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李景隆抵達南海海域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咕嗝!!!”
張川山他們下意識的咽起了口水,下意識的退開兩步與姚廣孝拉開距離。
這和尚也太兇殘了,反正他們沒有見過這樣的和尚。
姚廣孝察覺到大家的異常,一臉慈悲的笑了起來:“阿米豆腐、善哉善哉,貧僧大慈大悲,用佛法化解了兩個倭寇的罪孽,送他們去見了佛祖,希望他們能在佛光普照下,來世不要再做畜生……”
我尼瑪!
所有人嘴角都做不停的抽搐,不愧是念經的和尚,說起話來就是有水平,這都能把自己說得高大上。
身上還冒著佛光那種,讓人有一種虔誠想要叩拜的感覺。
張川山安排人去倭寇山寨收繳物資,雖然說倭寇劫掠來的銀錢和糧草,大部分都運迴了倭國。
但是、這麽大一個山寨,還有這麽多倭寇,每天消耗的糧食不是小數,還是能搜出不少糧食的。
“大師、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做什麽?”張川山安排好屬下以後,扭頭望向一臉慈悲的姚廣孝。
陳風的目光也看了過來,如今最強一股倭寇勢力已經被滅,這一帶海域,他們兩家獨大了,他們的投名狀不可謂不大。
有了如此功績,即便是他們歸順朝廷以後,應該也不會被發配邊疆吧。
姚廣孝沉思片刻,開口說道:“如今最大的人倭寇勢力已經被鏟除,雖然、剩下的都是小股作亂的倭寇。”
“但那些倭寇零零碎碎也很多,為了大明沿海地區的安定,剿滅他們是必須的。”
姚廣孝說著頓了頓:“琉球島乃華夏領土,這裏的位置至關重要,所以、在朝廷沒有頒布政策之前,此地還需要你們來鎮守。”
“當然、二位可以先隨貧僧迴應天麵見陛下,親身感受朝廷是真心想要招安你們,讓你們的心落定。”
張川山和陳風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他們還擔心姚廣孝又給他們出難題呢,繼續剿滅那些零散的倭寇不難,怕就是怕姚廣孝讓他們去剿滅陳祖義,那簡直就是去送死。
還有、姚廣孝剛才說的話很委婉,也讓他們安心,隻要他倆去應天的話,即便朝廷想發難,也要顧計留守琉球島的兵馬。
……
另一邊、前往占城的船隊已經來到南海海域。
別看貨船隻有一艘,但護衛的戰船有十艘。
李景隆坐在二樓上,喝著茶望著窗外一望無際的大海。
“小公爺、我們已經抵達南海海域了。”
“抵達南海海域怎麽了?看你一臉緊張的樣子”
呃!!!
陳瑄愣了一愣,連忙解釋道:“小公爺、海盜勢力最大的是陳祖義,擁有上百艘戰船,過萬屬下,他們盤踞於馬六甲海峽,距離南海很近,他們時常來南海劫掠過往商船,還上岸攻打城鎮……”
“我是擔心遇到陳祖義的海盜團夥……”
這次朱元璋指派陳瑄護航,可以看得出,朱元璋的重視。
大明水師,有兩位厲害的將領。
一位是張赫,是朱元璋的小老鄉,大明開國以後就屢立戰功,先是擔任福州都衛指揮副使,誥授明威將軍。
後來、張赫長期在東南沿海一帶鎮守,負責海防,主持剿寇。他多次大敗倭寇,因此晉升為福州衛都指揮副使。
大明禁海之前,就是由張赫開辟海運航道, 多次擊潰倭寇的騷擾,倭寇遇到隻能望風而逃。
可以想象得到,大明初期的水軍實力有多強悍。
當然、因為朝廷重心放在北邊草原的蒙元,沒辦法擴大海軍實力,即便是海軍實力強悍,也沒法顧及大廣闊的海岸線,因此、朝廷不得不選擇禁海。
自從大明禁海以後,張赫依然擔任鎮守海防事宜。
而另一位厲害的海軍將領,就是李景隆眼前這位陳瑄,別看他才三十歲不到,但對於海戰很是了得。
大明初期,海防事宜他跟張赫功不可沒。
“陳祖義麽?”李景隆放下茶杯,眉頭微微一皺,作為勳貴子弟,哪怕他沒有來過南方海域,對於陳祖義的大名還是如雷貫耳的。
“陳將軍、你是擔心陳祖義會打劫我們的船隻?不應該吧,我們這隻船隊基本都是戰船,陳祖義腦殼有包才會來打劫。”李景隆忍不住說道。
海盜、海盜……又不傻,打劫朝廷戰船完全得不償失,戰船又不是商船,即便打劫成功了也得不到什麽好處。
陳瑄點點頭又搖搖頭:“確實是擔心陳祖義會來打劫,我們的船隻進入南海以後,必定已經落入他們的視線。”
“正常來說,他們確實不會跟朝廷的戰船作對,可是、等我們返航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陳祖義在沿海地區都有自己的探子,我們跟占城交易糧食,肯定是瞞不住他們的……”
他沒繼續往下說了,聰明人都知道後續會發生什麽事。
李景隆頓時激動起來,自己的機會這不就來了嗎,他一直渴望領兵作戰,隻可惜舅姥爺一直不給他機會。
他現在是巴不得陳祖義來打劫。
呃!!!
