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府衙內,鄭成功召集了主要手下,說道:“現在局勢一日三變,我想在清軍跟大西軍對持時,盡量擴大自己的底盤,增強實力。所以想兵分兩路,一路向東攻略揚州、淮安,一路西進收複安徽等地。眾位覺得如何?”
姚啟聖起身反對道:“大將軍,我軍連月作戰,軍中頗呈疲態。再加上應天府剛占領,人心不穩,也需要大軍坐鎮。我軍實在不適合兵分兩路。下官覺得乘滿清跟大西軍作戰之機,集中兵馬出兵攻占蕪湖、池州、安慶方為上策。”
鄭成功有些不滿姚啟聖的保守,說道:“自古守江必守淮!隻有將防線推到了江淮,江南腹地才不受影響,錢糧不愁,民心安定,才最有利於統治管理。現在不趁機占領江淮,等滿清緩過手,就更難攻占了。隻有占領了江淮,在長江以北訂上了一個釘子,才有利於我軍日後北伐。”
姚啟聖說道:“大將軍,守江必守淮,前提是長江上遊襄陽等地在我軍手中,但現在襄陽等地還在滿清手中,攻打江淮隻是分散自己的兵馬,實在是得不償失。還請大將軍明見!”
鄭成功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熙止,何故如此謹慎,當今天下,強者為尊。今,我據閩浙、江南之地,擁兵三十餘萬。正當顯露鋒芒,爭雄天下。若是行熙止之策,曠日時久,變數無盡不說,更徒勞時機!”
“大將軍……”姚啟聖還想繼續再勸的時候。
還沒等姚啟聖接著往下勸說,鄭成功已經斷然的說道:“熙止不必多說,我意已決。”
姚啟聖聽到隻能暗然不語。
鄭成功環視著自己的手下一遍後,說道:“東路大軍以甘輝為主將,楊才、餘寬為副將……”
鄭成功停頓下才繼續說道,“姚啟聖為隨軍參軍!”
甘輝是自己的心腹大將,用他領兵,自己放心。
隻是甘輝性格衝動了點,而且謀略有是短板,為了彌補這缺點,鄭成功決定派姚啟聖去鋪助他。
姚啟聖默默地拱手說道:“下官尊令!”
看到姚啟聖不反對,鄭成功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命水師提督林習山,助鎮國將軍洪旭領兵五萬守南京。王忠孝為戶部主事,兼督糧草;陳永華為參謀;蕭拱宸掌理文書;劉國軒為前部先鋒;萬禮、周全斌為副將;王起棒、姚國泰為中軍護尉;張進、赫文興合後,擇定永厲四年五月丙寅日出師。”
文武官員聽到鄭成功下令,齊齊站起喝到:“得令!”
四海商行在鄭家水師的撐腰下,連年賺的盆滿缽滿。
再加上這幾年在鄭成功強力整治下,閩浙地區百姓生活安定。
大力推廣番薯、土豆、占城水稻等耐旱、高產糧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
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
三天內軍糧器械就準備妥當,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船騎雙行,浩浩蕩蕩,殺奔安徽。
這次西伐,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主力以招降為主。
劉國軒還是小將,勇武,有衝勁。
先鋒部隊進展十分迅速,鄭成功離開應天府時,他已至馬鞍山。到馬鞍山時,劉國軒又進到了蕪湖。
簡單補給之後,立即毫不停步,殺向銅陵。
在陳永華組織的軍情局密探宣傳下,安徽諸城聽到鄭成功率領十五萬大軍殺過來了,如果不投降的話,城破時,就像南京的管忠孝一樣要淩遲處死,在文攻武嚇之下。
這些城池都望風而降,好多守將還未交戰,便已棄城而逃。
鄭成功西進打得不似戰爭,簡直似追逐比賽。
鄭家軍雖然已經從中東地區進購戰馬,但軍中還是以步兵為多,追殺有馬的清軍是追之不及。
劉國軒一開始給的軍報中還寫著攻某城,斬首多少,到後來就全是占某城、得某城,連交戰的字眼兒都失去了。
雖然早知此次西伐,可能會很順利,但順利至此,卻也出乎鄭成功的想象。
幸好從廈門政法大學的第一屆學子已經畢業,再加上那些科舉中舉的書生,官史到是不缺。
每據一城,出榜安民,開倉放糧,維護地麵,推選屬官,鄭成功忙得不亦樂乎。
此時已是五月中旬天氣,劉國軒的部隊進展順利,他引軍一萬,半月行軍六百裏,連下二十餘城,兵勢如火,直指安慶。
看到劉國軒這樣漲自己誌氣,鄭成功派人賞封宣威將軍以示獎勵。
至此,安徽大部已入鄭家軍手。
東路大軍甘輝還沒有派兵攻打揚州時,揚州百姓已經自發將清軍驅逐。
當年揚州在激烈抵抗後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是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
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幸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
此等血債,揚州百姓對清軍是恨之入骨。
聽到鄭家軍要收複揚州,殘活的百姓奔走相告。
揚州十日,上至富豪,下至平明,那個沒有親人死在清軍手中。
有人提出反清,真是一唿百應。
整個揚州城全被動員了起來。
棍棒、菜刀可就全都用上了。
之前為了鎮壓百姓,揚州是有重兵把守的,但為了守衛南京,管忠孝抽調了大部分兵馬,現在揚州的清軍隻有三千人。
半夜還在營寨中睡覺的清軍,就被連夜動員起來的全城百姓被包圍了。
石灰粉、火油大發利市,百姓的棍棒和石頭,也讓清軍暈頭轉向。
陷入群眾汪洋大海之中,清軍死傷無數,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看到滿營的豎起無的火把,更讓他們以為是鄭家軍的攻過來了!
