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苦難和幸福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忽然,他好像想通了什麽……
秦國沒多餘的地可以用來種那些經濟作物,怎麽辦?
要麽開荒,要麽……
去六國。
把主意打到六國身上,這估計就是大王和國師的想法吧?
不僅是這樣,或許還把他們自己的想法也給算進去了,因為秦國民間對新農種的信任度確實不高,可這個又真的能賺錢。
如果以商人和貴族們帶動種植進程,想必也能加快普及新農種的速度?
至於去六國搞事的意思……
中年男人有些猶豫。
如果他是國師,他大可以利用這件事讓六國貴族和秦國商人們聯合,在六國內把他們搞得民不聊生。
等秦國打過去後,隨著秦國包括耕地紅線在內的各項政策也普及過去,大可以把“違法商人”和“危害百姓的貴族”一起抓出來幹掉,以收取六國民心。
這意味著,自己等人隻能趁著秦國還沒統一天下賺點錢。
“爹!”
看到父親出神了,青年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您這是……”
“我們不能幹。”中年男人說:“至少我們不能明著幹。”
“你去魏國找我一個好友,問他願不願意,然後……”
至於花大力氣開荒?
這個選項還是先擱下吧……
……
“國師,昨日又抓了幾個試圖造謠的細作,這次是從趙國來的。”
國師府。
聽著張蒼的匯報,李緣擺了擺手:“讓玄衣衛今後不用報告這些事,抓到了直接送去工廠裏就行。”
“遵命,另外工部那邊傳來消息,隨著許多地方農閑,人們進廠的熱情又高了起來,熊部長已經讓各地做好了臨時工人招募的一應準備,隻是熊部長問……”
“靠近六國那邊,要不要配合一下?”
李緣看了他一眼:“配合什麽?”
“他說國師府將那些食品技術公開售賣,會加速六國權貴和商人在六國的土地兼並,會讓六國民心動蕩;熊部長的意思是,讓邊境郡縣適當加大對六國之人的招募,再鼓動一些六國內應加大對百姓的迫害,這樣可以……”
“好了別說了!”
李緣深吸一口氣,這熊肅真是的,工部部長是讓你想這個的嗎?
但你別說,他的想法……
“讓他好好考慮自己的職責。”
“唯!”
沒否認,沒拒絕,沒批評,隻是強調。
這就是讓熊肅不要把汙水沾到秦國身上;在這個前提下,他想幹什麽都行。
“另外,商行那邊傳來消息,有十四家商行有意向購買那些加工技術,並且添加了保證金。在下從玄衣衛得知,包括王族商行和文信侯商行在內,隻有五家是決定以開荒種植,其餘的九家都派人去六國了。”
“我們在六國的情報人員發展得如何?”
“發展順利!不僅是一些小吏和官員,章邯甚至有想過發展一些底層農人,好為日後的土地清算收集證據,如今在韓國和楚國進展最好。”
李緣點了點頭,隻有這兩國情況最差。
韓國國小民苦,楚國朝廷動蕩、貴族橫行,雖然六國一個比一個爛,但這兩國是地板磚。
隻要情報人員發展順利,大力搜集六國之人的罪證,等到未來秦軍開過去時,大可以把那些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張蒼又匯報了一些別的事,最後默默地站在李緣身邊。
李緣正在練習笛子,看到他還站在這有些疑惑:“還有什麽事嗎?”
“國師,您此舉,有傷天和。”
“哦?”
“在下知道您的意思,借商業之力加速推廣新農種,借人心之私引起六國苦難,借六國之苦發展秦國,可謂一舉三得。”張蒼低著頭,但卻沒停下說話:“但如此一來,在我秦國之外,怕是哀鴻遍野。”
李緣看著他:“你不忍心?”
“若是對異族,在下支持;可用在華夏族內部,這有些……”張蒼閉上眼:“殘忍。”
之後六國會發生什麽?