陳瑄一臉懵逼的望著李景隆,這孩子不會是傻了吧?
怎麽聽到海盜打劫就這麽激動,海盜耶!聽清楚是殺人不眨眼的海盜耶。
李景隆激動過後,低頭思索起來,原本這次出使占城,朱元璋一開始是準備讓他們走陸路的,走水路擔心的就是海盜。
可時間緊迫,最後還是決定走水路。
而、這次交易糧食的重要性,不容有失。
想到這些後,李景隆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這不就有明目調動海軍了嗎?
他稍作思考之後,開口說道:“陳將軍、想必你也知道,這次交易糧食的重要性?”
陳瑄嚴肅的點點頭,他好歹也是一方水師將領,怎麽可能不知道洪武爺調動軍儲糧賑災的事情。
李景隆繼續說道:“若是這次交易的糧食不能安全運迴去,大明各地肯定會亂起來,會有無辜百姓死亡……”
如今大明各地還時常發生叛亂,所以、李景隆的所說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軍儲糧得不到補充,那些有心人肯定會組織叛亂,而且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會給大明造成災難性的危害。
甚至搞不好的話,內亂加上外敵,整個大明都會戰火四起,必定是生靈塗炭,有亡國之危。
張川山他們下意識的咽起了口水,下意識的退開兩步與姚廣孝拉開距離。
這和尚也太兇殘了,反正他們沒有見過這樣的和尚。
姚廣孝察覺到大家的異常,一臉慈悲的笑了起來:“阿米豆腐、善哉善哉,貧僧大慈大悲,用佛法化解了兩個倭寇的罪孽,送他們去見了佛祖,希望他們能在佛光普照下,來世不要再做畜生……”
我尼瑪!
所有人嘴角都做不停的抽搐,不愧是念經的和尚,說起話來就是有水平,這都能把自己說得高大上。
身上還冒著佛光那種,讓人有一種虔誠想要叩拜的感覺。
張川山安排人去倭寇山寨收繳物資,雖然說倭寇劫掠來的銀錢和糧草,大部分都運迴了倭國。
但是、這麽大一個山寨,還有這麽多倭寇,每天消耗的糧食不是小數,還是能搜出不少糧食的。
“大師、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做什麽?”張川山安排好屬下以後,扭頭望向一臉慈悲的姚廣孝。
陳風的目光也看了過來,如今最強一股倭寇勢力已經被滅,這一帶海域,他們兩家獨大了,他們的投名狀不可謂不大。
有了如此功績,即便是他們歸順朝廷以後,應該也不會被發配邊疆吧。
姚廣孝沉思片刻,開口說道:“如今最大的人倭寇勢力已經被鏟除,雖然、剩下的都是小股作亂的倭寇。”
“但那些倭寇零零碎碎也很多,為了大明沿海地區的安定,剿滅他們是必須的。”
姚廣孝說著頓了頓:“琉球島乃華夏領土,這裏的位置至關重要,所以、在朝廷沒有頒布政策之前,此地還需要你們來鎮守。”
“當然、二位可以先隨貧僧迴應天麵見陛下,親身感受朝廷是真心想要招安你們,讓你們的心落定。”
張川山和陳風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他們還擔心姚廣孝又給他們出難題呢,繼續剿滅那些零散的倭寇不難,怕就是怕姚廣孝讓他們去剿滅陳祖義,那簡直就是去送死。
還有、姚廣孝剛才說的話很委婉,也讓他們安心,隻要他倆去應天的話,即便朝廷想發難,也要顧計留守琉球島的兵馬。
……
另一邊、前往占城的船隊已經來到南海海域。
別看貨船隻有一艘,但護衛的戰船有十艘。
李景隆坐在二樓上,喝著茶望著窗外一望無際的大海。
“小公爺、我們已經抵達南海海域了。”
“抵達南海海域怎麽了?看你一臉緊張的樣子”
呃!!!
