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線索?”
沙新覺不由得坐直了身軀。
“東杉苑小區,三棟三零二,你們可以去查查。”
賴長順說道。
“東杉苑?”
沙新覺知道這個小區。
由青山當地著名的開發商,青城地產開發,位於縣城最核心的地段。
整個小區有二百戶,都是大平層設計,最小的戶型都有二百平米,最大的戶型,麵積達到四百多平米。
這樣的設計,即便是在市區也不多見。
所以,剛開盤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個小區,認為這個小區設計太過高端,單價過高,總價更過高。
瀾滄縣一個貧困縣,根本沒有那麽多有錢人,大概率要滯銷。
可現實是,小區開盤三天,便完成了清盤。
但具體都賣給了誰,沒人知道。
現在,這個小區已經交房兩年了,住進去的,卻屈指可數。
“三棟三零二,你們去查查,應該會有收獲。”
賴長順又跟沙新覺強調了一遍門牌號。
“好,我記下了。”
沙新覺點點頭。
“別說我說的。”
“倪書記還是很看重郭洪碩的。”
“如果知道是我提供線索,我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賴長順說道。
“放心,我不會跟別人說的。”
在沙新覺看來,賴長順提供線索,是講原則的表現,他不會給一個講原則的人找麻煩。
飯很快吃完。
下午兩點,迴到縣紀委的沙新覺,敲響何榮光辦公室的門。
“進。”
何榮光此時正在為郭洪碩的案子煩心。
他可是在縣委常委會上,講出郭洪碩有問題,現在卻遲遲固定不了證據,拿不下郭洪碩,不免給人一種自扇耳光的感覺。
“何書記,接到匿名舉報,東杉苑小區三棟三零二,藏著郭洪碩違規違紀的證據。”
郭洪碩說話算話,沒有講出賴長順。
“匿名舉報……”
相比於實名舉報,匿名舉報的可信度,要低很多,通常十條匿名舉報,能查實兩三條就不錯了。
許多所謂的匿名舉報,實際上挾私報複,胡編亂造,反正也是匿名,用不著承認責任。
不過,郭洪碩的案子正陷入瓶頸,別說十分之二三的希望,就算百分之二三的希望,也得試一試。
“先查一查這套房子登記在誰名下,和郭洪碩有沒有關係。”
“物業那邊的監控,也可以調出來看看。”
“然後,派人二十四小時盯守。”
何榮光旋即做出安排。
與此同時。
東杉苑三棟三零二。
戴著帽子口罩的郭洪碩,確定無人跟蹤之後,小心翼翼地打開了房門。
這是一套五室三廳三衛的房子,麵積達到三百六十平米。
房子沒有裝修,是毛坯狀態。
偌大的客廳中央,堆放幾十個紙箱,紙箱裏是各種名酒名煙名茶。
客廳角落,還有一個雙開門的大冰箱,與毛坯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郭洪碩拉著冰箱門,冰箱裏是一排排碼放整齊的現金。
下一刻,郭洪碩打開挎包,從挎包裏拿出十遝現金,放入冰箱,再加上這十遝現金,冷藏區被徹底填滿。
“接下來就是冷凍區了!”
