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饞你**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遠不要相信別國會突然對你好。”
“國與國和人與人的關係差不多,他突然對你好了,要麽饞你錢財,要麽饞你身子。”
一條剛拓寬沒多久的小路上,一支秦軍正緩慢朝著前方行軍。
伍平坐在馬上,身旁是一位師長,身後是自己的警衛團團長。
此刻,他正告誡著這兩個屬下。
“軍長,這麽說是不是太粗俗了?”
“這可不是我說的,《國師語錄》裏有,是國師在一次暗訪學宮學子時說的。”
“那確實是大道理。”
“……”
伍平和師長同時扭頭看了警衛團團長一眼,隻感覺這貨有些變了。
變得有點無恥了。
“我也覺得。”師長默默說了句。
伍平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
自從那兩本書傳到軍隊裏,要求所有人都觀看後,一種有些詭異的風氣就在軍隊中出現。
士卒增長了見識、以及對國政的一些理解,但也同時對大王和國師有了一種莫名的崇拜情緒。
這種情緒現在甚至蔓延到了自己的警衛團裏……
還特麽是個團長帶頭崇拜!
前方,斥候來報,夜郎國長公子帶著諸多蠻人首領已經到達了先鋒團的駐地,先鋒團也確認了周圍的安全。
兩天前,聯軍內的變故就傳到了秦軍耳中。
秦軍在感慨這仗打得有些容易和稀裏糊塗時,也對蠻人的戰鬥力感到了震驚。
那都能被滇國反殺一波跑迴去?
果然,西南地區最大的敵人不是蠻人,是地形和環境……
緊接著,夜郎國就代表所有蠻人表示接受秦國的和平共處原則,並且也願意成為秦國的雇傭軍——這個名字比仆從軍好聽一些。
伍平心裏有高興,但不多。
因為在之前,秦軍將士的戰功是按照打下多少地方來算的,雖然蠻人們的配合讓他們之前這段時間沒怎麽打就獲得了許多戰功,可這畢竟是小功勞。
獎賞最大的戰功,依舊是要在戰場上殺敵得來。
滇國那邊……
所有權貴幾乎可都是當初莊蹻帶過去的那幾萬楚軍士卒的後代,有一些人可能還活著。
他自己都沒發現,在這一年多以來秦人對華夏族這個概念的宣傳下,他居然也有了一些別的情感。
那些楚軍將士數十年前按著蠻人一頓揍,打服了西南夷,也讓華夏的影響力到達了這裏。
如今數十年過去了,自己這個華夏族之人卻帶著大軍前來,要把他們當做戰功拿下……
“誰叫你們立場不對呢……”
他喃喃自語。
他隻是感慨,但並不心軟,不用那些人做戰功,我和我麾下將士們的前途怎麽辦?
……
滇國。
王城。
相比於中原國家的國都,這座王城簡直有些丟臉。
城內雖然也有著許多豪宅、集市,可不管是城牆高度、繁華程度、還是建築風格,都與中原的華夏族城市大不相同,甚至有些粗獷。
身為禮儀之邦,以這種城為國都?
可莊望沒辦法。
當初祖父打來時,由於地形不便和後路被斷,所有的中原物資都隻能靠隨軍儲備和那些隨軍商人帶的,用一點少一點。
其他的,隻能就地取材。
哪怕他們一直都在謀求重新打通和中原的聯係、商路等等,可這當中畢竟要穿過許多蠻人地區,進展一直很慢。
蠻人隻是被打服、認你做老大了,可他們也是人。
從中原帶迴來的東西每次都隻能帶很少一點,帶多了蠻人打劫怎麽辦?難道滇國還要來一次征伐西南夷?沒有了中原的物資支持,在這遍地是蠻人的地方,滇國要再開戰處境就真的艱難了。
然而現在,這座國都之中的人好像重新拾起了華夏禮儀。
丞相府。
滇國丞相已經七十多歲了。
他是當初莊蹻身邊的主簿,莊蹻建國後,才學最高的他毫無疑問擔任了丞相。
到今天,他已經輔佐了三代君主了。
但現在,他這個滇國輩分最大的老臣,卻召集了滇國朝堂幾乎所有的大臣前來。
“諸位,這是一封從夜郎國來的情報。”
他拿出了一封信,讓長子念給他們聽。
夜郎國國主已經決定答應秦國人的和平共處原則,並且打算以滇國人為禮物向秦人換取東西。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們這些權貴之人,夜郎國國主甚至想著把他們折磨一頓,以報曾經先祖被打之仇。
眾人心裏驚怒無比!