可能一個平民去秦國打了兩個月的工,結果迴來發現自家土地被貴族侵占了。
可能一個村子的人原本靠著那點收成勉強糊口,但現在當地某個貪心官吏卻在秦國商人的鼓動下,將這個村子要交的糧食稅賦全部變成了那些經濟作物。
可能某個讀書人一邊苦讀聖賢書,看到此舉於國不利想出麵製止,卻被當地權貴顛倒黑白打了一頓,還趕出家鄉。
可能某地糧食收成銳減,當地官員卻因為秦國開放的商業和技術賺得盆滿缽滿,民眾最終還要從秦國買糧食度日。
可能……
對於一直在進行輿論攻勢的秦國來說,這種苦難隻會對他們未來的統一有好處。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對六國百姓來說,原本就過得淒慘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了。
“這些都對。”
李緣點了點頭:“但你忽略了一個問題。”
“人心中的惡,不會因為少了一些條件就消失。”
“沒有那些經濟作物,商人就不會想辦法賺錢了嗎?六國貴族就不會欺壓百姓了嗎?秦國去之前他們過得好了嗎?”
“你是不是想說,至少能比現在好?是秦國這舉動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爛了?”
張蒼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李緣笑了笑:“看來你隻是糾結,而不是真的不認可。”
“那這樣,我們打個比方。”
“假如有一個官員……”
……
魏國。
某縣城。
縣令看著最新收上來的夏糧數據,隻感覺氣血上湧!
“為什麽又沒收全?!”
“縣令,實在是收不全了啊!”負責的官員一臉為難:“許多村子已經沒糧食了,連去年的欠款都沒收迴來!”
“不會拿些東西抵債嗎?不會收他們的口糧嗎?!”
縣令一臉氣憤:“你們說!就這些糧,我怎麽跟郡守去匯報?!侯爺要是去國都,難道要被其他人嘲笑嗎?!”
其實魏國的稅賦原本沒這麽多。
但是郡守加派的、以及封地在本縣的一位王室封君加派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現在這樣了。
他自認為自己還是為那幫賤民好的,畢竟他身為縣令還沒怎麽撈錢呢!
雖然撈是撈了點。
但相比於其他一些黑心官員來說,他自認還算有良心了。
可我有良心,不是你們欺負我的理由啊!
要是我官帽丟了,換個縣令一來,別說農稅了,其他的苛捐雜稅也得漲!
麵前的官員搖了搖頭:“縣令,那幫泥腿子能有什麽東西可收啊?”
一般來說,到這個時候,縣令隻有兩條路。
第一條,去民間把那些欠稅、欠錢的人,用他們的土地抵債,或者讓他們賣身為奴,不管是他們自己也好、兒女也罷,隻要賣來的錢能抵得上就行。
第二條,縣令去找那些富戶和地主借,然後再想辦法在之後的稅賦中補足。
要不然,他就隻能如實上報,然後等著郡守罵他了。
正當他要思考該找那些人去收田地、賣奴時——第二條他是不會選的,作為一個要麵子的縣令,讓我為了那幫泥腿子去借?拉倒吧,本官是來領導平民外加稍微賺錢的,不是來給平民擦屁股的——門口,一個小吏快速跑了進來。
“老爺,那個商人來了。”
縣令眉頭一皺,暫時放下了這件事,讓人去把那個商人帶進來。
他和一個韓國商人有合作,他給對方一些官麵上的便利,對方幫他處理一些不好出手的東西。
雖然對方說著是韓國人,可從他的貨物來源來看,完全就是個秦國人。
縣令不在乎秦國人為什麽要這麽做,他隻在乎自己的前途。
“小的見過縣令!”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縣令讓人上茶,又將其他人都趕了出去,這才問道:“可是又有新東西了?”
“縣令猜得不錯!秦國國師府新出了一些技術和東西……”
當商人將秦國發生的事說完後,縣令當即就想明白了。
這是找自己拿地來了?
“縣令,我可是先來找您的,城中那位侯爺我都還沒去呢!”
這讓縣令麵色有些動容。
如此厚禮,怕不是所求甚大……
“本官對此很感興趣,隻是,你能買到?”縣令有些懷疑。
哪怕是經濟作物,秦國國師府能把如此重要的農種給六國?
更何況,那些糧食相當一部分都是要靠那些主糧來做的。
“在下弄不到,可以找人啊!”
商人說:“據在下所知,麥子、水稻這些主糧是沒希望的,秦國好像有許多商行打算開荒去種了,可這種才能賺幾個錢?”