郭洪碩喃喃自語。
當然,眼下,他還沒有機會填充冷凍區。
他的交通局局長已經被撤了,王寨鄉暫時還去不了。
現在的他,隻有級別,沒有職務。
再加上何榮光在縣委常委會點了他的名,所有人都在遠離他,包括一些親戚朋友。
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人求他辦事,給他送錢。
但這隻是暫時的。
縣委書記倪文昭已經確定要對何榮光出手,而他則是給倪文昭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雖然,何榮光到瀾滄縣的時間不長,可恨何榮光的人,卻能從縣委排到縣政府。
何榮光一句話,縣民政局,醫保局,縣人民醫院就被抓進去三十多個,這些人的家屬恨不得吃何榮光的肉,喝何榮光的血。
郭洪碩稍加引導,這些家屬就搞出了一大堆何榮光違法亂紀的材料。
而後,郭洪碩便把這些材料打包交給了縣委書記倪文昭。
恰逢省紀委第三督導組來到青山,進行專項督導,郭洪碩相信,倪文昭一定會把那些材料交給督導組。
盡管那些材料,大部分都是憑空捏造,但是黃泥抹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
何榮光想自證清白,也不是那麽容易。
而且,郭洪碩也不相信何榮光真的清白。
就比如他把宋思銘受賄的證據,匿名寄給了縣紀委,縣紀委卻沒有任何動靜,就憑這一點,何榮光也是有問題的。
所以,隻要省督導組肯調查何榮光,何榮光就跑不了。
何榮光一倒,他去王寨鄉的事,將再無阻力。
王寨鄉現在有青山古城,青池山景區,五星級酒店,民宿項目,連鎖超市,據說還要建酒廠。
除此之外,還要修路。
各項投資加起來,少說也得五六十億。
五十億的千分之一,都有五六百萬。
郭洪碩覺得單單一個冷凍區,都放不下,他得再買一個大冰箱。
欣賞完這些年的收獲,郭洪碩戀戀不舍地離開。
郭洪碩離開後沒多久,縣紀委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東杉苑小區。
……
王寨鄉。
周一一天,宋思銘的精力都放在年貨節上。
年貨節周三開幕,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
會場就設置在王寨鄉政府旁邊的一塊空地上,類似於趕大集的形式。
布置會場的過程中,宋思銘的手機響個不停,有市領導給他打電話,也有縣領導給他打電話,甚至有青山市其他縣的領導,給他打電話,說要過來學習先進經驗。
宋思銘很清楚,這是青山日報,特別是江北日報,對年貨節進行報道後,所引起的連鎖反應。
這場年貨節注定要有大領導來,所以,大家都想來到大領導麵前刷刷臉。
運氣好的話,沒準還能接受青山日報或者江北日報的采訪。
接電話接到最後,宋思銘都有點兒麻木了。
“宋鄉,電話……”
宋思銘這邊剛撂下手機,副鄉長劉錦超就拿著自己手機,來到了宋思銘身前。
劉錦超屬於王寨鄉外事負責人,王寨鄉官網,官方公眾號上,留的都是劉錦超的電話號碼,很多人都是先聯係劉錦超,才能聯係到宋思銘。
“誰?”
宋思銘問劉錦超。
如果不太重要,他就不接了,讓劉錦超意思意思得了。
但劉錦超卻說出了一個讓宋思銘無法拒絕的名字,“新糧集團。”
沙新覺不由得坐直了身軀。
“東杉苑小區,三棟三零二,你們可以去查查。”
賴長順說道。
“東杉苑?”
沙新覺知道這個小區。
由青山當地著名的開發商,青城地產開發,位於縣城最核心的地段。
整個小區有二百戶,都是大平層設計,最小的戶型都有二百平米,最大的戶型,麵積達到四百多平米。
這樣的設計,即便是在市區也不多見。
所以,剛開盤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個小區,認為這個小區設計太過高端,單價過高,總價更過高。
瀾滄縣一個貧困縣,根本沒有那麽多有錢人,大概率要滯銷。
可現實是,小區開盤三天,便完成了清盤。
但具體都賣給了誰,沒人知道。
現在,這個小區已經交房兩年了,住進去的,卻屈指可數。
“三棟三零二,你們去查查,應該會有收獲。”
賴長順又跟沙新覺強調了一遍門牌號。
“好,我記下了。”
沙新覺點點頭。
“別說我說的。”
“倪書記還是很看重郭洪碩的。”
“如果知道是我提供線索,我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賴長順說道。
“放心,我不會跟別人說的。”
在沙新覺看來,賴長順提供線索,是講原則的表現,他不會給一個講原則的人找麻煩。
飯很快吃完。
下午兩點,迴到縣紀委的沙新覺,敲響何榮光辦公室的門。
“進。”
何榮光此時正在為郭洪碩的案子煩心。
他可是在縣委常委會上,講出郭洪碩有問題,現在卻遲遲固定不了證據,拿不下郭洪碩,不免給人一種自扇耳光的感覺。
“何書記,接到匿名舉報,東杉苑小區三棟三零二,藏著郭洪碩違規違紀的證據。”
郭洪碩說話算話,沒有講出賴長順。
“匿名舉報……”
相比於實名舉報,匿名舉報的可信度,要低很多,通常十條匿名舉報,能查實兩三條就不錯了。
許多所謂的匿名舉報,實際上挾私報複,胡編亂造,反正也是匿名,用不著承認責任。
不過,郭洪碩的案子正陷入瓶頸,別說十分之二三的希望,就算百分之二三的希望,也得試一試。
“先查一查這套房子登記在誰名下,和郭洪碩有沒有關係。”
“物業那邊的監控,也可以調出來看看。”
“然後,派人二十四小時盯守。”
何榮光旋即做出安排。
與此同時。
東杉苑三棟三零二。
戴著帽子口罩的郭洪碩,確定無人跟蹤之後,小心翼翼地打開了房門。
這是一套五室三廳三衛的房子,麵積達到三百六十平米。
房子沒有裝修,是毛坯狀態。
偌大的客廳中央,堆放幾十個紙箱,紙箱裏是各種名酒名煙名茶。
客廳角落,還有一個雙開門的大冰箱,與毛坯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郭洪碩拉著冰箱門,冰箱裏是一排排碼放整齊的現金。
下一刻,郭洪碩打開挎包,從挎包裏拿出十遝現金,放入冰箱,再加上這十遝現金,冷藏區被徹底填滿。
“接下來就是冷凍區了!”
