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前塵境9:這就要問你了,孩子。
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 作者:阮妹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帶著疑惑,林越掏出羅盤在太廟裏轉了兩個小時。
又是看風水又是看地勢,一直到他確認了龍的具體方位後,才收好羅盤,走到鬱時身邊。
“走吧,先迴去。”
鬱時應了一聲,問:“有什麽發現嗎?”
林越低聲迴道:“龍頭在東,龍尾在西,正對紫禁城的東側門,看這氣息,怕是有上千年的修為。”
一聽見上千年,鬱時下意識想起了燭明。
燭明雖然是龍,但他是從蛟修煉而來,在帝後帝君的幫助下才成功渡劫化龍,算起來還是幼龍。
而紫禁城下的這條龍,是已修煉千年的成龍。
鬱時和林越迴到廂房,因為天色太晚,兩人沒有多聊,各懷心事地上床睡覺。
第二天,鬱時和林越等祖師爺善淵道長從太廟迴來後,特意將人請進屋內。
善淵道長似是早就知道兩人的心思,摸了摸胡子,悠閑開口:“想問事,就這態度?”
一聽這話,鬱時和林越同時起身,一個繞在善淵道長身後捏肩捶背,一個切茶倒茶,恭恭敬敬地遞在善淵道長的手邊。
“祖師爺~”鬱時乖巧道:“我這力度怎麽樣呀?”
善淵道長滿意點頭:“不錯,再往左邊點。”
“好嘞!”鬱時應著,給了林越一個眼神。
林越表示收到。
他清了清嗓子,朝善淵道長問道:“師父,您有沒有覺得……這紫禁城裏有什麽不對勁?”
善淵道長睨了他一眼:“冤魂太多了?”
“我不是指這個。”林越擺擺手,“就是太廟的下麵……”
“有龍?”善淵道長接過話。
林越一愣,忙不迭點頭,“對對,師父您知道?”
善淵道長意味不明地給了他一個眼神,將喝完的茶杯放在桌上。
林越很有眼力見地重新添上茶水。
善淵道長順著胡子,緩緩開口,“紫禁城下麵的龍,早在明成祖朱棣被封燕王鎮守京都時,便已存在……”
龍是天地之間的一種神獸,能上天飛行,下海潛水,其力量強大,能巨能細,能幽能明,唿風喚雨,翻江倒海。
從曆史初期,龍便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被華夏民族當做圖騰崇拜。
因為神龍威名,自古以來,曆代皇帝都愛自稱真龍天子。
其雖不是真龍轉世,但其身上的確帶有龍氣,而這龍氣,便能決定誰能成為皇帝。
在初期,華夏這片土地上,除三陽二陰五條龍脈外,還有許多小型龍脈。
每個生活在這些龍脈上的人,因為多年的滋養身上都帶有龍的氣運,也就是龍氣。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曆朝曆代的皇帝代表了不同的龍,身負相對應的龍脈和氣運。
龍脈的強弱,氣運的多寡,決定了每位真龍天子能統治人間多久。
當一個舊皇龍氣衰弱,另一個新皇龍氣大漲,也將到了改朝換代之時。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保大明千秋萬代,下令讓劉伯溫前往各地斬斷龍脈,以此斷絕各地有人借助龍脈滋補自身龍氣。
但劉伯溫斬龍脈時,遺留了長白山的龍脈。也因此,起源於長白山的後金出現,後覆滅明朝,建立清朝。
在明太祖朱元璋穩定天下後,有五人身負龍氣。其中,身為當時的皇帝的朱元璋龍氣最多,其次是太子朱標,次子朱棣。
第四位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因為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明太祖朱元璋最終決定傳位於朱允炆,立他為皇太孫,導致原本排名第四的朱允炆的龍氣超過第三的朱棣。
起初朱棣並未打算爭搶皇位,但在朱允炆上位後,開始大力削藩,將哥哥藩王貶斥搏殺,導致朱棣受到嚴重威脅。
當時的朱棣被封燕王,鎮守北平京都,因為自己和家人性命受到威脅,他決心謀反。
明麵上裝瘋賣傻,背地裏請養足兵力,請來一位得道高僧前去川西一帶,抓來一條龍,圈養在朱棣北平京都的住所下。
本身鎮守北平,占據北方氣運的他,如今又有了西南的氣運,兩重疊加,龍氣很快超過了朱允炆。
後來朱棣謀反成功,登上皇位成為明成祖,遷都北平京都,將最初的府邸擴修成如今的紫禁城,而那條來自川西的龍,便一直被鎮壓在紫禁城下。
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龍吸收了曆代皇帝的龍氣和人道百姓的信仰,滋養了自身的同時,又反哺給明朝,保障了明朝兩百多年的基業。
“你們所感受到的氣息,就是這紫禁城太廟下的神龍。”
善淵道長說著,抿了一口茶水。
林越聽完,忙不迭追問:“師父,我今日感覺到這龍想要衝出鎮壓,不是錯覺吧?”
