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贓並獲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敵國 作者:歲歲安瀾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不其然,囂張是有代價的。
也不知道是汪永壽自己個找不到東西,才把火發到他們身上,還是別的什麽。
總之,天還沒黑,街頭巷尾就議論起了他們的八卦。
有說謝玄仗著地位,強取豪奪的。
硬生生拆散一對有情的眷侶……
還有的說,季晏禮對玄冥王妃一直放不下,才會私藏畫像黯然神傷。
總之,八卦永遠是人們最熱愛的。
還是惹人注目的三人戀。
蘇笙笙在從進府的青檸口中得知時,也有些哭笑不得。
在這麽傳下去,真不知會變形成什麽樣?
就算季晏禮跟汪永壽挑明,是他一人之過,但根本沒人管他是怎麽想的。
蘇笙笙倒是覺得,汪永壽是做賊心虛。
即便知道出入府上的季晏禮有機會偷下畫像,又轉移給他們,卻又無法確證。
因為一旦上了公堂,那可就得抖摟出不少事來。
但這事,還是連累到了季晏禮。
因為他行為不檢,官階已經全擼了,隻剩下個探花的光禿禿頭銜。
好在是沒剝奪做官的權利,準他入戶部聽用。
雖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但無奈謝玄這邊卻是閑不住的。
沒過一天,就派人找上汪永壽。
一支穿雲箭,直釘到丞相府門上。
所攜帶的信件上,指明聖旨在他們手中,聽聞丞相動用禁軍,還搜查了王府。
便獅子大開口的索要十萬金錠,不然就會把聖旨,賣給他第一個懷疑的人,玄冥王妃。
誰叫王妃有錢。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即便汪永壽還懷疑這封信的來源,可也怕真的是謝玄毫不知情,被盜賊恰巧盜走。
他是懷疑過季晏禮。
因為丞相府中,雖不是戒備森嚴,但外人想要熟門熟路地闖到書房,也非一兩日功夫。
可那盜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引他去暗閣後,又再次搶在護院趕到前打暈他。
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議。
在汪永壽為贖金急的團團轉時,蘇笙笙也在擔心那位汪小姐的動靜。
隻是這麽多天過去,看樣子是不會出賣季晏禮了。
可她是真的不知此事深淺,還是太過愛慕季晏禮,就實在引人深思了。
如果汪永壽跟她說明,是性命攸關的事,還是關於一族命運和麒麟軍之事……
那她還會幫著季晏禮隱瞞麽?
在好心盜賊給予的十日寬限期內,不等汪永壽狗急跳牆,前往兩州的牧澤就傳來了好消息。
仗著兩國信息交流不暢,牧澤一番循循善誘的逼問下,終於查明。
原來在北戎南下,攻進皇都時,二聖被想讓宗政一家皇室血脈一網打盡的北戎皇帝,逼迫誘使宗政銳進前去救駕。
應該也是真假參半,想讓宗政銳進真的帶兵救下他們,又怕北戎對他們狠下殺手。
這也就難怪,那道聖旨能在北戎的包圍圈裏,平安殺出重圍。
可也不知生了什麽變故,宗政銳進遲遲不去救援,導致北戎兵沒了耐性,連同皇後太上皇後,還有太子等宗室貴眷全部擄走。
按道理來說,宗政銳進當時是有兵的,再加上有聖旨下手,是可以調動大部隊的。
可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北戎兵,連窩端的把宗政皇室,全部抵押了賠償金。
那時信息交流不暢,加上又是密旨,得知此事的人並不多。
事後也都是對北戎擄走二聖和宗室貴女的事情感到恥辱,而諱莫如深。
再後來,宗政銳進帶兵四處平叛……
一些隱秘的線索,忽而浮現出來。
可能就是因果報應吧。
太上皇忌憚邊關大將,不敢放權。
有權又有聖旨的藩王宗政銳進,卻坐視不管。
還真是一報還一報,父子倆絕了。
一個忌憚麒麟軍,故意拖延援軍。
一個心生異心,任由父親被敵人擄走,自立門戶。
這般境地,倒有些報應不爽的意思。
可惜了無辜百姓,跟著遭殃流血。
隻是這裏邊,恐怕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要不然,汪永壽也不會那般反應。
