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倭國人不配使用瓷器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少爺、那個……”
“哪個?”
“就是那個……跟倭國人做交易的話,用什麽貨物?我們手頭比較緊,並沒有多餘的物資。”
“最近弟兄們在海上圍剿倭寇,也幸虧得到朝廷的物資,不然,我那麽多弟兄還真經不起消耗……”
張川山訕訕笑著說道,他感覺怪不好意思的,堂堂一方強大的海盜勢力,卻跟窮鬼一樣。
他們是海盜,別人也是海盜,卻完全比不上。
還不等朱軒說話,李善長就插嘴道:“府上不是有蚊香和香皂嗎?用這些物資去交易。”
“不行……”朱軒果斷拒絕。
“為何不行?”李善長滿臉的疑惑,心裏還有一絲不悅,除了洪武爺,很久沒人反駁過他了。
“倭國的氣候,蚊蟲必定猖獗,蚊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實用之物,隻不過、蚊香製作簡單,倭寇又不傻,必定不會交易太多蚊香迴去。”
“至於香皂……”朱軒說著頓了頓:“製作香皂的原料你已經看過了,需要用到油脂,得殺很多豬,會導致大明缺肉吃。”
“好鋼用在刀刃上,香皂要用來交易糧食等物資……當然、主要是倭國人不配使用香皂。”
這……
李善長一時啞口無言,因為朱軒說的話句句在理。
特別是香皂,製作原料是豬油,大量生產香皂就要大批量宰殺生豬。
而生豬則需要從市場上采買,市場上的豬少了,豬肉自然就貴了。
別看朱元璋從皇室司牧局運了不少生豬過來,但最近運送的數量已經減少了。
皇宮裏那麽多人,每日的消耗巨大,怎麽也得留一些下來,不然皇宮裏的肉食都得采買了。
采買倒是無所謂,主要是朱元璋窮唄。
更何況、那樣依舊會導致市場上的肉價上漲。
“瓷器和絲綢絹布呢?當初漢朝開辟的絲綢之路,在到宋朝開辟的海上貿易,這些物資都是搶手貨。”
“朝廷賞賜大臣,又或者是賞賜附屬國的使者,也都是以這些物資為主,倭國人絕對喜歡。”李善長又開口說道。
“還是不行……”朱軒又搖頭拒絕道。
我尼瑪!
李善長嘴角一陣抽搐,皇長孫你丫的,老夫今年都快七十歲了,就不能給老夫一點麵子嗎?
朱元璋忍不住問道:“大孫、為何不行?咱也覺得行啊,瓷器和絲綢絹布,都是咱大明特有的,即便是在大明,也隻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朱軒解釋道:“絲綢絹布織造繁瑣,而且都是有多年紡織技術的紡織工才能織造,所需成本太高。”
“瓷器同樣如此,建造窯爐的成本不低,瓷器輕薄易碎,燒製起來不僅時間長,而且稍有不慎就整個窯爐毀壞,所需成本同樣太高。”
馬皇後讚同的點點頭:“確實、我也時常紡線織布,織一匹布的代價不小。”
“我雖然沒見過燒製瓷器,但也聽人說過燒製瓷器不易……”
李善長無奈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小少爺你說說用什麽物資進行交易?”
朱軒指了指牆角,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了過去。
隻見牆角一個白乎乎的小肉團子,正哼唧哼唧的在一個小盆裏吃著食物。
“狗盆?不對……應該是虎盆?”李善長說道。
“用陶器……”朱軒說道:“陶器工藝粗糙,生產起來不難,成本不高,這玩意就非常適合用於跟倭國人做交易。”
“啥……陶罐、陶盆這些嗎?”
所有人都怔住了,在場的人都上什麽身份,誰還使用粗糙的陶器啊。
朱元璋遲疑道:“陶罐這些玩意,當初咱也使用過,自從跟隨洪武爺起兵推翻暴元後,已經很久沒使用過了。”
“大孫、陶器這玩意行嗎?在大明也隻有老百姓在使用,有錢人誰家使用陶器啊。”
李善長也附和道:“老爺說的不錯,這次是跟倭國貴族進行交易,陶器這麽粗糙的玩意,倭國貴族能看得上?”
