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清創縫合術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也開口說道:“大孫、這酒精你大規模釀造,糧食的問題你不要擔心,多讓你表哥跑幾趟就行,一個占城不夠的話,周圍還有很多國家呢。”
如今朱元璋已經打開了新思路,以往根本沒把周圍的小國家放在眼裏,因為每次這些附屬國來朝貢的時候,朝貢的物品都不值什麽錢。
這就讓朱元璋誤以為附屬國很窮,沒有什麽價值。
他的誤以為也確實不錯,如今整個世界,大明的農業和工業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周圍的附屬國十分落後。
隻不過、他一直沒想到,每個附屬國因為地理環境,都有屬於自己的特產。
而不少附屬國的特產,是大明所需的,比如氣候宜人的占城和周邊小國,非常時候種植水稻。
馮勝聽著朱元璋的豪言,嘴角就是一抽,他當然知道朱元璋也不想將士們,因為受傷得炎症而死,可朝廷的財政情況,朱元璋就沒點逼數嗎?
“大哥、你是想把酒精推廣到所有軍營之中?”馮勝說道。
這個稱唿,馮勝已經有些年頭沒有叫出來了,這是當初起義的時候,馮勝等人對朱元璋的稱唿。
現在要掩飾身份的問題,馮勝又恢複了曾經對朱元璋的稱唿。
朱元璋點點頭:“咱當初也參過軍,上過戰場打過韃子,看著手下的將士們因為受傷得炎症,一個個長眠不起,咱的心就猶如刀割一般。”
“如今既然有如此良藥,咱當然不願看到,將士們因為得炎症長眠不起。”
馮勝無奈道:“大哥、你又不是不清楚如今大明有多少將士,沿海各地衛所軍營還有邊陲駐軍,以及京營加起來,有兵百萬之巨,若是加上各地的鄉兵,數量會更大。”
“這也就意味著對酒精的消耗極大,朝廷財政本就捉襟見肘,如何能新增一項支出。”
馮勝說的確實是事實,酒水的價格本就不便宜,更何況還是用酒水提純出來的酒精。
更何況、百萬大軍的消耗,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除非一直沒有戰事,一直都是和平年代。
不然的話,隻要打仗就有傷亡,這是無法避免的。
“咱大明有上好的布匹,有細鹽有茶葉,還有精美都瓷器,這些東西在那些小國眼裏都是稀罕玩意,用來跟他們換糧食他們很樂意吧?”朱元璋傲嬌道。
大明富饒四海,大不了多設立幾處官窯,織布工坊就是了。
馮勝正要開口,李善長就搶先說道:“老爺說的沒錯,以往沒有擴大官員和工坊的規模,主要是因為勞動力的問題,擔心過多勞動力投入工業,導致種糧食的人變少了。”
“如今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適當的擴充,也不會影響太大,反正可以從周邊的附屬國交易糧食。”
馮勝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也就不再多說些什麽。
在一旁指點劉純他們的朱軒,並未插話,如果他用香皂和玻璃製品做交易,同樣能滿足大明軍隊酒精的消耗。
但他又不傻,這些說自己產業,沒道理肉自己奉獻出去,即便自己是皇帝陛下,這也是私產。
更何況、想要活得長,最好少管閑事,而且還是軍隊的事情。
“縫合傷口不用急,慢慢來,反正我們不疼。”
劉純他們最近用豬皮練習縫合傷口,手法已經很不錯了,這玩意朱軒也不懂,隻是按照前世自己所見的,大致講解給劉純他們聽。
我尼瑪!
這還是人話嗎?你們不疼不代表我們不疼啊,也不給我們用上麻沸散。
龜腚君他們疼得直抽搐,渾身大汗淋漓,若不是嘴裏咬著木棍,估計舌頭都咬掉了。
“小少爺放心,我們不急,一定把傷口縫合的好好的,比繡娘做繡活還精細。”
“沒錯沒錯,我最近還找來繡娘學習針線活,繡娘們說我做繡活都能出師了。”
劉純和戴原禮一邊縫合傷口一邊說道,不愧是行醫多年的大夫,一點都不慌亂,始終保持著淡定。
“小朱軒、劉大夫他們為何要用針線縫合傷口?”馮勝見兩個大老爺們用針線活,看得瞠目結舌,反正他是不會,讓他扛著三米大刀捅蒙元人還差不多。
朱軒指著還未縫合的傷口解釋道:“馮爺爺你看,這些傷口是不是裂開的?”