估計現在他也是如坐針氈吧。
給贖金,沒錢,就得問皇帝要。
跟皇帝要,就得暴露留了一手。
自古帝王多疑心,這心一疑,就是殺機。
所以謝玄這邊,也是派了人保護汪永壽。
畢竟當年真相到底為何,隻有汪永壽知道。
那二聖被藥物誘供出來的,雖然不能采信,但也更加說明他們父子離心。
此刻不招供,不過是為了些帝王顏麵。
可若他們心生絕望,再難為帝,也就能打開缺口了。
用謠言打破謠言,是最快的辦法。
為了壓下三角戀緋聞滿天飛的熱潮,謝玄散播了汪永壽的“秘密”。
說他有當年二聖拖延援軍的證據。
不過沒指明,是幾幾年拖延援軍之事。
可也一石激起千層浪。
畢竟汪永壽是汪桓旗之子,當年謝家皇後翻案,定罪的卻隻有汪桓旗一人。
作為其繼承人,不可能不知道什麽。
靖遠親王聞訊即動,立刻命人將汪永壽帶上公堂,公開問審。
在沒有直接的證據情況下,是不能無旨對丞相動刑的。
可此刻萬人矚目,有點風吹草動,都能傳出花來。
宗政銳進就是想滅汪永壽的口,也不得不忌憚輿情。
而牢房對於汪永壽來說,倒是一個安全之所。
可惜他死不認罪,自然不能進監牢。
各種消息都炸彈般放出,就算宗政銳進跟汪永壽以前是一根螞蚱上的,但也不得不考量,是否該棄子了。
與此同時,謝玄也在派人秘密暗中查訪當年宗政銳進密旨傳達一事。
即便此刻還無法查知當年究竟發生了何事,但此刻卻覺得觸碰到了那個拐點。
隻要打開汪永壽這個突破口,一定就可以查出,二十年前的麒麟軍一案起源。
十萬金錠,汪永壽是絕對沒有的。
但此刻似乎每個人都有所保留,宗政銳進最終出手了。
給了沒錢支付贖金的汪永壽十萬金錠,還派親衛前往償付贖金。
被一早等候擒賊的靖遠親王,連人帶親衛和十萬金錠的一起擒獲。
不湊巧的是,盜賊一夥太過狡猾,全都跑了。
而後就精彩了。
丞相府中被盜,皇帝卻付十萬金錠贖金。
南陵立時流言紛紛起來。
誰叫宗政銳進可是連他親爹都不贖呢!
也不知道是汪永壽自己個找不到東西,才把火發到他們身上,還是別的什麽。
總之,天還沒黑,街頭巷尾就議論起了他們的八卦。
有說謝玄仗著地位,強取豪奪的。
硬生生拆散一對有情的眷侶……
還有的說,季晏禮對玄冥王妃一直放不下,才會私藏畫像黯然神傷。
總之,八卦永遠是人們最熱愛的。
還是惹人注目的三人戀。
蘇笙笙在從進府的青檸口中得知時,也有些哭笑不得。
在這麽傳下去,真不知會變形成什麽樣?
就算季晏禮跟汪永壽挑明,是他一人之過,但根本沒人管他是怎麽想的。
蘇笙笙倒是覺得,汪永壽是做賊心虛。
即便知道出入府上的季晏禮有機會偷下畫像,又轉移給他們,卻又無法確證。
因為一旦上了公堂,那可就得抖摟出不少事來。
但這事,還是連累到了季晏禮。
因為他行為不檢,官階已經全擼了,隻剩下個探花的光禿禿頭銜。
好在是沒剝奪做官的權利,準他入戶部聽用。
雖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但無奈謝玄這邊卻是閑不住的。
沒過一天,就派人找上汪永壽。
一支穿雲箭,直釘到丞相府門上。
所攜帶的信件上,指明聖旨在他們手中,聽聞丞相動用禁軍,還搜查了王府。
便獅子大開口的索要十萬金錠,不然就會把聖旨,賣給他第一個懷疑的人,玄冥王妃。
誰叫王妃有錢。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即便汪永壽還懷疑這封信的來源,可也怕真的是謝玄毫不知情,被盜賊恰巧盜走。
他是懷疑過季晏禮。
因為丞相府中,雖不是戒備森嚴,但外人想要熟門熟路地闖到書房,也非一兩日功夫。
可那盜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引他去暗閣後,又再次搶在護院趕到前打暈他。
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議。
在汪永壽為贖金急的團團轉時,蘇笙笙也在擔心那位汪小姐的動靜。
隻是這麽多天過去,看樣子是不會出賣季晏禮了。
可她是真的不知此事深淺,還是太過愛慕季晏禮,就實在引人深思了。
如果汪永壽跟她說明,是性命攸關的事,還是關於一族命運和麒麟軍之事……
那她還會幫著季晏禮隱瞞麽?
