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李琪都妒忌的李景隆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了、到時候你要幫忙照看李景隆他們家的貨船,不能讓人騷擾到。”
“幫李景隆?”
李琪頓時就懵逼了:“爹、他們家的權勢不比我們家差,而且李景隆很有經商的才華,他們家的商行遍布大明各地。”
“以李景隆的能耐,還需要我們家幫忙照拂嗎?”
說實在的,李琪他們這些年輕一輩,誰不羨慕妒忌李景隆啊。
平時去喝花酒的時候,他們叫一個姑娘,李景隆叫十個,而且、隻要李景隆去了以後,花魁就被他包圓了。
知道為啥不?因為李景隆這叼毛有錢啊,出手又特別大方,老鴇見了都要諂媚得多。
李善長眼神微微一變,朱元璋已經跟他說過李景隆去占城的任務。
朱元璋動用軍儲糧賑災,所有官員都在擔心糧食出現問題,若是不能及時補上的話,會出大問題的。
畢竟大明南北都還在出兵,隨時有可能把軍儲糧運往前線。
之前所有的大臣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因為他們發現,朝廷似乎沒有補充軍儲糧意思。
雖然也派人去各地收購糧食,比如常家、徐達家、李景隆家。
可是、他們幾家收購糧食的動靜都很小,這段時間下來,並沒有收購到多少糧食,所收購的糧食也沒往朝廷糧庫裏補充,而是繼續投入到賑災之中。
官員們也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是擔心大規模收購糧食,會把糧價抬高,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北方的老百姓買不起糧食,南方的老百姓也買不起糧食。
可即便如此,軍儲糧乃國之大事,馬虎不得。
最近很多官員找上李善長,商議如何向朱元璋諫言。
可李善長萬萬沒想到,朱元璋早有了安排。
按照朱元璋當時的話說,大明才多少糧食?本就不夠百姓消耗,咱就不能從附屬國收購糧食嗎?
“轟隆!!!”
這一句話,讓李善長心裏打開了一扇窗,自己還自詡為大明第一謀士呢,沒想到如此淺顯道理都沒想到。
如今已不是當初起兵戰爭暴元的時候了,若是那時,周圍的國家誰會給他們麵子,沒有誰敢跟他們進行貿易,都怕蒙元殺過來。
可如今這天下是大明的,周圍小國也已經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李善長也沒打算隱瞞李琪和朱鏡靜,於是說道:“上位有事安排李景隆外出了,李文忠也在北邊練兵,所以、上位讓我們照顧好李景隆的的貨船和煤礦。”
李善長並沒有全說,其實是用李景隆家的名義,幫皇長孫朱雄英遮掩而已,他還是把皇長孫朱雄英的事情隱瞞了下來,誰讓皇長孫朱雄英還在世的事情,事關國運呢。
沒錯、作為一位未來的儲君,勢必關乎著一國之國運。
李琪恍然大悟,心裏酸溜溜的,他們跟李景隆都是同輩人,人家李景隆已經得到朱元璋重用了。
都把秘密任務安排給了李景隆。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爹、這水洗煤和蜂窩煤如此神奇,特別是蜂窩煤,成本低廉,絕對能快速搶占市場,我們家要在全國各地建立蜂窩煤生產工坊鋪貨嗎?”李景隆雙眼火熱的望著李善長。
大明有六千萬左右的人口,若是能把蜂窩煤推銷至全國各地,好家夥!即便一個蜂窩煤隻賺一個銅錢,也能日進鬥金啊。
他李琪超越李景隆的財富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成為大明首富也指日可待。
以後請叫我李萬三。
李善長揉著鼻梁思索起來,他謀略過人,做事都是走一步看三步,不然也不會成為大明開國功臣,成為大明的開國國公。
