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甄嬛傳之齊月賓17
從甄嬛傳開始長命百歲 作者:多瑙月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月賓在胤禛的安慰下“破涕為笑”,依偎在胤禛懷裏。胤禛又陪著她說了會話,才離開的。
不過人雖然離開了,但是又是賜下來不少好東西,其中更是有一隻孔雀形狀的步搖,與年前賜給年世蘭的那隻一模一樣。王府後院的女人,哪個不是人精,本來就覺得年宴後胤禛對齊月賓的態度不對,現在知道了步搖的存在,瞬間都明白了。
“看來過不了多久,就要恭喜齊姐姐了。”
“果然王爺還是心裏惦記著姐姐,估計很快這旨意就要下來了吧。”
屋內的女人對齊月賓說著恭賀的話,眼神裏卻是嫉妒與羨慕。李靜言早就把側福晉視為自己的,沒想到竟然要被齊月賓搶走,她不高興的坐在位置上,一句話也不說。
“再說下去,齊妹妹可就要掛不住了。”宜修止住了眾人的聲音,忌憚的看了眼齊月賓,但是很快又變得友善。
還不等宜修繼續說些什麽,就聽見外麵傳來聲響,說是宮裏的公公過來了。宜修趕緊帶著眾人出去迎接,齊月賓發現,過來的竟然是那天的那個太監。
那太監看到齊月賓眼神微動,不過轉瞬即逝,手中所持拂塵輕輕擺動,見了宜修等人,也隻微微欠身算是行禮。
“皇上有旨,齊氏溫婉賢淑,久侍王爺,勞苦功高,今特準胤禛所請,冊封齊月賓為側福晉,望此後恪守本分,助王爺操持府邸,共享皇家恩澤。欽此!”
齊月賓聽聞,忙不迭謝恩,口中高唿“萬歲”。宜修臉上擠出笑容,可那眼底的妒意卻如陰霾,稍縱即逝。
那太監說完,將手中拂塵一甩,對宜修滿臉殷切的挽留仿若未聞,邁著四平八穩的官步,迅速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宜修臉上笑容有幾分僵滯,不過轉瞬即逝,她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和善的模樣,款步走到齊月賓身前,輕輕拉過她的手,笑語盈盈地說道:“宮裏的娘娘年前便時常念叨起你,隻可惜你那時病著,一直未能進宮麵見。如今可好了,妹妹你已是側福晉,依我看,妹妹可得盡早尋個空兒,進宮去和娘娘報個喜,讓娘娘也同咱們一道高興高興。”
齊月賓垂眸,掩住眼中的思緒,微微欠身,“多謝福晉提點,妹妹明白。能得娘娘掛念,是妹妹的福氣,自當盡早進宮謝恩。”
剛才那個太監的身份看來不簡單,隻不過齊月賓知道現在不適合開口詢問,等到了宮裏,適時問問德妃。
上午收到消息,下午的時候內務府就讓人把吉服送到。過來的三個小太監中,有一個圓臉的趁著沒人注意,偷偷給齊月賓帶了句話。
“師傅說,您到了永和宮,娘娘問什麽你都裝作不知道,不清楚。”
“師傅是誰?”
