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前塵境13:如此,才是她的天命。
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 作者:阮妹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帶著疑惑,鬱時跟著祖師爺完成了第二天的祭祀大典。
1643年,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
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清軍虎視眈眈。
這是大明王朝倒數第二個清明,卻也是最後一個祭祀大典。
太廟裏,神座之上的燭火搖曳晃動,將所有人的臉照得異常明亮。
卻依舊擋不住人們臉上的疲憊和心中的憂慮。
上香,叩拜,祈禱。
這位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帝王祈求著祖先的在天之靈,護佑大明,驅散陰霾,重迴安寧。
他的祈禱無比虔誠。
但遙望一切的鬱時知道,明朝的興衰已經注定。
明年的4月25日,李自成將攻入京都城,華夏最後一個漢族王朝自此徹底覆滅。
那時,崇禎帝將在煤山自縊,用血寫下遺詔——
諸臣誤我,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是歪脖樹下的最後呐喊。
而崇禎,是親手敲響上朝鍾卻無人應答的帝王。
他被撕碎的不隻是龍袍,更是288年大明的黃昏。
崇禎帝十七歲登基,年少有為,願幹實事,胸懷大誌,想力挽狂瀾救大明於水火。
可明末的腐敗和動蕩是無力迴天的定局,他扶不起破敗的大明,隻能盡全力保全他的子民。
他的一生就像是在做一道數學題,雖然他從頭到尾都沒做對,公式也用錯誤了,但他沒有放棄,直到考試結束鈴聲響起時他都沒放棄。
最終,他自縊煤山,完成了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
鬱時離開紫禁城時,是沉默的。
她沉默的謝過皇帝的獎賞,沉默的收拾行囊,沉默的與長平公主分別,沉默的走在沉默的林越身旁。
再沉默的踏出宮門,沉默的迴到南山。
一連三個月,正一觀後院西側的兩間廂房,都是沉默的。
直到某天夜裏,林越敲響了鬱時的房門。
看著門外的男人,鬱時沉默良久,出聲問:“何事?”
林越走進屋內,將房門關上後,沉默地遞給鬱時一張黃紙。
鬱時麵露疑惑,接過黃紙低頭一瞧。
隻見黃紙裏密密麻麻寫著符文,同時還畫有一個八卦陣。
通篇看完,鬱時的腦子裏隻有一句話——
以九宮定乾坤,借八卦通陰陽,引周天星力為弦,納四海潮湧為刃,化地脈龍氣為囚牢。
即使字跡潦草,即使符文密集,即使這八卦陣畫得再不好。
鬱時依舊能從這張黃紙上,看出五個大字:九宮鎖龍陣。
“這是我想的。”林越低沉的聲音傳入鬱時的耳膜。
鬱時懵了。
她不可置信地看向林越,捏著黃紙的手微微顫抖。
而林越繼續說:“這些天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想出了這陣法,現在隻是個大概,還需仔細打磨。”
鬱時張了張嘴,好半晌才找迴聲音,“你……為何突然想出此陣?”
林越的目光落在黃紙上,緩緩開口。
“祭祀大典那天,我在師父主持法事時,算了一卦。”
“國運?”
“非也。”
林越抬起眉眼,清墨般的桃花眼直直墜入鬱時眸中。
“我算的,是天下生靈的命運。”
鬱時瞪大雙眼,“算國運尚且磕命,你算天下生靈,不怕氣絕魂飛?!”
見鬱時關心自己,林越笑容清淺,篤定地說:“不怕,天命未盡,我死不了。”
天命。
又是天命。
她出生聞家卻被賊人抱住是天命,她在鬱家長大卻因真假千金被欺淩是天命,她拜師學道是天命,入調查局任副局長也是天命。
如今,她來到明朝末年,與宗樾的前世相遇,還是天命。
天命的疑惑纏繞了鬱時整整三月,就如三年前,她無比想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靈魂出竅來到這裏。
但此刻,看見九宮鎖龍陣的這一刻,她好像明白了什麽。
如果她沒有出現,林越就不會被人燒了房子。
如果沒有燒了房子,林越就不會去京都,也不會來到南山正一觀學道三年,更不會進紫禁城,發現太廟之下被困上百年的龍。
也就沒有此刻的九宮鎖龍陣雛形,更沒有其禁術流傳百年,被後世的她所學得,在寶島之上,以陣鎖龍脈。
這是個閉環。
而她,是這閉環的推動者。
所以這就是她的天命嗎?
