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姚廣孝追隨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尼瑪!
姚廣孝渾身一顫,皇長孫是怎麽知道他的內心想法?
難道是睡覺的時候說夢話被人聽到了?
姚廣孝壓下心裏的震驚和恐懼,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跟張軒說。
他姚廣孝原先確實是在觀察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他並不是想證明什麽,隻是因為朱元璋年紀大了,朱標又太胖了,身子虛,不長壽。
加上在培養的未來儲君皇長孫朱雄英已死。
朱標若是出現個什麽三長兩短,剩下的皇孫又都還年幼。
到時候儲君之位基本會在幾個王爺之間爭奪,他不想大明百姓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姚廣孝打算從諸位王爺中選擇一個輔佐,他多番打聽下來,朱元璋的兒子除了長子朱標,朱棣確實是最優秀的,姚廣孝打算找機會見見燕王朱棣。
若是燕王朱棣是合格的帝王,姚廣孝就會全力輔佐他,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可現在!
皇長孫活的好好的,什麽燕王朱棣,一邊去。
姚廣孝沉思片刻,這才說道:“軒少爺、帽子隻是帽子,無論它是白帽子還是黑帽子,都跟‘皇’無關。”
“貧僧之所以送你一頂白帽子,隻是覺得貧僧與你有緣罷了。”
“貧僧可以在這裏以佛祖起誓,貧僧絕對不會參與什麽皇位之爭,更不會拉你造反,因為貧僧隻想百姓安居樂業,免於戰火。”
姚廣孝暗道,反正皇位遲早是要傳給你的,而且你才是正統,我輔佐你並不違背誓言。
朱軒感覺自己聽錯了一樣,你個黑袍妖僧居然沒有造反的心思,哄小孩呢。
朱軒一時有點搞不懂了,難道真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又沒有兵權,姚廣孝沒必要選擇他,選擇他還不如隨便選一個王爺成功的幾率都大。
思量片刻之後,朱軒還是沒想明白,隻好拋竿繼續釣魚,而姚廣孝也沒離開的意思,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
李景隆見朱軒他們的談話已經談完了,帶著小家夥們端著點心走了出來。
“老和尚、你還不走?想留下來吃晚飯嗎?”李景隆不耐煩的問道。
“李施主、貧僧以後就是軒少爺的人,跟在軒少身邊當個管家。”姚廣孝不急不躁的說道。
朱軒迴頭看向姚廣孝,自己什麽時候答應姚廣孝收下他的?
罷了、罷了,姚廣孝想跟隨就跟隨,反正姚廣孝是一個有能耐的人,能幫她做事還能省下他不少麻煩。
反正、隻要自己不被姚廣孝蠱惑就行。
遠在北平府的燕王府內,燕王朱棣著拿著錦衣衛傳來的折子,臉上湧現出莫大的喜意。
忽然間、他打了一個激靈,好似自己少了什麽東西一樣,心裏空落落的。
“王爺、陛下傳來的折子上說了什麽?”邊上的徐妙雲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孩童,忍不住問道。
徐妙雲抱著的孩子,正是燕王朱棣的二子朱高煦。
而他們邊上還有一個四五歲大的小胖墩,小胖墩大口大口的吃著點心,此人正是燕王朱棣的長子朱高熾 。
這孩子出生就比別的孩子胖,現在更加胖了,比同齡人胖兩圈。
“妙雲、父皇允許我們一家迴應天城了。”燕王朱棣把折子遞給徐妙雲,激動的說道:“我已經有兩年沒見過爹娘和大哥了,高熾才兩歲就離開了應天,高煦更是連爺爺奶奶都沒見過,這次迴京,我要帶上好東西孝敬爹娘。”
“還有我那可憐的大侄兒,哎……”
一提到朱雄英,燕王朱棣的眼眶就紅了,朱雄英出生以後,他們兄弟幾個把朱雄英寵得不得了,這可是他們老朱家三代第一子啊。
作為叔輩的,誰不得寵著。
隻可惜、如今已經躺棺材板板了。
徐妙雲看著折子,心裏同樣很高興,旋即、黛眉微蹙:“王爺、大侄兒下葬的時候,陛下都沒讓我們迴京,怎麽現在突然讓迴京,難道是皇後娘娘的病情……”
這……
燕王朱棣眉頭一皺,他們是知道馬皇後身體一向不好,現在老爹突然讓他全家迴應天城,難道真的是因為娘的病已經……
“不行、我這就讓人準備禮物去,我要抓緊迴應天。”燕王朱棣急切的說道。
徐妙雲連忙阻攔道:“王爺、不用擔憂,陛下的折子上說的很清楚,沒有急著催我們一家迴去,說明皇後娘娘的身體並無大礙。”
“我們現在應該抓緊時間準備禮品,高麗參大補,還有長白山人參,若是能尋到千年人參獻給皇後娘娘,對皇後娘娘的病情肯定有好處。”
燕王朱棣冷靜下來後,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這才坐下來跟徐妙雲商議起來。
可邊上的朱高熾吃點心的聲音特別大,吵得他心煩,瞬間就被他注意到了:“妙雲、從今天開始給高熾減肥,你看他都胖成球了,等迴去被爹娘看到,肯定會指責我們。”
“若是他敢偷吃,吊起來用鞭子打。”
徐妙雲看著胖乎乎的朱高熾,讚同的點點頭:“高熾確實太胖了,跑幾步就氣喘籲籲的,這樣對身體可不好。”
朱高熾:我不就是胖一點嗎?胖胖的不可愛嗎?
