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表哥不大聰明的樣子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心疼的看著朱元璋,自從重八當上大明皇帝以後,時時刻刻都在操勞著國事,時時刻刻都心係著老百姓。
這皇帝擋的是真累。
“重八、若是讓會試中榜的讀書人去邊關軍隊鍛煉,恐怕天下讀書人都會抵製,如今的讀書人基本都出自世家鄉紳,到時候將會內憂外患。”
“從古至今,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官位都是士族門閥壟斷。”
“隋朝的隋煬帝楊廣如何?是難得的一代雄主吧,他修建運河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他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雖然這些都苦了當時的百姓,但他都是為了漢人後世子孫。”
“可隋朝為什麽在他手上覆滅了?朝廷的官員看不出來天梭坐之事能帶來的好處嗎?”
“隋朝都覆滅,正是因為他開創科舉製度,觸動來士族門閥的利益。”
“所以、想要改變這個格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等從長計議,慢慢來。”
聞言、朱元璋不怒自威,身上散發出冰冷冷殺意:“咱連蒙元都能打敗,難道還會怕了他們嗎?”
馬皇後搖搖頭沒有說什麽,她知道朱元璋心裏鬱悶,需要發泄。
朱元璋何嚐不知道天下的格局,即便是他當上皇帝以後,也改變不了從古至今叫有的格局。
他雖然手握重兵,掌握天下人的生殺大權,找借口斬殺數萬世家鄉紳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他徹底跟整個世家鄉紳翻臉的話,將會被群起而攻之,大明將會狼煙四起,無數百姓將會死於戰亂。
“還有、目前的大明也不適合讓這些讀書人進入軍中鍛煉,若是讓他們參透到了軍中,情況會更危險。”馬皇後又補充道。
朱元璋握住馬皇後的手說道:“妹子說的沒錯,是咱操之過急了,咱要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蠶食掉這些毒瘤。”
……
另一邊,李景隆看著一塊塊香皂,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他已經試用過了,效果相當的不錯,這是要發達的節奏啊,他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朝他飛來,每天都需要幾十兩馬車去裝銅錢。
可是一想到朱軒說過,每天隻能給他一千塊香皂的量,他火熱的心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一樣。
難受!
“表弟、這香皂就不能加大產量嗎?”李景隆還是很不甘心的問道。
朱軒搖搖頭:“表哥跟我來……”
他說著牽著兩個妹妹的小手,身後跟著朱允熥和李景隆往馬棚院子走去。
院子裏到處晾曬著艾草,因為場地限製,還有很多艾草在軒府外麵的打穀場晾曬。
此時院子裏很是熱鬧,一個馬棚被隔出來單獨用以碾軋木炭。
已經裝滿了三個大浴桶的木炭粉。
院子中間的十幾個灶台上,一口口大鍋上熬煉著豬油,油渣的香味撲鼻。
朱軒不知道的是,煉豬油的香味飄出了軒府,此時院牆外麵有一群娃娃在用力吸氣,想多聞一點肉香味到肚子裏去。
李景隆看著院子裏的情況,很是詫異道:“表弟,院子裏弄這麽多艾草和木炭粉末幹嘛?”
“對了、我剛才在外麵的打穀場就看到晾曬了很多艾草,這玩意能幹嘛?”
還不等朱軒開口,他又指著一鍋鍋豬油說道:“弄這麽多豬油幹嘛啊?難道你還想每頓都給這些工人吃上豬油不成?這也太奢侈了吧。”
朱軒沒有迴答李景隆這個問題,不就是一些豬油嗎,又值不了幾個錢,沒必要連這點油水都摳門。
“表哥、熬製豬油主要是用了製作香皂的,如果要加大生產規模,將會消耗大量的豬肉。”
“到時候豬肉價格暴漲,別說百姓買不去七豬肉,就連城裏的酒樓都隻能做素菜,包子鋪隻能賣素包子。”
“你說、到時候我們的下場將會怎麽樣?”
嘶!!!
李景隆一想起朱元璋揮起屠刀,大義滅親的畫麵,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寒磣。
朱元璋肯定舍不得責罰皇長孫,背鍋的就是他李景隆,想想都脊背涼嗖嗖的。
“表弟說的對,我們不能為了賺取錢財坑害老百姓。”
“不過、我們可以大規模飼養生豬啊,到時候就不會影響肉價了。”李景隆建議道,皇長孫雖然聰明,但年紀太小,這麽簡單的辦法都想不到。
朱軒感覺自己這個表哥不大聰明的樣子,換著方法作死。
“表哥、飼養生豬需要糧食喂養吧?大規模養豬就需要大量糧食,如今大明百姓口糧都滿足不了。”
“若是從市場上大量收購糧食,糧價必漲,老百姓不鬧才怪呢,我這小身板可經不住洪武爺一拳頭。”
這!!!
