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暗流湧動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主,太學這邊不發動了嗎?”
隔間中隻剩兩人,六旬老者忍不住問道。
少年自始至終沒有起身,仍然安閑的坐在小木桌後,“世人都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看看今天的情況,果然誠不欺我。靠他們?嗬嗬~~”
說到最後冷笑出聲。
老者砸吧砸吧嘴,“可惜了之前那麽多功夫!”
少年搖頭笑道:“也不算可惜,沒有這些人上躥下跳,其他布置如何進行?”
老者恍然,“他們就是吸引錦衣衛注意力的箭靶!”,隨即眼神一凝,沉聲問道:“為免走漏風聲,要不要把這些人......”
說著做了個向下切的手勢。
“不用。”少年語氣帶著一切盡在掌握的輕鬆,“這些人不會反水的,留著以後還有大用。”
見老者不解,他重新拿起桌上那本《初級化學》,一邊翻一邊解釋:“表麵上看,是陳東這些人不容武......姓武的篡逆,其實就算沒有這檔子事兒,他們也是要反的。”
老者眼神更迷糊了,顯然還是沒有聽懂。
少年輕歎口氣,“讀書苦啊!自開蒙起,十幾二十年寒窗苦讀,豈能說廢就廢?”
說著晃了晃手裏的書,“他太著急了,急著推行這新學,豈不知這是斷了天下讀書人的根,廢了他們家族的希望啊!就留給他以後慢慢頭疼吧!”
老者聽得似懂非懂,卻不耽誤抱拳躬身,“家主天縱奇才!看事看得通透!”
少年見了這略顯誇張的表演,表情第一次不再沉靜,一臉苦笑道:“李叔,早說過和我相處不必如此。”
老者見被看穿,先是尷尬的一咧嘴,隨即正色道:“家主就是家主,家臣就是家臣!”
少年知道說服不了這個老頑固,隻得改變了話題:“倒是李叔你,藏了那麽多年的功夫,今天怎麽突然露了?”
他不提這茬還好,一提起來老者表情更嚴肅了,趁機舊事重提。
“家主,這汴梁終究是別人的地盤,您千金之軀怎可如此冒險?!還是早早迴臨安去吧,這裏有我,必然將一切辦得妥帖。”
少年聞言也收起了笑容,語氣嚴肅的說道:“局勢有變,機會隻有這麽一次,我必須親自來!”
說到這裏,他的表情驀地變得猙獰,渾身散發出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怨毒,咬著牙一字一頓:
“當年害死我娘的罪魁禍首,我一個也不會放過!”
老者眼中閃過一絲心疼,“北伐隻是劉延慶一路小敗,以後還有機會的,少爺您何必急在一時?”
猶豫了一下,他還是沒忍住勸道:“如今最關鍵的那人還沒得手,倉促發動是不是有些冒險了?”
少年沒有迴答,不自禁的抬頭看向北方,眼神由怨毒變得複雜,似乎還藏著幾絲不易察覺的心馳神往。
老者驟然變色,聲音都有些顫抖:“難道......難道那傳言是真的?他......他真的打贏了女真人?!”
少年輕輕點頭,眼神轉為痛苦,訥訥道:“李叔,錯過這次,以後都不會再有機會了......”
雖然不知消息從何而來,老者卻沒有半點懷疑,呆立片刻後突然一把抓住少年的胳膊,再不顧什麽上下尊卑,一邊拉扯一邊語氣惶急的喊道:
“家主快走,這汴梁絕不能再留!漕船就在汴河上隨時等候,您一到立刻南下!”
少年是真的不會武功,被他扯得踉蹌站起,嘴上還在試圖掙紮。
老者知道自家主人那張嘴能說,幹脆直接使出了殺手鐧。
“少爺啊!您要是有個萬一的閃失,讓老奴我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小姐?!”
少年果然中招,眼眶止不住一紅,哪裏還有半點之前的老成模樣,身體也不再掙紮。
老者趁機將他背在背上,發足狂奔,一如對方小時候常做的那樣。
少年仿佛也迴到了幼時,不禁將臉輕輕貼在了那不再厚實的背脊上,輕輕叫了聲:“李叔......”
夜風唿嘯,老者決絕的聲音飄渺傳來:“少爺放心,當年有份害死小姐的人,我絕不會放過一個,必將那方百花活捉到少爺麵前!”
......