……
另一邊,軒府內,朱元璋參觀著馬棚院子裏的工坊,鄉親們沒有一個偷懶的,幹的特別起勁。
“不錯、咱大孫弄出來的蚊香,驅蚊效果實在是太好了。”
朱元璋說著把楊二毛叫了過來:“一盤蚊香的成本是多少錢?”
楊二毛指著院子裏堆成小山一樣的艾草,還有黏土:“迴朱老爺的話,艾草和黏土都不要錢,花錢的隻有木炭和雄黃,不過,木炭和雄黃的用量非常少。”
“木炭和雄黃加上工錢,算下來二十盤蚊香隻需要一文錢的成本。”
這麽低的成本!
朱元璋一臉的震驚,接著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如此低的成本,到時候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了,咱大孫這次做的好,就應該多弄一些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楊二毛笑著誇讚道:“軒小少爺心善就是活菩薩,若不是軒小少爺照顧鄉親們,今年恐怕大家的日子又難過了。”
“什麽?”
朱元璋眉頭一皺:“今年應天的氣候比較好,為什麽你們的日子還會難過?”
邊上的劉三吾也是好奇,他剛才出門轉了一圈,田地裏的莊稼長勢都不錯,一看就是豐收的年成,大家的日子應該不難過才對。
楊二毛猶豫起來,既然朱老爺是軒小少爺的爺爺,他也就不打算隱瞞,於是說道:“頭兩年應天幹旱,田地裏的收成很差,交了稅就所所剩無幾了。”
“鄉親們為了活下去,大部分人家選擇把田地賣給了官紳,然後從官紳地主家裏租田地耕種,成為佃戶。”
“佃戶每年要交給官紳差不多一半的租子,租官紳的田地雖然沒了田稅,但還有人丁稅,很多農戶家裏能幹活的勞動力就一兩個,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這人丁稅可一點都不能少。”
姚廣孝渾身一顫,皇長孫是怎麽知道他的內心想法?
難道是睡覺的時候說夢話被人聽到了?
姚廣孝壓下心裏的震驚和恐懼,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跟張軒說。
他姚廣孝原先確實是在觀察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他並不是想證明什麽,隻是因為朱元璋年紀大了,朱標又太胖了,身子虛,不長壽。
加上在培養的未來儲君皇長孫朱雄英已死。
朱標若是出現個什麽三長兩短,剩下的皇孫又都還年幼。
到時候儲君之位基本會在幾個王爺之間爭奪,他不想大明百姓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姚廣孝打算從諸位王爺中選擇一個輔佐,他多番打聽下來,朱元璋的兒子除了長子朱標,朱棣確實是最優秀的,姚廣孝打算找機會見見燕王朱棣。
若是燕王朱棣是合格的帝王,姚廣孝就會全力輔佐他,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可現在!
皇長孫活的好好的,什麽燕王朱棣,一邊去。
姚廣孝沉思片刻,這才說道:“軒少爺、帽子隻是帽子,無論它是白帽子還是黑帽子,都跟‘皇’無關。”
“貧僧之所以送你一頂白帽子,隻是覺得貧僧與你有緣罷了。”
“貧僧可以在這裏以佛祖起誓,貧僧絕對不會參與什麽皇位之爭,更不會拉你造反,因為貧僧隻想百姓安居樂業,免於戰火。”
姚廣孝暗道,反正皇位遲早是要傳給你的,而且你才是正統,我輔佐你並不違背誓言。
朱軒感覺自己聽錯了一樣,你個黑袍妖僧居然沒有造反的心思,哄小孩呢。
朱軒一時有點搞不懂了,難道真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又沒有兵權,姚廣孝沒必要選擇他,選擇他還不如隨便選一個王爺成功的幾率都大。
思量片刻之後,朱軒還是沒想明白,隻好拋竿繼續釣魚,而姚廣孝也沒離開的意思,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
李景隆見朱軒他們的談話已經談完了,帶著小家夥們端著點心走了出來。
“老和尚、你還不走?想留下來吃晚飯嗎?”李景隆不耐煩的問道。
“李施主、貧僧以後就是軒少爺的人,跟在軒少身邊當個管家。”姚廣孝不急不躁的說道。
朱軒迴頭看向姚廣孝,自己什麽時候答應姚廣孝收下他的?