齊月賓實在忍不住好奇,這人到底是誰,竟然還能在這種情況下給她帶信。
“師傅說以後您就知道了。”圓臉太監機靈的眨巴眼睛,嘴巴卻是緊的很,怎麽都不肯多透露一點。
齊月賓知道問不出什麽,隻能放棄,讓吉祥給他們一人一個荷包,迴去屋裏試穿吉服。
沒幾天,剪秋就過來棠洛閣說,要齊月賓跟著宜修一塊兒進宮給德妃娘娘請安。
“有勞剪秋姑娘跑這一趟,煩請轉告福晉,我定會準時備好。”待剪秋離去,齊月賓才緩緩起身,在屋內踱步沉思。
到了進宮那日,齊月賓精心裝扮,身著一襲月白繡堇色蘭花的旗裝,發間僅點綴一支羊脂玉簪,簡約不失溫婉。
二人乘車入宮,一路上宜修笑著和齊月賓說起德妃的一些習慣,盡管齊月賓之前是由德妃扶養,但是二十年過去了,人總會變得,她聽得很是認真。
入了永和宮,德妃抱著手爐聽身側的玉笙說著什麽,見二人進來,玉笙停止話語,德妃對著她們招手,“趕緊進來暖一暖,這一路有沒有凍著。”
齊月賓走上前恭敬行禮,口中稱:“給娘娘請安,願娘娘福壽安康。”
德妃臉上綻放出大大的笑意:“年前你一直病著,本宮總擔心著,如今看到你大好,又成了老四的側福晉,本宮這心裏可是高興的很。”
齊月賓忙伏迴話:“勞煩娘娘的擔心,是妾身的罪過。”
“你這孩子,都和本宮生疏了。”德妃裝作不高興的樣子,“你父親和大哥這次立下大功,隻可惜他們常年不在京城,不然老四還可以帶你過去拜訪。”
“妾身這些年一直沒有與家裏聯係,若是早知道如此,一定會告訴王爺的。”齊月賓按照圓臉太監說的,一問就是不知道不清楚。
德妃見問不出什麽,態度敷衍了起來,和宜修說起話。
“弘暉都去了這麽久,你也該再懷一個了。”
“額娘。”宜修沒有說下去,她也想再再有一個孩子,但是她不願意任何人占了弘暉的位置,哪怕是她生下的另一個孩子。
“本宮說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對了,聽說圓明園的那個,生下來一個阿哥?”德妃見宜修有些不情願,也懶得說她,轉頭說起來其他。
宜修聽到德妃的話,臉色也有些不好,誰能想到不過是一次醉酒,那個女人就如此好運,直接生下來一個兒子。不過王爺厭惡,是兒子又怎麽樣。
“那孩子現在還小,你若是抱過來記在名下,以後和你親生的有什麽區別?”
“額娘,王爺不喜歡,兒臣……”宜修沒說完,但德妃明白她的意思,對這個侄女心中很是失望。
齊月賓聽到她們說圓明園的阿哥的時候,就想到富察佩蘭說的話本子裏,有一個四阿哥,莫不是就是他?
“……好了,本宮也有些累了,你們迴去吧。”
宜修和齊月賓彎腰,然後退出去。走到馬車處,齊月賓在上去的時候,發現扶著自己的人,是那個圓臉太監。他發現齊月賓注意到自己,咧嘴笑了出來,在齊月賓進去前,遞給她一個紙條。
不過人雖然離開了,但是又是賜下來不少好東西,其中更是有一隻孔雀形狀的步搖,與年前賜給年世蘭的那隻一模一樣。王府後院的女人,哪個不是人精,本來就覺得年宴後胤禛對齊月賓的態度不對,現在知道了步搖的存在,瞬間都明白了。
“看來過不了多久,就要恭喜齊姐姐了。”
“果然王爺還是心裏惦記著姐姐,估計很快這旨意就要下來了吧。”
屋內的女人對齊月賓說著恭賀的話,眼神裏卻是嫉妒與羨慕。李靜言早就把側福晉視為自己的,沒想到竟然要被齊月賓搶走,她不高興的坐在位置上,一句話也不說。
“再說下去,齊妹妹可就要掛不住了。”宜修止住了眾人的聲音,忌憚的看了眼齊月賓,但是很快又變得友善。
還不等宜修繼續說些什麽,就聽見外麵傳來聲響,說是宮裏的公公過來了。宜修趕緊帶著眾人出去迎接,齊月賓發現,過來的竟然是那天的那個太監。
那太監看到齊月賓眼神微動,不過轉瞬即逝,手中所持拂塵輕輕擺動,見了宜修等人,也隻微微欠身算是行禮。
“皇上有旨,齊氏溫婉賢淑,久侍王爺,勞苦功高,今特準胤禛所請,冊封齊月賓為側福晉,望此後恪守本分,助王爺操持府邸,共享皇家恩澤。欽此!”
