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萬裏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這家……如何能團圓?
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 作者:阮妹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老爺子的書房在四樓最邊上,陽台在後院花園正上方,據說老爺子閑來無事喜歡坐在陽台喝茶。
鬱時來聞家這麽久,這是第一次來爺爺的書房。
她推開厚重的胡桃木門,檀木香裹挾著歲月的氣息撲麵。
書房的裝修和整個聞家洋樓的風格無二,但更有民國風的感覺。
房間挑高四米,天花板上縱橫交錯著深色木梁,中式宮燈垂落,牆邊矗立著直達天花板的雕花書架,線裝古籍與燙金洋文書脊擺放整齊。
正對大門的書桌上,青瓷茶盞冒著嫋嫋茶香。
兩側各有一把雕花太師椅,主位後的牆麵懸掛著一幅巨大的《江山萬裏圖》。
而此時的聞老爺子,正坐在靠北的陽台酸枝木桌前,身姿挺拔,袖口卷起,借著陽光寫毛筆字。
待鬱時向前走兩步,柳管家自然地關上了門,留下祖孫二人在書房裏。
鬱時微微一頓,隨即出聲朝聞老爺子輕聲喊著:“爺爺。”
“誒。”聞老爺子落下一筆,順勢抬頭看向鬱時,笑眯眯道:“小靈兒快來,看看你爺爺我寫的字怎麽樣。”
鬱時緩步上前,就見那張酸枝木桌上,攤著一張宣紙,散發著墨香的墨汁在宣紙上寫著:秋天淨綠月分明。
掃過蒼勁有力的字跡,鬱時點點頭,讚揚道:“筆鋒靈動,轉折自如,爺爺您這書法造詣有大家風範呀。”
聞老爺子就愛聽寶貝孫女誇自己,他樂嗬嗬笑著,隨後提起狼毫毛筆,筆鋒飽蘸濃墨,在宣紙上緩緩遊走。
起筆處蒼勁有力,行筆間流暢自如,收筆時幹淨利落。
當最後一筆落下,一首古詩草書出現在鬱時眼前。
鬱時看著古詩,一字一頓地念出聲:“秋天淨綠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鳴。 應是一聲腸斷去,不容啼到第三聲。”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哭女樊》,全詩哀悼元稹早夭的幼女,以\"巴猿啼血\"典故突出悲痛,認為連猿鳴都承受不住這種哀傷。
聞老爺子一生有五個孩子,三兒二女,最小的女兒便是二十年前因維和行動屍骨無存的聞秀瑤。
“小靈兒。”聞老爺子將毛筆放下,仔細打量著自己的字跡,溫聲道:“迴家這段時間,感覺如何?”
鬱時坦然迴道:“很幸福,爸爸二姑他們都對我很好。”
聞老爺子側身看向鬱時:“小靈兒知道你還有個四姑吧。”
鬱時聞言眼神微頓,隨即扯開嘴角道:“當然,聽說四姑和我媽媽是很好的朋友,當年爸爸能追到媽媽,全靠四姑助攻。”
聞老爺子笑了笑,似是在迴憶什麽,感慨道:“你四姑從小就鬧騰,不愛紅裝愛武裝,什麽跆拳道空手道散打,她樣樣都學。”
“我這五個孩子裏麵,就屬她和老五最難管教。當初我讓她報金融,她不願意,高考完就開始準備政治考核,說要去讀軍校,報效祖國。”
“我拗不過她,隻能由著她去,最後她如願參軍,四年讀完,去了京都軍區。你爸說,你四姑參軍最大的好處,就是把你媽介紹給了他。”
聽到這裏,鬱時笑出聲,“那我還得感謝四姑,要不是她,我可能還出生不了。”
聞老爺子笑得無奈,恰好這時陽台上掠過一隻雲雀,撲棱翅膀朝屋內嘰嘰喳喳叫了兩聲。
聞老爺子的目光隨著雲雀飛走,最後落在後院隨風搖曳的銀杏樹上。
“你四姑雖然看著大大咧咧,但心思細膩,每次執行任務前,都要跟我通電話,講講軍區部隊裏的趣事,讓我別操心也別擔心。”
“可我怎麽能不擔心呢?”聞老爺子的聲音帶著幾分悵然。
“這孩子從小就極有主張,當年逃掉藝術課去學散打,高考結束立刻準備報軍校,後來……又主動申請參與維護。”
“在這之前我還隻是擔心她吃苦受累,可這維和,是真的要直麵戰爭,會死人的。”
“她走之後,我就日日盼著她平安,求雲悠在天有靈,保佑她能全須全尾的迴家。可誰知,一年維和還沒結束,我就等來她出事的消息……”
說到這裏,聞老爺子哽咽一聲,麵色沉痛,深深歎了口氣。
鬱時見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聞老爺子蒼老的手,無聲慰藉老人沉痛的心。
聞秀瑤的事,她暫時不能說,也無法說。
但看著爺爺如此悲傷,她又很想告訴他,您的女兒還活著。
陽光穿過雕花玻璃,在地麵投下斑駁光影,如同此刻鬱時紊亂的思緒。
“小靈兒。”聞老爺子緩了一會兒,忽而開口:“管家說,你在詢問你四姑的房間?”