善淵道長舉杯的手一頓,歎了口氣,說:“這不是錯覺。紫禁城下麵的龍啊,的確是想離開,重獲自由。”
“當年它被抓來時,本就是被迫,不得已才蟄伏於此多年。如今大明衰微,崇禎帝龍氣減弱,神龍自然起了心思,想要離開。”
“但它留在紫禁城兩百多年,與人道捆綁太深,早已變成身負氣和運的龍。一旦離開紫禁城,這天下將會大亂,大明的黎民百姓……”
說到最後,善淵道長歎了口氣,沉默的喝起茶來。
鬱時聞言,迴想起明朝末期的狀況,黨派鬥爭貪汙腐敗,後金搔擾經濟衰退。
還有各類自然災害頻發,什麽旱災、蝗災、洪澇,甚至是小冰河時期,氣溫驟降,導致農作物減產、饑荒和疾病肆虐。
她抿了抿唇,問:“祖師爺,如今霍亂的鼠疫……”
“這便是大亂的前兆。”善淵道長肯定道:“若等神龍成功逃脫,天下的死傷將不計其數。”
聽見這話,鬱時和林越對視一眼,心涼了半截。
“那師父……”林越緩緩開口,“要如何,才能保住黎民百姓?”
善淵道長忽而轉向林越,看著他耐人尋味地說:“這就要問你了,孩子。”
“我?”林越茫然地眨了眨眼,“師父,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善淵道長哼哼一笑,“跟著我學三年,說了這麽多,還琢磨不出來?”
林越一愣,就見善淵道長按住鬱時的手,將她拉著坐在旁邊,隨即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浮塵,轉身朝大門走去。
就在他走出大門的瞬間,鬱時和林越聽見其悠悠然的一句古言
“洪荒既啟,水患彌天。有獸作祟,禍亂山川……”
又是看風水又是看地勢,一直到他確認了龍的具體方位後,才收好羅盤,走到鬱時身邊。
“走吧,先迴去。”
鬱時應了一聲,問:“有什麽發現嗎?”
林越低聲迴道:“龍頭在東,龍尾在西,正對紫禁城的東側門,看這氣息,怕是有上千年的修為。”
一聽見上千年,鬱時下意識想起了燭明。
燭明雖然是龍,但他是從蛟修煉而來,在帝後帝君的幫助下才成功渡劫化龍,算起來還是幼龍。
而紫禁城下的這條龍,是已修煉千年的成龍。
鬱時和林越迴到廂房,因為天色太晚,兩人沒有多聊,各懷心事地上床睡覺。
第二天,鬱時和林越等祖師爺善淵道長從太廟迴來後,特意將人請進屋內。
善淵道長似是早就知道兩人的心思,摸了摸胡子,悠閑開口:“想問事,就這態度?”
一聽這話,鬱時和林越同時起身,一個繞在善淵道長身後捏肩捶背,一個切茶倒茶,恭恭敬敬地遞在善淵道長的手邊。
“祖師爺~”鬱時乖巧道:“我這力度怎麽樣呀?”
善淵道長滿意點頭:“不錯,再往左邊點。”
“好嘞!”鬱時應著,給了林越一個眼神。
林越表示收到。
他清了清嗓子,朝善淵道長問道:“師父,您有沒有覺得……這紫禁城裏有什麽不對勁?”
善淵道長睨了他一眼:“冤魂太多了?”
“我不是指這個。”林越擺擺手,“就是太廟的下麵……”
“有龍?”善淵道長接過話。
林越一愣,忙不迭點頭,“對對,師父您知道?”
