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燒製玻璃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吧!
朱軒也不再多說,從小院出來後,朝著琉璃工坊走去。
當然、蔣瓛是寸步不離的,原本藍氏也要跟著去的,朱軒擔心外婆被燙到 就沒讓藍氏跟著,讓她留在家裏陪著奶奶。
至於常茂和常升,他們都要去當值的,更何況朱元璋等會就要過來,他們哥倆可不敢曠工。
朱軒來到琉璃工坊這邊,先是去看了看煉焦爐,已經有很多焦炭出爐了。
“趙虎、燒爐……”
“好的、小少爺……”
趙虎以前在琉璃工坊做過工,這次去購買礦山沙石也是他負責的,並且還為張軒招來了十個燒製琉璃的師傅。
隨著一口窯爐點燃,水風車唿唿的吹了起來,窯爐裏的焦炭越燒越旺。
當然、這個溫度還不足以讓石英沙變軟,玻璃不叫熔點,而叫軟化點。
石英沙的軟化點高達1600度,而燒製玻璃的窯爐的溫度也就幾百度而已。
朱軒早有準備,他用草木灰已經提純出了純堿,純堿就能降低石英沙的軟化點。
朱軒還準備了石灰石,加入石灰石燒製的玻璃,能增加玻璃的穩定性以及機械強度。
隨著第一份原料在窯爐裏軟化,坩堝裏變得如同岩漿一樣,趙虎他們趕忙把軟化後的岩漿取出來,用鐵管開始吹塑,還要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加快塑型的速度。
趙虎招來的都是老師傅了,動作手法很是熟練,很快就吹出了一個花瓶一樣的玻璃器皿。
“二次淬火……”朱軒在不遠處喊道。
而次淬火不僅能讓玻璃器皿的穩定性更好,還能提前引爆不是穩定的玻璃器皿。
二次淬火正常的爐溫就夠了,隨著二次淬火結束,一個火紅的花瓶就出爐了。
所有人都站在一旁等著花瓶冷卻,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這個花瓶的硬度,隻有等冷卻下來以後才能做測試。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當花瓶冷卻下來後,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瓶,看得周圍的人兩眼發光。
就算是那些燒琉璃的老師傅也是一樣,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透徹的琉璃。
不對、小東家說了,這玩意不叫琉璃,叫玻璃。
朱軒用東西試了試溫度,見沒什麽問題後,一臉期待的把玻璃花瓶拿在手中,此時的玻璃花瓶還有一點溫熱。
他這次可是用石英沙燒的玻璃,正常來說,耐火耐高溫,而且硬度高,如果這次燒製成功了,他就可以燒製實驗用的玻璃器皿了。
朱軒先是用石頭輕輕敲了敲玻璃花瓶。
“叮當、叮當……”玻璃花瓶發出一陣清脆的響聲,但卻沒有一點破裂的痕跡。
朱軒大喜,看來是成功了,以這個硬度,以後的玻璃器皿用途就廣泛了。
接下來就是測試耐高溫,朱軒先是把玻璃花瓶放在火上燒,正常樹木燃燒的溫度也就在200攝氏度到三百攝氏度之間。
所在火焰的灼燒,玻璃花瓶底部很快就燒紅了,但玻璃花瓶沒有一點變形的跡象。
差不多燒了半個小時,玻璃花瓶依然如初。
朱軒大喜,周圍的人也露出了震驚之色,這可跟他們以往燒製的琉璃不一樣啊。
無論是硬度還是耐溫程度,都完全不能比的。
“趙虎、幫我取些水過來。”
“好的、小少爺……”
趙虎很快就提著一桶清水過來了,朱軒把花瓶灌了半瓶水,繼續放在火上燒,隨著時間的流逝,玻璃花瓶的水很快就沸騰了。
“哈哈……成功了。”朱軒咧嘴一笑。
“蔣叔、把我準備好的圖紙給我。”
蔣瓛從懷裏取出一些圖紙,朱軒接過圖紙直接遞給了這些老師傅。
“你們按照圖紙上畫的燒製,對了、等把圖紙上的器皿燒製好以後,你們可以把坩堝弄大一點,幫我燒製一些平整的玻璃出來。”
朱軒說著指向一張圖紙:“就是這樣的,越大越好……”
老師傅們看向圖紙,圖紙上的平板玻璃燒製起來很簡單,比吹塑簡單多了。”
“好的、小東家……”
朱軒想了想,又交代道:“我讓人運迴來了各種原材料,你們可以用不同的原材料搭配做實驗,燒製不同玻璃出來。”
朱軒剛才測試過了,燒製出來的玻璃花瓶硬度雖然很高,但一錘子下去還是得碎,根本達不到防彈玻璃的百分之一。
朱軒隻是大概知道如何燒製玻璃,具體的配方他就不知道了,需要工人們不停的去嚐試。
也隻有這樣,工人們才能進步,才能提升工業的水平。
“大孫……”
就在這時,朱元璋快步走了過來。
“爺爺、你怎麽來了?玻璃工坊這邊容易燙傷,爺爺你在家裏陪奶奶就行。”
“瞧你這話說的,你都不怕被燙傷,咱還能怕嗎?”朱元璋故作生氣的說道,旋即又好奇道:“大孫、現在怎麽樣了?要不要爺爺從工部請一些琉璃工匠來幫忙?”