思索片刻之後,李善長搖搖頭沉吟道:“切記不可貪心,不然會成為眾矢之的的,而且、我們插手煤炭行業,就已經得罪了原本那些經營煤炭的豪紳士族,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李善長到不是怕了那些人,他乃大明國公,也不怕跟那些豪紳士族鬥,他出手不像朱元璋出手,還有很多顧忌。
更何況、他了解朱元璋的心思,是不想那些豪紳士族做大。
可是、他年紀大了,沒多少年好活了,若是得罪的人太多,等他死了以後,家族肯定會被打壓,李琪他們根本扛不住。
“先在應天府建蜂窩煤工坊,然後慢慢朝著南邊發展……”
還不等他說完,李琪就急了:“爹、我們不應該先搶占先機嗎?這蜂窩煤確實神奇,可是、製作起來又不難,很快就會有人跟風的。”
李善長給了李琪一個白眼:“忘了我剛才說的話了嗎?做人不能貪得無厭,蜂窩煤的利益非常龐大,沒人可以一口吃下,我們吃肉也要讓別人吃肉。”
“還有、你要記住,無論是什麽生意,都不能出現壟斷的情況,當你開始壟斷某一個行當的時候,也是滅亡之時。”
聞言、李琪警鈴大醒,額頭直冒冷汗,自己剛才是利欲熏心衝昏了頭腦。
如果自己家真搶占了蜂窩煤的市場,哪怕隻是大明的五分之一,朱元璋都不會放過他們家的。
朝廷需要的是平衡,怎麽可能讓你一家獨大。
邊上的朱鏡靜並沒有說話,她何嚐聽不出李善長話裏的意思,是擔心一家獨大後父皇出手唄。
雖然朱鏡靜是朱元璋的女兒,但她如今已經嫁給了李琪,古代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肯定是站李家的,除非傻了才會去把李善長說的話告訴朱元璋。
“去吧、時間也不早了,你們下去休息吧。”李善長揮揮手說道。
李琪和朱鏡靜點點,起身就要離開,朱鏡靜剛走兩步又停了下來:“ 爹、明日兒媳想迴宮看望母後,母後的身體一直不好,聽說自從雄英他……母後就臥病在床,兒媳很擔心母後的身體。”
這尼瑪!
李善長的嘴角不停的抽搐,如今馬皇後的身體好著呢,還有你那大侄子,騎起自行車來跟一陣風一樣。
“皇後娘娘的身體你就不用擔心了,上位請了名醫診治,如今身體恢複的很好。”
“而且、皇後娘娘並沒有在皇宮裏,你去了也見不到。”
“幫李景隆?”
李琪頓時就懵逼了:“爹、他們家的權勢不比我們家差,而且李景隆很有經商的才華,他們家的商行遍布大明各地。”
“以李景隆的能耐,還需要我們家幫忙照拂嗎?”
說實在的,李琪他們這些年輕一輩,誰不羨慕妒忌李景隆啊。
平時去喝花酒的時候,他們叫一個姑娘,李景隆叫十個,而且、隻要李景隆去了以後,花魁就被他包圓了。
知道為啥不?因為李景隆這叼毛有錢啊,出手又特別大方,老鴇見了都要諂媚得多。
李善長眼神微微一變,朱元璋已經跟他說過李景隆去占城的任務。
朱元璋動用軍儲糧賑災,所有官員都在擔心糧食出現問題,若是不能及時補上的話,會出大問題的。
畢竟大明南北都還在出兵,隨時有可能把軍儲糧運往前線。
之前所有的大臣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因為他們發現,朝廷似乎沒有補充軍儲糧意思。
雖然也派人去各地收購糧食,比如常家、徐達家、李景隆家。
可是、他們幾家收購糧食的動靜都很小,這段時間下來,並沒有收購到多少糧食,所收購的糧食也沒往朝廷糧庫裏補充,而是繼續投入到賑災之中。
官員們也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是擔心大規模收購糧食,會把糧價抬高,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北方的老百姓買不起糧食,南方的老百姓也買不起糧食。
可即便如此,軍儲糧乃國之大事,馬虎不得。
最近很多官員找上李善長,商議如何向朱元璋諫言。
可李善長萬萬沒想到,朱元璋早有了安排。
按照朱元璋當時的話說,大明才多少糧食?本就不夠百姓消耗,咱就不能從附屬國收購糧食嗎?
“轟隆!!!”
