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朱元璋都嫌棄的鴨毛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位、想要把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聖人也做不到。”李善長無奈的苦笑起來:“不是思想不對,而是思想會變。”
朱元璋點點頭:“沒錯、思想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的思想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他說著把目光投向在釣魚吃葡萄的朱軒:“咱大孫或許可以做到。”
“咱不要求改變那麽多,咱隻需要,讀書人不再是腐儒,咱隻需要,當遇到外敵入侵,讀書人都有骨氣站出來抵禦,不給有誌之士拖後腿……”
“其餘的、咱也敢不奢求,你們都說大明萬年……嗬嗬……隻是聽著好聽罷了。”
“咱又不是老眼昏花,哪有萬年的朝代,總會有那麽幾個不成器的不孝子孫。”
“咱隻希望、即便大明沒了,這天下依舊是炎黃子孫的,絕對不是蠻夷能染指的……”
聞言、李善長和馮勝都齊刷刷的看向朱軒,這一刻、他們能感受到朱元璋真摯的內心。
他們也期待皇長孫能做到,他們也不想後世子孫經曆暴元時期的悲慘命運。
“咦!怎麽感覺涼嗖嗖的?這大熱天的,難道遇到水鬼了?”朱朱忽然打了個激靈,心裏暗道、難道是倭國人變成鬼來複仇了?
“小少爺、你是不是尿急?前麵的樹林茂密,奴婢先去看看有沒有蛇蟲鼠蟻。”海棠關心道。
朱軒搖搖頭:“沒……可能是水太冷。”
他說完這句後就後悔了,連續“呸呸”吐了好多口水。
跟這幾個字沾邊,他感覺都是一種侮辱,原本好好的字眼,被錢謙益給弄成了貶義詞,羞辱人的。
海棠的小腳丫在河水裏晃了晃,疑惑道:“水不冷啊……”
得!!!
朱軒豎起大拇指,瞧瞧我家的小海棠都知道水不冷。
不明所以的海棠也沒多想,指著不遠處在水裏嬉戲的鴛鴦說道:“小少爺、鴛鴦還抓不抓?別看鴛鴦小,也是有肉的……”
“奴婢在家的時候,若是能吃上一口肉,都很滿足了。”
即便海棠成了朱軒的丫鬟,過上一日三餐,頓頓有肉的日子,她依然還是節儉,珍惜食物。
因為她經曆過餓肚子的日子,知道食物的意義。
朱朱搖搖頭:“算了、別讓它做一對苦命鴛鴦……”
接著他話音一轉:“它們以後還能生很多蛋,孵出很多小鴛鴦,讓它們生活在這附近,以後就能抓更多的鴛鴦迴去吃肉。”
海棠眼前一亮,忍不住誇獎道:“小少爺真聰明,難怪楊小水她們都說你是大聰明。”
一旁的蔣瓛憋的臉色發紫,他被朱軒和海棠的對話逗得很想大笑,還好他是專業的,錦衣衛是經過專業訓練過的。
即便是忍不住,也要咬著牙忍著。
不遠處的朱元璋見朱軒和海棠對著鴛鴦指指點點,於是笑著問道:“大孫、是不是想抓鴛鴦迴去玩?”
朱軒搖搖頭,神色忽然一震,隻見他的目光落在河麵的幾根羽毛上麵。
“小少爺、怎麽了?”海棠順著朱軒的目光看去,也沒見到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小少爺、河麵的是普通的鴨毛,一點都不漂亮,沒有山裏的山雞毛漂亮。”
朱軒迴過神來,搖搖頭又抬頭看向朱元璋:“爺爺、應天城周圍有沒有大量飼養鴨子的?”
朱元璋被朱軒突然的轉變搞懵逼了,下意識的迴應道:“有啊、而且還不少。”
劉三吾也開口說道:“據記載、春秋時期就出現大規模飼養家禽,隻不過是貴族在大規模飼養家禽。”
“比較近的宋朝時期,水鄉地區有大量記載,不僅貴族大規模飼養家禽,小地主也在大量飼養家禽,少的數百隻,規模大的達到數千隻。”
“而我們大明也是如此,京城水係繁多,飼養家禽的也不在少數。”
馮勝笑著說道:“我家的田莊就有河道,田莊裏也飼養了不少鴨子,這玩意每天趕到河裏自己找魚蝦水草吃,都不用喂糧食的,不用多少本錢。”
“自從養了鴨子,我們家就很少缺肉食,隔三差五的就燉鴨肉吃。”
朱元璋知道大孫不會無緣無故問這個問題,他好奇道:“大孫、是不是養太多鴨子有問題?”