楊府。
楊嗣業今晚破天荒的留在自家府中。
武家軍主力要麽北上、要麽南下,汴梁如今隻剩五千城防禁軍,正是最空虛的時候。
緊急從西北趕迴來的他,正是這支軍隊的統帥,責任重大,平時都是夜宿營中的。
“嗣業,你就算不為我楊家想,難道也不為個人考慮嗎?”
後院天井,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在苦口婆心。
被攔住去路的楊嗣業一身便裝,隻在懷裏抱了個頭盔,手指指節因為太過用力,都有些微微發白。
“三叔,燕王對我有知遇之恩,讓侄兒如何忍心背棄?”
中年人在家中行三,兩人雖然不是親叔侄,楊嗣業卻也叫習慣了。
“知遇之恩?”中年人冷笑一聲,“真看重你,為何既不帶你北上,也不讓你南下統軍?”
楊嗣業臉上表情一滯,似有意動。
中年人趁熱打鐵,“說白了還不是信不過咱家這種老西軍?如今天下大亂,你又從小便在軍中長大,該知道除了實打實的軍功,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如果武從文在場,一定能認出這個被楊嗣業叫做三叔的中年人,赫然正是許久未見的西軍大將楊可世。
“西北......”楊嗣業喃喃一聲,眼神隨即變得憤怒,“臨安眼裏還有西北?當年黨項入寇,他們可曾出了一兵一卒、一糧一草?!”
楊可世見狀強辯道:“臨安遠在江南,中間又有武賊阻攔,就算有心也是無力啊!”
楊嗣業重重“哼”了一聲,臉色卻略有緩和。
楊可世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繼續拱火道:“說到西北,那姓武的若真看重你,這些年又為何放縱折家和那張孝純,屢屢打壓我們楊家?”
見這話效果不大,他幹脆一咬牙放出了狠招。
“你以為你娘這些年過得好嗎?你在汴梁,她老人家為何留在太原?當真是故土難離?哼,不過是武賊留在西北的人質罷了!”
這招果然好使,楊嗣業眼中的火焰騰地一下重新燃起,左拳也不自覺的攥緊。
楊可世眼見時機到了,終於甩出了最後的殺手鐧。
隻見他突然壓低聲音,用極具誘惑力的語氣說道:“臨安說了,事成後西北改路建鎮、許開府,你就是第一任晉王!”
楊嗣業雙眼驀地瞪大,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隔間中隻剩兩人,六旬老者忍不住問道。
少年自始至終沒有起身,仍然安閑的坐在小木桌後,“世人都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看看今天的情況,果然誠不欺我。靠他們?嗬嗬~~”
說到最後冷笑出聲。
老者砸吧砸吧嘴,“可惜了之前那麽多功夫!”
少年搖頭笑道:“也不算可惜,沒有這些人上躥下跳,其他布置如何進行?”
老者恍然,“他們就是吸引錦衣衛注意力的箭靶!”,隨即眼神一凝,沉聲問道:“為免走漏風聲,要不要把這些人......”
說著做了個向下切的手勢。
“不用。”少年語氣帶著一切盡在掌握的輕鬆,“這些人不會反水的,留著以後還有大用。”
見老者不解,他重新拿起桌上那本《初級化學》,一邊翻一邊解釋:“表麵上看,是陳東這些人不容武......姓武的篡逆,其實就算沒有這檔子事兒,他們也是要反的。”
老者眼神更迷糊了,顯然還是沒有聽懂。
少年輕歎口氣,“讀書苦啊!自開蒙起,十幾二十年寒窗苦讀,豈能說廢就廢?”
說著晃了晃手裏的書,“他太著急了,急著推行這新學,豈不知這是斷了天下讀書人的根,廢了他們家族的希望啊!就留給他以後慢慢頭疼吧!”
老者聽得似懂非懂,卻不耽誤抱拳躬身,“家主天縱奇才!看事看得通透!”
少年見了這略顯誇張的表演,表情第一次不再沉靜,一臉苦笑道:“李叔,早說過和我相處不必如此。”
老者見被看穿,先是尷尬的一咧嘴,隨即正色道:“家主就是家主,家臣就是家臣!”
少年知道說服不了這個老頑固,隻得改變了話題:“倒是李叔你,藏了那麽多年的功夫,今天怎麽突然露了?”
他不提這茬還好,一提起來老者表情更嚴肅了,趁機舊事重提。
“家主,這汴梁終究是別人的地盤,您千金之軀怎可如此冒險?!還是早早迴臨安去吧,這裏有我,必然將一切辦得妥帖。”
少年聞言也收起了笑容,語氣嚴肅的說道:“局勢有變,機會隻有這麽一次,我必須親自來!”