而揚州的清兵多時老弱病殘,或者是癟子兵,打打順風仗沒問題,這種情況,根本組織不起來戰鬥力。
全都是各自散沙一般的瞎跑,白相擁擠踐踏者不計其數,為了奪路而逃,衝出寨門,更是揮刀相向。
除了少數一些清軍,剩下的全死在憤怒的百姓手中,這也直接導致了沒有一個俘虜留下。
兵不血刃就輕鬆收複了揚州,讓準備大幹一場的甘輝歎氣連連,這清軍太不經打了!
甘輝有些遺憾,鄭成功卻是非常高興,對陳永華說道:“百姓歸心,眾誌成城。實乃是千古壯舉,一定要大力嘉獎,廣為傳播,以壯軍心!”
陳永華靜靜地說道:“善!”
鄭成功騎在馬背上驕傲地對著陳永華說道:“複甫,你看我軍兩路連連得勝,證明我的計策才是正確的。哎,熙止就是太過謹慎,我鄭家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必勝,攻必克!何懼清軍。複甫,且看我席卷華中,竟長江所極而爭天下!哈哈哈……”
“大將軍,我軍可能已入險境!”陳永華冷冷得說道。
“什麽?!”鄭成功被陳永華這這句話嚇著了。(未完待續。)
...
姚啟聖起身反對道:“大將軍,我軍連月作戰,軍中頗呈疲態。再加上應天府剛占領,人心不穩,也需要大軍坐鎮。我軍實在不適合兵分兩路。下官覺得乘滿清跟大西軍作戰之機,集中兵馬出兵攻占蕪湖、池州、安慶方為上策。”
鄭成功有些不滿姚啟聖的保守,說道:“自古守江必守淮!隻有將防線推到了江淮,江南腹地才不受影響,錢糧不愁,民心安定,才最有利於統治管理。現在不趁機占領江淮,等滿清緩過手,就更難攻占了。隻有占領了江淮,在長江以北訂上了一個釘子,才有利於我軍日後北伐。”
姚啟聖說道:“大將軍,守江必守淮,前提是長江上遊襄陽等地在我軍手中,但現在襄陽等地還在滿清手中,攻打江淮隻是分散自己的兵馬,實在是得不償失。還請大將軍明見!”
鄭成功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熙止,何故如此謹慎,當今天下,強者為尊。今,我據閩浙、江南之地,擁兵三十餘萬。正當顯露鋒芒,爭雄天下。若是行熙止之策,曠日時久,變數無盡不說,更徒勞時機!”
“大將軍……”姚啟聖還想繼續再勸的時候。
還沒等姚啟聖接著往下勸說,鄭成功已經斷然的說道:“熙止不必多說,我意已決。”
姚啟聖聽到隻能暗然不語。
鄭成功環視著自己的手下一遍後,說道:“東路大軍以甘輝為主將,楊才、餘寬為副將……”
鄭成功停頓下才繼續說道,“姚啟聖為隨軍參軍!”
甘輝是自己的心腹大將,用他領兵,自己放心。
隻是甘輝性格衝動了點,而且謀略有是短板,為了彌補這缺點,鄭成功決定派姚啟聖去鋪助他。
姚啟聖默默地拱手說道:“下官尊令!”