“咱知道飼養太多家禽,周圍都很臭,不過、養鴨子不一樣,鴨子大部分時間都在河裏泡著,拉屎也是在河裏。”
“而且、即便發生瘟疫,雞、牛、羊、豬得瘟疫的幾率更高,在河裏的鴨子很少會得瘟疫。”
家禽家畜得瘟疫這個問題,朱軒當然知道,因為大規模飼養,都是圈養,又不注意環境衛生,天氣炎熱就容易得瘟疫。
朱軒都飼養場就很注重這方麵的問題,每天都要清理糞便,還用水衝洗地麵,不定期還用石灰消毒。
“爺爺、那些大規模飼養鴨子的人家,他們怎麽處理鴨毛的?”朱軒問道,如果他沒猜錯的話,古代好像沒有把鴨毛利用起來。
不是不知道鴨毛可以保暖,而是有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鴨毛油性太大難以處理,二是有潮氣的時候,沒有經過脫脂的鴨毛會發臭,然後就是鴨毛是滑的,縫在被褥或者衣服裏,容易聚成一坨。
“這玩意還能怎麽處理?殺了鴨子就把鴨毛給扔了唄。”朱元璋迴應道。
朱軒眼前一亮,果然、他的猜錯沒錯,古人確實沒有使用鴨毛。
“爺爺、你能把應天周圍的鴨毛都收迴來嗎?”
“啥?大孫你要那玩意幹嘛?你不會是想用來做衣服,做被褥取暖吧?”
他說著搖搖頭:“大孫、聽咱一句勸,這鴨毛要不得,別看鴨子整天在河裏洗澡很幹淨。”
“其實鴨毛不僅油膩,還容易發臭,咱家裏不差錢,何必用這種醃臢之物,咱家想要什麽樣的棉花都能弄到。”
馮勝也附和道:“沒錯、鴨毛這玩意給狗狗都不要,還要找地方扔,不然會發臭,用火燒也有味道。”
“小朱軒、你放心,等天冷的時候,我給你尋最好的棉花迴來,還有最好的絲綢。”
朱元璋點點頭:“沒錯、思想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的思想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他說著把目光投向在釣魚吃葡萄的朱軒:“咱大孫或許可以做到。”
“咱不要求改變那麽多,咱隻需要,讀書人不再是腐儒,咱隻需要,當遇到外敵入侵,讀書人都有骨氣站出來抵禦,不給有誌之士拖後腿……”
“其餘的、咱也敢不奢求,你們都說大明萬年……嗬嗬……隻是聽著好聽罷了。”
“咱又不是老眼昏花,哪有萬年的朝代,總會有那麽幾個不成器的不孝子孫。”
“咱隻希望、即便大明沒了,這天下依舊是炎黃子孫的,絕對不是蠻夷能染指的……”
聞言、李善長和馮勝都齊刷刷的看向朱軒,這一刻、他們能感受到朱元璋真摯的內心。
他們也期待皇長孫能做到,他們也不想後世子孫經曆暴元時期的悲慘命運。
“咦!怎麽感覺涼嗖嗖的?這大熱天的,難道遇到水鬼了?”朱朱忽然打了個激靈,心裏暗道、難道是倭國人變成鬼來複仇了?
“小少爺、你是不是尿急?前麵的樹林茂密,奴婢先去看看有沒有蛇蟲鼠蟻。”海棠關心道。
朱軒搖搖頭:“沒……可能是水太冷。”
他說完這句後就後悔了,連續“呸呸”吐了好多口水。
跟這幾個字沾邊,他感覺都是一種侮辱,原本好好的字眼,被錢謙益給弄成了貶義詞,羞辱人的。
海棠的小腳丫在河水裏晃了晃,疑惑道:“水不冷啊……”
得!!!
