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東突厥滅國了
提燈貞觀,冒充天人混大唐 作者:我是安靜的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手電筒的光芒照在頡利可汗身上的時候,頡利可汗一眯眼,知道壞了~~
不得不承認,頡利可汗作為草原上的一代梟雄,確實有兩把刷子。
此時見勢不妙,頡利可汗以最快的速度,調轉馬頭就往迴跑。
你別說,雖然頡利可汗就剩下了200多人,但這200多個人,可都是他挑選出來的精銳。
要不是精銳的話,怎麽能擔任他的親衛呢?
船小好調頭,這話用在軍隊上也成立——隊伍小,規模小,行動就會迅速。
這200多個人跟著頡利可汗,以最快的速度,調頭往迴竄。
頡利可汗往哪裏跑?他準備往陰山北麓跑。
他的叔父——小可汗蘇尼失,就駐紮在陰山腳下,他隻要趕到那裏,逃到陰山裏麵,唐朝大軍就拿他沒辦法了。
這是頡利可汗最後一條生路,他必須要緊緊抓住。
不得不說,頡利可汗騎的是真千裏馬~~茫茫夜色中,眨眼功夫頡利可汗就跑得無影無蹤。
餓了三天,有人給你送來一隻煮熟的鴨子,舉到鼻尖兒,讓你聞了聞味兒,然後他又把鴨子拿走了~~
你說這氣人不氣人?
李績、李道宗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頡利可汗大搖大擺地跑到自己跟前打了個卡,然後掉頭就走了~~
這種侮辱,一代戰神李績絕對接受不了。
於是乎,李績、李道宗指揮人馬,盯著頡利逃跑的方向緊緊追趕。
手下的軍卒不需要李績、李道宗催促,都是紅著眼睛一路狂追。
抓住頡利可汗,這是多大的功勞啊~~
這個功勞“吧唧”一聲掉在眼前,眨眼間又飛走了,你說~~這些軍卒能不玩命狂追嗎?
何況,前麵就兩百多個人——這一小撮人,用人堆也能壓死他們,這簡直就是無風險的大功勞啊~~
不管怎麽說,人家頡利可汗是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
不說草原上哪個地方長棵草,頡利可汗都知道,最起碼人家路熟啊~~
就這樣,在李績、李道宗的一路狂追中,頡利可汗還是先行一步,逃到了陰山腳下。
見到了叔父——小可汗蘇尼失,頡利可汗來不及客套,大體把情況說了一下,就一頭紮進了陰山深處。
頡利可汗相信:唐朝大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深入陰山來搜尋他。
在這麽大的陰山中搜尋幾百個人,難度太大了。
在這寒冷的時節,唐朝大軍耗不起這個時間。
多年來的養尊處優,使頡利可汗的體型比較胖,早就失去了草原勇士的銳氣和體魄。
加上頡利可汗年事已高,逃亡了這大半夜,他實在堅持不住了。
親衛在地下鋪了一塊皮子,他躺在上麵,不一會兒就唿唿的睡了過去。
到了這個地步,頡利可汗的人生道路,其實已經很窄了。
在逃亡的路上,頡利可汗打算了一下,近期他先依附在蘇尼失的帳下,等緩過勁來,再收攏一下部下,去投靠土穀渾。
就是在這樣的打算中,頡利可汗進入了夢鄉。
李績、李道宗順著頡利可汗逃跑留下的蹤跡,一路追到了蘇尼失的大營前。
唐朝大軍把蘇尼失的大營團團圍住。
哪個地方都有帶路黨,東突厥也不例外。
通過前段時間攻打一些中小部落,蘇尼失被任命為小可汗的事,唐朝大軍早就知道了。
見此處是蘇尼失的部落,李績、李道宗心裏就有數了。
不用問——頡利可汗肯定是想得到蘇尼失的庇護,所以逃到這裏來了。
李績、李道宗緊急商議了一下,現在不急於攻打蘇尼失的大營,抓頡利可汗是第一要務。
萬一頡利可汗不在蘇尼失的大營裏,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頡利可汗又不蠢,他現在不在蘇尼失大營的可能性很大。
可怎麽才能抓到頡利可汗呢?誰知道他跑哪去了?
