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高麗王的辛密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家夥!
朱元璋的臉色頓時就黑了,這些話也就是大孫說出來的,若是換做別人如此不給麵子,他高低要來一次剝皮萱草。
“小少爺、此事當真?”姚廣孝忍不住問道。
朱軒笑著點點頭,這個時代信息傳遞落後,更何況隔著千萬裏路程呢。
大明不了解高麗的情況,也屬於正常。
朱軒一臉八卦的笑了起來:“我跟你們說一件趣事,也不知道真假。”
“傳言高麗王王顓一直沒有子嗣,為了得到子嗣繼承王位,就效仿起華夏春秋戰國時的齊國權臣田常,選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有數百之多。”
“最主要的是,他是要借種,後宮不禁止賓客出入。”
“後來洪倫等人與他的妃子們暗地裏活動,一個叫益妃的懷孕了,知道內情的宦官崔萬生趕緊向王顓報喜。”
“王顓得知妃子懷孕了,特別高興,他也不能讓外人知道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於是決定殺死洪倫滅口。”
“崔萬生為了取悅王顓,就表示他願意殺死洪倫,可萬萬沒想到,高麗王王顓喝醉酒來了一句,你也是知情者,不得不死。”
“崔萬生頓時嚇得冷汗直流,為了活命,他找到洪倫合謀,決定先下手為強,就這樣,一代高麗王王顓,被臣子和奴才給殺害了。”
好家夥!
朱元璋他們聽得暗暗咂舌,這絕對是高麗辛密,高麗王族的醜事。
朱元璋開口說道:“咱就說嘛,高麗王王顓,怎麽好端端的說死就死了,原來是被人給殺害的。”
朱軒繼續說道:“高麗王王顓沒有兒子,他死了以後,宰相李仁任擁戴王顓養子為王,改名王禑。”
“當時王禑還小,政事則由宰相李仁任負責,此人在高麗是親元派代表,所以、這些年高麗對大明的態度,才會反反複複。”
朱元璋點點頭,後麵這些事情他知道一些:“難怪王禑這小兒也是親元派,洪武十年(1377年)的時候,辛禑接受了北元冊封的征‘東省左丞相高麗國王’的稱號,並且開始使用北元的年號‘宣光’。”
“洪武爺當然知道,高麗與北元以及納哈出之間有著聯係,之所以如此,王禑小兒繼承高麗王以後,洪武爺都沒有對他進行冊封。”
“並且,1381年十一月,洪武爺拒絕了高麗進貢的九百三十三匹馬,1382年四月又拒絕接受高麗進貢的金一百斤、銀一萬兩、布一萬匹、馬一千匹。”
“之前也以各種理由拒絕高麗的進貢……”
“跟大明反反複複,又跟北元關係曖昧,他高麗一個彈丸小國,站隊不站好,居然還想左右逢源,真當洪武爺是吃素的。”
朱軒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朱元璋為什麽要拒絕高麗的進貢。
不僅僅是因為高麗跟大明的關係反反複複,當今的高麗王又傾向北元。
還有一個原因,大明接受附屬國的進貢,為了體現大國風度,都要數倍封賞迴去。
並非是朱元璋裝大款,這也是無奈之舉,朱元璋難道就不想把這些封賞用於百姓嗎?
其原因,是為了體現大明的強大,明富國強,讓那些附屬國不要起歪心思。
另外嘛,附屬國從大明得到好處,會更加依賴大明。
朱元璋此舉,也是為了穩定大明與周邊附屬國的關係。
因此、既然高麗反反複複,站隊又傾向北元,朱元璋何必收下他們的進貢,封賞他們更多的東西呢。
姚廣孝這時眼前一亮,忍不住說道:“小少爺、你說的這些,莫非是破局之法?”