我尼瑪!
李景隆整個人都麻了,感覺怎麽做都是錯,可是、看著有錢撿又不能撿,他的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自己種糧食,我們買個幾萬畝田地,專門種糧食養豬,這樣總可以了吧?”
朱軒沉吟到:“自己種糧食確實可行,隻不過不能買田地,隻能花錢雇人去開荒。”
他還不了解朱元璋嗎,如今各府各縣都已經出現土地兼並的情況,洪武爺遲早要動手。
他之所以敢買下三百三十畝田地,是因為數量不算多,大明初期老百姓每戶都能分到十五畝以上的田地。
朱軒還把三百三十畝田地,分開掛在了福伯他們頭上,每個人名下也就幾十畝。
至於去開荒,他倒是很讚成,因為洪武爺鼓勵開荒。
李景隆也聽明白了朱軒話裏的意思,暗自欽佩,皇長孫不愧是皇長孫,即便是失憶了,都心係百姓,不會去兼並百姓的土地。
還有、李景隆腦子裏也想到了一些問題,這些年自家的田地越來越多了,似乎不是什麽好事啊。
看來得想辦法低價賣還給百姓一些。
李景隆已經放棄了大規模養豬了想法,但還是笑著說道:“表弟、你可知道開荒的成本有多高?就拿應天城附近來說,中等的田地差不多作價二兩銀子一畝。”
“可若是去開荒,工具損壞加上雇人的工錢,五兩銀子都不一定夠,而且土地肥力還不行。”
如今田地價格又不貴,五兩銀子開墾一畝荒地確實很貴,不然那些世家鄉紳早雇人開荒去了,何必想著兼並百姓手上的土地。
朱軒對於這點錢倒是無所謂,他又不想吃血饅頭,隻不過、目前確實不適合開荒。
因為農具的原因,朝廷把煉出來的鐵基本都放在了軍需上麵,投放到市場上的不多,而且都是雜質多的鐵,打造不出鋒利堅韌的農具。
“開荒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反正是不能去買田地。”朱軒堅定的說道。
就在這時,李四提著一桶調配好的石灰石和堿水走了過來,這就是製作香皂的核心秘密。
單獨在隔壁院子調配好的。
這皇帝擋的是真累。
“重八、若是讓會試中榜的讀書人去邊關軍隊鍛煉,恐怕天下讀書人都會抵製,如今的讀書人基本都出自世家鄉紳,到時候將會內憂外患。”
“從古至今,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官位都是士族門閥壟斷。”
“隋朝的隋煬帝楊廣如何?是難得的一代雄主吧,他修建運河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他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雖然這些都苦了當時的百姓,但他都是為了漢人後世子孫。”
“可隋朝為什麽在他手上覆滅了?朝廷的官員看不出來天梭坐之事能帶來的好處嗎?”
“隋朝都覆滅,正是因為他開創科舉製度,觸動來士族門閥的利益。”
“所以、想要改變這個格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等從長計議,慢慢來。”
聞言、朱元璋不怒自威,身上散發出冰冷冷殺意:“咱連蒙元都能打敗,難道還會怕了他們嗎?”
馬皇後搖搖頭沒有說什麽,她知道朱元璋心裏鬱悶,需要發泄。
朱元璋何嚐不知道天下的格局,即便是他當上皇帝以後,也改變不了從古至今叫有的格局。
他雖然手握重兵,掌握天下人的生殺大權,找借口斬殺數萬世家鄉紳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他徹底跟整個世家鄉紳翻臉的話,將會被群起而攻之,大明將會狼煙四起,無數百姓將會死於戰亂。
“還有、目前的大明也不適合讓這些讀書人進入軍中鍛煉,若是讓他們參透到了軍中,情況會更危險。”馬皇後又補充道。
朱元璋握住馬皇後的手說道:“妹子說的沒錯,是咱操之過急了,咱要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蠶食掉這些毒瘤。”
……
另一邊,李景隆看著一塊塊香皂,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他已經試用過了,效果相當的不錯,這是要發達的節奏啊,他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朝他飛來,每天都需要幾十兩馬車去裝銅錢。
可是一想到朱軒說過,每天隻能給他一千塊香皂的量,他火熱的心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一樣。
難受!