嘿嘿,這不要緊~~
唐朝大軍不好找頡利可汗,但李績、李道宗相信:蘇尼失一定有辦法,找到頡利可汗的。
否則,頡利可汗就不會往這個地方跑了。
李績、李道宗給蘇尼失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內,必須交出頡利可汗來。
否則,唐朝大軍將會攻打蘇尼失的大營,一個俘虜都不留,並且蘇尼失的所屬部落,也將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別看李道宗待人處事溫文爾雅,但那是對大唐人。
對待敵人,他是不會客氣的~~否則,他也不會有那麽多戰功。
蘇尼失不敢反駁唐朝大軍的強硬通牒,唯唯諾諾的返迴了大營。
迴到大帳,蘇尼失急得團團轉~~
現在該怎麽辦?唐朝人說話算話,說屠營就會屠營。
為了不把自己和部落的性命,全部交代在這裏,蘇尼失一咬牙:派騎兵上山,先把頡利可汗抓迴來再說。
頡利可汗被捆著雙手,扔到了蘇尼失的大帳裏。
頡利可汗的腦瓜子懵懵的~~
剛被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背叛,接著又被自己的叔父蘇尼失背叛,這種感覺極其不好。
突利可汗背叛,是他不滿頡利的所作所為,才投降了唐朝。
蘇尼失做的更過分,頡利剛提拔他為小可汗,他轉頭就把頡利抓來,想要獻給唐朝。
不過,蘇尼失雖然把頡利可汗抓了迴來,可到底交不交頡利可汗,蘇尼失心裏也在猶豫。
畢竟是多年的情分,背叛的如此幹脆,蘇尼失有點心理障礙。
唐朝大軍可沒給蘇尼失的猶豫,留很長時間~~
就帶了幾天的幹糧,哪有功夫和你在這裏磨蹭啊?
第3天一早,大同道副總管、李道宗的副手張寶相,就帶領大軍,對蘇尼失的大營開始踹門了。
唐朝大軍兵器精良,氣勢如虹,雙方一接戰,蘇尼失的突厥大軍就潰不成軍。
眼見大勢已去,蘇尼失帶領部下跪地投降。
張寶相帶人衝進蘇尼失的大帳,抓住了躲在大帳中的頡利可汗。
至此,東突厥宣告徹底滅亡了。
大喜過望的李績、李道宗,一邊安排軍卒打掃戰場,一邊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長安和李靖。
尚青雲接到這個報告的時候,心情倒很平靜。
和曆史上的情況差不多,沒出現太大的偏差,就是時間提前了,過程容易了很多。
看來他這隻蝴蝶,對曆史走向的影響力,還沒那麽大。
長安兵部大殿。
李世民接到這個電報,兵部大殿立刻就爆發出了一陣歡唿聲。
那歡樂場麵怎麽形容呢?
據聞泰後來說,兵部大殿的熱鬧程度,就像一堆蒼蠅中,扔了塊磚頭,那家夥~~“嗡”的一聲就炸開了~~
不得不承認,頡利可汗作為草原上的一代梟雄,確實有兩把刷子。
此時見勢不妙,頡利可汗以最快的速度,調轉馬頭就往迴跑。
你別說,雖然頡利可汗就剩下了200多人,但這200多個人,可都是他挑選出來的精銳。
要不是精銳的話,怎麽能擔任他的親衛呢?
船小好調頭,這話用在軍隊上也成立——隊伍小,規模小,行動就會迅速。
這200多個人跟著頡利可汗,以最快的速度,調頭往迴竄。
頡利可汗往哪裏跑?他準備往陰山北麓跑。
他的叔父——小可汗蘇尼失,就駐紮在陰山腳下,他隻要趕到那裏,逃到陰山裏麵,唐朝大軍就拿他沒辦法了。
這是頡利可汗最後一條生路,他必須要緊緊抓住。
不得不說,頡利可汗騎的是真千裏馬~~茫茫夜色中,眨眼功夫頡利可汗就跑得無影無蹤。
餓了三天,有人給你送來一隻煮熟的鴨子,舉到鼻尖兒,讓你聞了聞味兒,然後他又把鴨子拿走了~~
你說這氣人不氣人?
李績、李道宗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頡利可汗大搖大擺地跑到自己跟前打了個卡,然後掉頭就走了~~
這種侮辱,一代戰神李績絕對接受不了。
於是乎,李績、李道宗指揮人馬,盯著頡利逃跑的方向緊緊追趕。
手下的軍卒不需要李績、李道宗催促,都是紅著眼睛一路狂追。
抓住頡利可汗,這是多大的功勞啊~~
這個功勞“吧唧”一聲掉在眼前,眨眼間又飛走了,你說~~這些軍卒能不玩命狂追嗎?