看到姚啟聖不反對,鄭成功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命水師提督林習山,助鎮國將軍洪旭領兵五萬守南京。王忠孝為戶部主事,兼督糧草;陳永華為參謀;蕭拱宸掌理文書;劉國軒為前部先鋒;萬禮、周全斌為副將;王起棒、姚國泰為中軍護尉;張進、赫文興合後,擇定永厲四年五月丙寅日出師。”
文武官員聽到鄭成功下令,齊齊站起喝到:“得令!”
四海商行在鄭家水師的撐腰下,連年賺的盆滿缽滿。
再加上這幾年在鄭成功強力整治下,閩浙地區百姓生活安定。
大力推廣番薯、土豆、占城水稻等耐旱、高產糧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
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
三天內軍糧器械就準備妥當,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船騎雙行,浩浩蕩蕩,殺奔安徽。
這次西伐,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主力以招降為主。
劉國軒還是小將,勇武,有衝勁。
先鋒部隊進展十分迅速,鄭成功離開應天府時,他已至馬鞍山。到馬鞍山時,劉國軒又進到了蕪湖。
簡單補給之後,立即毫不停步,殺向銅陵。
在陳永華組織的軍情局密探宣傳下,安徽諸城聽到鄭成功率領十五萬大軍殺過來了,如果不投降的話,城破時,就像南京的管忠孝一樣要淩遲處死,在文攻武嚇之下。
這些城池都望風而降,好多守將還未交戰,便已棄城而逃。
鄭成功西進打得不似戰爭,簡直似追逐比賽。
鄭家軍雖然已經從中東地區進購戰馬,但軍中還是以步兵為多,追殺有馬的清軍是追之不及。
劉國軒一開始給的軍報中還寫著攻某城,斬首多少,到後來就全是占某城、得某城,連交戰的字眼兒都失去了。
雖然早知此次西伐,可能會很順利,但順利至此,卻也出乎鄭成功的想象。
幸好從廈門政法大學的第一屆學子已經畢業,再加上那些科舉中舉的書生,官史到是不缺。
每據一城,出榜安民,開倉放糧,維護地麵,推選屬官,鄭成功忙得不亦樂乎。
此時已是五月中旬天氣,劉國軒的部隊進展順利,他引軍一萬,半月行軍六百裏,連下二十餘城,兵勢如火,直指安慶。
看到劉國軒這樣漲自己誌氣,鄭成功派人賞封宣威將軍以示獎勵。
至此,安徽大部已入鄭家軍手。
東路大軍甘輝還沒有派兵攻打揚州時,揚州百姓已經自發將清軍驅逐。
當年揚州在激烈抵抗後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是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
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幸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
此等血債,揚州百姓對清軍是恨之入骨。
聽到鄭家軍要收複揚州,殘活的百姓奔走相告。
揚州十日,上至富豪,下至平明,那個沒有親人死在清軍手中。
有人提出反清,真是一唿百應。
整個揚州城全被動員了起來。
棍棒、菜刀可就全都用上了。
之前為了鎮壓百姓,揚州是有重兵把守的,但為了守衛南京,管忠孝抽調了大部分兵馬,現在揚州的清軍隻有三千人。
半夜還在營寨中睡覺的清軍,就被連夜動員起來的全城百姓被包圍了。
石灰粉、火油大發利市,百姓的棍棒和石頭,也讓清軍暈頭轉向。
陷入群眾汪洋大海之中,清軍死傷無數,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看到滿營的豎起無的火把,更讓他們以為是鄭家軍的攻過來了!
而揚州的清兵多時老弱病殘,或者是癟子兵,打打順風仗沒問題,這種情況,根本組織不起來戰鬥力。
全都是各自散沙一般的瞎跑,白相擁擠踐踏者不計其數,為了奪路而逃,衝出寨門,更是揮刀相向。
除了少數一些清軍,剩下的全死在憤怒的百姓手中,這也直接導致了沒有一個俘虜留下。
兵不血刃就輕鬆收複了揚州,讓準備大幹一場的甘輝歎氣連連,這清軍太不經打了!
甘輝有些遺憾,鄭成功卻是非常高興,對陳永華說道:“百姓歸心,眾誌成城。實乃是千古壯舉,一定要大力嘉獎,廣為傳播,以壯軍心!”
陳永華靜靜地說道:“善!”
鄭成功騎在馬背上驕傲地對著陳永華說道:“複甫,你看我軍兩路連連得勝,證明我的計策才是正確的。哎,熙止就是太過謹慎,我鄭家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必勝,攻必克!何懼清軍。複甫,且看我席卷華中,竟長江所極而爭天下!哈哈哈……”
“大將軍,我軍可能已入險境!”陳永華冷冷得說道。
“什麽?!”鄭成功被陳永華這這句話嚇著了。(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