善淵道長意味不明地給了他一個眼神,將喝完的茶杯放在桌上。
林越很有眼力見地重新添上茶水。
善淵道長順著胡子,緩緩開口,“紫禁城下麵的龍,早在明成祖朱棣被封燕王鎮守京都時,便已存在……”
龍是天地之間的一種神獸,能上天飛行,下海潛水,其力量強大,能巨能細,能幽能明,唿風喚雨,翻江倒海。
從曆史初期,龍便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被華夏民族當做圖騰崇拜。
因為神龍威名,自古以來,曆代皇帝都愛自稱真龍天子。
其雖不是真龍轉世,但其身上的確帶有龍氣,而這龍氣,便能決定誰能成為皇帝。
在初期,華夏這片土地上,除三陽二陰五條龍脈外,還有許多小型龍脈。
每個生活在這些龍脈上的人,因為多年的滋養身上都帶有龍的氣運,也就是龍氣。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曆朝曆代的皇帝代表了不同的龍,身負相對應的龍脈和氣運。
龍脈的強弱,氣運的多寡,決定了每位真龍天子能統治人間多久。
當一個舊皇龍氣衰弱,另一個新皇龍氣大漲,也將到了改朝換代之時。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保大明千秋萬代,下令讓劉伯溫前往各地斬斷龍脈,以此斷絕各地有人借助龍脈滋補自身龍氣。
但劉伯溫斬龍脈時,遺留了長白山的龍脈。也因此,起源於長白山的後金出現,後覆滅明朝,建立清朝。
在明太祖朱元璋穩定天下後,有五人身負龍氣。其中,身為當時的皇帝的朱元璋龍氣最多,其次是太子朱標,次子朱棣。
第四位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因為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明太祖朱元璋最終決定傳位於朱允炆,立他為皇太孫,導致原本排名第四的朱允炆的龍氣超過第三的朱棣。
起初朱棣並未打算爭搶皇位,但在朱允炆上位後,開始大力削藩,將哥哥藩王貶斥搏殺,導致朱棣受到嚴重威脅。
當時的朱棣被封燕王,鎮守北平京都,因為自己和家人性命受到威脅,他決心謀反。
明麵上裝瘋賣傻,背地裏請養足兵力,請來一位得道高僧前去川西一帶,抓來一條龍,圈養在朱棣北平京都的住所下。
本身鎮守北平,占據北方氣運的他,如今又有了西南的氣運,兩重疊加,龍氣很快超過了朱允炆。
後來朱棣謀反成功,登上皇位成為明成祖,遷都北平京都,將最初的府邸擴修成如今的紫禁城,而那條來自川西的龍,便一直被鎮壓在紫禁城下。
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龍吸收了曆代皇帝的龍氣和人道百姓的信仰,滋養了自身的同時,又反哺給明朝,保障了明朝兩百多年的基業。
“你們所感受到的氣息,就是這紫禁城太廟下的神龍。”
善淵道長說著,抿了一口茶水。
林越聽完,忙不迭追問:“師父,我今日感覺到這龍想要衝出鎮壓,不是錯覺吧?”
善淵道長舉杯的手一頓,歎了口氣,說:“這不是錯覺。紫禁城下麵的龍啊,的確是想離開,重獲自由。”
“當年它被抓來時,本就是被迫,不得已才蟄伏於此多年。如今大明衰微,崇禎帝龍氣減弱,神龍自然起了心思,想要離開。”
“但它留在紫禁城兩百多年,與人道捆綁太深,早已變成身負氣和運的龍。一旦離開紫禁城,這天下將會大亂,大明的黎民百姓……”
說到最後,善淵道長歎了口氣,沉默的喝起茶來。
鬱時聞言,迴想起明朝末期的狀況,黨派鬥爭貪汙腐敗,後金搔擾經濟衰退。
還有各類自然災害頻發,什麽旱災、蝗災、洪澇,甚至是小冰河時期,氣溫驟降,導致農作物減產、饑荒和疾病肆虐。
她抿了抿唇,問:“祖師爺,如今霍亂的鼠疫……”
“這便是大亂的前兆。”善淵道長肯定道:“若等神龍成功逃脫,天下的死傷將不計其數。”
聽見這話,鬱時和林越對視一眼,心涼了半截。
“那師父……”林越緩緩開口,“要如何,才能保住黎民百姓?”
善淵道長忽而轉向林越,看著他耐人尋味地說:“這就要問你了,孩子。”
“我?”林越茫然地眨了眨眼,“師父,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善淵道長哼哼一笑,“跟著我學三年,說了這麽多,還琢磨不出來?”
林越一愣,就見善淵道長按住鬱時的手,將她拉著坐在旁邊,隨即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浮塵,轉身朝大門走去。
就在他走出大門的瞬間,鬱時和林越聽見其悠悠然的一句古言
“洪荒既啟,水患彌天。有獸作祟,禍亂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