在好心盜賊給予的十日寬限期內,不等汪永壽狗急跳牆,前往兩州的牧澤就傳來了好消息。
仗著兩國信息交流不暢,牧澤一番循循善誘的逼問下,終於查明。
原來在北戎南下,攻進皇都時,二聖被想讓宗政一家皇室血脈一網打盡的北戎皇帝,逼迫誘使宗政銳進前去救駕。
應該也是真假參半,想讓宗政銳進真的帶兵救下他們,又怕北戎對他們狠下殺手。
這也就難怪,那道聖旨能在北戎的包圍圈裏,平安殺出重圍。
可也不知生了什麽變故,宗政銳進遲遲不去救援,導致北戎兵沒了耐性,連同皇後太上皇後,還有太子等宗室貴眷全部擄走。
按道理來說,宗政銳進當時是有兵的,再加上有聖旨下手,是可以調動大部隊的。
可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北戎兵,連窩端的把宗政皇室,全部抵押了賠償金。
那時信息交流不暢,加上又是密旨,得知此事的人並不多。
事後也都是對北戎擄走二聖和宗室貴女的事情感到恥辱,而諱莫如深。
再後來,宗政銳進帶兵四處平叛……
一些隱秘的線索,忽而浮現出來。
可能就是因果報應吧。
太上皇忌憚邊關大將,不敢放權。
有權又有聖旨的藩王宗政銳進,卻坐視不管。
還真是一報還一報,父子倆絕了。
一個忌憚麒麟軍,故意拖延援軍。
一個心生異心,任由父親被敵人擄走,自立門戶。
這般境地,倒有些報應不爽的意思。
可惜了無辜百姓,跟著遭殃流血。
隻是這裏邊,恐怕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要不然,汪永壽也不會那般反應。
估計現在他也是如坐針氈吧。
給贖金,沒錢,就得問皇帝要。
跟皇帝要,就得暴露留了一手。
自古帝王多疑心,這心一疑,就是殺機。
所以謝玄這邊,也是派了人保護汪永壽。
畢竟當年真相到底為何,隻有汪永壽知道。
那二聖被藥物誘供出來的,雖然不能采信,但也更加說明他們父子離心。
此刻不招供,不過是為了些帝王顏麵。
可若他們心生絕望,再難為帝,也就能打開缺口了。
用謠言打破謠言,是最快的辦法。
為了壓下三角戀緋聞滿天飛的熱潮,謝玄散播了汪永壽的“秘密”。
說他有當年二聖拖延援軍的證據。
不過沒指明,是幾幾年拖延援軍之事。
可也一石激起千層浪。
畢竟汪永壽是汪桓旗之子,當年謝家皇後翻案,定罪的卻隻有汪桓旗一人。
作為其繼承人,不可能不知道什麽。
靖遠親王聞訊即動,立刻命人將汪永壽帶上公堂,公開問審。
在沒有直接的證據情況下,是不能無旨對丞相動刑的。
可此刻萬人矚目,有點風吹草動,都能傳出花來。
宗政銳進就是想滅汪永壽的口,也不得不忌憚輿情。
而牢房對於汪永壽來說,倒是一個安全之所。
可惜他死不認罪,自然不能進監牢。
各種消息都炸彈般放出,就算宗政銳進跟汪永壽以前是一根螞蚱上的,但也不得不考量,是否該棄子了。
與此同時,謝玄也在派人秘密暗中查訪當年宗政銳進密旨傳達一事。
即便此刻還無法查知當年究竟發生了何事,但此刻卻覺得觸碰到了那個拐點。
隻要打開汪永壽這個突破口,一定就可以查出,二十年前的麒麟軍一案起源。
十萬金錠,汪永壽是絕對沒有的。
但此刻似乎每個人都有所保留,宗政銳進最終出手了。
給了沒錢支付贖金的汪永壽十萬金錠,還派親衛前往償付贖金。
被一早等候擒賊的靖遠親王,連人帶親衛和十萬金錠的一起擒獲。
不湊巧的是,盜賊一夥太過狡猾,全都跑了。
而後就精彩了。
丞相府中被盜,皇帝卻付十萬金錠贖金。
南陵立時流言紛紛起來。
誰叫宗政銳進可是連他親爹都不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