齊月賓聽聞,忙不迭謝恩,口中高唿“萬歲”。宜修臉上擠出笑容,可那眼底的妒意卻如陰霾,稍縱即逝。
那太監說完,將手中拂塵一甩,對宜修滿臉殷切的挽留仿若未聞,邁著四平八穩的官步,迅速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宜修臉上笑容有幾分僵滯,不過轉瞬即逝,她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和善的模樣,款步走到齊月賓身前,輕輕拉過她的手,笑語盈盈地說道:“宮裏的娘娘年前便時常念叨起你,隻可惜你那時病著,一直未能進宮麵見。如今可好了,妹妹你已是側福晉,依我看,妹妹可得盡早尋個空兒,進宮去和娘娘報個喜,讓娘娘也同咱們一道高興高興。”
齊月賓垂眸,掩住眼中的思緒,微微欠身,“多謝福晉提點,妹妹明白。能得娘娘掛念,是妹妹的福氣,自當盡早進宮謝恩。”
剛才那個太監的身份看來不簡單,隻不過齊月賓知道現在不適合開口詢問,等到了宮裏,適時問問德妃。
上午收到消息,下午的時候內務府就讓人把吉服送到。過來的三個小太監中,有一個圓臉的趁著沒人注意,偷偷給齊月賓帶了句話。
“師傅說,您到了永和宮,娘娘問什麽你都裝作不知道,不清楚。”
“師傅是誰?”
齊月賓實在忍不住好奇,這人到底是誰,竟然還能在這種情況下給她帶信。
“師傅說以後您就知道了。”圓臉太監機靈的眨巴眼睛,嘴巴卻是緊的很,怎麽都不肯多透露一點。
齊月賓知道問不出什麽,隻能放棄,讓吉祥給他們一人一個荷包,迴去屋裏試穿吉服。
沒幾天,剪秋就過來棠洛閣說,要齊月賓跟著宜修一塊兒進宮給德妃娘娘請安。
“有勞剪秋姑娘跑這一趟,煩請轉告福晉,我定會準時備好。”待剪秋離去,齊月賓才緩緩起身,在屋內踱步沉思。
到了進宮那日,齊月賓精心裝扮,身著一襲月白繡堇色蘭花的旗裝,發間僅點綴一支羊脂玉簪,簡約不失溫婉。
二人乘車入宮,一路上宜修笑著和齊月賓說起德妃的一些習慣,盡管齊月賓之前是由德妃扶養,但是二十年過去了,人總會變得,她聽得很是認真。
入了永和宮,德妃抱著手爐聽身側的玉笙說著什麽,見二人進來,玉笙停止話語,德妃對著她們招手,“趕緊進來暖一暖,這一路有沒有凍著。”
齊月賓走上前恭敬行禮,口中稱:“給娘娘請安,願娘娘福壽安康。”
德妃臉上綻放出大大的笑意:“年前你一直病著,本宮總擔心著,如今看到你大好,又成了老四的側福晉,本宮這心裏可是高興的很。”
齊月賓忙伏迴話:“勞煩娘娘的擔心,是妾身的罪過。”
“你這孩子,都和本宮生疏了。”德妃裝作不高興的樣子,“你父親和大哥這次立下大功,隻可惜他們常年不在京城,不然老四還可以帶你過去拜訪。”
“妾身這些年一直沒有與家裏聯係,若是早知道如此,一定會告訴王爺的。”齊月賓按照圓臉太監說的,一問就是不知道不清楚。
德妃見問不出什麽,態度敷衍了起來,和宜修說起話。
“弘暉都去了這麽久,你也該再懷一個了。”
“額娘。”宜修沒有說下去,她也想再再有一個孩子,但是她不願意任何人占了弘暉的位置,哪怕是她生下的另一個孩子。
“本宮說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對了,聽說圓明園的那個,生下來一個阿哥?”德妃見宜修有些不情願,也懶得說她,轉頭說起來其他。
宜修聽到德妃的話,臉色也有些不好,誰能想到不過是一次醉酒,那個女人就如此好運,直接生下來一個兒子。不過王爺厭惡,是兒子又怎麽樣。
“那孩子現在還小,你若是抱過來記在名下,以後和你親生的有什麽區別?”
“額娘,王爺不喜歡,兒臣……”宜修沒說完,但德妃明白她的意思,對這個侄女心中很是失望。
齊月賓聽到她們說圓明園的阿哥的時候,就想到富察佩蘭說的話本子裏,有一個四阿哥,莫不是就是他?
“……好了,本宮也有些累了,你們迴去吧。”
宜修和齊月賓彎腰,然後退出去。走到馬車處,齊月賓在上去的時候,發現扶著自己的人,是那個圓臉太監。他發現齊月賓注意到自己,咧嘴笑了出來,在齊月賓進去前,遞給她一個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