他是擔心大孫燒不出好的琉璃,大孫不高興了咋辦。
“爺爺、不用了,你看,這就是剛燒製出來的玻璃花瓶。”朱軒把桌子上的玻璃拿起來遞給朱元璋。
“這!!!”
朱元璋看著透明的玻璃花瓶,一眼就喜歡上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琉璃呢。
“爺爺、這個玻璃花瓶的硬度很好,輕易不會破碎,而且耐高溫,用來燒水煮茶都沒問題。”朱軒笑著說道。
“這!這是真的嗎?”朱元璋一臉的震驚,如果真如大孫說的那樣,玻璃器皿完全可以替代百姓現在使用的那些粗糙的陶罐啊。
朱軒又給朱元璋演示了一遍,看得朱元璋嘖嘖稱奇,愛不釋手的拿著玻璃花瓶把玩。
“爺爺、這種透明的玻璃用途很廣泛,孫兒準備燒製一些平板玻璃出來,可以用來安裝在窗戶上,到時候光線就可以穿透到屋子裏,屋子裏就會很亮堂。”
“而且、很能搭建溫室大棚……”
朱元璋的眼睛越來越亮,他的禦書房雖然很大很寬敞,但隻要關上窗戶,裏麵的光線就會暗沉,批閱奏折都時候很傷眼睛。
如果把窗戶都安裝上大孫說的玻璃,以後即便是關上窗戶,屋子裏依舊明亮。
“大孫、你說的溫室大棚是什麽東西?”朱元璋好奇道。
朱軒也不再多說,從小院出來後,朝著琉璃工坊走去。
當然、蔣瓛是寸步不離的,原本藍氏也要跟著去的,朱軒擔心外婆被燙到 就沒讓藍氏跟著,讓她留在家裏陪著奶奶。
至於常茂和常升,他們都要去當值的,更何況朱元璋等會就要過來,他們哥倆可不敢曠工。
朱軒來到琉璃工坊這邊,先是去看了看煉焦爐,已經有很多焦炭出爐了。
“趙虎、燒爐……”
“好的、小少爺……”
趙虎以前在琉璃工坊做過工,這次去購買礦山沙石也是他負責的,並且還為張軒招來了十個燒製琉璃的師傅。
隨著一口窯爐點燃,水風車唿唿的吹了起來,窯爐裏的焦炭越燒越旺。
當然、這個溫度還不足以讓石英沙變軟,玻璃不叫熔點,而叫軟化點。
石英沙的軟化點高達1600度,而燒製玻璃的窯爐的溫度也就幾百度而已。
朱軒早有準備,他用草木灰已經提純出了純堿,純堿就能降低石英沙的軟化點。
朱軒還準備了石灰石,加入石灰石燒製的玻璃,能增加玻璃的穩定性以及機械強度。
隨著第一份原料在窯爐裏軟化,坩堝裏變得如同岩漿一樣,趙虎他們趕忙把軟化後的岩漿取出來,用鐵管開始吹塑,還要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加快塑型的速度。
趙虎招來的都是老師傅了,動作手法很是熟練,很快就吹出了一個花瓶一樣的玻璃器皿。
“二次淬火……”朱軒在不遠處喊道。
而次淬火不僅能讓玻璃器皿的穩定性更好,還能提前引爆不是穩定的玻璃器皿。
二次淬火正常的爐溫就夠了,隨著二次淬火結束,一個火紅的花瓶就出爐了。
所有人都站在一旁等著花瓶冷卻,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這個花瓶的硬度,隻有等冷卻下來以後才能做測試。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當花瓶冷卻下來後,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瓶,看得周圍的人兩眼發光。
就算是那些燒琉璃的老師傅也是一樣,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透徹的琉璃。
不對、小東家說了,這玩意不叫琉璃,叫玻璃。