“嗯、傷口不都這樣嗎?”馮勝點點頭,滿腦子的疑惑。
朱元璋他們也好奇起來,看著針線在肉裏縫合,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看著都疼。
朱軒繼續說道:“馮爺爺上過戰場,應該知道傷口是裂開的,很難愈合。”
“而用針線縫合的傷口,能加快傷口的愈合速度,而且觸碰到傷口的時候,也不容易裂開。”
聞言、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嘖嘖稱奇,居然還能這樣幹。
朱軒忍不住感慨道:“我們華夏的先賢充滿了智慧,這種清創縫合術很早就出現了,隋唐時期已經有了完整的清創縫合術。”
“不僅是清創縫合術,西漢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用酒清理傷口的記載,晉代葛洪還首創用鹽水清理傷口。”
“隻可惜、因為戰亂,加上傳男不傳女,醫術不外傳,導致很多醫術都失傳了,如今即便是會的人也不多。”
“不僅僅是醫術,各行各業都如此……”
劉純一邊縫合傷口一邊是道:“確實如此,很多醫術都失傳了,像這種清創縫合術會的人確實不多,老夫和戴原禮恰好學習的醫術不是這個方向。”
“清創縫合術並不難,學習起來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上手,不像醫術要長時間專研,老夫覺得,可以找一些人學習,等他們學習會了以後就能投入軍中,減少將士們的死亡率。”
朱軒眼前一亮:“劉大夫說的不錯,學習清創縫合術不懂醫術的也行,學起來又容易上手,朝廷完全可以培養一批出來投入軍中,這些人我們可以稱之為醫護兵。”
朱元璋和馮勝對視一眼,兩人的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哈哈……非常好,咱會上奏洪武爺的,大孫又立了大功,大明的將士們會感激你的。”朱元璋興奮的大笑起來。
如今朱元璋已經打開了新思路,以往根本沒把周圍的小國家放在眼裏,因為每次這些附屬國來朝貢的時候,朝貢的物品都不值什麽錢。
這就讓朱元璋誤以為附屬國很窮,沒有什麽價值。
他的誤以為也確實不錯,如今整個世界,大明的農業和工業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周圍的附屬國十分落後。
隻不過、他一直沒想到,每個附屬國因為地理環境,都有屬於自己的特產。
而不少附屬國的特產,是大明所需的,比如氣候宜人的占城和周邊小國,非常時候種植水稻。
馮勝聽著朱元璋的豪言,嘴角就是一抽,他當然知道朱元璋也不想將士們,因為受傷得炎症而死,可朝廷的財政情況,朱元璋就沒點逼數嗎?
