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際,正是纏綿如漆似膠的時候。
鄭成功攜沈若兮在警衛的護衛下,乘畫舫夜遊秦淮。
十裏秦淮五洲韻士,六朝勝跡銘鐫千載風流。
前世就聽說過十裏秦淮的風情,今世怎麽也要體驗一下。
沈若兮身為沈家的嫡女,自小就受名師指導,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詩詞歌賦,無所不會。
畫舫倉中,沈若兮坐下輕彈古箏大曲《高山流水》。
沈若兮低頭撫琴,纖指若蘭透骨香,一縷長發傾瀉而下,說不盡的美麗清雅,高貴絕俗。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最是那低頭一笑,千種風情繞眉梢!
看看撫琴的沈若兮,鄭成功不由地感歎這樣絕色的佳人,如果不是在古代,什麽時候能輪到自己的頭上?
鄭成功閉目傾聽著,將近四月天,此時正是春末夏初之際,微風吹拂,讓人感覺格外的清爽。
一首曲完,鄭成功將沈若兮擁入懷中,看著窗外的夜色。
萬物已經從冷冬徹底醒來,夜色中蟲鳴聲顯得更加清脆。
江水東逝水,那些自在的灣泊著的船,船裏走馬燈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遠了,又像在霧裏看花,盡朦朦朧朧的。
畫舫過了利涉橋,望見東關頭。
沿路聽見斷續的歌聲:有從沿河的妓樓飄來的,有從河上船裏度來的。
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連日來處理政務的煩躁都消失了,剩下的是心底一片寧靜。
正在這個時候,畫舫剛好轉過一個湖胛,眼前一亮,正麵卻是一艘燈光燦爛的大船。
鄭成功本來沒有在意,但突然一聲怒吼吸引了他的注意。
“錢受之,你的好徒弟做的好事!竟敢公然坐龍椅,他是何居心?”
“太衝賢弟,明嚴不過是一時放縱,你又何必斤斤計較!”
“錢受之,一時放縱,虧你說的出口。隻怕你是想做帝師吧!”
“黃太衝,我好意邀你來共商大事,你且一直抓住細枝末節不放,又汙蔑吾,又是何居心?”
“細枝末節?君子修身立品,以禮儀當先。逾越不尊,與王莽、曹操之輩何異!”
“鄭明嚴不懼身險,親率大軍北伐,收複大明舊都。海內名士皆稱讚鄭明嚴忠義,乃大明郭子儀。有鄭明嚴、李廷楨等人舍生忘懷,才有如今大明中興局勢。正需要借藉為用,你且一直造謠他王莽、曹操之輩,是嫌韃子兵不強,想再樹樹敵嗎?”
“錢受之,你強詞奪理!”
“黃太衝,你目光短淺!”
……
鄭成功聽著關於自己逾越的爭吵,微微一笑。
坐龍椅這件事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引起了爭議,也讓自己看清誰對大明還抱有忠心,誰又心向自己。
鄭成功手輕拍沈若兮,意示她起身,他想出去。
沈若兮收拾一下鄭成功略顯淩亂的衣裳後,就起身恭順地站在一旁。
鄭成功走出畫舫,站在船頭,看著空幽的天際,大聲地吟詩道:“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鄭成功慷慨激昂地念著太祖的《沁園春·雪》時,大船原本吵鬧的聲音停止了。
許久,突然有人拍手大喝道,“好一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好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詞激昂之勢,雖東坡、棄疾猶未能抗手。今聞此詩,我輩感概無言矣!敢問是哪位豪傑所作,蘇州顧炎武求見!”
說完,大船走出一個身穿士子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到畫舫船頭背手遠望天際,正在裝逼的鄭成功,拱手說道:“先生,我等深佩先生大才,可否賞臉過來一敘?”
廢話,如果不是怕自己突然登門上船,會讓你們誤會。
老子需要大聲吟詩吸引你們的注意嗎?
你以為在船頭吹著冷風裝逼很舒服啊!
鄭成功忙拱手迴禮道:“相請不如偶遇,如此在下就打擾了!”
