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駿傑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南某部落。
一個青年快速跑進了寨門。
沒理周圍打招唿的熟人,隻是看了一眼堆積在一處空地上的一些箱子——那估計是寨子又買了一些秦人的東西,這種情況幾乎天天都有發生,除非沒有秦人來。
可與以往見到這些東西時的欣喜不同,他此刻隻覺得一陣憤怒。
鬼知道那些秦國商人坑害了我們多少東西?!
以後除了秦人說的那個什麽三大行,堅決不和別的秦人做生意了!
他找到了部落酋長,將自己在秦國邊關的所見所聞全部說了出來。
可聽到他的話,酋長並沒多開心。
額頭上因年齡而長出的皺紋並沒有平複,反倒是眉宇間多了一抹憂愁。
“酋長,我們去找秦人拿補償吧?”
酋長看了看他,這個部落內年輕一代中最聰明的孩子——聰明,但還不夠懂人情世故。
其實酋長也不懂。
但他知道一個最基本的道理:秦人不可能為了一些所謂的和平仁義名聲、為了幫他們獲得正義而處罰他們自己國家的人。
“你有證據嗎?”
“我們……”
青年愣住了。
是啊,證據呢?
你怎麽證明當初你和那些私人商人交換時,對方坑了你?
如果對方說當初你們知曉情況卻也同意、此刻隻是想著倒打一耙呢?
酋長搖了搖頭。
實力上的不對等,其他方麵就也別想有平等了。
秦人沒真的打過來把他們抓迴去,還願意和他們好好做生意,已經是一種施舍了。
“可是……”
青年很不甘心!
自己族人去山裏和猛獸搏鬥、甚至可能要犧牲一兩個人才能換來的珍貴東西,被那些商人用不到秦國市場價十分之一的價錢就買走了。
若不知道還好,如今知道了,換誰誰能平靜?
“秦人這不是裝樣子嗎?!”
酋長沒說話。
與此同時。
近百裏之外。
另一個蠻人部落裏。
這個蠻人部落處於一條南下的主要道路旁,附近還有一條河流,又處於一個被三座小山包圍的小山穀內,地理位置極佳。
早在秦軍打來時,這個部落曾一度號召了周圍十幾個小部落,和秦軍打了好幾場戰鬥。
然後這些小部落就沒了……
人員要麽死了要麽被抓,營地內的老弱婦孺要麽投降要麽南遷,十幾個部落徹底消失在這片大地上。
但當秦人開始執行和平共處原則後,這個部落開始了重建。
十幾個小部落殘存的一些人慢慢聚攏,在這片廢墟上開始建立起新的家園。
當然,是在秦人的‘友好幫助’下。
原本他們以為,秦人隻是出於好心。
可當秦人隔三差五就派來一些官吏和衙役來這巡邏、並且部落內凡是有過反秦言論的人都會在當天夜裏消失、部落首領連著換了四個最終由一個從秦國逃迴來的人擔任後,他們看明白了。
好心是假,控製才是真的。
這裏離邊境數十裏,秦人官員吃飽了沒事幹來我們這?
那些說過秦人壞話的人,當天晚上要麽失足摔死要麽被猛獸咬死,這也能信?
那個從秦國逃迴來的首領直接跟秦人簽了好幾個狗屁條約,然後就帶著大夥不斷修整道路、建房,這不明擺著是條狗嗎?
可他們沒辦法……
一邊是隨時可能打過來的秦軍,讓他們再體會一次被秦人殘殺的痛苦;一邊是隻要聽話,秦人就可以近乎免費的賣給你們東西,讓人們不用穿草皮、嚼草根甚至凍死餓死。
在現實的壓迫下,這個部落的上千人中,絕大部分人都默默的留了下來。
不願意接受秦人善意的,早就被自殺、或者被猛獸吃了。
今天,一支秦人商隊再次來到了這裏。
他們是受到蜀郡衙門委托,專門前來給一些受過不法秦商坑害的蠻人部落發補償的。
這個部落就是其中一個。
昨天你們官府才在邊關公布那些,今天補償就來了?
“鹽嗎?”
“不。”
一處空地,部落首領看著麵前的幾個大箱子,向一旁的商隊負責人問道。
後者搖了搖頭。
將箱子打開一角,露出了一些農具:鋤頭、犁、耙子等。
“這是……”
首領有些意外。
我們這是山地啊,要這些東西幹什麽?