鬱時唿出一口氣,似悲,似喜,似哭,似歎。
“為天下蒼生鎖一龍,值嗎?”她問。
林越搖搖頭,“不值,龍也是天下生靈之一。”
“那你為何要創這陣法?”鬱時又問。
林越沉默幾秒,低聲說:“大限將至,盡管我有百般不願,也需做好準備,以防不測。”
鬱時聽完,低頭再次看向手中的黃紙。
上麵寫著九宮方位與八卦脈象的陣基構造,雖然並不完善,但已成雛形。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她得知這一切時,或許會支持林越將九宮鎖龍陣完善。
但現在的她,得知自己是文鰩魚後,卻猶豫了。
因為她和這條被鎖百年的龍一樣,都是神獸。
她理解這條龍的悲憤,它本應該自由自在,上天或是下海,都在它一念的選擇。
可它卻被人抓走,鎮壓紫禁城上百年,如今眼看大廈將傾,鎮壓之力減弱,蟄伏多年的龍自然迫切想要重獲自由。
它的自由需要千萬人的命去換,但它之所以失去自由也是被人所害。
“我們常說人生在世,要順應天道,可如今天道將問題留給我們,又該如何去選?”
鬱時低笑著,將黃紙遞還給林越。
“置之不顧,任蒼生塗炭,實為不妥;鎖龍於陣,救天下蒼生,我心難安。林越,你怎麽選?”
林越接過黃紙,輕輕將其舒展開,一字一句道:“往日種種是為因,今日慘案是為果。我選擇立命因果,直麵本心,遵己之道。”
鬱時愣住,轉瞬間如夢初醒。
時間流轉五百年,九宮鎖龍陣已然刻進她的心中,這其中,必有破解之道。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陰陽雖然背道相馳,但終會有相聚之時。”
說著,她輕輕一笑,“林越,我們要求的,是那個和。”
如此,才是她的天命。
1643年,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
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清軍虎視眈眈。
這是大明王朝倒數第二個清明,卻也是最後一個祭祀大典。
太廟裏,神座之上的燭火搖曳晃動,將所有人的臉照得異常明亮。
卻依舊擋不住人們臉上的疲憊和心中的憂慮。
上香,叩拜,祈禱。
這位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帝王祈求著祖先的在天之靈,護佑大明,驅散陰霾,重迴安寧。
他的祈禱無比虔誠。
但遙望一切的鬱時知道,明朝的興衰已經注定。
明年的4月25日,李自成將攻入京都城,華夏最後一個漢族王朝自此徹底覆滅。
那時,崇禎帝將在煤山自縊,用血寫下遺詔——
諸臣誤我,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是歪脖樹下的最後呐喊。
而崇禎,是親手敲響上朝鍾卻無人應答的帝王。
他被撕碎的不隻是龍袍,更是288年大明的黃昏。
崇禎帝十七歲登基,年少有為,願幹實事,胸懷大誌,想力挽狂瀾救大明於水火。
可明末的腐敗和動蕩是無力迴天的定局,他扶不起破敗的大明,隻能盡全力保全他的子民。
他的一生就像是在做一道數學題,雖然他從頭到尾都沒做對,公式也用錯誤了,但他沒有放棄,直到考試結束鈴聲響起時他都沒放棄。
最終,他自縊煤山,完成了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
鬱時離開紫禁城時,是沉默的。
她沉默的謝過皇帝的獎賞,沉默的收拾行囊,沉默的與長平公主分別,沉默的走在沉默的林越身旁。
再沉默的踏出宮門,沉默的迴到南山。
一連三個月,正一觀後院西側的兩間廂房,都是沉默的。
直到某天夜裏,林越敲響了鬱時的房門。
看著門外的男人,鬱時沉默良久,出聲問:“何事?”