雙船靠近,顧炎武看到眼前的這個人神采飛揚,氣宇不凡,那四周站著的人似乎是護衛,個個威武非凡。
此人非一般人!
顧炎武問道:“敢問先生大名?”
鄭成功輕聲說道:“吾南平鄭明嚴!”
顧炎武聽到驚訝的一時說不出話來,雖然他知道此人非凡人,但怎麽都沒有想到會是鄭成功,尤其是剛才船上的人還在議論他,沒想到正主就來了。
顧炎武不知道還該不該繼續邀請他的時候,鄭成功已經自顧走進大船了。
一走進,鄭成功環視了一遍船內的人,有男有女,大概是二十幾個人,隻不過除了錢謙益以及他的妻子柳如是自己認識外,其他人一個都不認識。
錢謙益看到進來的人竟然是鄭成功,一時呆住了。
自從南京城破前,鄭成功逃迴福建起兵抗清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了。
這次聽到鄭成功收複南京,錢謙益才從家鄉常熟返迴南京。
昨天剛迴到南京,沒有第一時間去見鄭成功,反而是在秦淮邀請了幾個好友,在此勸說他們投靠鄭成功。
除了是想在鄭成功麵前留下一個好印象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錢謙益還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鄭成功。
若論官職,鄭成功都已經是郡王了。他還是白身。
若論師長,錢謙益還沒有那個臉麵。因為他曾經因為怕死投靠過韃子,不敢以師自稱。
錢謙益還在考慮該用什麽身份跟鄭成功打招唿時,鄭成功已經躬身說道:“先生,多年不見,近來安好!”
看鄭成功行弟子禮,錢謙益感到非常的受用,立馬挺直身體,左手扶須,一副師尊的模樣點點頭說道:“不錯,明嚴,這幾年你幹得不錯。有你這個弟子,為師很欣慰!”
聽到錢謙益稱唿眼前的人為明嚴,船上的其他人立馬反應過來,此人就是鄭成功。
所有人看到鄭成功突然來到,不僅猜想,是有心還是無意!(未完待續。)
鄭成功攜沈若兮在警衛的護衛下,乘畫舫夜遊秦淮。
十裏秦淮五洲韻士,六朝勝跡銘鐫千載風流。
前世就聽說過十裏秦淮的風情,今世怎麽也要體驗一下。
沈若兮身為沈家的嫡女,自小就受名師指導,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詩詞歌賦,無所不會。
畫舫倉中,沈若兮坐下輕彈古箏大曲《高山流水》。
沈若兮低頭撫琴,纖指若蘭透骨香,一縷長發傾瀉而下,說不盡的美麗清雅,高貴絕俗。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最是那低頭一笑,千種風情繞眉梢!
看看撫琴的沈若兮,鄭成功不由地感歎這樣絕色的佳人,如果不是在古代,什麽時候能輪到自己的頭上?
鄭成功閉目傾聽著,將近四月天,此時正是春末夏初之際,微風吹拂,讓人感覺格外的清爽。
一首曲完,鄭成功將沈若兮擁入懷中,看著窗外的夜色。
萬物已經從冷冬徹底醒來,夜色中蟲鳴聲顯得更加清脆。
江水東逝水,那些自在的灣泊著的船,船裏走馬燈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遠了,又像在霧裏看花,盡朦朦朧朧的。
畫舫過了利涉橋,望見東關頭。
沿路聽見斷續的歌聲:有從沿河的妓樓飄來的,有從河上船裏度來的。
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連日來處理政務的煩躁都消失了,剩下的是心底一片寧靜。
正在這個時候,畫舫剛好轉過一個湖胛,眼前一亮,正麵卻是一艘燈光燦爛的大船。
鄭成功本來沒有在意,但突然一聲怒吼吸引了他的注意。
“錢受之,你的好徒弟做的好事!竟敢公然坐龍椅,他是何居心?”
“太衝賢弟,明嚴不過是一時放縱,你又何必斤斤計較!”
“錢受之,一時放縱,虧你說的出口。隻怕你是想做帝師吧!”
