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市政府。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副市長程奎收到消息,瀾滄縣委常委會已表決通過,由原縣交通局局長郭洪碩擔任王寨鄉黨委書記。
“倪文昭啊倪文昭,你這是要一條道走到黑啊!”
程奎黑著臉喃喃自語。
前兩天,他跟宋思銘說,要幫宋思銘運作一下,讓宋思銘完成從鄉長到書記的跨越。
而他的運作方式,是讓爺爺程萬山,在與倪家老爺子倪光誠喝茶下棋的時候,順便提一下倪文昭在瀾滄縣的種種不當作為,特別是提一下被倪文昭打壓的宋思銘。
相信以倪家老爺子倪光誠的政治智慧,肯定會及時提醒孫子倪文昭,把倪文昭從錯誤的方向上拉迴來。
程家與倪家也算是世交,如此,既賣了倪家一個人情,又解決了宋思銘的問題。
算是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
那就是成為縣委書記的倪文昭,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切聽從家裏安排的乖乖仔了。
倪老爺子對倪文昭的影響力,正在迅速下降。
對於倪文昭,倪老爺子的話,已經不再是聖旨,他可以聽,也可以不聽,而這次,很明顯是不聽。
這讓程奎很不爽。
盡管,他並沒有承諾,一定把宋思銘書記鄉長一肩挑的事辦成,但至少給了宋思銘足夠的希望。
結果,希望還沒焐熱就破碎了。
這相當於在他的臉上,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而除了麵子問題,還有一個過不去的坎兒,那就是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
由於宋思銘前期提供了一係列的準確情報,使得市政府與戴浩淼院士的溝通交流,異常順利。
雖然戴浩淼院士,還要去江台市以及昌順市考察,但這個項目,已經基本確定,要在青山市落地。
戴浩淼院士對於市政府提供的各項優惠政策並不是特別在意,他隻提出了一點要求。
那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要落在瀾滄縣王寨鄉。
原因有兩個。
第一,戴浩淼曾在王寨鄉的屯頭村插隊。
在屯頭村,他受到了很多照顧,希望能借助這個項目,讓當年幫助過他的鄉親,過上更好的生活,為自己第二故鄉的脫貧工作出一份力。
第二,戴浩淼認為主政王寨鄉的宋思銘勤奮務實,有宋思銘具體負責項目的落地,他才能放心。
現在,合作協議還沒簽,就告訴戴浩淼,王寨鄉的當家人換人了,不再是宋思銘說了算了,這個合作協議還怎麽簽?
當然,還有沐可欣。
恆達集團是出資方,同樣擁有投票權。
沐可欣的反應可能更為激烈。
要知道,沐可欣投資青山古城,看的就是宋思銘的麵子,如今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肯定還是看宋思銘的麵子。
如果,投半天資,功勞到不了宋思銘身上,而是被別人拿走,她能投才怪。
作為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市長,程奎可不能讓到嘴的鴨子飛了。
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項目,初期的投資規模並不算大,但是,政治意義重大。
這可是院士主導,並且獲得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
不說省裏,全國都有無數雙眼睛看著呢,他要是能拿下這個項目,今年的年夜飯都能先於某些長輩動筷。
思來想去,程奎覺得矛盾點,還是在倪文昭身上。
隻要倪文昭退一步,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於是乎,他直接撥通了倪文昭的電話。
“程市長,有什麽指示嗎?”
那頭的倪文昭問道。
“文昭同誌,有個事,我想跟你確認一下。”
程奎說道。
“您說。”
程奎終究不是普通的副市長,還掛著縣委常委的頭銜,倪文昭比較客氣。
“聽說,你給王寨鄉派了一個新書記。”
程奎接著說道。
“程市長消息真靈通,這件事上午才定下來。”
倪文昭迴道。
“組織部走手續了嗎?”
程奎又問。
“正在走。”
倪文昭答道。
“正在走,也就是手續還沒完成。”
“能不能撤銷這個任命?”
