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苦逼的朱標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他們這些就藩的藩王,不僅擁有極大的兵權,甚至對布政司也有節製權利,也就是說,在封地,他們的權利才是最大的。
如果能讓藩地百姓富饒起來,他們也能得到實惠。
隻不過、想要推行改革也不是那麽簡單,改革就是觸動士大夫和豪紳士族的利益。
即便燕王朱棣擁有兵權,還有他嶽父在北平坐鎮軍中,朱棣也需要精心謀劃才敢動手。
朱標讚賞的目光看向老四朱棣,不愧是他最看好的弟弟,就是有眼界有魄力。
他繼續說道:“楊家村搞出來那麽多東西,加上都在猜測爹遇到了一位謀士,是此人為爹出謀劃策。”
“於是不少勢力派人去楊家村打探消息,但都無功而返,知道的也是隻言片語。”
“包括我、同樣派出了人前往楊家村,依舊沒有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我知道這肯定是爹做了安排,隻好開口問爹。”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沉吟道:“爹隻是跟我說,娘在楊家村治病,身體恢複的很好,等過段時間會帶我去一趟。”
“其餘的事情、爹並沒有多說些什麽。”
聞言、朱棣心裏更加詫異了,他太了解自己老爹和大哥了,更加知道大哥在老爹心裏的地位。
最簡單的,大哥早就監國了,很多政務都交由大哥負責,這很明顯是在培養大哥治國的能力,皇位一定會傳給大哥的。
老爹毫無保留的教導大哥,為什麽在楊家村這件事情上會有所隱瞞呢?
又有什麽是值得對大哥隱瞞的呢?
朱棣完全看不懂了,感覺完全沒必要啊。
“聽說楊家村有一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年齡八九歲大,附近的村民都說他是活菩薩,是神仙轉世,不知道大哥知不知道,這個神秘富家小公子是什麽人?”
朱標撇撇嘴,沒好氣的說道:“老四、這話你也信,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懂什麽,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雖然也識字讀書了,但經常玩泥巴,上樹掏鳥蛋。”
“那個所謂的神秘富家小公子,估計是爹安排用來迷惑人的。”
這!!!
朱棣感覺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大家都被騙了,一個八九歲大的奶娃娃能幹嘛?
神童甘羅也是十二歲才顯露才華的啊。
估計八歲左右的甘羅,也在掏鳥蛋呢。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很快來到禦書房。
“王公公、我爹在裏麵嗎?”朱標對守在門口的太監王二狗說道。
王二狗笑著說道:“兩位殿下來了,上位有令,兩位殿下來了可以直接進去。”
“爹、兒臣給你請安了。“
朱棣一入內,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
這並非是君臣之禮,而是子跪父。
朱元璋望著朱棣,很是滿意:“起來吧、老四去了北平,身子骨更強壯了,就是黑了一些,黑一些好,男兒就應該這樣,不要像那些白白嫩嫩的,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
朱棣心裏暖暖的,他沒想到自己老爹會誇獎他。
以前他還在京城的時候,老爹從未給過他們幾兄弟好臉色,每次都因為他們不好好讀書打他們。
他們幾兄弟對於老爹,那是發自骨子裏的畏懼。
“咱孫兒他們怎麽樣?他們習慣北方的吃食嗎?”朱元璋繼續問道。
老實說,他真舍不得孫兒們也遠離在外,他也想每天都能看到孫兒。
所謂的子孫滿堂,並非隻是子嗣多,而是能生活在一起,能在一個堂屋裏吃飯。
朱棣的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能吃不好嗎,你孫兒都快胖成球了。
他迴應道:“高熾他們都習慣吃食,吃得白白胖胖的。”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臉色露出慈祥的笑容:“哪就好、哪就好……”
他的眼眶都濕潤了,繼續說道:“明天你把他們帶來給咱瞧瞧,咱這個做爺爺的還沒抱過高煦呢。”