“這有一份文件。”
負責人拿出了一份沒有署名的文件。
雖沒署名,但隻要有任何一個秦國官員看到,都知道這文風和段落格式以及紙張,就是秦國廷會公文……
首領接過來一看。
《農業指導計劃(試行)》
還有兩個小計劃:
《關於梯田開墾方案的指導意見》
《野生農作物種植方案》
首領看著一頭霧水。
“你要一邊給其他蠻人宣傳秦國真的會補償他們,現身說法;一邊帶著部落內的人想辦法開墾荒地,或者教大家按照這些資料尋找、種植一些農作物。”
“總之,發展你們自己,帶著蠻人向秦人轉變、包括生活方式。”
看到對方有些糾結,負責人還以為他是在為蠻人的未來心痛,不由得神情一變:“你如果不想你的兄弟們接著去煤礦裏的話,就老實執行,秦國從不會虧待有功之臣,哪怕你是蠻人;可秦國也絕不會放過敵人和叛徒,哪怕他逃到天邊!”
“不!我沒有不樂意!”
首領趕忙搖頭:“隻是,我們不懂這些啊!”
“這個無妨。”
“據我所知,鹹陽又揪出了一批犯官,馬上就能發配一些人過來了,他們會指導你們技術的。”
首領點了點頭。
把自己派過來、扶持這個部落崛起的目的,就是秦人希望讓他們用蠻人的身份做一些事情。
曾經他也是一個堅定為了蠻人著想的英雄。
可後來被秦軍帶走,在秦國生活了半年後,他頓悟了。
不頓悟不行。
暗無天日的礦洞,一天兩班倒的勞作,時不時抽來的皮鞭,還有每天都會拿一些奴隸或者反秦者當著他們的麵折磨以做教訓,這種毫無休息的奴隸生活讓他心生恐懼。
但同時,隻要好好聽秦人話,不僅自己可以當個小建工脫離繁重的體力工作,兄弟也能因此過得很好,每頓都能吃飽、每餐都能有鹽,秦人商品也不再是遙不可及——這對於以前的蠻人來說,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聽說有句話叫‘識時務者魏駿傑’?
他叫駿傑。
一個青年快速跑進了寨門。
沒理周圍打招唿的熟人,隻是看了一眼堆積在一處空地上的一些箱子——那估計是寨子又買了一些秦人的東西,這種情況幾乎天天都有發生,除非沒有秦人來。
可與以往見到這些東西時的欣喜不同,他此刻隻覺得一陣憤怒。
鬼知道那些秦國商人坑害了我們多少東西?!
以後除了秦人說的那個什麽三大行,堅決不和別的秦人做生意了!
他找到了部落酋長,將自己在秦國邊關的所見所聞全部說了出來。
可聽到他的話,酋長並沒多開心。
額頭上因年齡而長出的皺紋並沒有平複,反倒是眉宇間多了一抹憂愁。
“酋長,我們去找秦人拿補償吧?”
酋長看了看他,這個部落內年輕一代中最聰明的孩子——聰明,但還不夠懂人情世故。
其實酋長也不懂。
但他知道一個最基本的道理:秦人不可能為了一些所謂的和平仁義名聲、為了幫他們獲得正義而處罰他們自己國家的人。
“你有證據嗎?”
“我們……”
青年愣住了。
是啊,證據呢?
你怎麽證明當初你和那些私人商人交換時,對方坑了你?
如果對方說當初你們知曉情況卻也同意、此刻隻是想著倒打一耙呢?
酋長搖了搖頭。
實力上的不對等,其他方麵就也別想有平等了。
秦人沒真的打過來把他們抓迴去,還願意和他們好好做生意,已經是一種施舍了。
“可是……”
青年很不甘心!
自己族人去山裏和猛獸搏鬥、甚至可能要犧牲一兩個人才能換來的珍貴東西,被那些商人用不到秦國市場價十分之一的價錢就買走了。
若不知道還好,如今知道了,換誰誰能平靜?
“秦人這不是裝樣子嗎?!”