何況,前麵就兩百多個人——這一小撮人,用人堆也能壓死他們,這簡直就是無風險的大功勞啊~~
不管怎麽說,人家頡利可汗是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
不說草原上哪個地方長棵草,頡利可汗都知道,最起碼人家路熟啊~~
就這樣,在李績、李道宗的一路狂追中,頡利可汗還是先行一步,逃到了陰山腳下。
見到了叔父——小可汗蘇尼失,頡利可汗來不及客套,大體把情況說了一下,就一頭紮進了陰山深處。
頡利可汗相信:唐朝大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深入陰山來搜尋他。
在這麽大的陰山中搜尋幾百個人,難度太大了。
在這寒冷的時節,唐朝大軍耗不起這個時間。
多年來的養尊處優,使頡利可汗的體型比較胖,早就失去了草原勇士的銳氣和體魄。
加上頡利可汗年事已高,逃亡了這大半夜,他實在堅持不住了。
親衛在地下鋪了一塊皮子,他躺在上麵,不一會兒就唿唿的睡了過去。
到了這個地步,頡利可汗的人生道路,其實已經很窄了。
在逃亡的路上,頡利可汗打算了一下,近期他先依附在蘇尼失的帳下,等緩過勁來,再收攏一下部下,去投靠土穀渾。
就是在這樣的打算中,頡利可汗進入了夢鄉。
李績、李道宗順著頡利可汗逃跑留下的蹤跡,一路追到了蘇尼失的大營前。
唐朝大軍把蘇尼失的大營團團圍住。
哪個地方都有帶路黨,東突厥也不例外。
通過前段時間攻打一些中小部落,蘇尼失被任命為小可汗的事,唐朝大軍早就知道了。
見此處是蘇尼失的部落,李績、李道宗心裏就有數了。
不用問——頡利可汗肯定是想得到蘇尼失的庇護,所以逃到這裏來了。
李績、李道宗緊急商議了一下,現在不急於攻打蘇尼失的大營,抓頡利可汗是第一要務。
萬一頡利可汗不在蘇尼失的大營裏,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頡利可汗又不蠢,他現在不在蘇尼失大營的可能性很大。
可怎麽才能抓到頡利可汗呢?誰知道他跑哪去了?
嘿嘿,這不要緊~~
唐朝大軍不好找頡利可汗,但李績、李道宗相信:蘇尼失一定有辦法,找到頡利可汗的。
否則,頡利可汗就不會往這個地方跑了。
李績、李道宗給蘇尼失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內,必須交出頡利可汗來。
否則,唐朝大軍將會攻打蘇尼失的大營,一個俘虜都不留,並且蘇尼失的所屬部落,也將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別看李道宗待人處事溫文爾雅,但那是對大唐人。
對待敵人,他是不會客氣的~~否則,他也不會有那麽多戰功。
蘇尼失不敢反駁唐朝大軍的強硬通牒,唯唯諾諾的返迴了大營。
迴到大帳,蘇尼失急得團團轉~~
現在該怎麽辦?唐朝人說話算話,說屠營就會屠營。
為了不把自己和部落的性命,全部交代在這裏,蘇尼失一咬牙:派騎兵上山,先把頡利可汗抓迴來再說。
頡利可汗被捆著雙手,扔到了蘇尼失的大帳裏。
頡利可汗的腦瓜子懵懵的~~
剛被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背叛,接著又被自己的叔父蘇尼失背叛,這種感覺極其不好。
突利可汗背叛,是他不滿頡利的所作所為,才投降了唐朝。
蘇尼失做的更過分,頡利剛提拔他為小可汗,他轉頭就把頡利抓來,想要獻給唐朝。
不過,蘇尼失雖然把頡利可汗抓了迴來,可到底交不交頡利可汗,蘇尼失心裏也在猶豫。
畢竟是多年的情分,背叛的如此幹脆,蘇尼失有點心理障礙。
唐朝大軍可沒給蘇尼失的猶豫,留很長時間~~
就帶了幾天的幹糧,哪有功夫和你在這裏磨蹭啊?
第3天一早,大同道副總管、李道宗的副手張寶相,就帶領大軍,對蘇尼失的大營開始踹門了。
唐朝大軍兵器精良,氣勢如虹,雙方一接戰,蘇尼失的突厥大軍就潰不成軍。
眼見大勢已去,蘇尼失帶領部下跪地投降。
張寶相帶人衝進蘇尼失的大帳,抓住了躲在大帳中的頡利可汗。
至此,東突厥宣告徹底滅亡了。
大喜過望的李績、李道宗,一邊安排軍卒打掃戰場,一邊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長安和李靖。
尚青雲接到這個報告的時候,心情倒很平靜。
和曆史上的情況差不多,沒出現太大的偏差,就是時間提前了,過程容易了很多。
看來他這隻蝴蝶,對曆史走向的影響力,還沒那麽大。
長安兵部大殿。
李世民接到這個電報,兵部大殿立刻就爆發出了一陣歡唿聲。
那歡樂場麵怎麽形容呢?
據聞泰後來說,兵部大殿的熱鬧程度,就像一堆蒼蠅中,扔了塊磚頭,那家夥~~“嗡”的一聲就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