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場豪賭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敵國 作者:歲歲安瀾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所以說是百人之力,都難以撼動。
是因為蘇笙笙所言,是必須以一指之力。
有修繕陵寢的工匠在場,他憑借經驗,雖可估量出要推倒眼前這塊巨石,需要近二十人左右,但若以一指論……
他也是難以算出的。
一眾不由都把目光,對準一臉掙紮的樊山,和麵色沉著的蘇笙笙。
這兩家,總歸是要清算的……
樊山看向馮氏,柳氏卻看向樊山。
最後,樊山收迴目光,看向蘇笙笙,問:“若王妃沒能做到,要如何?”
“若今日樊馮兩家做得到,我當庭撤案。”
蘇笙笙自然知道,這點利益,不夠動搖樊山。
但誰叫樊山在乎官聲,多過在乎兒子。
如此一來,樊山不但能解今日妻眷之危,還能帶走樊文昌留下的骨血。
即便樊山再心存疑慮,也是不得不賭。
沒錯,這就是一場豪賭。
贏的人,得到一切。
輸的人,以後必須夾著尾巴做人。
在樊山臉色不定時,蘇笙笙又道:“既然你給出了兩個條件,也需得應我兩個。”
樊山目光動了動,“不如再加上一個,算作我的要求,我們各說三個。我的第三個是,若王妃自己不能做到,樊家便算通關。”
他第一個,自然是撤案。
第二個,仍然是帶迴樊文昌血脈。
如此無恥,不敢承擔責任的由頭,讓一眾圍觀百姓不免議論紛紛。
“這樊山當真打的是好算盤,是掂量著王妃做不到,他好撿現成的吧?”
樊山女婿聞言,立刻迴懟迴去,“是王妃自己要試。她自己若做不到,焉能怪別人?”
百姓聽音,便知這一家子都是一丘之貉,品行已經不必在言了。
轉而,便想勸蘇笙笙。
卻聽蘇笙笙已經應下,“好,我答應你。”她轉看向一旁的桑縣令,“還請大人替我等作證,如果我做到,樊山需應下我三個條件。”
桑縣令雖然知道蘇笙笙有些個本事,但這般擎天之力的事,她想一個手指頭了事……
也隻能眼見為實,等著看戲了。
第一個條件是,樊山休妻馮氏。
蘇笙笙沒有重複,見桑縣令點頭,便接著往下說。
“二,樊馮兩家,還有與其利益相關之人,不得攜私報複,轉嫁人禍與百姓。”
“三,馮氏起誓,若外間再起有關言論,馮氏需抄寫女戒佛經,佛堂虔誠認錯。若心不誠,不遵誓言,樊文昌九泉下魂魄難寧。”
剛剛被解開堵嘴布條的馮氏,聞言破口大罵,“你這個毒婦,昌兒已死,你竟然還敢詛咒他,我要殺了你……”
很快,又被押解的官差,給堵上了嘴。
一副瘋癲模樣,終是將樊山最後一絲遲疑,徹底粉碎。
兒子之死,他如何不知,也是他默然縱容之過。
若今日不做個了斷,他日馮氏定會做出更瘋狂的舉動。
而他,真的不想後半輩子,都做這整個南陵的笑柄了。
迴想前半生的隱忍,和對馮氏的百依百順……
如今兒子已經沒了……
樊山看向三個不明事理,一味偏親的女兒,是真的不想再讓她們一輩子被她毀了。
他也應還的夠了……
今日,就做一次決斷吧!
