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元璋借雞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遠征商行的事情,朱元璋壓下大臣們的議論聲。
“北方多地連年幹旱,導致蝗災泛濫,現在蝗災有南下的趨勢,諸位愛卿可有解決的辦法?”
蝗災這個問題,困擾了每個朝代,大臣們一時說不出話來,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李善長見狀,隻好再一次站了出來:“上位、對付蝗災,曆朝曆代總結出來的經驗有煙熏法,挖溝火燒法……”
“如今我大明在治理北方蝗災中,也是用的這些辦法,如果蝗災範圍小還能控製,可這些年蝗災範圍越來越大,臣和諸位大臣也商討過,可一直沒有想出更好的治蝗辦法。”
朱元璋心裏暗笑,你們一個個整天隻知道結黨營私,能想出來屁的辦法,還不如八歲大的孩子。
沒錯、你們一個個都不如咱大孫。
一想到朱軒,朱元璋就忍不住笑了起來,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大孫抱在懷裏。
李善長眉頭緊鎖,朱元璋今天是怎麽了?雖然說朱元璋平時生氣的時候也是笑著的,可今天這笑容,怎麽怪怪的,有哪裏不對勁。
“咳、咳咳……”
朱元璋假裝咳了幾聲,不慌不忙的說道:“近日咱去喂雞都時候,看到院子裏的雞追著蝗蟲啄,即便蝗蟲能飛,最終還是進了雞的肚子裏麵。”
“當時咱看得驚奇,沒想到飼養的雞有如此厲害,咱瞬間就想到了北方的蝗災,是不是可以讓雞去消滅一部分蝗蟲。”
“於是、咱就讓人抓了上千隻蝗蟲迴來,放在院子裏讓雞啄。”
“哎嘿!這還真讓咱發現了了不得的事情,一隻半大的雞每天能吃下四五十隻蝗蟲,一隻成年的雞能吃下百隻左右的蝗蟲。”
“最主要的是,被雞盯上的蝗蟲,都沒有逃脫的機會,而且吃了蝗蟲的,老母雞嚇得更加勤了,雞的長勢也快,雞肉也更加肥嫩……”
這!!!
所以大臣們都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蝗蟲的克星居然是家裏飼養的雞。
至於朱元璋有沒有說謊,他們是一點都不懷疑,因為朱元璋在皇宮裏不僅開辟了菜園,還飼養了不少雞鴨鵝。
大臣們現在那叫一個懊悔,這麽好的立功機會,自己怎麽就沒抓住呢,每天多看幾眼雞不就什麽都有了。
如果讓朱元璋知道大臣們的想法,絕對會嗤之以鼻,你們看的雞還少嗎?隔三差五的都要往教坊司跑幾次。
“恭賀吾皇萬歲萬萬歲……恭賀大明萬年……”
“恭賀吾皇萬歲萬萬歲……恭賀大明萬年……”
……
一時間、朝堂上響起震耳欲聾的呐喊聲,這音浪,都快趕上獅吼功了。
跟著大臣們叩拜的太子朱標,此時滿腦子問號,好家夥、最近老爹迴宮都是大晚上的,他去哪裏看雞啊,難道老爹出宮以後不是在城裏?
朱元璋笑的很暢快,瞧你們一個個沒見過世麵的樣子,等咱大孫迴宮以後,有你們震驚的。
“戶部負責收購雞仔滅蝗事宜,民間的雞可以借用,咱幫他們喂養雞,一兩個月的時間,半大的小雞變成幾斤重的大雞,老百姓肯定樂意。”
朱元璋是故意說給大臣們聽的,如果朝廷全權收購雞仔,到時候雞價必定大漲,因為老百姓手上根本沒有多少雞,大頭都在大臣豪紳士族手上。
果然、聽了朱元璋的話,大臣們眼前一亮,如果自己家飼養雞仔的話,一兩個月的時間需要消耗不少糧食。
如果把雞仔姐給朝廷的話,豈不是要省下很多糧食。
他們也不怕朝廷借了就不還,他們不會用自己家的名義把雞借出去,而是用普通老百姓的名義。
如果朝廷敢不還雞,他們稍微煽風點火,必定會鬧得天怒人怨,你老朱家還想不想得民心了?