“他們看不上?”朱軒撇撇嘴:“陶器在大明,有錢人確實看不上。”
“那是因為大明有著精湛的燒製技術,有錢人都用質地細膩精美的瓷器,而陶器是千家萬戶的生活器具。”
“但你們別忘了,倭國可沒有我們大明的技術,倭國貴族使用的也不過是做工稍微精良一點的陶器罷了,而且產量還不高。”
“一句話、倭國就是一些窮鬼,技術落後,陶器在他們麵前已經是頂好的東西了。”
這……
眾人咂了咂嘴,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小少爺、倭國貴族也不是沒見過大明的瓷器,倭寇在沿海地區劫掠,也劫掠了不少瓷器迴去的。”李善長忍不住說道。
朱軒沒有直接迴應李善長,而是扭頭看向張川山:”你們山寨裏瓷器多嗎?”
張川山考慮都不考慮一下,就搖頭說道:“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就幾百件瓷器吧。”
李善長疑惑道:“這是為何,你們劫掠這麽多年,難道遇到瓷器都不要?”
張川山點點頭又搖搖頭:“打劫的時候遇到瓷器當然要,但打劫過路的商船,必定會發生戰鬥,瓷器易碎,往往都會在戰鬥中破碎,或者是沉入海底,即便是獲得瓷器,很多都在搬運中弄壞。”
海盜打劫可沒時間慢慢搬運物資,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以免被水師圍剿。
倭寇們同樣如此。
張川山繼續說道:“至於上岸劫掠更難遇到瓷器,窮苦百姓家用不起瓷器,也就城池裏的有錢人家才使用瓷器,我們又不可能攻打城池。”
“倭寇也是一樣,別看他們在沿海地區鬧得很兇,你聽說過他們去城池裏打劫過嗎?”
“城池都有守備兵鎮守城樓,就倭寇那些小矮子,他們拿什麽攻城?隻能去欺負窮苦老百姓罷了。”
這!!!
李善長徹底沒話說了,今天他才算是真正意義了解倭寇和海盜,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馮勝也開口說道:“確實如此,城池的城樓高大,倭寇又沒有攻城器械,即便他們有攻城器械 ,想要攻下一座城池也非常難。”
“比如由我率領五千人攻打擁有兩百守備兵的城池,沒有個十天半月根本攻不下來,或者是大軍攻打大型城池,甚至要打一兩個月才會出結果。”
“哪個?”
“就是那個……跟倭國人做交易的話,用什麽貨物?我們手頭比較緊,並沒有多餘的物資。”
“最近弟兄們在海上圍剿倭寇,也幸虧得到朝廷的物資,不然,我那麽多弟兄還真經不起消耗……”
張川山訕訕笑著說道,他感覺怪不好意思的,堂堂一方強大的海盜勢力,卻跟窮鬼一樣。
他們是海盜,別人也是海盜,卻完全比不上。
還不等朱軒說話,李善長就插嘴道:“府上不是有蚊香和香皂嗎?用這些物資去交易。”
“不行……”朱軒果斷拒絕。
“為何不行?”李善長滿臉的疑惑,心裏還有一絲不悅,除了洪武爺,很久沒人反駁過他了。
“倭國的氣候,蚊蟲必定猖獗,蚊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實用之物,隻不過、蚊香製作簡單,倭寇又不傻,必定不會交易太多蚊香迴去。”
“至於香皂……”朱軒說著頓了頓:“製作香皂的原料你已經看過了,需要用到油脂,得殺很多豬,會導致大明缺肉吃。”
“好鋼用在刀刃上,香皂要用來交易糧食等物資……當然、主要是倭國人不配使用香皂。”
這……
李善長一時啞口無言,因為朱軒說的話句句在理。
特別是香皂,製作原料是豬油,大量生產香皂就要大批量宰殺生豬。
而生豬則需要從市場上采買,市場上的豬少了,豬肉自然就貴了。
別看朱元璋從皇室司牧局運了不少生豬過來,但最近運送的數量已經減少了。
皇宮裏那麽多人,每日的消耗巨大,怎麽也得留一些下來,不然皇宮裏的肉食都得采買了。
采買倒是無所謂,主要是朱元璋窮唄。
更何況、那樣依舊會導致市場上的肉價上漲。
“瓷器和絲綢絹布呢?當初漢朝開辟的絲綢之路,在到宋朝開辟的海上貿易,這些物資都是搶手貨。”
“朝廷賞賜大臣,又或者是賞賜附屬國的使者,也都是以這些物資為主,倭國人絕對喜歡。”李善長又開口說道。
“還是不行……”朱軒又搖頭拒絕道。
我尼瑪!