秦人沒來之前,他們一個個卑躬屈膝,現在秦人來了,他們就要翻身報仇了?
“丞相,大不了死之前和蠻人拚一把,絕不能被蠻人羞辱!”
哪怕已經是滇國大臣,他們也無法容忍被蠻人羞辱;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恥辱而死。
“何必要死呢?”
老丞相淡定問了一句。
眾人心裏頓時閃過一個猜測。
隨即,老丞相又說:“在老夫得到這封信之前,聯軍內的夜郎國人會比我們先知道,那莊望他們……”
眾人沉默不語。
雖然家中也有人在那支軍隊裏,但相比於家族存亡,那些人也可以稍微放到一邊。
不等他們思考下去,老丞相緊接著道:“秦國雖說是為我滇國而來,可秦王也認同華夏族,一個同為華夏族之人的國家投誠,秦王想必會考慮吧?”
“老夫決定把莊望他們交出去。”
“他們一家早年反叛楚王,接受招安後派來這西南之地,又自立為王,帶著我們在這異域過苦日子,其罪難恕!”
“至於蠻人之事,大可不必擔憂。”
“我們也是華夏族人啊!”老丞相看著他們:“如果我們也倒向秦人,在失去敵對立場後,你們覺得秦人是會幫我們還是幫蠻人?”
你都說這麽清楚了,還問我們幹什麽?
我們敢說一個不字,怕是下一秒就會有刀斧手衝進來給我們‘講道理’吧?
在老丞相的“苦心勸說”下,滇國的政變在悄然間完成。
城中一個小店鋪內。
一個夜郎國小商販在確認王城內部情況後,立刻開始寫信。
……
當莊望帶著三萬精兵迴來時,看到的是已經戒嚴且將他拒之門外的王城。
此刻的王城裏隻有一種聲音:
秦人要打來了,其他蠻人要來抓他們換錢了,隻有投降秦國以及抓住莊望才有活路。
“莊望,別頑抗了。”
隔著一箭之遙,老丞相望著城下那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有些不忍的勸了一句。
“老匹夫!你當本王傻不成?!”
莊望氣不打一處來:“其他愛卿,不要被這老匹夫騙了,他是想用本王和你們所有人換他一家之生!你們以為……”
“放箭!”
城樓上,老丞相之前的不忍瞬間消失,隻有滿心殺機!
“國與國和人與人的關係差不多,他突然對你好了,要麽饞你錢財,要麽饞你身子。”
一條剛拓寬沒多久的小路上,一支秦軍正緩慢朝著前方行軍。
伍平坐在馬上,身旁是一位師長,身後是自己的警衛團團長。
此刻,他正告誡著這兩個屬下。
“軍長,這麽說是不是太粗俗了?”
“這可不是我說的,《國師語錄》裏有,是國師在一次暗訪學宮學子時說的。”
“那確實是大道理。”
“……”
伍平和師長同時扭頭看了警衛團團長一眼,隻感覺這貨有些變了。
變得有點無恥了。
“我也覺得。”師長默默說了句。
伍平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
自從那兩本書傳到軍隊裏,要求所有人都觀看後,一種有些詭異的風氣就在軍隊中出現。
士卒增長了見識、以及對國政的一些理解,但也同時對大王和國師有了一種莫名的崇拜情緒。
這種情緒現在甚至蔓延到了自己的警衛團裏……
還特麽是個團長帶頭崇拜!
前方,斥候來報,夜郎國長公子帶著諸多蠻人首領已經到達了先鋒團的駐地,先鋒團也確認了周圍的安全。
兩天前,聯軍內的變故就傳到了秦軍耳中。
秦軍在感慨這仗打得有些容易和稀裏糊塗時,也對蠻人的戰鬥力感到了震驚。
那都能被滇國反殺一波跑迴去?
果然,西南地區最大的敵人不是蠻人,是地形和環境……
緊接著,夜郎國就代表所有蠻人表示接受秦國的和平共處原則,並且也願意成為秦國的雇傭軍——這個名字比仆從軍好聽一些。
伍平心裏有高興,但不多。
因為在之前,秦軍將士的戰功是按照打下多少地方來算的,雖然蠻人們的配合讓他們之前這段時間沒怎麽打就獲得了許多戰功,可這畢竟是小功勞。
獎賞最大的戰功,依舊是要在戰場上殺敵得來。
滇國那邊……
所有權貴幾乎可都是當初莊蹻帶過去的那幾萬楚軍士卒的後代,有一些人可能還活著。
他自己都沒發現,在這一年多以來秦人對華夏族這個概念的宣傳下,他居然也有了一些別的情感。
那些楚軍將士數十年前按著蠻人一頓揍,打服了西南夷,也讓華夏的影響力到達了這裏。
如今數十年過去了,自己這個華夏族之人卻帶著大軍前來,要把他們當做戰功拿下……
“誰叫你們立場不對呢……”
他喃喃自語。
他隻是感慨,但並不心軟,不用那些人做戰功,我和我麾下將士們的前途怎麽辦?