李善長他們都若有所思的望著朱軒,他們跟朱軒相處這麽久,也了解朱軒是什麽樣的人,不會真去八卦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他的言論,必有深意。
朱軒笑著點點頭:“沒錯……這確實是破局之法。”
“高麗王辛禑不是得位不正嗎?我就不信高麗的官員和貴族都心甘情願。”
“既然如此、何不利用起來,從高麗尋找一些不滿的官員,不是親元派之人,最好是有野心之人,從中挑撥。”
“對了……高麗王王顓時期,高麗的宗主國元朝正與華夏農民起義軍大戰,自顧不暇,他趁機鏟除了不少高麗國內的親元勢力。”
“致使、他們擺脫了蒙古貴族的勢力對高麗政權的幹擾,並且趁亂跨過鴨綠江,向北疆拓土。”
“但不久之後,倭寇入侵,又加上叛臣勾結元朝敗軍入侵,打得高麗王王顓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說明,高麗有很多敵視蒙古人的官員 ,他們完全可以推翻宰相李仁任和如今的高麗王王顓。”
朱元璋搖搖頭:“李仁任身為高麗宰相 ,他一脈的官員不在少數,加上高麗王辛禑,那些官員想要推翻他們,可不容易。”
朱軒當然知道不容易,他抬頭望向姚廣孝,露出邪魅的笑容。
這笑容、姚廣孝太熟悉了,因為他要算計人的時候,就是這個表情。
“如今佛教在高麗,依舊是大教,國教……信徒無數。”
“以姚廣孝你的佛法,去了高麗必定是高僧待遇,你隻要展露一些佛法,高麗的和尚見了你,都要行跪拜禮,三叩九拜那種。”
姚廣孝自信的點點頭:“不是貧僧吹噓,以貧僧的佛法道行,即便是在大明,能與貧僧比肩的 ,最多一手之數。”
“至於小小的高麗國,他們在貧僧麵前,也就是徒子徒孫級別。”
朱元璋他們對姚廣孝嗤之以鼻,他們見過不要臉的,也沒見過像姚廣孝這麽不要臉的。
你丫的好意思說不是在吹噓?我們看你不僅在吹噓,是在吹牛逼,而且吹上天那種。
朱軒卻對姚廣孝深以為然,這禿驢的佛法是真的高深,都能成佛作祖那種。
“小少爺、你提及佛教寺院和尚,難道想讓貧僧從這方麵入手?”姚廣孝好像想到了什麽,不確定的問道。
朱軒豎起大拇指:“不愧是得道高僧姚廣孝,一點就通……”
“你們和尚不是很會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嗎?”
“如果高麗出現什麽異象,比如天雷炸裂古樹下出現石碑,上麵寫一些箴言,什麽真龍降世……引導向李仁任他們的對頭身上,選定一人為真龍。”
“寺院那些和尚那邊同時進行,向民間傳播,說真龍降世,會帶領大軍解決倭寇之患,會率領大軍討伐倭國,為高麗開疆擴土……開創高麗盛世。”
嘶!!!
好家夥!
朱元璋他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簡直就是一套接一套,套中套都不如朱軒的套路。
朱元璋的臉色頓時就黑了,這些話也就是大孫說出來的,若是換做別人如此不給麵子,他高低要來一次剝皮萱草。
“小少爺、此事當真?”姚廣孝忍不住問道。
朱軒笑著點點頭,這個時代信息傳遞落後,更何況隔著千萬裏路程呢。
大明不了解高麗的情況,也屬於正常。
朱軒一臉八卦的笑了起來:“我跟你們說一件趣事,也不知道真假。”
“傳言高麗王王顓一直沒有子嗣,為了得到子嗣繼承王位,就效仿起華夏春秋戰國時的齊國權臣田常,選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有數百之多。”
“最主要的是,他是要借種,後宮不禁止賓客出入。”
“後來洪倫等人與他的妃子們暗地裏活動,一個叫益妃的懷孕了,知道內情的宦官崔萬生趕緊向王顓報喜。”
“王顓得知妃子懷孕了,特別高興,他也不能讓外人知道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於是決定殺死洪倫滅口。”
“崔萬生為了取悅王顓,就表示他願意殺死洪倫,可萬萬沒想到,高麗王王顓喝醉酒來了一句,你也是知情者,不得不死。”
“崔萬生頓時嚇得冷汗直流,為了活命,他找到洪倫合謀,決定先下手為強,就這樣,一代高麗王王顓,被臣子和奴才給殺害了。”
好家夥!