這一句話,讓李善長心裏打開了一扇窗,自己還自詡為大明第一謀士呢,沒想到如此淺顯道理都沒想到。
如今已不是當初起兵戰爭暴元的時候了,若是那時,周圍的國家誰會給他們麵子,沒有誰敢跟他們進行貿易,都怕蒙元殺過來。
可如今這天下是大明的,周圍小國也已經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李善長也沒打算隱瞞李琪和朱鏡靜,於是說道:“上位有事安排李景隆外出了,李文忠也在北邊練兵,所以、上位讓我們照顧好李景隆的的貨船和煤礦。”
李善長並沒有全說,其實是用李景隆家的名義,幫皇長孫朱雄英遮掩而已,他還是把皇長孫朱雄英的事情隱瞞了下來,誰讓皇長孫朱雄英還在世的事情,事關國運呢。
沒錯、作為一位未來的儲君,勢必關乎著一國之國運。
李琪恍然大悟,心裏酸溜溜的,他們跟李景隆都是同輩人,人家李景隆已經得到朱元璋重用了。
都把秘密任務安排給了李景隆。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爹、這水洗煤和蜂窩煤如此神奇,特別是蜂窩煤,成本低廉,絕對能快速搶占市場,我們家要在全國各地建立蜂窩煤生產工坊鋪貨嗎?”李景隆雙眼火熱的望著李善長。
大明有六千萬左右的人口,若是能把蜂窩煤推銷至全國各地,好家夥!即便一個蜂窩煤隻賺一個銅錢,也能日進鬥金啊。
他李琪超越李景隆的財富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成為大明首富也指日可待。
以後請叫我李萬三。
李善長揉著鼻梁思索起來,他謀略過人,做事都是走一步看三步,不然也不會成為大明開國功臣,成為大明的開國國公。
思索片刻之後,李善長搖搖頭沉吟道:“切記不可貪心,不然會成為眾矢之的的,而且、我們插手煤炭行業,就已經得罪了原本那些經營煤炭的豪紳士族,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李善長到不是怕了那些人,他乃大明國公,也不怕跟那些豪紳士族鬥,他出手不像朱元璋出手,還有很多顧忌。
更何況、他了解朱元璋的心思,是不想那些豪紳士族做大。
可是、他年紀大了,沒多少年好活了,若是得罪的人太多,等他死了以後,家族肯定會被打壓,李琪他們根本扛不住。
“先在應天府建蜂窩煤工坊,然後慢慢朝著南邊發展……”
還不等他說完,李琪就急了:“爹、我們不應該先搶占先機嗎?這蜂窩煤確實神奇,可是、製作起來又不難,很快就會有人跟風的。”
李善長給了李琪一個白眼:“忘了我剛才說的話了嗎?做人不能貪得無厭,蜂窩煤的利益非常龐大,沒人可以一口吃下,我們吃肉也要讓別人吃肉。”
“還有、你要記住,無論是什麽生意,都不能出現壟斷的情況,當你開始壟斷某一個行當的時候,也是滅亡之時。”
聞言、李琪警鈴大醒,額頭直冒冷汗,自己剛才是利欲熏心衝昏了頭腦。
如果自己家真搶占了蜂窩煤的市場,哪怕隻是大明的五分之一,朱元璋都不會放過他們家的。
朝廷需要的是平衡,怎麽可能讓你一家獨大。
邊上的朱鏡靜並沒有說話,她何嚐聽不出李善長話裏的意思,是擔心一家獨大後父皇出手唄。
雖然朱鏡靜是朱元璋的女兒,但她如今已經嫁給了李琪,古代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肯定是站李家的,除非傻了才會去把李善長說的話告訴朱元璋。
“去吧、時間也不早了,你們下去休息吧。”李善長揮揮手說道。
李琪和朱鏡靜點點,起身就要離開,朱鏡靜剛走兩步又停了下來:“ 爹、明日兒媳想迴宮看望母後,母後的身體一直不好,聽說自從雄英他……母後就臥病在床,兒媳很擔心母後的身體。”
這尼瑪!
李善長的嘴角不停的抽搐,如今馬皇後的身體好著呢,還有你那大侄子,騎起自行車來跟一陣風一樣。
“皇後娘娘的身體你就不用擔心了,上位請了名醫診治,如今身體恢複的很好。”
“而且、皇後娘娘並沒有在皇宮裏,你去了也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