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起兵以來,鄭成功每日都是在為亂世生存下去而打拚著,現在難得有一時安穩,鄭成功讓董友陪著自己坐在庭院中,帶著兒子鄭經、鄭聰一起看著煙花、炮竹。
煙花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鮮豔奪目、五彩繽紛的圖案,惹得還隻有7歲的鄭經隻拍手叫好。
煙花美麗但卻是很短暫,看得不過癮地鄭經趁著母親不注意,自個兒去拿了些爆竹來玩。
爆竹起源最早記載在《神異經》,書上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
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因竹子焚燒後會發出“劈劈叭叭”的響聲,所以當初人們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驅除山鬼和瘟神,謂之“爆竹”。
後來中國術士發明了火藥,巧工能匠們便以多層紙密卷火藥,接以引線,燃之使爆炸發聲,亦稱為“爆竹”用爆竹把山魈嚇跑。
這樣年複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鞭炮說法上各個曆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一直到“鞭炮”。
但從古至今仍然將體積大、火藥多和爆炸力強的單個鞭炮稱為“爆竹”。
鄭經興奮當中又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抽出一根爆竹,將它插進泥土裏。
看著哥哥的樣子,鄭聰好奇地跟在他的後麵看著。
鄭經放好後拿著信香一點,轉身就跑。一直跟在哥哥後麵的鄭聰才兩歲,剛學會走路,來不及轉身。
砰地一聲,爆竹爆炸了,碎紙四下飛濺,當中一小塊更是打在傻呆在原地的鄭聰臉上,給爆炸聲嚇壞了他頓時扯著喉嚨大哭起來。
哭聲引起了鄭成功夫婦的注意,他們轉過頭一看,鄭經手裏還拿著信香,畏懼地看著母親董友。
鄭聰卻是大哭不止,地上還殘留著爆竹的碎片,以及絲絲煙火。
看到這種情況,董友那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她讓鄭聰的乳娘前去安撫鄭聰,然後板著臉叫過鄭經,懲罰他去跪祖先牌位。
之前聽到鞭炮聲,鄭成功還沒有異常,此時看到鄭經手中握著的一根根爆竹,他陷入了沉思。
在下人接過鄭經懷中的爆竹時,鄭成功過開口說道:“將那些爆竹給我!”
一聽鄭成功開口,鄭經嚇得馬上跪下說道:“父親,孩兒知錯了,再也不敢了!”
看到大兒子害怕的樣子,鄭成功伸手將他拉起。溫和地說道:“我沒有怪罪你的意思,隻是想看看那些爆竹。你是長子,下次記得要照顧好你的弟弟。知道了嗎!好了,沒事了。去玩吧!”
說完,鄭成功整理了下鄭經的衣服,拍了拍他的頭。
看到鄭成功輕易就放過了做錯事的兒子,董友說道,“夫君…….”
看到董友又要說教了,鄭成功忙笑著說,“還是小孩子,再說大年夜的,這次就算了。”
聽到鄭成功都求情了,董友才不再糾纏這件事了,她虎著臉說道,“下次再有這樣的事,定要重罰你。不許再玩,快去睡覺!”
可以免除責罰,鄭經很高興,但看到自己的爆竹都給父親拿去了,鄭經很是不舍,他一步三迴頭地走向自己的臥室。
鄭聰給奶娘安撫好後,也被送去休息了。
在兒子都走後,鄭成功拿著爆竹,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接過下人遞來的信香。
點了手中的爆竹後,鄭成功立即就將它扔出去。
砰地一聲,爆竹在空中就爆炸了。碎片打在鄭成功的手上,有些疼。
隻是有些疼,威力還不夠啊!
鄭成功閉著眼迴憶起,曾在影視看到的那些手雷模樣。
如果將外殼由紙質地換成鐵質的,增加火藥分量想必威力應該大大增強吧!
想到那些手雷的威力,鄭成功心就癢癢地,恨不得立即就讓人製作出一個樣品,來試試威力。
鄭成功剛想喊人的時候,卻是想到今天是大年夜,這個時候將人叫過來研製手雷卻是很不厚道。
鄭成功隻好耐下心,讓下人們,記得明天早上派人去通傳主管武備的馮澄世前來拜見。
鄭成功吩咐家丁將一些鞭炮拆除,把裏麵的火藥都集中起來。
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鐵器來裝置火藥,鄭成功隻好令人將府內的幾株竹子砍斷。
把竹子分成幾節長越十幾厘米、寬二三厘米的竹筒,每節竹筒保留了兩頭的節隔。
讓人將其中一頭的竹隔鑽出一個如拇指頭般大小的孔。然後將火藥放進,用一小木杆壓實,再在火藥中摻上些碎石,碎鐵片,套上引信,最後再用黃泥封上口。
同時為了能有些比較,鄭成功還讓人將廚房裏裝鹽、裝油的小瓦罐都裝滿火藥、碎石等。
鄭成功看著一個晚上讓下人們準備的一籮筐“爆竹”、“爆瓦”。也不知道這樣的火藥造出來的簡易手雷能有多大的爆炸力和殺傷力,不過明天跟著工部官員一同前去試驗一番,便可以知道效果了!