“大哥、你是想把酒精推廣到所有軍營之中?”馮勝說道。
這個稱唿,馮勝已經有些年頭沒有叫出來了,這是當初起義的時候,馮勝等人對朱元璋的稱唿。
現在要掩飾身份的問題,馮勝又恢複了曾經對朱元璋的稱唿。
朱元璋點點頭:“咱當初也參過軍,上過戰場打過韃子,看著手下的將士們因為受傷得炎症,一個個長眠不起,咱的心就猶如刀割一般。”
“如今既然有如此良藥,咱當然不願看到,將士們因為得炎症長眠不起。”
馮勝無奈道:“大哥、你又不是不清楚如今大明有多少將士,沿海各地衛所軍營還有邊陲駐軍,以及京營加起來,有兵百萬之巨,若是加上各地的鄉兵,數量會更大。”
“這也就意味著對酒精的消耗極大,朝廷財政本就捉襟見肘,如何能新增一項支出。”
馮勝說的確實是事實,酒水的價格本就不便宜,更何況還是用酒水提純出來的酒精。
更何況、百萬大軍的消耗,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除非一直沒有戰事,一直都是和平年代。
不然的話,隻要打仗就有傷亡,這是無法避免的。
“咱大明有上好的布匹,有細鹽有茶葉,還有精美都瓷器,這些東西在那些小國眼裏都是稀罕玩意,用來跟他們換糧食他們很樂意吧?”朱元璋傲嬌道。
大明富饒四海,大不了多設立幾處官窯,織布工坊就是了。
馮勝正要開口,李善長就搶先說道:“老爺說的沒錯,以往沒有擴大官員和工坊的規模,主要是因為勞動力的問題,擔心過多勞動力投入工業,導致種糧食的人變少了。”
“如今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適當的擴充,也不會影響太大,反正可以從周邊的附屬國交易糧食。”
馮勝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也就不再多說些什麽。
在一旁指點劉純他們的朱軒,並未插話,如果他用香皂和玻璃製品做交易,同樣能滿足大明軍隊酒精的消耗。
但他又不傻,這些說自己產業,沒道理肉自己奉獻出去,即便自己是皇帝陛下,這也是私產。
更何況、想要活得長,最好少管閑事,而且還是軍隊的事情。
“縫合傷口不用急,慢慢來,反正我們不疼。”
劉純他們最近用豬皮練習縫合傷口,手法已經很不錯了,這玩意朱軒也不懂,隻是按照前世自己所見的,大致講解給劉純他們聽。
我尼瑪!
這還是人話嗎?你們不疼不代表我們不疼啊,也不給我們用上麻沸散。
龜腚君他們疼得直抽搐,渾身大汗淋漓,若不是嘴裏咬著木棍,估計舌頭都咬掉了。
“小少爺放心,我們不急,一定把傷口縫合的好好的,比繡娘做繡活還精細。”
“沒錯沒錯,我最近還找來繡娘學習針線活,繡娘們說我做繡活都能出師了。”
劉純和戴原禮一邊縫合傷口一邊說道,不愧是行醫多年的大夫,一點都不慌亂,始終保持著淡定。
“小朱軒、劉大夫他們為何要用針線縫合傷口?”馮勝見兩個大老爺們用針線活,看得瞠目結舌,反正他是不會,讓他扛著三米大刀捅蒙元人還差不多。
朱軒指著還未縫合的傷口解釋道:“馮爺爺你看,這些傷口是不是裂開的?”
“嗯、傷口不都這樣嗎?”馮勝點點頭,滿腦子的疑惑。
朱元璋他們也好奇起來,看著針線在肉裏縫合,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看著都疼。
朱軒繼續說道:“馮爺爺上過戰場,應該知道傷口是裂開的,很難愈合。”
“而用針線縫合的傷口,能加快傷口的愈合速度,而且觸碰到傷口的時候,也不容易裂開。”
聞言、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嘖嘖稱奇,居然還能這樣幹。
朱軒忍不住感慨道:“我們華夏的先賢充滿了智慧,這種清創縫合術很早就出現了,隋唐時期已經有了完整的清創縫合術。”
“不僅是清創縫合術,西漢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用酒清理傷口的記載,晉代葛洪還首創用鹽水清理傷口。”
“隻可惜、因為戰亂,加上傳男不傳女,醫術不外傳,導致很多醫術都失傳了,如今即便是會的人也不多。”
“不僅僅是醫術,各行各業都如此……”
劉純一邊縫合傷口一邊是道:“確實如此,很多醫術都失傳了,像這種清創縫合術會的人確實不多,老夫和戴原禮恰好學習的醫術不是這個方向。”
“清創縫合術並不難,學習起來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上手,不像醫術要長時間專研,老夫覺得,可以找一些人學習,等他們學習會了以後就能投入軍中,減少將士們的死亡率。”
朱軒眼前一亮:“劉大夫說的不錯,學習清創縫合術不懂醫術的也行,學起來又容易上手,朝廷完全可以培養一批出來投入軍中,這些人我們可以稱之為醫護兵。”
朱元璋和馮勝對視一眼,兩人的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哈哈……非常好,咱會上奏洪武爺的,大孫又立了大功,大明的將士們會感激你的。”朱元璋興奮的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