“秦國人為了那所謂的耕地紅線,居然放棄那麽多更值錢的東西,這可是給我們的機會啊!”
“在下已經找好關係,與我有合作的一個秦國商會,他們能買到一些農種;隻要我們能保證糧食供應就能買到那些技術,到時候拿著秦國人的種子和技術做東西,我們再賣給秦國賺他們的錢,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而且哪怕是主糧的那些技術,也不代表我們不能賺嘛!”
“六國的收成雖然不如秦國那些新農種,但那些平民有時不是也會賣糧嗎?我們可以想辦法從他們身上……”
縣令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心裏卻有些嘲笑。
你個秦國細作,還裝!
秦國人放棄一些錢財也要保持耕地紅線,恐怕那幫泥腿子會無比感謝他們吧?
而把那些經濟作物放到六國身上來,甚至打著六國主糧的主意,無非就是利用能賺錢的事引誘我這種貪心之輩,好引起本國紛亂。
不過沒關係。
魏國的紛亂,和我有什麽關係?
我能賺錢,這不就好了嗎?
“你為何不先去找侯爺?”
“縣令何故打趣我?”商人微微一笑:“侯爺畢竟是魏國的侯爺,在下一介商賈說得再好聽,侯爺恐怕也不會為了一些錢財聽我的,隻有您出麵在下才有希望不是嗎?”
說著,商人指了指門外:“在下拉來了一車秦國商品,給縣令遊說之用。”
“晚上在縣中酒樓,在下請客,還望縣令賞光!在下另有禮物送上!”
縣令沒說話,似乎是在思考。
但實際上,他早就有了決定。
反正那幫泥腿子也欠著縣衙的錢和賦稅,幹脆給他們個活命的機會算了,讓他們再種一年地吧,若不成,明年再把他們的地收了、把他們的兒女拿去賣了也成。
我可真是個好縣令啊!
“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得談談價錢?”
“在下就知道縣令深明大義!”
……
“如果說,六國權貴這些違法的土地兼並,能讓那些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至少不用賣兒賣女和當奴隸,隻要撐過這幾年苦,就能等到秦國給他們帶來太平日子。”
“那你還覺得,這方法殘忍嗎?”
李緣的例子說完。
張蒼微微張著嘴,一臉懷疑人生。
難道這種侵占,還是好事?
“不對!國師,這隻是少數情況!”
張蒼猛然搖頭:“大部分六國權貴本就不在乎百姓,更不可能給他們留下一些土地和機會。”
“他們隻會收走土地,把百姓當成奴隸,直到他們活不下去餓死或者離開家……”
張蒼猛然停止。
李緣點了點頭,看來他懂了。
打通西域商路後,隨著時間推移,中亞、甚至西亞的人也可能會來到中原;而在這個幾乎涵蓋了如今世界上所有主要國家的大市場中,占據絕對科技高地的秦國商品沒有任何對手。
自然也包括食品方麵的技術。
到時候,龐大的需求不僅會促進農業的發展,還會讓許多人看到可乘的商機,尤其是那些本就不在乎百姓死活的人,他們更加不會手軟。
到那個時候,一邊是不管他們死活的家鄉,一邊是可以為百姓做主的秦國,他們會選誰?
華夏需要大量勞動力,需要加快農業上的發展。
秦國需要天下百姓對秦國的認可,需要足夠的理由出手打壓那些傳統貴族。
未來,統一後的秦朝,也需要有足夠的理由消滅那些不服從的六國貴族。
甚至秦國的國家戰略裏,也需要一個時機能讓土地從那些貴族手中脫離、分給大部分百姓,不然失去土地的華夏人,將隻剩下造反一條路。
從長遠規劃上來看,天下如今的耕地還太少了,人們需要有足夠的動力去開墾荒地,如今的技術條件也支持人們繼續開荒。
總之,秦國有許多個需要。
而現在這個計劃,能讓這些需要同步進行,代價隻是一些六國之人需要承受痛苦。
“張蒼,如果你是我,你幹不幹?”
聽著李緣的話,張蒼咽了咽口水。
難道部分人的苦難,是為了以後蒼生的幸福?
