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齊之攻略(三)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作者:喜歡貓的男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你們的分析,這場戰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夠真正打起來?”趙暄問道。
“我們分析過,如果真的有一條路可以直接通往餘杭的話,最起碼這條路是一條沒有真正標注在堪輿圖中的道路,這也就證明這條路並不算好走,一萬人的行軍隊伍,再上一些輜重的話,保守估計得在十天到十五天的樣子。”張良道。
“那就隨時關注著就好了。還有,趙承那邊可是有什麽消息傳來麽?”趙暄繼續問道。
“恩,有。不過這個消息確實有些耐人尋味了。”
“哦?什麽樣子的消息?”
“按老五傳迴來的消息是,扶餘人居然讓東胡投降他們。”
“什麽?”趙暄一下子愣住了。
“公子,您沒聽錯。我們剛開始看到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張良也是訕訕的笑著道。
“這個扶餘人是腦子沒帶在身上,還是一整個腦袋裏裝得全是糯米糊呢?”趙暄無奈的想著東胡大單於看到這封勸降信時的表情。
“具體的情況估計還得等他們再次傳迴來消息才能夠知道。”張良道。
“老五有說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迴來麽?”趙暄問。
“老五說預計還需要十天的時間才能夠迴來。”張良道。
“好吧。等他們迴來第一時間告訴我。”
張良應了一聲後,退了出去。
叔孫通見張良從大殿裏出來後,互相拱手行禮後進了大殿。
趙暄一看叔孫通來了,就問道:“先生,是迎娶之事麽?”
叔孫通點了點頭後道:“公子,基本上的儀禮已經準備得差不多,按照規程後天我們就需要將這些個聘禮送到蒙家去了,所以想問問公子如何安排?”
趙暄想了想後道:“先生,還是得麻煩您親自去一趟鹹陽,畢竟這是一場國與國的聯姻,還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才能夠顯得咱們比較重視,另外安排英布與臧荼一起領兵三千一路上護送先生前去。”
叔孫通則是點了點頭,道:“公子言重了,在華國裏較之我德高之人可是還有呢!”
趙暄道:“雖然老夫子他們能夠前來我華國傳經,確是讓我比較欣喜,但是他們畢竟與先生不同,所以還請先生不要推辭才好!”
叔孫通笑著道:“是呀,我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前來這裏傳儒之經典,更何況他們的到來,也讓其他那些家們也來了,這個還是需要公子能夠盡快安排一下這些個事情,畢竟百家之人互有怨懟,萬一因為理念不合在代縣打了起來,咱們可就成了笑柄了。”
“恩,先生所言及是,我記下了。”趙暄道。
叔孫通見該說的事情已經說完,並且得到了詳細的安排,就拱手行禮後退了出去。
大殿中。
趙暄則是想著叔孫通方才的話語,是呀,百家居然都來了。
秦之一朝把百家打壓的不要不要的,隻有法家活得更加舒服一些,墨家的分拆更是讓秦墨成了一個科研組織,而楚墨則是成了一個遊俠組織,在後期更是變成了一個刺客組織,要是不能夠讓他們這些個人被約束,被管理,那麽整個代縣鐵定會出現叔孫通所說的那個樣子。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分封國的時期了,也不是真正的百家爭鳴的時代了,思想可以解放,但是行為上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法製的,都說:“文以言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個大秦大亂之際,也是禮崩樂壞之時,這個時代也是那些個思想家們最為活躍的時代,隻不過能夠對百姓有用的家們,則是不多的。
趙暄考慮的最多的是保留下那些家們:醫家是要留下的;農家也是要留下的;儒家更不要說了,道家也得留下,縱橫家是最好的外交家,法家則是需要甄別一下再用。
等等這些,不一而足都是需要先行觀察的,不能給這些個家們太好的待遇和太過於寬鬆 的政策。
想多了,頭疼。
趙暄想了想,還是將這些個問題交給政院去管吧。
“我們分析過,如果真的有一條路可以直接通往餘杭的話,最起碼這條路是一條沒有真正標注在堪輿圖中的道路,這也就證明這條路並不算好走,一萬人的行軍隊伍,再上一些輜重的話,保守估計得在十天到十五天的樣子。”張良道。
“那就隨時關注著就好了。還有,趙承那邊可是有什麽消息傳來麽?”趙暄繼續問道。
“恩,有。不過這個消息確實有些耐人尋味了。”
“哦?什麽樣子的消息?”
“按老五傳迴來的消息是,扶餘人居然讓東胡投降他們。”
“什麽?”趙暄一下子愣住了。
“公子,您沒聽錯。我們剛開始看到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張良也是訕訕的笑著道。
“這個扶餘人是腦子沒帶在身上,還是一整個腦袋裏裝得全是糯米糊呢?”趙暄無奈的想著東胡大單於看到這封勸降信時的表情。
“具體的情況估計還得等他們再次傳迴來消息才能夠知道。”張良道。
“老五有說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迴來麽?”趙暄問。
“老五說預計還需要十天的時間才能夠迴來。”張良道。
“好吧。等他們迴來第一時間告訴我。”
張良應了一聲後,退了出去。
叔孫通見張良從大殿裏出來後,互相拱手行禮後進了大殿。
趙暄一看叔孫通來了,就問道:“先生,是迎娶之事麽?”
叔孫通點了點頭後道:“公子,基本上的儀禮已經準備得差不多,按照規程後天我們就需要將這些個聘禮送到蒙家去了,所以想問問公子如何安排?”
趙暄想了想後道:“先生,還是得麻煩您親自去一趟鹹陽,畢竟這是一場國與國的聯姻,還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才能夠顯得咱們比較重視,另外安排英布與臧荼一起領兵三千一路上護送先生前去。”
叔孫通則是點了點頭,道:“公子言重了,在華國裏較之我德高之人可是還有呢!”
趙暄道:“雖然老夫子他們能夠前來我華國傳經,確是讓我比較欣喜,但是他們畢竟與先生不同,所以還請先生不要推辭才好!”
叔孫通笑著道:“是呀,我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前來這裏傳儒之經典,更何況他們的到來,也讓其他那些家們也來了,這個還是需要公子能夠盡快安排一下這些個事情,畢竟百家之人互有怨懟,萬一因為理念不合在代縣打了起來,咱們可就成了笑柄了。”
“恩,先生所言及是,我記下了。”趙暄道。
叔孫通見該說的事情已經說完,並且得到了詳細的安排,就拱手行禮後退了出去。
大殿中。
趙暄則是想著叔孫通方才的話語,是呀,百家居然都來了。
秦之一朝把百家打壓的不要不要的,隻有法家活得更加舒服一些,墨家的分拆更是讓秦墨成了一個科研組織,而楚墨則是成了一個遊俠組織,在後期更是變成了一個刺客組織,要是不能夠讓他們這些個人被約束,被管理,那麽整個代縣鐵定會出現叔孫通所說的那個樣子。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分封國的時期了,也不是真正的百家爭鳴的時代了,思想可以解放,但是行為上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法製的,都說:“文以言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個大秦大亂之際,也是禮崩樂壞之時,這個時代也是那些個思想家們最為活躍的時代,隻不過能夠對百姓有用的家們,則是不多的。
趙暄考慮的最多的是保留下那些家們:醫家是要留下的;農家也是要留下的;儒家更不要說了,道家也得留下,縱橫家是最好的外交家,法家則是需要甄別一下再用。
等等這些,不一而足都是需要先行觀察的,不能給這些個家們太好的待遇和太過於寬鬆 的政策。
想多了,頭疼。
趙暄想了想,還是將這些個問題交給政院去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