朱軒豎起大拇指,瞧瞧我家的小海棠都知道水不冷。
不明所以的海棠也沒多想,指著不遠處在水裏嬉戲的鴛鴦說道:“小少爺、鴛鴦還抓不抓?別看鴛鴦小,也是有肉的……”
“奴婢在家的時候,若是能吃上一口肉,都很滿足了。”
即便海棠成了朱軒的丫鬟,過上一日三餐,頓頓有肉的日子,她依然還是節儉,珍惜食物。
因為她經曆過餓肚子的日子,知道食物的意義。
朱朱搖搖頭:“算了、別讓它做一對苦命鴛鴦……”
接著他話音一轉:“它們以後還能生很多蛋,孵出很多小鴛鴦,讓它們生活在這附近,以後就能抓更多的鴛鴦迴去吃肉。”
海棠眼前一亮,忍不住誇獎道:“小少爺真聰明,難怪楊小水她們都說你是大聰明。”
一旁的蔣瓛憋的臉色發紫,他被朱軒和海棠的對話逗得很想大笑,還好他是專業的,錦衣衛是經過專業訓練過的。
即便是忍不住,也要咬著牙忍著。
不遠處的朱元璋見朱軒和海棠對著鴛鴦指指點點,於是笑著問道:“大孫、是不是想抓鴛鴦迴去玩?”
朱軒搖搖頭,神色忽然一震,隻見他的目光落在河麵的幾根羽毛上麵。
“小少爺、怎麽了?”海棠順著朱軒的目光看去,也沒見到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小少爺、河麵的是普通的鴨毛,一點都不漂亮,沒有山裏的山雞毛漂亮。”
朱軒迴過神來,搖搖頭又抬頭看向朱元璋:“爺爺、應天城周圍有沒有大量飼養鴨子的?”
朱元璋被朱軒突然的轉變搞懵逼了,下意識的迴應道:“有啊、而且還不少。”
劉三吾也開口說道:“據記載、春秋時期就出現大規模飼養家禽,隻不過是貴族在大規模飼養家禽。”
“比較近的宋朝時期,水鄉地區有大量記載,不僅貴族大規模飼養家禽,小地主也在大量飼養家禽,少的數百隻,規模大的達到數千隻。”
“而我們大明也是如此,京城水係繁多,飼養家禽的也不在少數。”
馮勝笑著說道:“我家的田莊就有河道,田莊裏也飼養了不少鴨子,這玩意每天趕到河裏自己找魚蝦水草吃,都不用喂糧食的,不用多少本錢。”
“自從養了鴨子,我們家就很少缺肉食,隔三差五的就燉鴨肉吃。”
朱元璋知道大孫不會無緣無故問這個問題,他好奇道:“大孫、是不是養太多鴨子有問題?”
“咱知道飼養太多家禽,周圍都很臭,不過、養鴨子不一樣,鴨子大部分時間都在河裏泡著,拉屎也是在河裏。”
“而且、即便發生瘟疫,雞、牛、羊、豬得瘟疫的幾率更高,在河裏的鴨子很少會得瘟疫。”
家禽家畜得瘟疫這個問題,朱軒當然知道,因為大規模飼養,都是圈養,又不注意環境衛生,天氣炎熱就容易得瘟疫。
朱軒都飼養場就很注重這方麵的問題,每天都要清理糞便,還用水衝洗地麵,不定期還用石灰消毒。
“爺爺、那些大規模飼養鴨子的人家,他們怎麽處理鴨毛的?”朱軒問道,如果他沒猜錯的話,古代好像沒有把鴨毛利用起來。
不是不知道鴨毛可以保暖,而是有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鴨毛油性太大難以處理,二是有潮氣的時候,沒有經過脫脂的鴨毛會發臭,然後就是鴨毛是滑的,縫在被褥或者衣服裏,容易聚成一坨。
“這玩意還能怎麽處理?殺了鴨子就把鴨毛給扔了唄。”朱元璋迴應道。
朱軒眼前一亮,果然、他的猜錯沒錯,古人確實沒有使用鴨毛。
“爺爺、你能把應天周圍的鴨毛都收迴來嗎?”
“啥?大孫你要那玩意幹嘛?你不會是想用來做衣服,做被褥取暖吧?”
他說著搖搖頭:“大孫、聽咱一句勸,這鴨毛要不得,別看鴨子整天在河裏洗澡很幹淨。”
“其實鴨毛不僅油膩,還容易發臭,咱家裏不差錢,何必用這種醃臢之物,咱家想要什麽樣的棉花都能弄到。”
馮勝也附和道:“沒錯、鴨毛這玩意給狗狗都不要,還要找地方扔,不然會發臭,用火燒也有味道。”
“小朱軒、你放心,等天冷的時候,我給你尋最好的棉花迴來,還有最好的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