹啊!”
兩個同伴對視了一眼,臉上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疑惑。
“槍管!”老師傅手在空中比劃著:“如果子彈能在槍管裏膨脹一下、讓火藥的氣體全部推動子彈打出去!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兩個同伴想了一下,也醒悟了過來。
可……子彈膨脹?
怎麽膨脹呢?
“我們提交想法就行了啊!我記得科學院材料學院,不是有個什麽類似項目來著嗎?他們還給蜀郡和楚國那邊的人要過什麽東西來著?國師都提起過的!”
三人對視了一眼,都起身朝著外麵跑去。
李由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和國師一起看著那三個老師傅打磨模具。
這個模具很小,似乎是要為某個小型金屬結構而做的。
一旁,還有幾張手工畫出來的圖紙,以及一些似乎是加工失敗品的東西。
王翦看了看,似乎是為了造……子彈?
現在的子彈都是紙殼子彈,雖然軍中有防潮措施,武藝訓練也沒落下,但雨天當中,槍支還是會廢掉許多。
這是不是要打造什麽新型子彈?
如果能培養出部隊全天候的火器作戰能力,那對戰力來說絕對是一次巨大的增幅!
想到這,王翦也湊了過去,看著那三個老師傅的動作。
當三人再次打磨出一個零件,和一旁幾個其他零件一組裝後,他們發現有些小的縫隙。
“國師,我等……”
“不必說慚愧。”李緣笑著製止了一個老師傅的行禮:“如果你們都說慚愧,那大秦可就沒人能有製作的勇氣了。”
由於大秦自有國情在此,導致哪怕有了科學院、軍隊改編、國家開始改革了,但在科技上,武器上的進度還是大幅度領先民用。
或許是軍功爵的慣性還沒消失,又或許是大秦社會的改革對這架戰車的刹車力度還不夠大,以至於現在大秦科技的發展還是有些“偏科”。
火箭炮的雛形都被搞出來了,然而槍支還是停留在火繩槍和紙質子彈的程度。
這可不行。
看看前蘇聯的慘樣就知道了。
這讓李緣不得不出手調整一下,以防止大秦變成一個“加強版戰車帝國”。
他暫時叫停了對大型軍事武器的研究,轉而讓科學院的各個分院和軍事科學院所有理論人員,將全部精力放到對已有武器的改進之上;不管是燧發槍也好,還是金屬子彈也好,哪怕是他們往火箭炮和地雷上死磕都行。
總之一句話:
別再想更多武器類型了,把有限的研究力量投入到對現有武器的改進和製造上。
現在這三個老師傅,打造的是製造金屬子彈的模具。
可由於相關的研究實在太少,以至於他們隻能靠著最開始研究子彈時的少數幾個圖紙進行改進製造,進度實在是感人……
“國師,鐵也能做成子彈殼嗎?”王翦問了句。
在李緣點了點頭後,他心中生出了兩個猜測。
他對子彈的結構也算清楚了,若是要將鐵做成子彈殼,要麽就是在現在的彈丸裏掏空,裏麵裝上火藥,製作出類似於炮彈一樣的效果;要麽就是在彈丸後麵再製造出個部分,裏麵裝填火藥代替現在的火藥發射,這樣可以更快速的發射子彈。
他靠著對武器的敏感,直接想出了兩種發展方向。
李緣安慰了三個老師傅幾句,又讓李由的科學院加大對這些技術人員的支持,便打算離開。
身為國師,他隻需要下幾個令和來表示一番重視就行了。
至於其他的、比如是否有人會對此不滿,這不在他的考慮範圍。
離開這個工廠,李由簡短的匯報了一下槍支和子彈的研究進程。
與後世時空的曆史發展一樣,在這個大秦時空,人們對子彈的研究一樣遵循了紙殼到金屬、散裝到整體的發展脈絡。
而在這個過程中,燧石的好處也被發現了出來。
燧石,在現在被叫做火石,是人們用來引火之物——用金屬和燧石敲擊產生火花。
李緣靜靜的聽著,看來人們已經摸到了燧發槍的門,隻要時間就可以推開了。
隻是這個時間……興許會要以年為單位也未必。
因為在發展初期,火石擊發率還比較低的燧發槍好處和火繩槍相比還很小,後來隨著後裝彈式和擊發裝置的改進,燧發槍才徹底淘汰了火繩槍。
王翦一直在後方默默聽著,直到李緣主動說起了他。
“聽說,你很在意連發槍的進度?”
“是的,這是末將年節時從國師給的煙花上得來的靈感。”提到這個王翦就來了興致。
當初見到煙花桶以極快的射速對著城牆下發射煙花、那火焰密度讓他頓時看到了廣闊的前景。
既然煙花可以,槍支為什麽不可以?
如果一支槍能在短時間內連發,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一道由子彈組成的火焰彈幕?
“國師,您跟我說實話,您是不是早就想到了這種想法?”王翦帶著期望問道。
他沒有證據,但心裏就是有種這樣的感覺。
能拿出來那麽多技術圖紙、創立科學院的國師,就算現在沒拿出什麽圖紙了,也從來都沒有人小瞧過這個經常閉關的國師。
李緣笑了笑:“你覺得呢?”
王翦點了點頭。
李由沉默了一下,也點了點頭。
“別猜了,去好好工作吧。”
三人離開後。
三個老師傅依舊在努力試著打磨。
又一次失敗後,三人極其沮喪。
一個老師傅歎著氣坐在了地上,手撐在地上,雙眼無神的望著天空。
忽然間,他感覺手撐到了個什麽東西。
拿起來一看,是剛才打磨模具時爛了的一個木尺的碎片,由於被他們的汗水打濕了,這個本就細小的碎片已經有些軟了。
他手抬起來,無意的將其重新捏迴了原狀。
然後又接著和兩個同伴一起歎氣。
但忽然間,他轉頭死死的盯著那個碎片,似乎想到了什麽。
拿起了碎片,又捏了捏,直到把它捏碎。
“你幹嘛?”
兩個同伴問了句。
這個老師傅抬起頭:“膨脹。”
“啥?”
“金屬子彈不就是為了提升精準度和威力嗎?我們暫時製造不出來金屬彈殼,那能不能暫時從另外的方麵想辦法提升?膨脹啊!”
兩個同伴對視了一眼,臉上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疑惑。
“槍管!”老師傅手在空中比劃著:“如果子彈能在槍管裏膨脹一下、讓火藥的氣體全部推動子彈打出去!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兩個同伴想了一下,也醒悟了過來。
可……子彈膨脹?
怎麽膨脹呢?
“我們提交想法就行了啊!我記得科學院材料學院,不是有個什麽類似項目來著嗎?他們還給蜀郡和楚國那邊的人要過什麽東西來著?國師都提起過的!”
三人對視了一眼,都起身朝著外麵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