他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迴答……
秦國沒多餘的地可以用來種那些經濟作物,怎麽辦?
要麽開荒,要麽……
去六國。
把主意打到六國身上,這估計就是大王和國師的想法吧?
不僅是這樣,或許還把他們自己的想法也給算進去了,因為秦國民間對新農種的信任度確實不高,可這個又真的能賺錢。
如果以商人和貴族們帶動種植進程,想必也能加快普及新農種的速度?
至於去六國搞事的意思……
中年男人有些猶豫。
如果他是國師,他大可以利用這件事讓六國貴族和秦國商人們聯合,在六國內把他們搞得民不聊生。
等秦國打過去後,隨著秦國包括耕地紅線在內的各項政策也普及過去,大可以把“違法商人”和“危害百姓的貴族”一起抓出來幹掉,以收取六國民心。
這意味著,自己等人隻能趁著秦國還沒統一天下賺點錢。
“爹!”
看到父親出神了,青年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您這是……”
“我們不能幹。”中年男人說:“至少我們不能明著幹。”
“你去魏國找我一個好友,問他願不願意,然後……”
至於花大力氣開荒?
這個選項還是先擱下吧……
……
“國師,昨日又抓了幾個試圖造謠的細作,這次是從趙國來的。”
國師府。
聽著張蒼的匯報,李緣擺了擺手:“讓玄衣衛今後不用報告這些事,抓到了直接送去工廠裏就行。”
“遵命,另外工部那邊傳來消息,隨著許多地方農閑,人們進廠的熱情又高了起來,熊部長已經讓各地做好了臨時工人招募的一應準備,隻是熊部長問……”
“靠近六國那邊,要不要配合一下?”
李緣看了他一眼:“配合什麽?”
“他說國師府將那些食品技術公開售賣,會加速六國權貴和商人在六國的土地兼並,會讓六國民心動蕩;熊部長的意思是,讓邊境郡縣適當加大對六國之人的招募,再鼓動一些六國內應加大對百姓的迫害,這樣可以……”
“好了別說了!”
李緣深吸一口氣,這熊肅真是的,工部部長是讓你想這個的嗎?
但你別說,他的想法……
“讓他好好考慮自己的職責。”
“唯!”
沒否認,沒拒絕,沒批評,隻是強調。
這就是讓熊肅不要把汙水沾到秦國身上;在這個前提下,他想幹什麽都行。
“另外,商行那邊傳來消息,有十四家商行有意向購買那些加工技術,並且添加了保證金。在下從玄衣衛得知,包括王族商行和文信侯商行在內,隻有五家是決定以開荒種植,其餘的九家都派人去六國了。”
“我們在六國的情報人員發展得如何?”
“發展順利!不僅是一些小吏和官員,章邯甚至有想過發展一些底層農人,好為日後的土地清算收集證據,如今在韓國和楚國進展最好。”
李緣點了點頭,隻有這兩國情況最差。
韓國國小民苦,楚國朝廷動蕩、貴族橫行,雖然六國一個比一個爛,但這兩國是地板磚。
隻要情報人員發展順利,大力搜集六國之人的罪證,等到未來秦軍開過去時,大可以把那些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張蒼又匯報了一些別的事,最後默默地站在李緣身邊。
李緣正在練習笛子,看到他還站在這有些疑惑:“還有什麽事嗎?”
“國師,您此舉,有傷天和。”
“哦?”
“在下知道您的意思,借商業之力加速推廣新農種,借人心之私引起六國苦難,借六國之苦發展秦國,可謂一舉三得。”張蒼低著頭,但卻沒停下說話:“但如此一來,在我秦國之外,怕是哀鴻遍野。”
李緣看著他:“你不忍心?”
“若是對異族,在下支持;可用在華夏族內部,這有些……”張蒼閉上眼:“殘忍。”
之後六國會發生什麽?