李善長嘴角一陣抽搐,皇長孫你丫的,老夫今年都快七十歲了,就不能給老夫一點麵子嗎?
朱元璋忍不住問道:“大孫、為何不行?咱也覺得行啊,瓷器和絲綢絹布,都是咱大明特有的,即便是在大明,也隻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朱軒解釋道:“絲綢絹布織造繁瑣,而且都是有多年紡織技術的紡織工才能織造,所需成本太高。”
“瓷器同樣如此,建造窯爐的成本不低,瓷器輕薄易碎,燒製起來不僅時間長,而且稍有不慎就整個窯爐毀壞,所需成本同樣太高。”
馬皇後讚同的點點頭:“確實、我也時常紡線織布,織一匹布的代價不小。”
“我雖然沒見過燒製瓷器,但也聽人說過燒製瓷器不易……”
李善長無奈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小少爺你說說用什麽物資進行交易?”
朱軒指了指牆角,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了過去。
隻見牆角一個白乎乎的小肉團子,正哼唧哼唧的在一個小盆裏吃著食物。
“狗盆?不對……應該是虎盆?”李善長說道。
“用陶器……”朱軒說道:“陶器工藝粗糙,生產起來不難,成本不高,這玩意就非常適合用於跟倭國人做交易。”
“啥……陶罐、陶盆這些嗎?”
所有人都怔住了,在場的人都上什麽身份,誰還使用粗糙的陶器啊。
朱元璋遲疑道:“陶罐這些玩意,當初咱也使用過,自從跟隨洪武爺起兵推翻暴元後,已經很久沒使用過了。”
“大孫、陶器這玩意行嗎?在大明也隻有老百姓在使用,有錢人誰家使用陶器啊。”
李善長也附和道:“老爺說的不錯,這次是跟倭國貴族進行交易,陶器這麽粗糙的玩意,倭國貴族能看得上?”
“他們看不上?”朱軒撇撇嘴:“陶器在大明,有錢人確實看不上。”
“那是因為大明有著精湛的燒製技術,有錢人都用質地細膩精美的瓷器,而陶器是千家萬戶的生活器具。”
“但你們別忘了,倭國可沒有我們大明的技術,倭國貴族使用的也不過是做工稍微精良一點的陶器罷了,而且產量還不高。”
“一句話、倭國就是一些窮鬼,技術落後,陶器在他們麵前已經是頂好的東西了。”
這……
眾人咂了咂嘴,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小少爺、倭國貴族也不是沒見過大明的瓷器,倭寇在沿海地區劫掠,也劫掠了不少瓷器迴去的。”李善長忍不住說道。
朱軒沒有直接迴應李善長,而是扭頭看向張川山:”你們山寨裏瓷器多嗎?”
張川山考慮都不考慮一下,就搖頭說道:“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就幾百件瓷器吧。”
李善長疑惑道:“這是為何,你們劫掠這麽多年,難道遇到瓷器都不要?”
張川山點點頭又搖搖頭:“打劫的時候遇到瓷器當然要,但打劫過路的商船,必定會發生戰鬥,瓷器易碎,往往都會在戰鬥中破碎,或者是沉入海底,即便是獲得瓷器,很多都在搬運中弄壞。”
海盜打劫可沒時間慢慢搬運物資,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以免被水師圍剿。
倭寇們同樣如此。
張川山繼續說道:“至於上岸劫掠更難遇到瓷器,窮苦百姓家用不起瓷器,也就城池裏的有錢人家才使用瓷器,我們又不可能攻打城池。”
“倭寇也是一樣,別看他們在沿海地區鬧得很兇,你聽說過他們去城池裏打劫過嗎?”
“城池都有守備兵鎮守城樓,就倭寇那些小矮子,他們拿什麽攻城?隻能去欺負窮苦老百姓罷了。”
這!!!
李善長徹底沒話說了,今天他才算是真正意義了解倭寇和海盜,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馮勝也開口說道:“確實如此,城池的城樓高大,倭寇又沒有攻城器械,即便他們有攻城器械 ,想要攻下一座城池也非常難。”
“比如由我率領五千人攻打擁有兩百守備兵的城池,沒有個十天半月根本攻不下來,或者是大軍攻打大型城池,甚至要打一兩個月才會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