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懂事的元寶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寶、你怎麽在割豬草?”
朱軒望著前麵低頭走來的小小身影,背上還背著一個小背簍,背簍裏裝滿了嫩綠的豬草,看上去很吃力的樣子。
如今楊家村每家每戶都有人在朱軒府上做事,生活早已經得到了改善,為了孩童們的安全,朱軒已經跟大家夥說過了,除了農忙時候,平時家裏的孩子不用割豬草割艾草賺錢。
“小、小少爺好……”元寶連忙問好道。
朱軒望著六歲大的元寶,故作生氣的說道:“是誰讓你來割豬草的?不知道山裏很危險嗎?”
“我……沒人讓我來,是我自己要來的,小少爺收留我們一家,還給我爹娘治病,我想給小少爺做事。”
元寶見朱軒生氣,一臉的驚慌失措,如同做錯了什麽事一樣,生怕朱軒把她們一家三口趕走。
她爹娘的病還沒治好呢,如果被趕出去,根本活不了。
朱軒望著小小年紀就這麽懂事的元寶,也不忍心繼續責怪她,他能明白元寶心裏的想法,是不想吃白飯,也是在感激朱軒收留她們一家。
“行吧、你把豬草送養豬場去,以後別去割豬草了,想要報答我也要等你長大以後。”
“學校馬上就要建好了,到時候你也去學校上課去。”
去學校上課!
元寶整個人都呆住了,在她們村,就連男娃家裏都沒錢送去上學,女娃就更不可能了。
反正她從未聽說過女娃能上學的,這是印在她心裏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印在老百姓心裏根深蒂固的思想。
“小少爺、我們女娃上什麽學,我們女娃洗衣做飯,下田種地就行,聽說城裏的有錢人人家,也隻是男娃才能上學的。”元寶一本正經的說道。
“誰說隻有男娃才能上學的?你想報答我,總不能大字不識一個,連算數都不會吧?那樣的話還怎麽幫我做事報答我。”
這!!!
元寶很是堅定的說道:“我可以給小少爺洗衣做飯的,我娘都說我很能幹,我還能割豬草喂豬,抓蟲子喂雞。”
朱軒一臉無奈的捂著額頭,跟一個六歲大的孩子實在是太難溝通了,主要是特別倔強。
“本少爺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本少爺讓你識字讀書聽懂了嗎?你不聽話的話,不然以後就迴你老家去。”
元寶這下慌了,連連點頭:“小少爺不要趕我和我爹娘走,我都聽小少爺的。”
朱軒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行吧、你趕快迴去照顧你爹娘去,別讓他們擔心。”
看著元寶吃力的背影,朱軒很是感慨,小小年紀就懂得感恩,不是個白眼狼。
“小少爺、你真打算讓她上學,識字讀書?”蔣瓛猶豫道。
朱軒當然明白蔣瓛內心的想法,於是說道:“蔣叔、女孩為什麽就不能讀書識字?宋朝還有才女李清照呢。”
蔣瓛下意識的點點頭,又搖搖頭:”可是女人又不能入朝為官,讀書又沒什麽用啊,最終也是在家相夫教子。”
呃!!!
朱軒還真沒辦法反駁,古代就沒有女人為官的先例,若是女人參加科舉,還不得被那些官員儒士罵死。
女人根本沒有機會入朝為仕的機會。
這就是古代的特色,女人地位低下。
“不能入朝為仕又怎麽樣?女人識字讀書也可以做別的,比如在賬房算賬,或者學醫啥的。”
“再說了、真的是女人不能讀書識字嗎?你看看那些豪紳士族,官員家裏的女子,那個不是讀書識字的。”
“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我看來,這些隻不過是階層的一種奴役形式,他們連百姓的男娃都不要用讓其識字讀書,更別說女娃了。”
這!!!
蔣瓛頓時就沉默了,因為朱軒說的都是事實,不提剛才說起的李清照,就拿大明來說,王公貴族,豪紳士族家裏,都有招募先生教導子女讀書識字的。
若真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有錢有勢的人,為什麽讓自己子女讀書識字。
“小少爺、你剛才說,女子也能學醫,也能當賬房先生……是真的嗎?這不是拋頭露麵嗎?”蔣瓛忍不住再次問道。
這絕對是打破現有格局的事情,是拋頭露麵的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若是讓那些儒士,讓那些豪紳士族知道,非得出言討伐。
“拋頭露麵?”