……
滇國。
王城。
相比於中原國家的國都,這座王城簡直有些丟臉。
城內雖然也有著許多豪宅、集市,可不管是城牆高度、繁華程度、還是建築風格,都與中原的華夏族城市大不相同,甚至有些粗獷。
身為禮儀之邦,以這種城為國都?
可莊望沒辦法。
當初祖父打來時,由於地形不便和後路被斷,所有的中原物資都隻能靠隨軍儲備和那些隨軍商人帶的,用一點少一點。
其他的,隻能就地取材。
哪怕他們一直都在謀求重新打通和中原的聯係、商路等等,可這當中畢竟要穿過許多蠻人地區,進展一直很慢。
蠻人隻是被打服、認你做老大了,可他們也是人。
從中原帶迴來的東西每次都隻能帶很少一點,帶多了蠻人打劫怎麽辦?難道滇國還要來一次征伐西南夷?沒有了中原的物資支持,在這遍地是蠻人的地方,滇國要再開戰處境就真的艱難了。
然而現在,這座國都之中的人好像重新拾起了華夏禮儀。
丞相府。
滇國丞相已經七十多歲了。
他是當初莊蹻身邊的主簿,莊蹻建國後,才學最高的他毫無疑問擔任了丞相。
到今天,他已經輔佐了三代君主了。
但現在,他這個滇國輩分最大的老臣,卻召集了滇國朝堂幾乎所有的大臣前來。
“諸位,這是一封從夜郎國來的情報。”
他拿出了一封信,讓長子念給他們聽。
夜郎國國主已經決定答應秦國人的和平共處原則,並且打算以滇國人為禮物向秦人換取東西。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們這些權貴之人,夜郎國國主甚至想著把他們折磨一頓,以報曾經先祖被打之仇。
眾人心裏驚怒無比!
秦人沒來之前,他們一個個卑躬屈膝,現在秦人來了,他們就要翻身報仇了?
“丞相,大不了死之前和蠻人拚一把,絕不能被蠻人羞辱!”
哪怕已經是滇國大臣,他們也無法容忍被蠻人羞辱;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恥辱而死。
“何必要死呢?”
老丞相淡定問了一句。
眾人心裏頓時閃過一個猜測。
隨即,老丞相又說:“在老夫得到這封信之前,聯軍內的夜郎國人會比我們先知道,那莊望他們……”
眾人沉默不語。
雖然家中也有人在那支軍隊裏,但相比於家族存亡,那些人也可以稍微放到一邊。
不等他們思考下去,老丞相緊接著道:“秦國雖說是為我滇國而來,可秦王也認同華夏族,一個同為華夏族之人的國家投誠,秦王想必會考慮吧?”
“老夫決定把莊望他們交出去。”
“他們一家早年反叛楚王,接受招安後派來這西南之地,又自立為王,帶著我們在這異域過苦日子,其罪難恕!”
“至於蠻人之事,大可不必擔憂。”
“我們也是華夏族人啊!”老丞相看著他們:“如果我們也倒向秦人,在失去敵對立場後,你們覺得秦人是會幫我們還是幫蠻人?”
你都說這麽清楚了,還問我們幹什麽?
我們敢說一個不字,怕是下一秒就會有刀斧手衝進來給我們‘講道理’吧?
在老丞相的“苦心勸說”下,滇國的政變在悄然間完成。
城中一個小店鋪內。
一個夜郎國小商販在確認王城內部情況後,立刻開始寫信。
……
當莊望帶著三萬精兵迴來時,看到的是已經戒嚴且將他拒之門外的王城。
此刻的王城裏隻有一種聲音:
秦人要打來了,其他蠻人要來抓他們換錢了,隻有投降秦國以及抓住莊望才有活路。
“莊望,別頑抗了。”
隔著一箭之遙,老丞相望著城下那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有些不忍的勸了一句。
“老匹夫!你當本王傻不成?!”
莊望氣不打一處來:“其他愛卿,不要被這老匹夫騙了,他是想用本王和你們所有人換他一家之生!你們以為……”
“放箭!”
城樓上,老丞相之前的不忍瞬間消失,隻有滿心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