“黃太衝,我好意邀你來共商大事,你且一直抓住細枝末節不放,又汙蔑吾,又是何居心?”
“細枝末節?君子修身立品,以禮儀當先。逾越不尊,與王莽、曹操之輩何異!”
“鄭明嚴不懼身險,親率大軍北伐,收複大明舊都。海內名士皆稱讚鄭明嚴忠義,乃大明郭子儀。有鄭明嚴、李廷楨等人舍生忘懷,才有如今大明中興局勢。正需要借藉為用,你且一直造謠他王莽、曹操之輩,是嫌韃子兵不強,想再樹樹敵嗎?”
“錢受之,你強詞奪理!”
“黃太衝,你目光短淺!”
……
鄭成功聽著關於自己逾越的爭吵,微微一笑。
坐龍椅這件事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引起了爭議,也讓自己看清誰對大明還抱有忠心,誰又心向自己。
鄭成功手輕拍沈若兮,意示她起身,他想出去。
沈若兮收拾一下鄭成功略顯淩亂的衣裳後,就起身恭順地站在一旁。
鄭成功走出畫舫,站在船頭,看著空幽的天際,大聲地吟詩道:“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鄭成功慷慨激昂地念著太祖的《沁園春·雪》時,大船原本吵鬧的聲音停止了。
許久,突然有人拍手大喝道,“好一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好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詞激昂之勢,雖東坡、棄疾猶未能抗手。今聞此詩,我輩感概無言矣!敢問是哪位豪傑所作,蘇州顧炎武求見!”
說完,大船走出一個身穿士子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到畫舫船頭背手遠望天際,正在裝逼的鄭成功,拱手說道:“先生,我等深佩先生大才,可否賞臉過來一敘?”
廢話,如果不是怕自己突然登門上船,會讓你們誤會。
老子需要大聲吟詩吸引你們的注意嗎?
你以為在船頭吹著冷風裝逼很舒服啊!
鄭成功忙拱手迴禮道:“相請不如偶遇,如此在下就打擾了!”
雙船靠近,顧炎武看到眼前的這個人神采飛揚,氣宇不凡,那四周站著的人似乎是護衛,個個威武非凡。
此人非一般人!
顧炎武問道:“敢問先生大名?”
鄭成功輕聲說道:“吾南平鄭明嚴!”
顧炎武聽到驚訝的一時說不出話來,雖然他知道此人非凡人,但怎麽都沒有想到會是鄭成功,尤其是剛才船上的人還在議論他,沒想到正主就來了。
顧炎武不知道還該不該繼續邀請他的時候,鄭成功已經自顧走進大船了。
一走進,鄭成功環視了一遍船內的人,有男有女,大概是二十幾個人,隻不過除了錢謙益以及他的妻子柳如是自己認識外,其他人一個都不認識。
錢謙益看到進來的人竟然是鄭成功,一時呆住了。
自從南京城破前,鄭成功逃迴福建起兵抗清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了。
這次聽到鄭成功收複南京,錢謙益才從家鄉常熟返迴南京。
昨天剛迴到南京,沒有第一時間去見鄭成功,反而是在秦淮邀請了幾個好友,在此勸說他們投靠鄭成功。
除了是想在鄭成功麵前留下一個好印象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錢謙益還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鄭成功。
若論官職,鄭成功都已經是郡王了。他還是白身。
若論師長,錢謙益還沒有那個臉麵。因為他曾經因為怕死投靠過韃子,不敢以師自稱。
錢謙益還在考慮該用什麽身份跟鄭成功打招唿時,鄭成功已經躬身說道:“先生,多年不見,近來安好!”
看鄭成功行弟子禮,錢謙益感到非常的受用,立馬挺直身體,左手扶須,一副師尊的模樣點點頭說道:“不錯,明嚴,這幾年你幹得不錯。有你這個弟子,為師很欣慰!”
聽到錢謙益稱唿眼前的人為明嚴,船上的其他人立馬反應過來,此人就是鄭成功。
所有人看到鄭成功突然來到,不僅猜想,是有心還是無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