蘇笙笙冷看樊山目光由沉重,最後轉向堅定。
她知道,若樊馮兩家一條心,那她定然無策,隻能他們鬧一次,她打一次。
可這般不痛不癢的爭鬥,根本起不到作用不說,也會讓四姐在無盡的消耗中,磨滅最後一絲向上的力量……
她隻能迎頭痛擊,徹底切斷兩家根源。
而樊山的權衡利弊,和他不能當家做主的憋屈和幾乎自虐的忍耐,也急需出口……
她知道,他必定會順水推舟。
成了,帶走孩子。
不成,踢走馮氏。
於他而言,總歸是有利可圖的。
“或物或人,可借為助力,但必須最後,以一指之力,將巨石推倒。”
待樊山也向桑縣令請示,看迴她,蘇笙笙便重申規則。
桑縣令眼珠一轉,“如果王妃最後贏了,馮氏和馮老夫人,留在本縣服刑即可。”
自己家的事,還是關起門來,自己料理的好。
一旦放出去,不知會不會生變故不說。
就是馮保人脈之廣,人一旦走出這地界,能不能真服刑,都不好說。
樊山聽桑縣令有意偏袒蘇家,雖心有不悅,可也知道,若他不鬆口,也是不行的。
隻能無奈點頭。
人,都是有獵奇的心理。
這般天方夜譚的事,怎能不引人探究。
百姓雖離得遠,可還是豎著耳朵聽著。
莫說如今的樊山苦於脫身,就是樊家三個女婿,也被拖下水,弄得滿身狼狽。
他們急於找迴麵子,也想讓蘇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便上前一步與樊山商議。
他們認為,即便蘇笙笙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動一動小手指,就能令巨石傾覆。
不過,即便認定蘇笙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但這麽多人看著,也不能試都不試。
因此,他們一番商議後,讓人找來一根粗繩子,套住巨石的腰腹處。
然後重金懸賞,讓周遭圍觀的壯士,先行比鬥一番,最後決出的力士,再去挑戰。
這也算是一個辦法。
隻是,他們此前針對天塹關百姓的言論,已經讓百姓十分瞧不起兩家人的行徑。
加上,如今天塹關的地,八成都被蘇笙笙給包了。
能守著妻兒老小過日子的獵戶、兵士,哪裏會讓自己的老母親丟臉,去幫這小人。
因此,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隻見,竟未有一人出來接賞。
樊家這般不得人心,也是足以可見了。
樊山似乎也沒預料到這一幕,耳聽身後三個女婿,不斷加賞金,卻被一圈百姓噓聲,就臉上不由得發燙。
如今,樊家當真是半分顏麵也沒留下。
萬般無奈之下,那幾個女婿,也隻能讓三家護院,自行掰指抉擇。
畢竟是要用手指之力,掰手腕也是不準的。
而在他們這邊亂紛紛時,蘇家這邊,卻是異常的安靜。
就連桑縣令都有些奇怪。
這蘇家,莫非是招攬了奇人異士?
畢竟,要對付南詔那些神出鬼沒的刺客,總要使些非常手段。
可……這蘇家也太過鎮定了?
如此反常的情景,自也落進樊山眼中。
是因為蘇笙笙所言,是必須以一指之力。
有修繕陵寢的工匠在場,他憑借經驗,雖可估量出要推倒眼前這塊巨石,需要近二十人左右,但若以一指論……
他也是難以算出的。
一眾不由都把目光,對準一臉掙紮的樊山,和麵色沉著的蘇笙笙。
這兩家,總歸是要清算的……
樊山看向馮氏,柳氏卻看向樊山。
最後,樊山收迴目光,看向蘇笙笙,問:“若王妃沒能做到,要如何?”
“若今日樊馮兩家做得到,我當庭撤案。”
蘇笙笙自然知道,這點利益,不夠動搖樊山。
但誰叫樊山在乎官聲,多過在乎兒子。
如此一來,樊山不但能解今日妻眷之危,還能帶走樊文昌留下的骨血。
即便樊山再心存疑慮,也是不得不賭。
沒錯,這就是一場豪賭。
贏的人,得到一切。
輸的人,以後必須夾著尾巴做人。
在樊山臉色不定時,蘇笙笙又道:“既然你給出了兩個條件,也需得應我兩個。”
樊山目光動了動,“不如再加上一個,算作我的要求,我們各說三個。我的第三個是,若王妃自己不能做到,樊家便算通關。”
他第一個,自然是撤案。
第二個,仍然是帶迴樊文昌血脈。
如此無恥,不敢承擔責任的由頭,讓一眾圍觀百姓不免議論紛紛。
“這樊山當真打的是好算盤,是掂量著王妃做不到,他好撿現成的吧?”
樊山女婿聞言,立刻迴懟迴去,“是王妃自己要試。她自己若做不到,焉能怪別人?”