散朝後,朱元璋急不可耐的迴乾清宮換衣服,太子朱標這次沒有跟大臣們攀談,而是追著朱元璋來到乾清宮。
“爹、你怎麽能讓大臣們入夥呢?這可是曆朝曆代從未有過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大明滅了倭國,倭國的所有資源都應該是朝廷的。”
太子朱標滿臉的擔憂,他擔心大臣們變得越來越有錢,到時候誰還能壓製得住他們。
朱元璋伸開雙手,王二狗正在為他更衣,他看了一眼朱標,露出一抹失望的眼神。
這大兒子比起大孫,啥也不是。
“標兒、你心裏所想的,咱何嚐不知道?”
“可你想過沒有,倭寇在咱大明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的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啊。”
“可咱大明窮啊,國庫空虛啊,無法發動大軍出海征伐,咱每每想起那些被倭寇殘害的百姓,心裏特別難受。”
“咱大明不是真正的窮,錢和糧食都在豪紳士族手上,咱不能跟他們硬搶,既然如此,咱何不成立一個遠征商行,讓他們自己把銀錢和糧食拿出來。”
太子朱標沉默了,他難道不知道沿海百姓在經曆什麽苦難嗎?可他還是不讚成朱元璋的決定。
朱元璋也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標兒、這天下何其之大,隻靠朝廷的力量,拿下北方草原都不容易。”
“咱不怕豪紳士族越來越有錢,因為咱占的比例更多,等拿下倭國以後,他們得到了利益 肯定會想要更多的利益,到時候、咱大明軍隊可以繼續遠征,那麽廣闊的土地,即便大明人口翻十幾倍乃至上百倍都沒問題。”
“隻要他們有實力,他們可以自己遠征,他們所占領的土地就是華夏之土地,哪怕有一天咱大明沒了,華夏之人也依然長存,他們會迴來趕走蠻夷的。”
這!!!
太子朱標一時說不出話來,他聽懂了朱元璋話裏的意思,沒有一個朝代是可以長存的,曆朝曆代最多的也就三百年左右。
他老爹這是擔心再出現蒙元入侵,成為華夏的主宰,而那些大明遠征所占領的土地,將會是華夏的希望,是大明的希望。
就朱元璋這份心胸,太子朱標自愧不如,在朱元璋心裏,即便大明沒了,隻要依然是漢人掌權就行。
朱元璋此時已經換好了衣服,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咱老朱家不能成為罪人,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咱老朱家守護的是大明百姓……”
這一句罪人,說的是宋朝,讓蒙元入主漢人天下,奴役漢人。
而這句守國門,說的就是那些大明之外的國家。
“北方多地連年幹旱,導致蝗災泛濫,現在蝗災有南下的趨勢,諸位愛卿可有解決的辦法?”
蝗災這個問題,困擾了每個朝代,大臣們一時說不出話來,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李善長見狀,隻好再一次站了出來:“上位、對付蝗災,曆朝曆代總結出來的經驗有煙熏法,挖溝火燒法……”
“如今我大明在治理北方蝗災中,也是用的這些辦法,如果蝗災範圍小還能控製,可這些年蝗災範圍越來越大,臣和諸位大臣也商討過,可一直沒有想出更好的治蝗辦法。”
朱元璋心裏暗笑,你們一個個整天隻知道結黨營私,能想出來屁的辦法,還不如八歲大的孩子。
沒錯、你們一個個都不如咱大孫。
一想到朱軒,朱元璋就忍不住笑了起來,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大孫抱在懷裏。
李善長眉頭緊鎖,朱元璋今天是怎麽了?雖然說朱元璋平時生氣的時候也是笑著的,可今天這笑容,怎麽怪怪的,有哪裏不對勁。
“咳、咳咳……”
朱元璋假裝咳了幾聲,不慌不忙的說道:“近日咱去喂雞都時候,看到院子裏的雞追著蝗蟲啄,即便蝗蟲能飛,最終還是進了雞的肚子裏麵。”
“當時咱看得驚奇,沒想到飼養的雞有如此厲害,咱瞬間就想到了北方的蝗災,是不是可以讓雞去消滅一部分蝗蟲。”
“於是、咱就讓人抓了上千隻蝗蟲迴來,放在院子裏讓雞啄。”
“哎嘿!這還真讓咱發現了了不得的事情,一隻半大的雞每天能吃下四五十隻蝗蟲,一隻成年的雞能吃下百隻左右的蝗蟲。”
“最主要的是,被雞盯上的蝗蟲,都沒有逃脫的機會,而且吃了蝗蟲的,老母雞嚇得更加勤了,雞的長勢也快,雞肉也更加肥嫩……”
這!!!