煙花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鮮豔奪目、五彩繽紛的圖案,惹得還隻有7歲的鄭經隻拍手叫好。
煙花美麗但卻是很短暫,看得不過癮地鄭經趁著母親不注意,自個兒去拿了些爆竹來玩。
爆竹起源最早記載在《神異經》,書上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
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因竹子焚燒後會發出“劈劈叭叭”的響聲,所以當初人們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驅除山鬼和瘟神,謂之“爆竹”。
後來中國術士發明了火藥,巧工能匠們便以多層紙密卷火藥,接以引線,燃之使爆炸發聲,亦稱為“爆竹”用爆竹把山魈嚇跑。
這樣年複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鞭炮說法上各個曆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一直到“鞭炮”。
但從古至今仍然將體積大、火藥多和爆炸力強的單個鞭炮稱為“爆竹”。
鄭經興奮當中又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抽出一根爆竹,將它插進泥土裏。
看著哥哥的樣子,鄭聰好奇地跟在他的後麵看著。
鄭經放好後拿著信香一點,轉身就跑。一直跟在哥哥後麵的鄭聰才兩歲,剛學會走路,來不及轉身。
砰地一聲,爆竹爆炸了,碎紙四下飛濺,當中一小塊更是打在傻呆在原地的鄭聰臉上,給爆炸聲嚇壞了他頓時扯著喉嚨大哭起來。
哭聲引起了鄭成功夫婦的注意,他們轉過頭一看,鄭經手裏還拿著信香,畏懼地看著母親董友。
鄭聰卻是大哭不止,地上還殘留著爆竹的碎片,以及絲絲煙火。
看到這種情況,董友那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她讓鄭聰的乳娘前去安撫鄭聰,然後板著臉叫過鄭經,懲罰他去跪祖先牌位。
之前聽到鞭炮聲,鄭成功還沒有異常,此時看到鄭經手中握著的一根根爆竹,他陷入了沉思。
在下人接過鄭經懷中的爆竹時,鄭成功過開口說道:“將那些爆竹給我!”
一聽鄭成功開口,鄭經嚇得馬上跪下說道:“父親,孩兒知錯了,再也不敢了!”
看到大兒子害怕的樣子,鄭成功伸手將他拉起。溫和地說道:“我沒有怪罪你的意思,隻是想看看那些爆竹。你是長子,下次記得要照顧好你的弟弟。知道了嗎!好了,沒事了。去玩吧!”
說完,鄭成功整理了下鄭經的衣服,拍了拍他的頭。
看到鄭成功輕易就放過了做錯事的兒子,董友說道,“夫君…….”
看到董友又要說教了,鄭成功忙笑著說,“還是小孩子,再說大年夜的,這次就算了。”
聽到鄭成功都求情了,董友才不再糾纏這件事了,她虎著臉說道,“下次再有這樣的事,定要重罰你。不許再玩,快去睡覺!”
可以免除責罰,鄭經很高興,但看到自己的爆竹都給父親拿去了,鄭經很是不舍,他一步三迴頭地走向自己的臥室。
鄭聰給奶娘安撫好後,也被送去休息了。
在兒子都走後,鄭成功拿著爆竹,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接過下人遞來的信香。
點了手中的爆竹後,鄭成功立即就將它扔出去。
砰地一聲,爆竹在空中就爆炸了。碎片打在鄭成功的手上,有些疼。
隻是有些疼,威力還不夠啊!
鄭成功閉著眼迴憶起,曾在影視看到的那些手雷模樣。
如果將外殼由紙質地換成鐵質的,增加火藥分量想必威力應該大大增強吧!
想到那些手雷的威力,鄭成功心就癢癢地,恨不得立即就讓人製作出一個樣品,來試試威力。
鄭成功剛想喊人的時候,卻是想到今天是大年夜,這個時候將人叫過來研製手雷卻是很不厚道。
鄭成功隻好耐下心,讓下人們,記得明天早上派人去通傳主管武備的馮澄世前來拜見。
鄭成功吩咐家丁將一些鞭炮拆除,把裏麵的火藥都集中起來。
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鐵器來裝置火藥,鄭成功隻好令人將府內的幾株竹子砍斷。
把竹子分成幾節長越十幾厘米、寬二三厘米的竹筒,每節竹筒保留了兩頭的節隔。
讓人將其中一頭的竹隔鑽出一個如拇指頭般大小的孔。然後將火藥放進,用一小木杆壓實,再在火藥中摻上些碎石,碎鐵片,套上引信,最後再用黃泥封上口。
同時為了能有些比較,鄭成功還讓人將廚房裏裝鹽、裝油的小瓦罐都裝滿火藥、碎石等。
鄭成功看著一個晚上讓下人們準備的一籮筐“爆竹”、“爆瓦”。也不知道這樣的火藥造出來的簡易手雷能有多大的爆炸力和殺傷力,不過明天跟著工部官員一同前去試驗一番,便可以知道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