百姓聽音,便知這一家子都是一丘之貉,品行已經不必在言了。
轉而,便想勸蘇笙笙。
卻聽蘇笙笙已經應下,“好,我答應你。”她轉看向一旁的桑縣令,“還請大人替我等作證,如果我做到,樊山需應下我三個條件。”
桑縣令雖然知道蘇笙笙有些個本事,但這般擎天之力的事,她想一個手指頭了事……
也隻能眼見為實,等著看戲了。
第一個條件是,樊山休妻馮氏。
蘇笙笙沒有重複,見桑縣令點頭,便接著往下說。
“二,樊馮兩家,還有與其利益相關之人,不得攜私報複,轉嫁人禍與百姓。”
“三,馮氏起誓,若外間再起有關言論,馮氏需抄寫女戒佛經,佛堂虔誠認錯。若心不誠,不遵誓言,樊文昌九泉下魂魄難寧。”
剛剛被解開堵嘴布條的馮氏,聞言破口大罵,“你這個毒婦,昌兒已死,你竟然還敢詛咒他,我要殺了你……”
很快,又被押解的官差,給堵上了嘴。
一副瘋癲模樣,終是將樊山最後一絲遲疑,徹底粉碎。
兒子之死,他如何不知,也是他默然縱容之過。
若今日不做個了斷,他日馮氏定會做出更瘋狂的舉動。
而他,真的不想後半輩子,都做這整個南陵的笑柄了。
迴想前半生的隱忍,和對馮氏的百依百順……
如今兒子已經沒了……
樊山看向三個不明事理,一味偏親的女兒,是真的不想再讓她們一輩子被她毀了。
他也應還的夠了……
今日,就做一次決斷吧!
蘇笙笙冷看樊山目光由沉重,最後轉向堅定。
她知道,若樊馮兩家一條心,那她定然無策,隻能他們鬧一次,她打一次。
可這般不痛不癢的爭鬥,根本起不到作用不說,也會讓四姐在無盡的消耗中,磨滅最後一絲向上的力量……
她隻能迎頭痛擊,徹底切斷兩家根源。
而樊山的權衡利弊,和他不能當家做主的憋屈和幾乎自虐的忍耐,也急需出口……
她知道,他必定會順水推舟。
成了,帶走孩子。
不成,踢走馮氏。
於他而言,總歸是有利可圖的。
“或物或人,可借為助力,但必須最後,以一指之力,將巨石推倒。”
待樊山也向桑縣令請示,看迴她,蘇笙笙便重申規則。
桑縣令眼珠一轉,“如果王妃最後贏了,馮氏和馮老夫人,留在本縣服刑即可。”
自己家的事,還是關起門來,自己料理的好。
一旦放出去,不知會不會生變故不說。
就是馮保人脈之廣,人一旦走出這地界,能不能真服刑,都不好說。
樊山聽桑縣令有意偏袒蘇家,雖心有不悅,可也知道,若他不鬆口,也是不行的。
隻能無奈點頭。
人,都是有獵奇的心理。
這般天方夜譚的事,怎能不引人探究。
百姓雖離得遠,可還是豎著耳朵聽著。
莫說如今的樊山苦於脫身,就是樊家三個女婿,也被拖下水,弄得滿身狼狽。
他們急於找迴麵子,也想讓蘇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便上前一步與樊山商議。
他們認為,即便蘇笙笙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動一動小手指,就能令巨石傾覆。
不過,即便認定蘇笙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但這麽多人看著,也不能試都不試。
因此,他們一番商議後,讓人找來一根粗繩子,套住巨石的腰腹處。
然後重金懸賞,讓周遭圍觀的壯士,先行比鬥一番,最後決出的力士,再去挑戰。
這也算是一個辦法。
隻是,他們此前針對天塹關百姓的言論,已經讓百姓十分瞧不起兩家人的行徑。
加上,如今天塹關的地,八成都被蘇笙笙給包了。
能守著妻兒老小過日子的獵戶、兵士,哪裏會讓自己的老母親丟臉,去幫這小人。
因此,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隻見,竟未有一人出來接賞。
樊家這般不得人心,也是足以可見了。
樊山似乎也沒預料到這一幕,耳聽身後三個女婿,不斷加賞金,卻被一圈百姓噓聲,就臉上不由得發燙。
如今,樊家當真是半分顏麵也沒留下。
萬般無奈之下,那幾個女婿,也隻能讓三家護院,自行掰指抉擇。
畢竟是要用手指之力,掰手腕也是不準的。
而在他們這邊亂紛紛時,蘇家這邊,卻是異常的安靜。
就連桑縣令都有些奇怪。
這蘇家,莫非是招攬了奇人異士?
畢竟,要對付南詔那些神出鬼沒的刺客,總要使些非常手段。
可……這蘇家也太過鎮定了?
如此反常的情景,自也落進樊山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