林越走進屋內,將房門關上後,沉默地遞給鬱時一張黃紙。
鬱時麵露疑惑,接過黃紙低頭一瞧。
隻見黃紙裏密密麻麻寫著符文,同時還畫有一個八卦陣。
通篇看完,鬱時的腦子裏隻有一句話——
以九宮定乾坤,借八卦通陰陽,引周天星力為弦,納四海潮湧為刃,化地脈龍氣為囚牢。
即使字跡潦草,即使符文密集,即使這八卦陣畫得再不好。
鬱時依舊能從這張黃紙上,看出五個大字:九宮鎖龍陣。
“這是我想的。”林越低沉的聲音傳入鬱時的耳膜。
鬱時懵了。
她不可置信地看向林越,捏著黃紙的手微微顫抖。
而林越繼續說:“這些天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想出了這陣法,現在隻是個大概,還需仔細打磨。”
鬱時張了張嘴,好半晌才找迴聲音,“你……為何突然想出此陣?”
林越的目光落在黃紙上,緩緩開口。
“祭祀大典那天,我在師父主持法事時,算了一卦。”
“國運?”
“非也。”
林越抬起眉眼,清墨般的桃花眼直直墜入鬱時眸中。
“我算的,是天下生靈的命運。”
鬱時瞪大雙眼,“算國運尚且磕命,你算天下生靈,不怕氣絕魂飛?!”
見鬱時關心自己,林越笑容清淺,篤定地說:“不怕,天命未盡,我死不了。”
天命。
又是天命。
她出生聞家卻被賊人抱住是天命,她在鬱家長大卻因真假千金被欺淩是天命,她拜師學道是天命,入調查局任副局長也是天命。
如今,她來到明朝末年,與宗樾的前世相遇,還是天命。
天命的疑惑纏繞了鬱時整整三月,就如三年前,她無比想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靈魂出竅來到這裏。
但此刻,看見九宮鎖龍陣的這一刻,她好像明白了什麽。
如果她沒有出現,林越就不會被人燒了房子。
如果沒有燒了房子,林越就不會去京都,也不會來到南山正一觀學道三年,更不會進紫禁城,發現太廟之下被困上百年的龍。
也就沒有此刻的九宮鎖龍陣雛形,更沒有其禁術流傳百年,被後世的她所學得,在寶島之上,以陣鎖龍脈。
這是個閉環。
而她,是這閉環的推動者。
所以這就是她的天命嗎?
鬱時唿出一口氣,似悲,似喜,似哭,似歎。
“為天下蒼生鎖一龍,值嗎?”她問。
林越搖搖頭,“不值,龍也是天下生靈之一。”
“那你為何要創這陣法?”鬱時又問。
林越沉默幾秒,低聲說:“大限將至,盡管我有百般不願,也需做好準備,以防不測。”
鬱時聽完,低頭再次看向手中的黃紙。
上麵寫著九宮方位與八卦脈象的陣基構造,雖然並不完善,但已成雛形。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她得知這一切時,或許會支持林越將九宮鎖龍陣完善。
但現在的她,得知自己是文鰩魚後,卻猶豫了。
因為她和這條被鎖百年的龍一樣,都是神獸。
她理解這條龍的悲憤,它本應該自由自在,上天或是下海,都在它一念的選擇。
可它卻被人抓走,鎮壓紫禁城上百年,如今眼看大廈將傾,鎮壓之力減弱,蟄伏多年的龍自然迫切想要重獲自由。
它的自由需要千萬人的命去換,但它之所以失去自由也是被人所害。
“我們常說人生在世,要順應天道,可如今天道將問題留給我們,又該如何去選?”
鬱時低笑著,將黃紙遞還給林越。
“置之不顧,任蒼生塗炭,實為不妥;鎖龍於陣,救天下蒼生,我心難安。林越,你怎麽選?”
林越接過黃紙,輕輕將其舒展開,一字一句道:“往日種種是為因,今日慘案是為果。我選擇立命因果,直麵本心,遵己之道。”
鬱時愣住,轉瞬間如夢初醒。
時間流轉五百年,九宮鎖龍陣已然刻進她的心中,這其中,必有破解之道。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陰陽雖然背道相馳,但終會有相聚之時。”
說著,她輕輕一笑,“林越,我們要求的,是那個和。”
如此,才是她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