程奎直接了當地問道。
“撤銷?為什麽?”
倪文昭反問道。
“實話跟你說吧,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要落地王寨鄉,而且是奔著宋思銘落地王寨鄉。”
“給宋思銘上邊安排一個人,項目可能就落不了地了。”
程奎實事求是地說道。
“程市長的意思,為了這個項目,必須得讓宋思銘當王寨鄉的一把手?”
倪文昭懷疑地問道。
“對。”
程奎大方承認。
“我很好奇什麽樣的項目,能改變一個鄉黨委書記的任命。”
倪文昭說道。
“戴浩淼院士主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在要完成從學術成果到商業的轉化,省委省政府花了大力氣,才爭取到江北省,現在江北省內的各個城市,包括省會江台,都在搶這個項目。”
程奎講明項目的重要性。
“這樣嗎?”
倪文昭吃了一驚。
單從程奎的描述,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的確是重點中的重點,其政治意義恐怕還在投資百億的恆達廣場之上。
但是,為了這個項目,拿掉他好不容易才扶上位的郭洪碩,還要把一向和他作對的宋思銘提上來,他做不到。
程奎說得很明白,這個項目是奔著宋思銘來的。
成了,宋思銘是頭功,到時候,他就更壓不住宋思銘了。
“程市長,縣委常委會表決通過的事,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撤銷的。”
片刻之後,倪文昭拿起縣委常委會當擋箭牌。
“那就再開一次會,闡明利害,相信瀾滄縣的班子成員能夠理解。”
程奎繼續爭取。
“理解肯定是能理解的。”
“但是,我覺得這麽做不合適。”
倪文昭又找新的理由。
“怎麽不合適?”
程奎追問。
“幹部任免不是兒戲,將能不能拉來項目作為任免標準,會開一個很不好的頭,很容易催生腐敗。”
平心而論,倪文昭這番說辭,也不是毫無道理。
如果拉來某個項目,就能走上某個位置,那領導幹部會不會向投資方許諾,會不會為某些違法違規項目大開綠燈?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副市長程奎收到消息,瀾滄縣委常委會已表決通過,由原縣交通局局長郭洪碩擔任王寨鄉黨委書記。
“倪文昭啊倪文昭,你這是要一條道走到黑啊!”
程奎黑著臉喃喃自語。
前兩天,他跟宋思銘說,要幫宋思銘運作一下,讓宋思銘完成從鄉長到書記的跨越。
而他的運作方式,是讓爺爺程萬山,在與倪家老爺子倪光誠喝茶下棋的時候,順便提一下倪文昭在瀾滄縣的種種不當作為,特別是提一下被倪文昭打壓的宋思銘。
相信以倪家老爺子倪光誠的政治智慧,肯定會及時提醒孫子倪文昭,把倪文昭從錯誤的方向上拉迴來。
程家與倪家也算是世交,如此,既賣了倪家一個人情,又解決了宋思銘的問題。
算是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
那就是成為縣委書記的倪文昭,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切聽從家裏安排的乖乖仔了。
倪老爺子對倪文昭的影響力,正在迅速下降。
對於倪文昭,倪老爺子的話,已經不再是聖旨,他可以聽,也可以不聽,而這次,很明顯是不聽。
這讓程奎很不爽。
盡管,他並沒有承諾,一定把宋思銘書記鄉長一肩挑的事辦成,但至少給了宋思銘足夠的希望。
結果,希望還沒焐熱就破碎了。
這相當於在他的臉上,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而除了麵子問題,還有一個過不去的坎兒,那就是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
由於宋思銘前期提供了一係列的準確情報,使得市政府與戴浩淼院士的溝通交流,異常順利。
雖然戴浩淼院士,還要去江台市以及昌順市考察,但這個項目,已經基本確定,要在青山市落地。
戴浩淼院士對於市政府提供的各項優惠政策並不是特別在意,他隻提出了一點要求。
那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要落在瀾滄縣王寨鄉。
原因有兩個。
第一,戴浩淼曾在王寨鄉的屯頭村插隊。
在屯頭村,他受到了很多照顧,希望能借助這個項目,讓當年幫助過他的鄉親,過上更好的生活,為自己第二故鄉的脫貧工作出一份力。
第二,戴浩淼認為主政王寨鄉的宋思銘勤奮務實,有宋思銘具體負責項目的落地,他才能放心。
現在,合作協議還沒簽,就告訴戴浩淼,王寨鄉的當家人換人了,不再是宋思銘說了算了,這個合作協議還怎麽簽?