朱軒忍不住笑了起來:“什麽叫拋頭露麵?上街買菜的沒有女子嗎?上街買菜的沒有女子嗎?”
“這難道不是拋頭露麵?所謂的拋頭露麵,隻不過是大男子主義,男人會覺得是對他們的一種羞辱。”
“而且、這些男人是那些豪紳士族,王公貴族……”
“你看看百姓家裏,如果家裏的女人有一份正當工作,能賺錢貼補家用,老百姓會說這些話嗎?”
“嗬嗬……”朱軒忍不住冷笑起來:“歸根結底,這些思想都是那些讀書人才有的,他們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很快來到了朱軒劃定的地方。
此時工地上退伍老兵們都在忙碌著,沒有一個偷奸耍滑的,即便他們身有殘疾,也互相配合著建造房子。
那些斷了胳膊手臂的,就用脖子掛著竹筐運送石頭。
那些還有一條手臂的,就用一隻手砌牆。
誰說殘疾人就隻能等死?就隻能讓家人養著拖累家人?
他們不是想證明什麽,他們隻是想活下去,他們隻是用自己的殘軀,賺錢養家。
“小東家……”
“小東家……”
“小東家你別走近,這邊危險……”
……
一個個退伍老兵見到朱軒,全都恭恭敬敬的問好。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朱軒。
他們對朱軒如此尊敬,是因為朱軒沒有嫌棄他們,願意招他們做工,沒有嫌棄他們。
而且、還讓他們喝濃粥配鹹菜吃白麵饅頭。
朱軒這樣的人,還不值得他們尊敬嗎?
朱軒笑著朝大家點點頭,然後說道:“你們也注意到,別傷了自己,不用那麽趕。”
張麻子笑著說道:“小東家、我們想盡快把房子建好,盡快去上工。”
“對、對對……小東家待我們這麽好,我們要盡快去上工才對得起小東家。”
“就是、我們可不能一直吃白飯。”
……
頓時間、退伍老兵紛紛附和起來。
朱軒望著前麵低頭走來的小小身影,背上還背著一個小背簍,背簍裏裝滿了嫩綠的豬草,看上去很吃力的樣子。
如今楊家村每家每戶都有人在朱軒府上做事,生活早已經得到了改善,為了孩童們的安全,朱軒已經跟大家夥說過了,除了農忙時候,平時家裏的孩子不用割豬草割艾草賺錢。
“小、小少爺好……”元寶連忙問好道。
朱軒望著六歲大的元寶,故作生氣的說道:“是誰讓你來割豬草的?不知道山裏很危險嗎?”
“我……沒人讓我來,是我自己要來的,小少爺收留我們一家,還給我爹娘治病,我想給小少爺做事。”
元寶見朱軒生氣,一臉的驚慌失措,如同做錯了什麽事一樣,生怕朱軒把她們一家三口趕走。
她爹娘的病還沒治好呢,如果被趕出去,根本活不了。
朱軒望著小小年紀就這麽懂事的元寶,也不忍心繼續責怪她,他能明白元寶心裏的想法,是不想吃白飯,也是在感激朱軒收留她們一家。
“行吧、你把豬草送養豬場去,以後別去割豬草了,想要報答我也要等你長大以後。”
“學校馬上就要建好了,到時候你也去學校上課去。”
去學校上課!
元寶整個人都呆住了,在她們村,就連男娃家裏都沒錢送去上學,女娃就更不可能了。
反正她從未聽說過女娃能上學的,這是印在她心裏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印在老百姓心裏根深蒂固的思想。
“小少爺、我們女娃上什麽學,我們女娃洗衣做飯,下田種地就行,聽說城裏的有錢人人家,也隻是男娃才能上學的。”元寶一本正經的說道。
“誰說隻有男娃才能上學的?你想報答我,總不能大字不識一個,連算數都不會吧?那樣的話還怎麽幫我做事報答我。”
這!!!