可能一個平民去秦國打了兩個月的工,結果迴來發現自家土地被貴族侵占了。
可能一個村子的人原本靠著那點收成勉強糊口,但現在當地某個貪心官吏卻在秦國商人的鼓動下,將這個村子要交的糧食稅賦全部變成了那些經濟作物。
可能某個讀書人一邊苦讀聖賢書,看到此舉於國不利想出麵製止,卻被當地權貴顛倒黑白打了一頓,還趕出家鄉。
可能某地糧食收成銳減,當地官員卻因為秦國開放的商業和技術賺得盆滿缽滿,民眾最終還要從秦國買糧食度日。
可能……
對於一直在進行輿論攻勢的秦國來說,這種苦難隻會對他們未來的統一有好處。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對六國百姓來說,原本就過得淒慘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了。
“這些都對。”
李緣點了點頭:“但你忽略了一個問題。”
“人心中的惡,不會因為少了一些條件就消失。”
“沒有那些經濟作物,商人就不會想辦法賺錢了嗎?六國貴族就不會欺壓百姓了嗎?秦國去之前他們過得好了嗎?”
“你是不是想說,至少能比現在好?是秦國這舉動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爛了?”
張蒼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李緣笑了笑:“看來你隻是糾結,而不是真的不認可。”
“那這樣,我們打個比方。”
“假如有一個官員……”
……
魏國。
某縣城。
縣令看著最新收上來的夏糧數據,隻感覺氣血上湧!
“為什麽又沒收全?!”
“縣令,實在是收不全了啊!”負責的官員一臉為難:“許多村子已經沒糧食了,連去年的欠款都沒收迴來!”
“不會拿些東西抵債嗎?不會收他們的口糧嗎?!”
縣令一臉氣憤:“你們說!就這些糧,我怎麽跟郡守去匯報?!侯爺要是去國都,難道要被其他人嘲笑嗎?!”
其實魏國的稅賦原本沒這麽多。
但是郡守加派的、以及封地在本縣的一位王室封君加派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現在這樣了。
他自認為自己還是為那幫賤民好的,畢竟他身為縣令還沒怎麽撈錢呢!
雖然撈是撈了點。
但相比於其他一些黑心官員來說,他自認還算有良心了。
可我有良心,不是你們欺負我的理由啊!
要是我官帽丟了,換個縣令一來,別說農稅了,其他的苛捐雜稅也得漲!
麵前的官員搖了搖頭:“縣令,那幫泥腿子能有什麽東西可收啊?”
一般來說,到這個時候,縣令隻有兩條路。
第一條,去民間把那些欠稅、欠錢的人,用他們的土地抵債,或者讓他們賣身為奴,不管是他們自己也好、兒女也罷,隻要賣來的錢能抵得上就行。
第二條,縣令去找那些富戶和地主借,然後再想辦法在之後的稅賦中補足。
要不然,他就隻能如實上報,然後等著郡守罵他了。
正當他要思考該找那些人去收田地、賣奴時——第二條他是不會選的,作為一個要麵子的縣令,讓我為了那幫泥腿子去借?拉倒吧,本官是來領導平民外加稍微賺錢的,不是來給平民擦屁股的——門口,一個小吏快速跑了進來。
“老爺,那個商人來了。”
縣令眉頭一皺,暫時放下了這件事,讓人去把那個商人帶進來。
他和一個韓國商人有合作,他給對方一些官麵上的便利,對方幫他處理一些不好出手的東西。
雖然對方說著是韓國人,可從他的貨物來源來看,完全就是個秦國人。
縣令不在乎秦國人為什麽要這麽做,他隻在乎自己的前途。
“小的見過縣令!”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縣令讓人上茶,又將其他人都趕了出去,這才問道:“可是又有新東西了?”
“縣令猜得不錯!秦國國師府新出了一些技術和東西……”
當商人將秦國發生的事說完後,縣令當即就想明白了。
這是找自己拿地來了?
“縣令,我可是先來找您的,城中那位侯爺我都還沒去呢!”
這讓縣令麵色有些動容。
如此厚禮,怕不是所求甚大……
“本官對此很感興趣,隻是,你能買到?”縣令有些懷疑。
哪怕是經濟作物,秦國國師府能把如此重要的農種給六國?
更何況,那些糧食相當一部分都是要靠那些主糧來做的。
“在下弄不到,可以找人啊!”
商人說:“據在下所知,麥子、水稻這些主糧是沒希望的,秦國好像有許多商行打算開荒去種了,可這種才能賺幾個錢?”