說到這裏,他的表情驀地變得猙獰,渾身散發出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怨毒,咬著牙一字一頓:
“當年害死我娘的罪魁禍首,我一個也不會放過!”
老者眼中閃過一絲心疼,“北伐隻是劉延慶一路小敗,以後還有機會的,少爺您何必急在一時?”
猶豫了一下,他還是沒忍住勸道:“如今最關鍵的那人還沒得手,倉促發動是不是有些冒險了?”
少年沒有迴答,不自禁的抬頭看向北方,眼神由怨毒變得複雜,似乎還藏著幾絲不易察覺的心馳神往。
老者驟然變色,聲音都有些顫抖:“難道......難道那傳言是真的?他......他真的打贏了女真人?!”
少年輕輕點頭,眼神轉為痛苦,訥訥道:“李叔,錯過這次,以後都不會再有機會了......”
雖然不知消息從何而來,老者卻沒有半點懷疑,呆立片刻後突然一把抓住少年的胳膊,再不顧什麽上下尊卑,一邊拉扯一邊語氣惶急的喊道:
“家主快走,這汴梁絕不能再留!漕船就在汴河上隨時等候,您一到立刻南下!”
少年是真的不會武功,被他扯得踉蹌站起,嘴上還在試圖掙紮。
老者知道自家主人那張嘴能說,幹脆直接使出了殺手鐧。
“少爺啊!您要是有個萬一的閃失,讓老奴我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小姐?!”
少年果然中招,眼眶止不住一紅,哪裏還有半點之前的老成模樣,身體也不再掙紮。
老者趁機將他背在背上,發足狂奔,一如對方小時候常做的那樣。
少年仿佛也迴到了幼時,不禁將臉輕輕貼在了那不再厚實的背脊上,輕輕叫了聲:“李叔......”
夜風唿嘯,老者決絕的聲音飄渺傳來:“少爺放心,當年有份害死小姐的人,我絕不會放過一個,必將那方百花活捉到少爺麵前!”
......
楊府。
楊嗣業今晚破天荒的留在自家府中。
武家軍主力要麽北上、要麽南下,汴梁如今隻剩五千城防禁軍,正是最空虛的時候。
緊急從西北趕迴來的他,正是這支軍隊的統帥,責任重大,平時都是夜宿營中的。
“嗣業,你就算不為我楊家想,難道也不為個人考慮嗎?”
後院天井,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在苦口婆心。
被攔住去路的楊嗣業一身便裝,隻在懷裏抱了個頭盔,手指指節因為太過用力,都有些微微發白。
“三叔,燕王對我有知遇之恩,讓侄兒如何忍心背棄?”
中年人在家中行三,兩人雖然不是親叔侄,楊嗣業卻也叫習慣了。
“知遇之恩?”中年人冷笑一聲,“真看重你,為何既不帶你北上,也不讓你南下統軍?”
楊嗣業臉上表情一滯,似有意動。
中年人趁熱打鐵,“說白了還不是信不過咱家這種老西軍?如今天下大亂,你又從小便在軍中長大,該知道除了實打實的軍功,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如果武從文在場,一定能認出這個被楊嗣業叫做三叔的中年人,赫然正是許久未見的西軍大將楊可世。
“西北......”楊嗣業喃喃一聲,眼神隨即變得憤怒,“臨安眼裏還有西北?當年黨項入寇,他們可曾出了一兵一卒、一糧一草?!”
楊可世見狀強辯道:“臨安遠在江南,中間又有武賊阻攔,就算有心也是無力啊!”
楊嗣業重重“哼”了一聲,臉色卻略有緩和。
楊可世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繼續拱火道:“說到西北,那姓武的若真看重你,這些年又為何放縱折家和那張孝純,屢屢打壓我們楊家?”
見這話效果不大,他幹脆一咬牙放出了狠招。
“你以為你娘這些年過得好嗎?你在汴梁,她老人家為何留在太原?當真是故土難離?哼,不過是武賊留在西北的人質罷了!”
這招果然好使,楊嗣業眼中的火焰騰地一下重新燃起,左拳也不自覺的攥緊。
楊可世眼見時機到了,終於甩出了最後的殺手鐧。
隻見他突然壓低聲音,用極具誘惑力的語氣說道:“臨安說了,事成後西北改路建鎮、許開府,你就是第一任晉王!”
楊嗣業雙眼驀地瞪大,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