朱軒用東西試了試溫度,見沒什麽問題後,一臉期待的把玻璃花瓶拿在手中,此時的玻璃花瓶還有一點溫熱。
他這次可是用石英沙燒的玻璃,正常來說,耐火耐高溫,而且硬度高,如果這次燒製成功了,他就可以燒製實驗用的玻璃器皿了。
朱軒先是用石頭輕輕敲了敲玻璃花瓶。
“叮當、叮當……”玻璃花瓶發出一陣清脆的響聲,但卻沒有一點破裂的痕跡。
朱軒大喜,看來是成功了,以這個硬度,以後的玻璃器皿用途就廣泛了。
接下來就是測試耐高溫,朱軒先是把玻璃花瓶放在火上燒,正常樹木燃燒的溫度也就在200攝氏度到三百攝氏度之間。
所在火焰的灼燒,玻璃花瓶底部很快就燒紅了,但玻璃花瓶沒有一點變形的跡象。
差不多燒了半個小時,玻璃花瓶依然如初。
朱軒大喜,周圍的人也露出了震驚之色,這可跟他們以往燒製的琉璃不一樣啊。
無論是硬度還是耐溫程度,都完全不能比的。
“趙虎、幫我取些水過來。”
“好的、小少爺……”
趙虎很快就提著一桶清水過來了,朱軒把花瓶灌了半瓶水,繼續放在火上燒,隨著時間的流逝,玻璃花瓶的水很快就沸騰了。
“哈哈……成功了。”朱軒咧嘴一笑。
“蔣叔、把我準備好的圖紙給我。”
蔣瓛從懷裏取出一些圖紙,朱軒接過圖紙直接遞給了這些老師傅。
“你們按照圖紙上畫的燒製,對了、等把圖紙上的器皿燒製好以後,你們可以把坩堝弄大一點,幫我燒製一些平整的玻璃出來。”
朱軒說著指向一張圖紙:“就是這樣的,越大越好……”
老師傅們看向圖紙,圖紙上的平板玻璃燒製起來很簡單,比吹塑簡單多了。”
“好的、小東家……”
朱軒想了想,又交代道:“我讓人運迴來了各種原材料,你們可以用不同的原材料搭配做實驗,燒製不同玻璃出來。”
朱軒剛才測試過了,燒製出來的玻璃花瓶硬度雖然很高,但一錘子下去還是得碎,根本達不到防彈玻璃的百分之一。
朱軒隻是大概知道如何燒製玻璃,具體的配方他就不知道了,需要工人們不停的去嚐試。
也隻有這樣,工人們才能進步,才能提升工業的水平。
“大孫……”
就在這時,朱元璋快步走了過來。
“爺爺、你怎麽來了?玻璃工坊這邊容易燙傷,爺爺你在家裏陪奶奶就行。”
“瞧你這話說的,你都不怕被燙傷,咱還能怕嗎?”朱元璋故作生氣的說道,旋即又好奇道:“大孫、現在怎麽樣了?要不要爺爺從工部請一些琉璃工匠來幫忙?”
他是擔心大孫燒不出好的琉璃,大孫不高興了咋辦。
“爺爺、不用了,你看,這就是剛燒製出來的玻璃花瓶。”朱軒把桌子上的玻璃拿起來遞給朱元璋。
“這!!!”
朱元璋看著透明的玻璃花瓶,一眼就喜歡上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琉璃呢。
“爺爺、這個玻璃花瓶的硬度很好,輕易不會破碎,而且耐高溫,用來燒水煮茶都沒問題。”朱軒笑著說道。
“這!這是真的嗎?”朱元璋一臉的震驚,如果真如大孫說的那樣,玻璃器皿完全可以替代百姓現在使用的那些粗糙的陶罐啊。
朱軒又給朱元璋演示了一遍,看得朱元璋嘖嘖稱奇,愛不釋手的拿著玻璃花瓶把玩。
“爺爺、這種透明的玻璃用途很廣泛,孫兒準備燒製一些平板玻璃出來,可以用來安裝在窗戶上,到時候光線就可以穿透到屋子裏,屋子裏就會很亮堂。”
“而且、很能搭建溫室大棚……”
朱元璋的眼睛越來越亮,他的禦書房雖然很大很寬敞,但隻要關上窗戶,裏麵的光線就會暗沉,批閱奏折都時候很傷眼睛。
如果把窗戶都安裝上大孫說的玻璃,以後即便是關上窗戶,屋子裏依舊明亮。
“大孫、你說的溫室大棚是什麽東西?”朱元璋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