朱元璋他們聽得暗暗咂舌,這絕對是高麗辛密,高麗王族的醜事。
朱元璋開口說道:“咱就說嘛,高麗王王顓,怎麽好端端的說死就死了,原來是被人給殺害的。”
朱軒繼續說道:“高麗王王顓沒有兒子,他死了以後,宰相李仁任擁戴王顓養子為王,改名王禑。”
“當時王禑還小,政事則由宰相李仁任負責,此人在高麗是親元派代表,所以、這些年高麗對大明的態度,才會反反複複。”
朱元璋點點頭,後麵這些事情他知道一些:“難怪王禑這小兒也是親元派,洪武十年(1377年)的時候,辛禑接受了北元冊封的征‘東省左丞相高麗國王’的稱號,並且開始使用北元的年號‘宣光’。”
“洪武爺當然知道,高麗與北元以及納哈出之間有著聯係,之所以如此,王禑小兒繼承高麗王以後,洪武爺都沒有對他進行冊封。”
“並且,1381年十一月,洪武爺拒絕了高麗進貢的九百三十三匹馬,1382年四月又拒絕接受高麗進貢的金一百斤、銀一萬兩、布一萬匹、馬一千匹。”
“之前也以各種理由拒絕高麗的進貢……”
“跟大明反反複複,又跟北元關係曖昧,他高麗一個彈丸小國,站隊不站好,居然還想左右逢源,真當洪武爺是吃素的。”
朱軒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朱元璋為什麽要拒絕高麗的進貢。
不僅僅是因為高麗跟大明的關係反反複複,當今的高麗王又傾向北元。
還有一個原因,大明接受附屬國的進貢,為了體現大國風度,都要數倍封賞迴去。
並非是朱元璋裝大款,這也是無奈之舉,朱元璋難道就不想把這些封賞用於百姓嗎?
其原因,是為了體現大明的強大,明富國強,讓那些附屬國不要起歪心思。
另外嘛,附屬國從大明得到好處,會更加依賴大明。
朱元璋此舉,也是為了穩定大明與周邊附屬國的關係。
因此、既然高麗反反複複,站隊又傾向北元,朱元璋何必收下他們的進貢,封賞他們更多的東西呢。
姚廣孝這時眼前一亮,忍不住說道:“小少爺、你說的這些,莫非是破局之法?”
李善長他們都若有所思的望著朱軒,他們跟朱軒相處這麽久,也了解朱軒是什麽樣的人,不會真去八卦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他的言論,必有深意。
朱軒笑著點點頭:“沒錯……這確實是破局之法。”
“高麗王辛禑不是得位不正嗎?我就不信高麗的官員和貴族都心甘情願。”
“既然如此、何不利用起來,從高麗尋找一些不滿的官員,不是親元派之人,最好是有野心之人,從中挑撥。”
“對了……高麗王王顓時期,高麗的宗主國元朝正與華夏農民起義軍大戰,自顧不暇,他趁機鏟除了不少高麗國內的親元勢力。”
“致使、他們擺脫了蒙古貴族的勢力對高麗政權的幹擾,並且趁亂跨過鴨綠江,向北疆拓土。”
“但不久之後,倭寇入侵,又加上叛臣勾結元朝敗軍入侵,打得高麗王王顓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說明,高麗有很多敵視蒙古人的官員 ,他們完全可以推翻宰相李仁任和如今的高麗王王顓。”
朱元璋搖搖頭:“李仁任身為高麗宰相 ,他一脈的官員不在少數,加上高麗王辛禑,那些官員想要推翻他們,可不容易。”
朱軒當然知道不容易,他抬頭望向姚廣孝,露出邪魅的笑容。
這笑容、姚廣孝太熟悉了,因為他要算計人的時候,就是這個表情。
“如今佛教在高麗,依舊是大教,國教……信徒無數。”
“以姚廣孝你的佛法,去了高麗必定是高僧待遇,你隻要展露一些佛法,高麗的和尚見了你,都要行跪拜禮,三叩九拜那種。”
姚廣孝自信的點點頭:“不是貧僧吹噓,以貧僧的佛法道行,即便是在大明,能與貧僧比肩的 ,最多一手之數。”
“至於小小的高麗國,他們在貧僧麵前,也就是徒子徒孫級別。”
朱元璋他們對姚廣孝嗤之以鼻,他們見過不要臉的,也沒見過像姚廣孝這麽不要臉的。
你丫的好意思說不是在吹噓?我們看你不僅在吹噓,是在吹牛逼,而且吹上天那種。
朱軒卻對姚廣孝深以為然,這禿驢的佛法是真的高深,都能成佛作祖那種。
“小少爺、你提及佛教寺院和尚,難道想讓貧僧從這方麵入手?”姚廣孝好像想到了什麽,不確定的問道。
朱軒豎起大拇指:“不愧是得道高僧姚廣孝,一點就通……”
“你們和尚不是很會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嗎?”
“如果高麗出現什麽異象,比如天雷炸裂古樹下出現石碑,上麵寫一些箴言,什麽真龍降世……引導向李仁任他們的對頭身上,選定一人為真龍。”
“寺院那些和尚那邊同時進行,向民間傳播,說真龍降世,會帶領大軍解決倭寇之患,會率領大軍討伐倭國,為高麗開疆擴土……開創高麗盛世。”
嘶!!!
好家夥!
朱元璋他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簡直就是一套接一套,套中套都不如朱軒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