當然,還有沐可欣。
恆達集團是出資方,同樣擁有投票權。
沐可欣的反應可能更為激烈。
要知道,沐可欣投資青山古城,看的就是宋思銘的麵子,如今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肯定還是看宋思銘的麵子。
如果,投半天資,功勞到不了宋思銘身上,而是被別人拿走,她能投才怪。
作為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市長,程奎可不能讓到嘴的鴨子飛了。
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項目,初期的投資規模並不算大,但是,政治意義重大。
這可是院士主導,並且獲得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
不說省裏,全國都有無數雙眼睛看著呢,他要是能拿下這個項目,今年的年夜飯都能先於某些長輩動筷。
思來想去,程奎覺得矛盾點,還是在倪文昭身上。
隻要倪文昭退一步,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於是乎,他直接撥通了倪文昭的電話。
“程市長,有什麽指示嗎?”
那頭的倪文昭問道。
“文昭同誌,有個事,我想跟你確認一下。”
程奎說道。
“您說。”
程奎終究不是普通的副市長,還掛著縣委常委的頭銜,倪文昭比較客氣。
“聽說,你給王寨鄉派了一個新書記。”
程奎接著說道。
“程市長消息真靈通,這件事上午才定下來。”
倪文昭迴道。
“組織部走手續了嗎?”
程奎又問。
“正在走。”
倪文昭答道。
“正在走,也就是手續還沒完成。”
“能不能撤銷這個任命?”
程奎直接了當地問道。
“撤銷?為什麽?”
倪文昭反問道。
“實話跟你說吧,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要落地王寨鄉,而且是奔著宋思銘落地王寨鄉。”
“給宋思銘上邊安排一個人,項目可能就落不了地了。”
程奎實事求是地說道。
“程市長的意思,為了這個項目,必須得讓宋思銘當王寨鄉的一把手?”
倪文昭懷疑地問道。
“對。”
程奎大方承認。
“我很好奇什麽樣的項目,能改變一個鄉黨委書記的任命。”
倪文昭說道。
“戴浩淼院士主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在要完成從學術成果到商業的轉化,省委省政府花了大力氣,才爭取到江北省,現在江北省內的各個城市,包括省會江台,都在搶這個項目。”
程奎講明項目的重要性。
“這樣嗎?”
倪文昭吃了一驚。
單從程奎的描述,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的確是重點中的重點,其政治意義恐怕還在投資百億的恆達廣場之上。
但是,為了這個項目,拿掉他好不容易才扶上位的郭洪碩,還要把一向和他作對的宋思銘提上來,他做不到。
程奎說得很明白,這個項目是奔著宋思銘來的。
成了,宋思銘是頭功,到時候,他就更壓不住宋思銘了。
“程市長,縣委常委會表決通過的事,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撤銷的。”
片刻之後,倪文昭拿起縣委常委會當擋箭牌。
“那就再開一次會,闡明利害,相信瀾滄縣的班子成員能夠理解。”
程奎繼續爭取。
“理解肯定是能理解的。”
“但是,我覺得這麽做不合適。”
倪文昭又找新的理由。
“怎麽不合適?”
程奎追問。
“幹部任免不是兒戲,將能不能拉來項目作為任免標準,會開一個很不好的頭,很容易催生腐敗。”
平心而論,倪文昭這番說辭,也不是毫無道理。
如果拉來某個項目,就能走上某個位置,那領導幹部會不會向投資方許諾,會不會為某些違法違規項目大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