元寶很是堅定的說道:“我可以給小少爺洗衣做飯的,我娘都說我很能幹,我還能割豬草喂豬,抓蟲子喂雞。”
朱軒一臉無奈的捂著額頭,跟一個六歲大的孩子實在是太難溝通了,主要是特別倔強。
“本少爺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本少爺讓你識字讀書聽懂了嗎?你不聽話的話,不然以後就迴你老家去。”
元寶這下慌了,連連點頭:“小少爺不要趕我和我爹娘走,我都聽小少爺的。”
朱軒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行吧、你趕快迴去照顧你爹娘去,別讓他們擔心。”
看著元寶吃力的背影,朱軒很是感慨,小小年紀就懂得感恩,不是個白眼狼。
“小少爺、你真打算讓她上學,識字讀書?”蔣瓛猶豫道。
朱軒當然明白蔣瓛內心的想法,於是說道:“蔣叔、女孩為什麽就不能讀書識字?宋朝還有才女李清照呢。”
蔣瓛下意識的點點頭,又搖搖頭:”可是女人又不能入朝為官,讀書又沒什麽用啊,最終也是在家相夫教子。”
呃!!!
朱軒還真沒辦法反駁,古代就沒有女人為官的先例,若是女人參加科舉,還不得被那些官員儒士罵死。
女人根本沒有機會入朝為仕的機會。
這就是古代的特色,女人地位低下。
“不能入朝為仕又怎麽樣?女人識字讀書也可以做別的,比如在賬房算賬,或者學醫啥的。”
“再說了、真的是女人不能讀書識字嗎?你看看那些豪紳士族,官員家裏的女子,那個不是讀書識字的。”
“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我看來,這些隻不過是階層的一種奴役形式,他們連百姓的男娃都不要用讓其識字讀書,更別說女娃了。”
這!!!
蔣瓛頓時就沉默了,因為朱軒說的都是事實,不提剛才說起的李清照,就拿大明來說,王公貴族,豪紳士族家裏,都有招募先生教導子女讀書識字的。
若真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有錢有勢的人,為什麽讓自己子女讀書識字。
“小少爺、你剛才說,女子也能學醫,也能當賬房先生……是真的嗎?這不是拋頭露麵嗎?”蔣瓛忍不住再次問道。
這絕對是打破現有格局的事情,是拋頭露麵的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若是讓那些儒士,讓那些豪紳士族知道,非得出言討伐。
“拋頭露麵?”
朱軒忍不住笑了起來:“什麽叫拋頭露麵?上街買菜的沒有女子嗎?上街買菜的沒有女子嗎?”
“這難道不是拋頭露麵?所謂的拋頭露麵,隻不過是大男子主義,男人會覺得是對他們的一種羞辱。”
“而且、這些男人是那些豪紳士族,王公貴族……”
“你看看百姓家裏,如果家裏的女人有一份正當工作,能賺錢貼補家用,老百姓會說這些話嗎?”
“嗬嗬……”朱軒忍不住冷笑起來:“歸根結底,這些思想都是那些讀書人才有的,他們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很快來到了朱軒劃定的地方。
此時工地上退伍老兵們都在忙碌著,沒有一個偷奸耍滑的,即便他們身有殘疾,也互相配合著建造房子。
那些斷了胳膊手臂的,就用脖子掛著竹筐運送石頭。
那些還有一條手臂的,就用一隻手砌牆。
誰說殘疾人就隻能等死?就隻能讓家人養著拖累家人?
他們不是想證明什麽,他們隻是想活下去,他們隻是用自己的殘軀,賺錢養家。
“小東家……”
“小東家……”
“小東家你別走近,這邊危險……”
……
一個個退伍老兵見到朱軒,全都恭恭敬敬的問好。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朱軒。
他們對朱軒如此尊敬,是因為朱軒沒有嫌棄他們,願意招他們做工,沒有嫌棄他們。
而且、還讓他們喝濃粥配鹹菜吃白麵饅頭。
朱軒這樣的人,還不值得他們尊敬嗎?
朱軒笑著朝大家點點頭,然後說道:“你們也注意到,別傷了自己,不用那麽趕。”
張麻子笑著說道:“小東家、我們想盡快把房子建好,盡快去上工。”
“對、對對……小東家待我們這麽好,我們要盡快去上工才對得起小東家。”
“就是、我們可不能一直吃白飯。”
……
頓時間、退伍老兵紛紛附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