郭洪碩喃喃自語。
當然,眼下,他還沒有機會填充冷凍區。
他的交通局局長已經被撤了,王寨鄉暫時還去不了。
現在的他,隻有級別,沒有職務。
再加上何榮光在縣委常委會點了他的名,所有人都在遠離他,包括一些親戚朋友。
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人求他辦事,給他送錢。
但這隻是暫時的。
縣委書記倪文昭已經確定要對何榮光出手,而他則是給倪文昭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雖然,何榮光到瀾滄縣的時間不長,可恨何榮光的人,卻能從縣委排到縣政府。
何榮光一句話,縣民政局,醫保局,縣人民醫院就被抓進去三十多個,這些人的家屬恨不得吃何榮光的肉,喝何榮光的血。
郭洪碩稍加引導,這些家屬就搞出了一大堆何榮光違法亂紀的材料。
而後,郭洪碩便把這些材料打包交給了縣委書記倪文昭。
恰逢省紀委第三督導組來到青山,進行專項督導,郭洪碩相信,倪文昭一定會把那些材料交給督導組。
盡管那些材料,大部分都是憑空捏造,但是黃泥抹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
何榮光想自證清白,也不是那麽容易。
而且,郭洪碩也不相信何榮光真的清白。
就比如他把宋思銘受賄的證據,匿名寄給了縣紀委,縣紀委卻沒有任何動靜,就憑這一點,何榮光也是有問題的。
所以,隻要省督導組肯調查何榮光,何榮光就跑不了。
何榮光一倒,他去王寨鄉的事,將再無阻力。
王寨鄉現在有青山古城,青池山景區,五星級酒店,民宿項目,連鎖超市,據說還要建酒廠。
除此之外,還要修路。
各項投資加起來,少說也得五六十億。
五十億的千分之一,都有五六百萬。
郭洪碩覺得單單一個冷凍區,都放不下,他得再買一個大冰箱。
欣賞完這些年的收獲,郭洪碩戀戀不舍地離開。
郭洪碩離開後沒多久,縣紀委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東杉苑小區。
……
王寨鄉。
周一一天,宋思銘的精力都放在年貨節上。
年貨節周三開幕,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
會場就設置在王寨鄉政府旁邊的一塊空地上,類似於趕大集的形式。
布置會場的過程中,宋思銘的手機響個不停,有市領導給他打電話,也有縣領導給他打電話,甚至有青山市其他縣的領導,給他打電話,說要過來學習先進經驗。
宋思銘很清楚,這是青山日報,特別是江北日報,對年貨節進行報道後,所引起的連鎖反應。
這場年貨節注定要有大領導來,所以,大家都想來到大領導麵前刷刷臉。
運氣好的話,沒準還能接受青山日報或者江北日報的采訪。
接電話接到最後,宋思銘都有點兒麻木了。
“宋鄉,電話……”
宋思銘這邊剛撂下手機,副鄉長劉錦超就拿著自己手機,來到了宋思銘身前。
劉錦超屬於王寨鄉外事負責人,王寨鄉官網,官方公眾號上,留的都是劉錦超的電話號碼,很多人都是先聯係劉錦超,才能聯係到宋思銘。
“誰?”
宋思銘問劉錦超。
如果不太重要,他就不接了,讓劉錦超意思意思得了。
但劉錦超卻說出了一個讓宋思銘無法拒絕的名字,“新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