陳瑄愣了一愣,連忙解釋道:“小公爺、海盜勢力最大的是陳祖義,擁有上百艘戰船,過萬屬下,他們盤踞於馬六甲海峽,距離南海很近,他們時常來南海劫掠過往商船,還上岸攻打城鎮……”
“我是擔心遇到陳祖義的海盜團夥……”
這次朱元璋指派陳瑄護航,可以看得出,朱元璋的重視。
大明水師,有兩位厲害的將領。
一位是張赫,是朱元璋的小老鄉,大明開國以後就屢立戰功,先是擔任福州都衛指揮副使,誥授明威將軍。
後來、張赫長期在東南沿海一帶鎮守,負責海防,主持剿寇。他多次大敗倭寇,因此晉升為福州衛都指揮副使。
大明禁海之前,就是由張赫開辟海運航道, 多次擊潰倭寇的騷擾,倭寇遇到隻能望風而逃。
可以想象得到,大明初期的水軍實力有多強悍。
當然、因為朝廷重心放在北邊草原的蒙元,沒辦法擴大海軍實力,即便是海軍實力強悍,也沒法顧及大廣闊的海岸線,因此、朝廷不得不選擇禁海。
自從大明禁海以後,張赫依然擔任鎮守海防事宜。
而另一位厲害的海軍將領,就是李景隆眼前這位陳瑄,別看他才三十歲不到,但對於海戰很是了得。
大明初期,海防事宜他跟張赫功不可沒。
“陳祖義麽?”李景隆放下茶杯,眉頭微微一皺,作為勳貴子弟,哪怕他沒有來過南方海域,對於陳祖義的大名還是如雷貫耳的。
“陳將軍、你是擔心陳祖義會打劫我們的船隻?不應該吧,我們這隻船隊基本都是戰船,陳祖義腦殼有包才會來打劫。”李景隆忍不住說道。
海盜、海盜……又不傻,打劫朝廷戰船完全得不償失,戰船又不是商船,即便打劫成功了也得不到什麽好處。
陳瑄點點頭又搖搖頭:“確實是擔心陳祖義會來打劫,我們的船隻進入南海以後,必定已經落入他們的視線。”
“正常來說,他們確實不會跟朝廷的戰船作對,可是、等我們返航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陳祖義在沿海地區都有自己的探子,我們跟占城交易糧食,肯定是瞞不住他們的……”
他沒繼續往下說了,聰明人都知道後續會發生什麽事。
李景隆頓時激動起來,自己的機會這不就來了嗎,他一直渴望領兵作戰,隻可惜舅姥爺一直不給他機會。
他現在是巴不得陳祖義來打劫。
呃!!!
陳瑄一臉懵逼的望著李景隆,這孩子不會是傻了吧?
怎麽聽到海盜打劫就這麽激動,海盜耶!聽清楚是殺人不眨眼的海盜耶。
李景隆激動過後,低頭思索起來,原本這次出使占城,朱元璋一開始是準備讓他們走陸路的,走水路擔心的就是海盜。
可時間緊迫,最後還是決定走水路。
而、這次交易糧食的重要性,不容有失。
想到這些後,李景隆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這不就有明目調動海軍了嗎?
他稍作思考之後,開口說道:“陳將軍、想必你也知道,這次交易糧食的重要性?”
陳瑄嚴肅的點點頭,他好歹也是一方水師將領,怎麽可能不知道洪武爺調動軍儲糧賑災的事情。
李景隆繼續說道:“若是這次交易的糧食不能安全運迴去,大明各地肯定會亂起來,會有無辜百姓死亡……”
如今大明各地還時常發生叛亂,所以、李景隆的所說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軍儲糧得不到補充,那些有心人肯定會組織叛亂,而且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會給大明造成災難性的危害。
甚至搞不好的話,內亂加上外敵,整個大明都會戰火四起,必定是生靈塗炭,有亡國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