一說起孫兒,朱元璋腦海中就浮現出朱軒白白嫩嫩的樣子,看著就讓人稀罕。
朱棣點點頭:“兒臣正有此意,想明天讓妙雲和高熾他們入宮給爹和娘請安。”
他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打算,不過、剛才聽了朱標說的話,他現在很是好奇,自己老爹要怎麽安排,會不會讓他們一家進入楊家村。
朱元璋明顯一怔,他怎麽就忘了這茬呢,妹子又不在宮裏,可又不好拒絕兒媳和孫兒啊見麵。
“咱恰好要出宮一趟,一起走吧……”朱元璋岔開話題說道。
朱標頓時就急了:“爹、我跟四弟有兩年沒見了,能不能……”
“不能……”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指著案台上的奏折說道:“這麽多政務還沒完成,不是你們敘舊的時候。”
他說著頓了頓,感覺好像有點殘忍,於是說道:“反正老四一家這次會留在京城一段時間,有的是時間給你們敘舊。”
“等改天政務不多的時候,讓老四一家去東宮找你,你們哥倆想怎麽喝就怎麽喝。”
朱標看了看堆成小山一樣的奏折,隻能無奈的點點頭。
朱棣看著這麽多奏折,驚出一身冷汗,心裏很慶幸自己不是家裏的老大,不然每天都要處理這麽多政務,哪有馳騁沙場來的爽。
他為朱標默哀,苦逼的大哥啊。
朱元璋和朱標從乾清宮出來後,就直奔皇宮後門。
當兩人來到後門,已經有兩架馬車等候在此地。
“參見燕王……”
“參見燕王……”
馮勝和李善長行禮道,君臣之禮不可廢,更何況邊上還站著朱元璋呢。
“見過宋國公、見過韓國公……”朱棣也以禮迴應道。
“都別磨嘰了,等候就趕不上吃午飯了。”朱元璋不耐煩的催促道,上了一駕馬車,朱棣趕忙跟上。
馮勝和李善長乘坐另一架馬車。
上了馬車的朱棣若有所思,他剛才瞧見馮勝和李善長都穿著便服,而且跟自己老爹一起出宮,看來他們都去過楊家村。
或許、可以從他們口中打聽一些消息。
馬車上、朱元璋望著朱棣,麵露糾結之色。
朱棣見狀大氣不敢喘一下,一時間、馬車裏的氣氛很是詭異。
朱棣暗道,老爹這是咋了,感覺心情不是很好。
朱元璋:咱的心情能好嗎?你一家這個時候出現,一家都成了問題,不好解決的問題。
過了好一會,朱元璋這才開口說道:“等會你迴家換一身衣服,把高熾和高煦帶上……”
聞言、朱棣眼前一亮,老爹這是打算帶他們去楊家村的節奏。
“爹、妙雲呢?她不一起嗎?”
如果能讓藩地百姓富饒起來,他們也能得到實惠。
隻不過、想要推行改革也不是那麽簡單,改革就是觸動士大夫和豪紳士族的利益。
即便燕王朱棣擁有兵權,還有他嶽父在北平坐鎮軍中,朱棣也需要精心謀劃才敢動手。
朱標讚賞的目光看向老四朱棣,不愧是他最看好的弟弟,就是有眼界有魄力。
他繼續說道:“楊家村搞出來那麽多東西,加上都在猜測爹遇到了一位謀士,是此人為爹出謀劃策。”
“於是不少勢力派人去楊家村打探消息,但都無功而返,知道的也是隻言片語。”
“包括我、同樣派出了人前往楊家村,依舊沒有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我知道這肯定是爹做了安排,隻好開口問爹。”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沉吟道:“爹隻是跟我說,娘在楊家村治病,身體恢複的很好,等過段時間會帶我去一趟。”
“其餘的事情、爹並沒有多說些什麽。”
聞言、朱棣心裏更加詫異了,他太了解自己老爹和大哥了,更加知道大哥在老爹心裏的地位。
最簡單的,大哥早就監國了,很多政務都交由大哥負責,這很明顯是在培養大哥治國的能力,皇位一定會傳給大哥的。
老爹毫無保留的教導大哥,為什麽在楊家村這件事情上會有所隱瞞呢?
又有什麽是值得對大哥隱瞞的呢?
朱棣完全看不懂了,感覺完全沒必要啊。
“聽說楊家村有一個神秘的富家小公子,年齡八九歲大,附近的村民都說他是活菩薩,是神仙轉世,不知道大哥知不知道,這個神秘富家小公子是什麽人?”
朱標撇撇嘴,沒好氣的說道:“老四、這話你也信,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懂什麽,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雖然也識字讀書了,但經常玩泥巴,上樹掏鳥蛋。”
“那個所謂的神秘富家小公子,估計是爹安排用來迷惑人的。”
這!!!
朱棣感覺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大家都被騙了,一個八九歲大的奶娃娃能幹嘛?