“表弟、這香皂就不能加大產量嗎?”李景隆還是很不甘心的問道。
朱軒搖搖頭:“表哥跟我來……”
他說著牽著兩個妹妹的小手,身後跟著朱允熥和李景隆往馬棚院子走去。
院子裏到處晾曬著艾草,因為場地限製,還有很多艾草在軒府外麵的打穀場晾曬。
此時院子裏很是熱鬧,一個馬棚被隔出來單獨用以碾軋木炭。
已經裝滿了三個大浴桶的木炭粉。
院子中間的十幾個灶台上,一口口大鍋上熬煉著豬油,油渣的香味撲鼻。
朱軒不知道的是,煉豬油的香味飄出了軒府,此時院牆外麵有一群娃娃在用力吸氣,想多聞一點肉香味到肚子裏去。
李景隆看著院子裏的情況,很是詫異道:“表弟,院子裏弄這麽多艾草和木炭粉末幹嘛?”
“對了、我剛才在外麵的打穀場就看到晾曬了很多艾草,這玩意能幹嘛?”
還不等朱軒開口,他又指著一鍋鍋豬油說道:“弄這麽多豬油幹嘛啊?難道你還想每頓都給這些工人吃上豬油不成?這也太奢侈了吧。”
朱軒沒有迴答李景隆這個問題,不就是一些豬油嗎,又值不了幾個錢,沒必要連這點油水都摳門。
“表哥、熬製豬油主要是用了製作香皂的,如果要加大生產規模,將會消耗大量的豬肉。”
“到時候豬肉價格暴漲,別說百姓買不去七豬肉,就連城裏的酒樓都隻能做素菜,包子鋪隻能賣素包子。”
“你說、到時候我們的下場將會怎麽樣?”
嘶!!!
李景隆一想起朱元璋揮起屠刀,大義滅親的畫麵,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寒磣。
朱元璋肯定舍不得責罰皇長孫,背鍋的就是他李景隆,想想都脊背涼嗖嗖的。
“表弟說的對,我們不能為了賺取錢財坑害老百姓。”
“不過、我們可以大規模飼養生豬啊,到時候就不會影響肉價了。”李景隆建議道,皇長孫雖然聰明,但年紀太小,這麽簡單的辦法都想不到。
朱軒感覺自己這個表哥不大聰明的樣子,換著方法作死。
“表哥、飼養生豬需要糧食喂養吧?大規模養豬就需要大量糧食,如今大明百姓口糧都滿足不了。”
“若是從市場上大量收購糧食,糧價必漲,老百姓不鬧才怪呢,我這小身板可經不住洪武爺一拳頭。”
這!!!
我尼瑪!
李景隆整個人都麻了,感覺怎麽做都是錯,可是、看著有錢撿又不能撿,他的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自己種糧食,我們買個幾萬畝田地,專門種糧食養豬,這樣總可以了吧?”
朱軒沉吟到:“自己種糧食確實可行,隻不過不能買田地,隻能花錢雇人去開荒。”
他還不了解朱元璋嗎,如今各府各縣都已經出現土地兼並的情況,洪武爺遲早要動手。
他之所以敢買下三百三十畝田地,是因為數量不算多,大明初期老百姓每戶都能分到十五畝以上的田地。
朱軒還把三百三十畝田地,分開掛在了福伯他們頭上,每個人名下也就幾十畝。
至於去開荒,他倒是很讚成,因為洪武爺鼓勵開荒。
李景隆也聽明白了朱軒話裏的意思,暗自欽佩,皇長孫不愧是皇長孫,即便是失憶了,都心係百姓,不會去兼並百姓的土地。
還有、李景隆腦子裏也想到了一些問題,這些年自家的田地越來越多了,似乎不是什麽好事啊。
看來得想辦法低價賣還給百姓一些。
李景隆已經放棄了大規模養豬了想法,但還是笑著說道:“表弟、你可知道開荒的成本有多高?就拿應天城附近來說,中等的田地差不多作價二兩銀子一畝。”
“可若是去開荒,工具損壞加上雇人的工錢,五兩銀子都不一定夠,而且土地肥力還不行。”
如今田地價格又不貴,五兩銀子開墾一畝荒地確實很貴,不然那些世家鄉紳早雇人開荒去了,何必想著兼並百姓手上的土地。
朱軒對於這點錢倒是無所謂,他又不想吃血饅頭,隻不過、目前確實不適合開荒。
因為農具的原因,朝廷把煉出來的鐵基本都放在了軍需上麵,投放到市場上的不多,而且都是雜質多的鐵,打造不出鋒利堅韌的農具。
“開荒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反正是不能去買田地。”朱軒堅定的說道。
就在這時,李四提著一桶調配好的石灰石和堿水走了過來,這就是製作香皂的核心秘密。
單獨在隔壁院子調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