鬱時早猜到聞老爺子是因為這事兒叫她來的辦公室,她輕輕點頭,“嗯。”
“是……有什麽事嗎?”聞老爺子不確定地說著,眼中帶著期盼。
他知道鬱時的職位和工作,所以在他從柳管家口中得知鬱時打聽聞秀瑤後,便忍不住猜測,是不是鬱時遇見了什麽事,和聞秀瑤有關。
鬱時看著聞老爺子因為悲傷而濕潤的眼角,抿了抿唇,溫聲說:“過段時間是中秋節,我想在正一觀給家裏人祈福,順便給四姑做個法事。”
聞老爺子聽完,期待的表情僵住,眼眶慢慢變紅,他緊緊握著鬱時的手,顫抖著嘴唇沒有說話。
許久,他重重地歎了口氣,另一隻手在鬱時手背上輕輕拍了拍,“好孩子,難為你有心了。”
聞老爺子目光轉向陽台,歎息道:“萬裏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這家……如何能團圓?”
最後一句近乎呢喃。
鬱時沒有接話,隻是安靜陪在聞老爺子身邊。
……
吃過晚飯,已經是七點半。
鬱時記得哪吒約的是晚上八點,便借著夜跑的名義出了門。
這次她沒繞小路,一邊消食一邊往宗家走。
因為宗樾提前打過招唿,門衛看見鬱時,當即熱情打開門。
鬱時穿過老宅,走到宗樾居住的洋樓前,還沒進去,就看見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門口。
“乖乖,晚上好。”
屋外亮著一盞暖黃的照明燈,月光如銀紗,與昏黃的光線交織在一起,灑在宗樾白色的短袖上。
而他迎著鬱時,清俊的唇角噙著淡淡的笑意,眼眸似攏了溫和的月澤,光華流轉。
鬱時淺淺一笑,“晚上好。”
鬱時來聞家這麽久,這是第一次來爺爺的書房。
她推開厚重的胡桃木門,檀木香裹挾著歲月的氣息撲麵。
書房的裝修和整個聞家洋樓的風格無二,但更有民國風的感覺。
房間挑高四米,天花板上縱橫交錯著深色木梁,中式宮燈垂落,牆邊矗立著直達天花板的雕花書架,線裝古籍與燙金洋文書脊擺放整齊。
正對大門的書桌上,青瓷茶盞冒著嫋嫋茶香。
兩側各有一把雕花太師椅,主位後的牆麵懸掛著一幅巨大的《江山萬裏圖》。
而此時的聞老爺子,正坐在靠北的陽台酸枝木桌前,身姿挺拔,袖口卷起,借著陽光寫毛筆字。
待鬱時向前走兩步,柳管家自然地關上了門,留下祖孫二人在書房裏。
鬱時微微一頓,隨即出聲朝聞老爺子輕聲喊著:“爺爺。”
“誒。”聞老爺子落下一筆,順勢抬頭看向鬱時,笑眯眯道:“小靈兒快來,看看你爺爺我寫的字怎麽樣。”
鬱時緩步上前,就見那張酸枝木桌上,攤著一張宣紙,散發著墨香的墨汁在宣紙上寫著:秋天淨綠月分明。
掃過蒼勁有力的字跡,鬱時點點頭,讚揚道:“筆鋒靈動,轉折自如,爺爺您這書法造詣有大家風範呀。”
聞老爺子就愛聽寶貝孫女誇自己,他樂嗬嗬笑著,隨後提起狼毫毛筆,筆鋒飽蘸濃墨,在宣紙上緩緩遊走。
起筆處蒼勁有力,行筆間流暢自如,收筆時幹淨利落。
當最後一筆落下,一首古詩草書出現在鬱時眼前。
鬱時看著古詩,一字一頓地念出聲:“秋天淨綠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鳴。 應是一聲腸斷去,不容啼到第三聲。”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哭女樊》,全詩哀悼元稹早夭的幼女,以\"巴猿啼血\"典故突出悲痛,認為連猿鳴都承受不住這種哀傷。
聞老爺子一生有五個孩子,三兒二女,最小的女兒便是二十年前因維和行動屍骨無存的聞秀瑤。
“小靈兒。”聞老爺子將毛筆放下,仔細打量著自己的字跡,溫聲道:“迴家這段時間,感覺如何?”