酋長沒說話。
與此同時。
近百裏之外。
另一個蠻人部落裏。
這個蠻人部落處於一條南下的主要道路旁,附近還有一條河流,又處於一個被三座小山包圍的小山穀內,地理位置極佳。
早在秦軍打來時,這個部落曾一度號召了周圍十幾個小部落,和秦軍打了好幾場戰鬥。
然後這些小部落就沒了……
人員要麽死了要麽被抓,營地內的老弱婦孺要麽投降要麽南遷,十幾個部落徹底消失在這片大地上。
但當秦人開始執行和平共處原則後,這個部落開始了重建。
十幾個小部落殘存的一些人慢慢聚攏,在這片廢墟上開始建立起新的家園。
當然,是在秦人的‘友好幫助’下。
原本他們以為,秦人隻是出於好心。
可當秦人隔三差五就派來一些官吏和衙役來這巡邏、並且部落內凡是有過反秦言論的人都會在當天夜裏消失、部落首領連著換了四個最終由一個從秦國逃迴來的人擔任後,他們看明白了。
好心是假,控製才是真的。
這裏離邊境數十裏,秦人官員吃飽了沒事幹來我們這?
那些說過秦人壞話的人,當天晚上要麽失足摔死要麽被猛獸咬死,這也能信?
那個從秦國逃迴來的首領直接跟秦人簽了好幾個狗屁條約,然後就帶著大夥不斷修整道路、建房,這不明擺著是條狗嗎?
可他們沒辦法……
一邊是隨時可能打過來的秦軍,讓他們再體會一次被秦人殘殺的痛苦;一邊是隻要聽話,秦人就可以近乎免費的賣給你們東西,讓人們不用穿草皮、嚼草根甚至凍死餓死。
在現實的壓迫下,這個部落的上千人中,絕大部分人都默默的留了下來。
不願意接受秦人善意的,早就被自殺、或者被猛獸吃了。
今天,一支秦人商隊再次來到了這裏。
他們是受到蜀郡衙門委托,專門前來給一些受過不法秦商坑害的蠻人部落發補償的。
這個部落就是其中一個。
昨天你們官府才在邊關公布那些,今天補償就來了?
“鹽嗎?”
“不。”
一處空地,部落首領看著麵前的幾個大箱子,向一旁的商隊負責人問道。
後者搖了搖頭。
將箱子打開一角,露出了一些農具:鋤頭、犁、耙子等。
“這是……”
首領有些意外。
我們這是山地啊,要這些東西幹什麽?
“這有一份文件。”
負責人拿出了一份沒有署名的文件。
雖沒署名,但隻要有任何一個秦國官員看到,都知道這文風和段落格式以及紙張,就是秦國廷會公文……
首領接過來一看。
《農業指導計劃(試行)》
還有兩個小計劃:
《關於梯田開墾方案的指導意見》
《野生農作物種植方案》
首領看著一頭霧水。
“你要一邊給其他蠻人宣傳秦國真的會補償他們,現身說法;一邊帶著部落內的人想辦法開墾荒地,或者教大家按照這些資料尋找、種植一些農作物。”
“總之,發展你們自己,帶著蠻人向秦人轉變、包括生活方式。”
看到對方有些糾結,負責人還以為他是在為蠻人的未來心痛,不由得神情一變:“你如果不想你的兄弟們接著去煤礦裏的話,就老實執行,秦國從不會虧待有功之臣,哪怕你是蠻人;可秦國也絕不會放過敵人和叛徒,哪怕他逃到天邊!”
“不!我沒有不樂意!”
首領趕忙搖頭:“隻是,我們不懂這些啊!”
“這個無妨。”
“據我所知,鹹陽又揪出了一批犯官,馬上就能發配一些人過來了,他們會指導你們技術的。”
首領點了點頭。
把自己派過來、扶持這個部落崛起的目的,就是秦人希望讓他們用蠻人的身份做一些事情。
曾經他也是一個堅定為了蠻人著想的英雄。
可後來被秦軍帶走,在秦國生活了半年後,他頓悟了。
不頓悟不行。
暗無天日的礦洞,一天兩班倒的勞作,時不時抽來的皮鞭,還有每天都會拿一些奴隸或者反秦者當著他們的麵折磨以做教訓,這種毫無休息的奴隸生活讓他心生恐懼。
但同時,隻要好好聽秦人話,不僅自己可以當個小建工脫離繁重的體力工作,兄弟也能因此過得很好,每頓都能吃飽、每餐都能有鹽,秦人商品也不再是遙不可及——這對於以前的蠻人來說,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聽說有句話叫‘識時務者魏駿傑’?
他叫駿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