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朱棣的震驚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跟楊家村有什麽關係?”燕王朱棣越聽越迷糊,他當然知道香皂和蚊香是好東西。
可現在也不是談論這個的時候。
徐輝祖又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的道:“香皂和蚊香就是從楊家村出來的。”
楊家村往外運送貨物,根本瞞不住人,有權有勢的人誰不想分一杯羹,早就暗中派人打探了。
因此、徐輝祖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聞言、燕王朱棣眼前一亮,心說這個楊家村確實有秘密。
“你知道那個叫陽光超市的,背後的東家是什麽人嗎?是那個家族的產業?”燕王朱棣好奇道。
徐輝祖搖搖頭:“目前沒有人知道陽光超市的幕後東家是什麽來路,不過、京城內五間陽光超市的鋪麵,原本是曹國公府的產業。”
朱棣眉頭微蹙,心思快速轉動起來,他對李文忠父子倆無比熟悉。
特別是跟李景隆,除了親戚關係,他們還是很好的朋友。
當然也對李景隆經商的天賦很熟悉。
“難道是九江搞出來的?我這外甥不僅懂軍事,經商的天賦也很高……”
他話音一轉:“你有沒有找九江詢問過情況?”
徐輝祖搖搖頭:“早在十日之前,九江就隨商船離開了京城,誰也不知道去了什麽地方,想要找他也找不到。”
朱棣迴應道:“九江應該是去采買物資去了,估計很快就會迴來。”
“對了、既然九江不在家,打探不到消息,就沒人去楊家村看看情況嗎?”
徐輝祖苦笑道:“當然有人去過楊家村,隻可惜跟你一樣,被錦衣衛的人攔在了外麵,並且勒令朝中官員不許前往楊家村。”
“有不死心的暗中派人去過楊家村,但大部分派去的人都沒了消息,一去不複返,估計是被錦衣衛的給……”他說著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當然、也有活著迴來複命的,活著迴來的人說,三月之前,有一個富家小孩忽然出現在楊家村,剛開始就在楊家村買下了一坐田莊,置辦了田產。”
“後來又開辦起了工坊,如生產香皂和蚊香的工坊。”
“還有消息說,楊家村村外荒地那邊,大興土木,搞得熱火朝天,前段時間還把應天府的退伍老兵都招募去做工。”
這些傳迴去的消息,是朱元璋沒有故意攔下的,畢竟楊家村的事情根本瞞不住,每天都要送貨出去。
不然的話,錦衣衛怎麽可能會漏掉這些打探消息的人。
還有就是,這些人靠近不了軒府。
“招募退伍老兵做工?”燕王朱棣一陣詫異。
徐輝祖點點頭:“沒錯、就是招募了那些退伍的傷殘老兵做工,不僅招募這些傷殘老兵做工,還有楊家村的村民,甚至周圍的村民也在給那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做工。”
“對了、消息裏還說,楊家村的村民和附近的村民,都說那個富家小公子是在世活佛,神仙下凡……”
嘶!!!
朱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麽高的評價?”
能人百姓如此愛戴,朱棣是想都不敢想,即便是在北平府,他在百姓心目中也沒有這麽高的地位。
朱棣就藩北平府以後,經常率軍與蒙元軍隊作戰,護一方平安,加上他王爺的身份,他在北平府的威望很高。
但比起這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朱棣也隻能甘拜下風。
徐輝祖繼續說道:“據傳迴來的消息,這個富家小公子很善良,遇到特別困難的百姓,會幫助他們。”
“他給工人們的待遇也很高,一日三餐,濃稠的白粥和白麵饅頭吃到飽,菜裏的油水還很足,每天都有魚肉吃,隔三差五還能吃上一頓豬肉或者羊肉……”
我尼瑪!