“秦國人為了那所謂的耕地紅線,居然放棄那麽多更值錢的東西,這可是給我們的機會啊!”
“在下已經找好關係,與我有合作的一個秦國商會,他們能買到一些農種;隻要我們能保證糧食供應就能買到那些技術,到時候拿著秦國人的種子和技術做東西,我們再賣給秦國賺他們的錢,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而且哪怕是主糧的那些技術,也不代表我們不能賺嘛!”
“六國的收成雖然不如秦國那些新農種,但那些平民有時不是也會賣糧嗎?我們可以想辦法從他們身上……”
縣令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心裏卻有些嘲笑。
你個秦國細作,還裝!
秦國人放棄一些錢財也要保持耕地紅線,恐怕那幫泥腿子會無比感謝他們吧?
而把那些經濟作物放到六國身上來,甚至打著六國主糧的主意,無非就是利用能賺錢的事引誘我這種貪心之輩,好引起本國紛亂。
不過沒關係。
魏國的紛亂,和我有什麽關係?
我能賺錢,這不就好了嗎?
“你為何不先去找侯爺?”
“縣令何故打趣我?”商人微微一笑:“侯爺畢竟是魏國的侯爺,在下一介商賈說得再好聽,侯爺恐怕也不會為了一些錢財聽我的,隻有您出麵在下才有希望不是嗎?”
說著,商人指了指門外:“在下拉來了一車秦國商品,給縣令遊說之用。”
“晚上在縣中酒樓,在下請客,還望縣令賞光!在下另有禮物送上!”
縣令沒說話,似乎是在思考。
但實際上,他早就有了決定。
反正那幫泥腿子也欠著縣衙的錢和賦稅,幹脆給他們個活命的機會算了,讓他們再種一年地吧,若不成,明年再把他們的地收了、把他們的兒女拿去賣了也成。
我可真是個好縣令啊!
“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得談談價錢?”
“在下就知道縣令深明大義!”
……
“如果說,六國權貴這些違法的土地兼並,能讓那些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至少不用賣兒賣女和當奴隸,隻要撐過這幾年苦,就能等到秦國給他們帶來太平日子。”
“那你還覺得,這方法殘忍嗎?”
李緣的例子說完。
張蒼微微張著嘴,一臉懷疑人生。
難道這種侵占,還是好事?
“不對!國師,這隻是少數情況!”
張蒼猛然搖頭:“大部分六國權貴本就不在乎百姓,更不可能給他們留下一些土地和機會。”
“他們隻會收走土地,把百姓當成奴隸,直到他們活不下去餓死或者離開家……”
張蒼猛然停止。
李緣點了點頭,看來他懂了。
打通西域商路後,隨著時間推移,中亞、甚至西亞的人也可能會來到中原;而在這個幾乎涵蓋了如今世界上所有主要國家的大市場中,占據絕對科技高地的秦國商品沒有任何對手。
自然也包括食品方麵的技術。
到時候,龐大的需求不僅會促進農業的發展,還會讓許多人看到可乘的商機,尤其是那些本就不在乎百姓死活的人,他們更加不會手軟。
到那個時候,一邊是不管他們死活的家鄉,一邊是可以為百姓做主的秦國,他們會選誰?
華夏需要大量勞動力,需要加快農業上的發展。
秦國需要天下百姓對秦國的認可,需要足夠的理由出手打壓那些傳統貴族。
未來,統一後的秦朝,也需要有足夠的理由消滅那些不服從的六國貴族。
甚至秦國的國家戰略裏,也需要一個時機能讓土地從那些貴族手中脫離、分給大部分百姓,不然失去土地的華夏人,將隻剩下造反一條路。
從長遠規劃上來看,天下如今的耕地還太少了,人們需要有足夠的動力去開墾荒地,如今的技術條件也支持人們繼續開荒。
總之,秦國有許多個需要。
而現在這個計劃,能讓這些需要同步進行,代價隻是一些六國之人需要承受痛苦。
“張蒼,如果你是我,你幹不幹?”
聽著李緣的話,張蒼咽了咽口水。
難道部分人的苦難,是為了以後蒼生的幸福?
他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