所以大臣們都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蝗蟲的克星居然是家裏飼養的雞。
至於朱元璋有沒有說謊,他們是一點都不懷疑,因為朱元璋在皇宮裏不僅開辟了菜園,還飼養了不少雞鴨鵝。
大臣們現在那叫一個懊悔,這麽好的立功機會,自己怎麽就沒抓住呢,每天多看幾眼雞不就什麽都有了。
如果讓朱元璋知道大臣們的想法,絕對會嗤之以鼻,你們看的雞還少嗎?隔三差五的都要往教坊司跑幾次。
“恭賀吾皇萬歲萬萬歲……恭賀大明萬年……”
“恭賀吾皇萬歲萬萬歲……恭賀大明萬年……”
……
一時間、朝堂上響起震耳欲聾的呐喊聲,這音浪,都快趕上獅吼功了。
跟著大臣們叩拜的太子朱標,此時滿腦子問號,好家夥、最近老爹迴宮都是大晚上的,他去哪裏看雞啊,難道老爹出宮以後不是在城裏?
朱元璋笑的很暢快,瞧你們一個個沒見過世麵的樣子,等咱大孫迴宮以後,有你們震驚的。
“戶部負責收購雞仔滅蝗事宜,民間的雞可以借用,咱幫他們喂養雞,一兩個月的時間,半大的小雞變成幾斤重的大雞,老百姓肯定樂意。”
朱元璋是故意說給大臣們聽的,如果朝廷全權收購雞仔,到時候雞價必定大漲,因為老百姓手上根本沒有多少雞,大頭都在大臣豪紳士族手上。
果然、聽了朱元璋的話,大臣們眼前一亮,如果自己家飼養雞仔的話,一兩個月的時間需要消耗不少糧食。
如果把雞仔姐給朝廷的話,豈不是要省下很多糧食。
他們也不怕朝廷借了就不還,他們不會用自己家的名義把雞借出去,而是用普通老百姓的名義。
如果朝廷敢不還雞,他們稍微煽風點火,必定會鬧得天怒人怨,你老朱家還想不想得民心了?
散朝後,朱元璋急不可耐的迴乾清宮換衣服,太子朱標這次沒有跟大臣們攀談,而是追著朱元璋來到乾清宮。
“爹、你怎麽能讓大臣們入夥呢?這可是曆朝曆代從未有過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大明滅了倭國,倭國的所有資源都應該是朝廷的。”
太子朱標滿臉的擔憂,他擔心大臣們變得越來越有錢,到時候誰還能壓製得住他們。
朱元璋伸開雙手,王二狗正在為他更衣,他看了一眼朱標,露出一抹失望的眼神。
這大兒子比起大孫,啥也不是。
“標兒、你心裏所想的,咱何嚐不知道?”
“可你想過沒有,倭寇在咱大明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的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啊。”
“可咱大明窮啊,國庫空虛啊,無法發動大軍出海征伐,咱每每想起那些被倭寇殘害的百姓,心裏特別難受。”
“咱大明不是真正的窮,錢和糧食都在豪紳士族手上,咱不能跟他們硬搶,既然如此,咱何不成立一個遠征商行,讓他們自己把銀錢和糧食拿出來。”
太子朱標沉默了,他難道不知道沿海百姓在經曆什麽苦難嗎?可他還是不讚成朱元璋的決定。
朱元璋也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標兒、這天下何其之大,隻靠朝廷的力量,拿下北方草原都不容易。”
“咱不怕豪紳士族越來越有錢,因為咱占的比例更多,等拿下倭國以後,他們得到了利益 肯定會想要更多的利益,到時候、咱大明軍隊可以繼續遠征,那麽廣闊的土地,即便大明人口翻十幾倍乃至上百倍都沒問題。”
“隻要他們有實力,他們可以自己遠征,他們所占領的土地就是華夏之土地,哪怕有一天咱大明沒了,華夏之人也依然長存,他們會迴來趕走蠻夷的。”
這!!!
太子朱標一時說不出話來,他聽懂了朱元璋話裏的意思,沒有一個朝代是可以長存的,曆朝曆代最多的也就三百年左右。
他老爹這是擔心再出現蒙元入侵,成為華夏的主宰,而那些大明遠征所占領的土地,將會是華夏的希望,是大明的希望。
就朱元璋這份心胸,太子朱標自愧不如,在朱元璋心裏,即便大明沒了,隻要依然是漢人掌權就行。
朱元璋此時已經換好了衣服,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咱老朱家不能成為罪人,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咱老朱家守護的是大明百姓……”
這一句罪人,說的是宋朝,讓蒙元入主漢人天下,奴役漢人。
而這句守國門,說的就是那些大明之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