朱棣暗暗咂舌,給百姓這麽好的待遇,不就是百姓心裏的活菩薩嗎。
“差點忘了,據說、那個富家小公子給的工錢也不少,就算放在京城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朱棣徹底麻了,他心裏在想,如果他也能讓北平府的百姓吃飽喝足,是不是他也能成為北平府百姓心裏的活菩薩。
一想到這裏,朱棣連連搖頭,他沒那麽多本錢啊,他每年的俸祿和封地的出產雖然也不少,但養活的人也多。
即便如此,他給府上家仆的待遇也沒這麽好。
“這個富家小公子到底是什麽人?我爹他允許外人收攬人心嗎?”朱棣皺眉道。
如果隻是給招募的工人待遇好,也無所謂,但是、招募那麽多退伍傷殘老兵做工就不一樣了。
傳到軍中會在軍中形成威望,這是大忌。
漢朝時期的霍去病,當時漢武帝賞賜給他幾十車酒肉,霍去病卻沒有分給手下的士卒吃掉。
直接放在一邊直到放臭了,也沒有拿出一點分給手下的士卒們吃。
不懂的隻會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實不然,這才是最合適的做法。
如果霍去病把酒肉分給士卒,他在士卒中的威望將會空前絕後。
這是禁忌,軍隊的是朝廷的軍隊,是皇帝的軍隊,不是哪一個將軍的私軍。
他若是把酒肉分給士卒們,就有擁兵自重的嫌疑,任何一個掌權者都會忌憚,都不容許有這種危險因素存在。
朱棣之所以會如此說,那個神秘富家小公子的做法,其實跟收攬軍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朱元璋被不打擊這種行為,那麽就會有更多的人效仿。
到時候國家將會出現大亂。
並非身為皇帝的小心眼,而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安定。
徐輝祖聳聳肩:“那個富家小公子太神秘了,都過了這麽久,大家派出一茬又一茬的人前去,都沒打聽到此人的身份背景。”
朱棣沉吟道:“等會下了朝,我找我爹問問情況,我爹肯定知道這背後是怎麽迴事,搞不好這一切都是他授意的。”
徐輝祖讚同的點點頭,如今朝堂上的官員也都是這樣的想法。
“對了、前幾天,北方沿海的水師艦船,都離港朝南方去了,是不是最近南邊的倭寇鬧的很兇?”
朝廷如此大規模調集水師,朱棣想不知道也不可能。
徐輝祖搖搖頭:“最近沿海地區很太平,沒有聽說倭寇作亂的事情。”
“這次陛下調集各路水師前往南方,聽說是準備圍剿海盜陳祖義。”
可現在也不是談論這個的時候。
徐輝祖又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的道:“香皂和蚊香就是從楊家村出來的。”
楊家村往外運送貨物,根本瞞不住人,有權有勢的人誰不想分一杯羹,早就暗中派人打探了。
因此、徐輝祖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聞言、燕王朱棣眼前一亮,心說這個楊家村確實有秘密。
“你知道那個叫陽光超市的,背後的東家是什麽人嗎?是那個家族的產業?”燕王朱棣好奇道。
徐輝祖搖搖頭:“目前沒有人知道陽光超市的幕後東家是什麽來路,不過、京城內五間陽光超市的鋪麵,原本是曹國公府的產業。”
朱棣眉頭微蹙,心思快速轉動起來,他對李文忠父子倆無比熟悉。
特別是跟李景隆,除了親戚關係,他們還是很好的朋友。
當然也對李景隆經商的天賦很熟悉。
“難道是九江搞出來的?我這外甥不僅懂軍事,經商的天賦也很高……”
他話音一轉:“你有沒有找九江詢問過情況?”
徐輝祖搖搖頭:“早在十日之前,九江就隨商船離開了京城,誰也不知道去了什麽地方,想要找他也找不到。”
朱棣迴應道:“九江應該是去采買物資去了,估計很快就會迴來。”
“對了、既然九江不在家,打探不到消息,就沒人去楊家村看看情況嗎?”