鬱時坦然迴道:“很幸福,爸爸二姑他們都對我很好。”
聞老爺子側身看向鬱時:“小靈兒知道你還有個四姑吧。”
鬱時聞言眼神微頓,隨即扯開嘴角道:“當然,聽說四姑和我媽媽是很好的朋友,當年爸爸能追到媽媽,全靠四姑助攻。”
聞老爺子笑了笑,似是在迴憶什麽,感慨道:“你四姑從小就鬧騰,不愛紅裝愛武裝,什麽跆拳道空手道散打,她樣樣都學。”
“我這五個孩子裏麵,就屬她和老五最難管教。當初我讓她報金融,她不願意,高考完就開始準備政治考核,說要去讀軍校,報效祖國。”
“我拗不過她,隻能由著她去,最後她如願參軍,四年讀完,去了京都軍區。你爸說,你四姑參軍最大的好處,就是把你媽介紹給了他。”
聽到這裏,鬱時笑出聲,“那我還得感謝四姑,要不是她,我可能還出生不了。”
聞老爺子笑得無奈,恰好這時陽台上掠過一隻雲雀,撲棱翅膀朝屋內嘰嘰喳喳叫了兩聲。
聞老爺子的目光隨著雲雀飛走,最後落在後院隨風搖曳的銀杏樹上。
“你四姑雖然看著大大咧咧,但心思細膩,每次執行任務前,都要跟我通電話,講講軍區部隊裏的趣事,讓我別操心也別擔心。”
“可我怎麽能不擔心呢?”聞老爺子的聲音帶著幾分悵然。
“這孩子從小就極有主張,當年逃掉藝術課去學散打,高考結束立刻準備報軍校,後來……又主動申請參與維護。”
“在這之前我還隻是擔心她吃苦受累,可這維和,是真的要直麵戰爭,會死人的。”
“她走之後,我就日日盼著她平安,求雲悠在天有靈,保佑她能全須全尾的迴家。可誰知,一年維和還沒結束,我就等來她出事的消息……”
說到這裏,聞老爺子哽咽一聲,麵色沉痛,深深歎了口氣。
鬱時見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聞老爺子蒼老的手,無聲慰藉老人沉痛的心。
聞秀瑤的事,她暫時不能說,也無法說。
但看著爺爺如此悲傷,她又很想告訴他,您的女兒還活著。
陽光穿過雕花玻璃,在地麵投下斑駁光影,如同此刻鬱時紊亂的思緒。
“小靈兒。”聞老爺子緩了一會兒,忽而開口:“管家說,你在詢問你四姑的房間?”
鬱時早猜到聞老爺子是因為這事兒叫她來的辦公室,她輕輕點頭,“嗯。”
“是……有什麽事嗎?”聞老爺子不確定地說著,眼中帶著期盼。
他知道鬱時的職位和工作,所以在他從柳管家口中得知鬱時打聽聞秀瑤後,便忍不住猜測,是不是鬱時遇見了什麽事,和聞秀瑤有關。
鬱時看著聞老爺子因為悲傷而濕潤的眼角,抿了抿唇,溫聲說:“過段時間是中秋節,我想在正一觀給家裏人祈福,順便給四姑做個法事。”
聞老爺子聽完,期待的表情僵住,眼眶慢慢變紅,他緊緊握著鬱時的手,顫抖著嘴唇沒有說話。
許久,他重重地歎了口氣,另一隻手在鬱時手背上輕輕拍了拍,“好孩子,難為你有心了。”
聞老爺子目光轉向陽台,歎息道:“萬裏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這家……如何能團圓?”
最後一句近乎呢喃。
鬱時沒有接話,隻是安靜陪在聞老爺子身邊。
……
吃過晚飯,已經是七點半。
鬱時記得哪吒約的是晚上八點,便借著夜跑的名義出了門。
這次她沒繞小路,一邊消食一邊往宗家走。
因為宗樾提前打過招唿,門衛看見鬱時,當即熱情打開門。
鬱時穿過老宅,走到宗樾居住的洋樓前,還沒進去,就看見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門口。
“乖乖,晚上好。”
屋外亮著一盞暖黃的照明燈,月光如銀紗,與昏黃的光線交織在一起,灑在宗樾白色的短袖上。
而他迎著鬱時,清俊的唇角噙著淡淡的笑意,眼眸似攏了溫和的月澤,光華流轉。
鬱時淺淺一笑,“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