神童甘羅也是十二歲才顯露才華的啊。
估計八歲左右的甘羅,也在掏鳥蛋呢。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很快來到禦書房。
“王公公、我爹在裏麵嗎?”朱標對守在門口的太監王二狗說道。
王二狗笑著說道:“兩位殿下來了,上位有令,兩位殿下來了可以直接進去。”
“爹、兒臣給你請安了。“
朱棣一入內,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
這並非是君臣之禮,而是子跪父。
朱元璋望著朱棣,很是滿意:“起來吧、老四去了北平,身子骨更強壯了,就是黑了一些,黑一些好,男兒就應該這樣,不要像那些白白嫩嫩的,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
朱棣心裏暖暖的,他沒想到自己老爹會誇獎他。
以前他還在京城的時候,老爹從未給過他們幾兄弟好臉色,每次都因為他們不好好讀書打他們。
他們幾兄弟對於老爹,那是發自骨子裏的畏懼。
“咱孫兒他們怎麽樣?他們習慣北方的吃食嗎?”朱元璋繼續問道。
老實說,他真舍不得孫兒們也遠離在外,他也想每天都能看到孫兒。
所謂的子孫滿堂,並非隻是子嗣多,而是能生活在一起,能在一個堂屋裏吃飯。
朱棣的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能吃不好嗎,你孫兒都快胖成球了。
他迴應道:“高熾他們都習慣吃食,吃得白白胖胖的。”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臉色露出慈祥的笑容:“哪就好、哪就好……”
他的眼眶都濕潤了,繼續說道:“明天你把他們帶來給咱瞧瞧,咱這個做爺爺的還沒抱過高煦呢。”
一說起孫兒,朱元璋腦海中就浮現出朱軒白白嫩嫩的樣子,看著就讓人稀罕。
朱棣點點頭:“兒臣正有此意,想明天讓妙雲和高熾他們入宮給爹和娘請安。”
他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打算,不過、剛才聽了朱標說的話,他現在很是好奇,自己老爹要怎麽安排,會不會讓他們一家進入楊家村。
朱元璋明顯一怔,他怎麽就忘了這茬呢,妹子又不在宮裏,可又不好拒絕兒媳和孫兒啊見麵。
“咱恰好要出宮一趟,一起走吧……”朱元璋岔開話題說道。
朱標頓時就急了:“爹、我跟四弟有兩年沒見了,能不能……”
“不能……”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指著案台上的奏折說道:“這麽多政務還沒完成,不是你們敘舊的時候。”
他說著頓了頓,感覺好像有點殘忍,於是說道:“反正老四一家這次會留在京城一段時間,有的是時間給你們敘舊。”
“等改天政務不多的時候,讓老四一家去東宮找你,你們哥倆想怎麽喝就怎麽喝。”
朱標看了看堆成小山一樣的奏折,隻能無奈的點點頭。
朱棣看著這麽多奏折,驚出一身冷汗,心裏很慶幸自己不是家裏的老大,不然每天都要處理這麽多政務,哪有馳騁沙場來的爽。
他為朱標默哀,苦逼的大哥啊。
朱元璋和朱標從乾清宮出來後,就直奔皇宮後門。
當兩人來到後門,已經有兩架馬車等候在此地。
“參見燕王……”
“參見燕王……”
馮勝和李善長行禮道,君臣之禮不可廢,更何況邊上還站著朱元璋呢。
“見過宋國公、見過韓國公……”朱棣也以禮迴應道。
“都別磨嘰了,等候就趕不上吃午飯了。”朱元璋不耐煩的催促道,上了一駕馬車,朱棣趕忙跟上。
馮勝和李善長乘坐另一架馬車。
上了馬車的朱棣若有所思,他剛才瞧見馮勝和李善長都穿著便服,而且跟自己老爹一起出宮,看來他們都去過楊家村。
或許、可以從他們口中打聽一些消息。
馬車上、朱元璋望著朱棣,麵露糾結之色。
朱棣見狀大氣不敢喘一下,一時間、馬車裏的氣氛很是詭異。
朱棣暗道,老爹這是咋了,感覺心情不是很好。
朱元璋:咱的心情能好嗎?你一家這個時候出現,一家都成了問題,不好解決的問題。
過了好一會,朱元璋這才開口說道:“等會你迴家換一身衣服,把高熾和高煦帶上……”
聞言、朱棣眼前一亮,老爹這是打算帶他們去楊家村的節奏。
“爹、妙雲呢?她不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