徐輝祖苦笑道:“當然有人去過楊家村,隻可惜跟你一樣,被錦衣衛的人攔在了外麵,並且勒令朝中官員不許前往楊家村。”
“有不死心的暗中派人去過楊家村,但大部分派去的人都沒了消息,一去不複返,估計是被錦衣衛的給……”他說著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當然、也有活著迴來複命的,活著迴來的人說,三月之前,有一個富家小孩忽然出現在楊家村,剛開始就在楊家村買下了一坐田莊,置辦了田產。”
“後來又開辦起了工坊,如生產香皂和蚊香的工坊。”
“還有消息說,楊家村村外荒地那邊,大興土木,搞得熱火朝天,前段時間還把應天府的退伍老兵都招募去做工。”
這些傳迴去的消息,是朱元璋沒有故意攔下的,畢竟楊家村的事情根本瞞不住,每天都要送貨出去。
不然的話,錦衣衛怎麽可能會漏掉這些打探消息的人。
還有就是,這些人靠近不了軒府。
“招募退伍老兵做工?”燕王朱棣一陣詫異。
徐輝祖點點頭:“沒錯、就是招募了那些退伍的傷殘老兵做工,不僅招募這些傷殘老兵做工,還有楊家村的村民,甚至周圍的村民也在給那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做工。”
“對了、消息裏還說,楊家村的村民和附近的村民,都說那個富家小公子是在世活佛,神仙下凡……”
嘶!!!
朱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麽高的評價?”
能人百姓如此愛戴,朱棣是想都不敢想,即便是在北平府,他在百姓心目中也沒有這麽高的地位。
朱棣就藩北平府以後,經常率軍與蒙元軍隊作戰,護一方平安,加上他王爺的身份,他在北平府的威望很高。
但比起這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朱棣也隻能甘拜下風。
徐輝祖繼續說道:“據傳迴來的消息,這個富家小公子很善良,遇到特別困難的百姓,會幫助他們。”
“他給工人們的待遇也很高,一日三餐,濃稠的白粥和白麵饅頭吃到飽,菜裏的油水還很足,每天都有魚肉吃,隔三差五還能吃上一頓豬肉或者羊肉……”
我尼瑪!
朱棣暗暗咂舌,給百姓這麽好的待遇,不就是百姓心裏的活菩薩嗎。
“差點忘了,據說、那個富家小公子給的工錢也不少,就算放在京城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朱棣徹底麻了,他心裏在想,如果他也能讓北平府的百姓吃飽喝足,是不是他也能成為北平府百姓心裏的活菩薩。
一想到這裏,朱棣連連搖頭,他沒那麽多本錢啊,他每年的俸祿和封地的出產雖然也不少,但養活的人也多。
即便如此,他給府上家仆的待遇也沒這麽好。
“這個富家小公子到底是什麽人?我爹他允許外人收攬人心嗎?”朱棣皺眉道。
如果隻是給招募的工人待遇好,也無所謂,但是、招募那麽多退伍傷殘老兵做工就不一樣了。
傳到軍中會在軍中形成威望,這是大忌。
漢朝時期的霍去病,當時漢武帝賞賜給他幾十車酒肉,霍去病卻沒有分給手下的士卒吃掉。
直接放在一邊直到放臭了,也沒有拿出一點分給手下的士卒們吃。
不懂的隻會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實不然,這才是最合適的做法。
如果霍去病把酒肉分給士卒,他在士卒中的威望將會空前絕後。
這是禁忌,軍隊的是朝廷的軍隊,是皇帝的軍隊,不是哪一個將軍的私軍。
他若是把酒肉分給士卒們,就有擁兵自重的嫌疑,任何一個掌權者都會忌憚,都不容許有這種危險因素存在。
朱棣之所以會如此說,那個神秘富家小公子的做法,其實跟收攬軍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朱元璋被不打擊這種行為,那麽就會有更多的人效仿。
到時候國家將會出現大亂。
並非身為皇帝的小心眼,而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安定。
徐輝祖聳聳肩:“那個富家小公子太神秘了,都過了這麽久,大家派出一茬又一茬的人前去,都沒打聽到此人的身份背景。”
朱棣沉吟道:“等會下了朝,我找我爹問問情況,我爹肯定知道這背後是怎麽迴事,搞不好這一切都是他授意的。”
徐輝祖讚同的點點頭,如今朝堂上的官員也都是這樣的想法。
“對了、前幾天,北方沿海的水師艦船,都離港朝南方去了,是不是最近南邊的倭寇鬧的很兇?”
朝廷如此大規模調集水師,朱棣想不知道也不可能。
徐輝祖搖搖頭:“最近沿海地區很太平,沒有聽說倭寇作亂的事情。”
“這次陛下調集各路水師前往南方,聽說是準備圍剿海盜陳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