罷了、罷了,姚廣孝想跟隨就跟隨,反正姚廣孝是一個有能耐的人,能幫她做事還能省下他不少麻煩。
反正、隻要自己不被姚廣孝蠱惑就行。
遠在北平府的燕王府內,燕王朱棣著拿著錦衣衛傳來的折子,臉上湧現出莫大的喜意。
忽然間、他打了一個激靈,好似自己少了什麽東西一樣,心裏空落落的。
“王爺、陛下傳來的折子上說了什麽?”邊上的徐妙雲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孩童,忍不住問道。
徐妙雲抱著的孩子,正是燕王朱棣的二子朱高煦。
而他們邊上還有一個四五歲大的小胖墩,小胖墩大口大口的吃著點心,此人正是燕王朱棣的長子朱高熾 。
這孩子出生就比別的孩子胖,現在更加胖了,比同齡人胖兩圈。
“妙雲、父皇允許我們一家迴應天城了。”燕王朱棣把折子遞給徐妙雲,激動的說道:“我已經有兩年沒見過爹娘和大哥了,高熾才兩歲就離開了應天,高煦更是連爺爺奶奶都沒見過,這次迴京,我要帶上好東西孝敬爹娘。”
“還有我那可憐的大侄兒,哎……”
一提到朱雄英,燕王朱棣的眼眶就紅了,朱雄英出生以後,他們兄弟幾個把朱雄英寵得不得了,這可是他們老朱家三代第一子啊。
作為叔輩的,誰不得寵著。
隻可惜、如今已經躺棺材板板了。
徐妙雲看著折子,心裏同樣很高興,旋即、黛眉微蹙:“王爺、大侄兒下葬的時候,陛下都沒讓我們迴京,怎麽現在突然讓迴京,難道是皇後娘娘的病情……”
這……
燕王朱棣眉頭一皺,他們是知道馬皇後身體一向不好,現在老爹突然讓他全家迴應天城,難道真的是因為娘的病已經……
“不行、我這就讓人準備禮物去,我要抓緊迴應天。”燕王朱棣急切的說道。
徐妙雲連忙阻攔道:“王爺、不用擔憂,陛下的折子上說的很清楚,沒有急著催我們一家迴去,說明皇後娘娘的身體並無大礙。”
“我們現在應該抓緊時間準備禮品,高麗參大補,還有長白山人參,若是能尋到千年人參獻給皇後娘娘,對皇後娘娘的病情肯定有好處。”
燕王朱棣冷靜下來後,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這才坐下來跟徐妙雲商議起來。
可邊上的朱高熾吃點心的聲音特別大,吵得他心煩,瞬間就被他注意到了:“妙雲、從今天開始給高熾減肥,你看他都胖成球了,等迴去被爹娘看到,肯定會指責我們。”
“若是他敢偷吃,吊起來用鞭子打。”
徐妙雲看著胖乎乎的朱高熾,讚同的點點頭:“高熾確實太胖了,跑幾步就氣喘籲籲的,這樣對身體可不好。”
朱高熾:我不就是胖一點嗎?胖胖的不可愛嗎?
……
另一邊,軒府內,朱元璋參觀著馬棚院子裏的工坊,鄉親們沒有一個偷懶的,幹的特別起勁。
“不錯、咱大孫弄出來的蚊香,驅蚊效果實在是太好了。”
朱元璋說著把楊二毛叫了過來:“一盤蚊香的成本是多少錢?”
楊二毛指著院子裏堆成小山一樣的艾草,還有黏土:“迴朱老爺的話,艾草和黏土都不要錢,花錢的隻有木炭和雄黃,不過,木炭和雄黃的用量非常少。”
“木炭和雄黃加上工錢,算下來二十盤蚊香隻需要一文錢的成本。”
這麽低的成本!
朱元璋一臉的震驚,接著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如此低的成本,到時候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了,咱大孫這次做的好,就應該多弄一些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楊二毛笑著誇讚道:“軒小少爺心善就是活菩薩,若不是軒小少爺照顧鄉親們,今年恐怕大家的日子又難過了。”
“什麽?”
朱元璋眉頭一皺:“今年應天的氣候比較好,為什麽你們的日子還會難過?”
邊上的劉三吾也是好奇,他剛才出門轉了一圈,田地裏的莊稼長勢都不錯,一看就是豐收的年成,大家的日子應該不難過才對。
楊二毛猶豫起來,既然朱老爺是軒小少爺的爺爺,他也就不打算隱瞞,於是說道:“頭兩年應天幹旱,田地裏的收成很差,交了稅就所所剩無幾了。”
“鄉親們為了活下去,大部分人家選擇把田地賣給了官紳,然後從官紳地主家裏租田地耕種,成為佃戶。”
“佃戶每年要交給官紳差不多一半的租子,租官紳的田地雖然沒了田稅,但還有人丁稅,很多農戶家裏能幹活的勞動力就一兩個,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這人丁稅可一點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