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各曆史時期對華夏文明的貢獻5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老朱一家人這迴一個個笑逐顏開了。已經擺脫了大明不妙曲的影響了。
唯一讓朱元璋不滿意的是暴秦竟然排名這麽高,而且比大明都高。
他其實一直看不上嬴政,認為秦朝皆是暴政。原因就在他年輕時候吃的苦。
然而他卻不想自己當了皇帝後,大明的百姓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
其實封建王朝之下,百姓能吃飽飯便是好時代,一遇到災荒年景,王朝處理不好便是餓殍遍野。
這都受限於生產力的低下。從古到今,盛世也好,亂世也罷,都是百姓可憐。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爹爹,這幾個名臣都沒聽過,怎麽沒有本朝之臣。”
朱標看著明朝後期的幾個名臣不解的問道。
朱元璋也是疑惑,老子這些個老夥計難道不是名臣?怎麽天幕不提一提。
“該是我大明後期的名臣。天幕說他們有氣節,難不成是亡國之臣?”
說完轉頭麵色不善的看向朱棣。
朱棣脖子一縮,不動聲色的退到馬皇後身邊。
馬皇後見狀,知道他老朱又想發瘋病了。狠狠地一眼瞪過去。
朱元璋馬上一臉訕笑。
“得國之正,莫過於明。”
這條天幕又把一家人看高興了。
“咱比那混子劉邦還是要高上一籌的。哈哈哈。”
朱元璋得意的笑道。
得國之正的評價在曆史上應該也是頭一份了。古往今來這麽多國家,為啥就點咱老朱家?還不是咱驅逐蒙元,恢複華夏正統嗎。
他跟劉邦還是挺有緣份,兩代開國帝王隔了千年還是心有靈犀的。
朱元璋曾批劉邦殺功臣,卻不知自己後來給朱允炆鋪路同樣的把他的老夥計都血洗了一遍。
隨後,一家人又看到永樂大典的遺落,不禁心疼不已。
朱元璋也沒去想永樂是誰。隻是可惜了這部煌煌巨著。
大明排第四,拿到了45分,朱元璋也滿足了,繼續觀看天幕。
“下麵是三甲成員的最後一名,大秦帝國。”
“說到秦朝,大家都是褒貶不一,雖然秦朝同樣二世而亡,存世不長,但它給華夏民族帶來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這點相信沒人否認。”
“首先便是秦王掃六合,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一統。將華夏大一統的觀念延續至今。”
“後來者,無論誰起兵,唯一的目的都是統一華夏,這給華夏民族奠定了能永世流傳的基礎。”
“其次,文化方麵,秦朝留下的文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詩詞歌賦,而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等所有一切都做到高度統一。”
“這是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和底蘊,後世沿用此法,才真正有了華夏民族的概念。”
“所以無論誰入主中原,都必須要融入進來,不融入,就是異族,天下皆反。融入了,你就是自己人,就是華夏民族。”
“文化統一的認同感就是這麽霸道,所以華夏文明才能兼容並蓄,融萬家之長,成就自身。”
“製度方麵也是首次,開創了高度集權的帝製國家,三公九卿,地方郡縣。這都是後世一直沿用的製度。”
“影響方麵更不用說了,第一次首創這麽多東西,讓華夏民族形成了概念,可以說沒有秦朝的播種,就結不出華夏民族的果實。”
“至於外交和內政,這兩個算是拉垮的地方。秦朝存在時間太短了,內政方麵及格差點意思,外交除了徐福東渡一去不迴,別的也沒什麽交流。”
“綜上所述,綜合評分46分。文化10分,製度10分,武力9分,影響10分,內政5分,外交3分。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終於鬆了一口氣。嬴政臉上露出了笑容。
提心吊膽的挨到現在不容易啊。
生怕天幕給他來陰的。
此時有天幕如此背書,天下之人再反秦估計響應者該是要考慮考慮了。
不過這都要自己配合,要趁著天幕這股東風,調整下國家的策略和方向。
隨後,看向還在地上跪著的扶蘇。
“起來吧。跪久了就真的站不起來了。”
扶蘇扭頭看向嬴政,眼中還有未幹的淚漬。
天幕這一通組合拳下來,扶蘇終於是有了後悔之心。
他才理解到父親為了實現這些理想都背負了什麽。
自己非但幫不上忙,還一直和他唱反調。此時內心的愧疚讓他極度難受。
慢慢的站起身來,看向嬴政,開口說道:
“父皇,孩兒以前錯了,不理解您的抱負,讓您操心了。”
說完,眼淚止不住的掉落下來。
嬴政歎了一口氣,說道:
“別哭了,像什麽樣子?知錯改了就好。”
說罷,他便轉頭看向其餘公子,最後把目光停留在胡亥身上。
秦二世而亡麽?那就是趙高和李斯還立了皇子。
胡亥一直是趙高照顧的,那麽矯詔冊封的定是胡亥了。
那麽胡亥又做了什麽呢?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不再多想,嬴政挪開看向胡亥的眼神,隨後轉向天幕。
“終於到這裏了,說實話,強漢盛唐很難做出抉擇。因為他們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唐朝,作為曆史上唯一一個冠以盛世的朝代,可見其對後世華夏的影響。”
“文化方麵不用多說,妥妥的滿分。優美到極致的唐詩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裏都有。”
“內政方麵同樣不用多說,開元盛世是後世研究曆史的學者唯一認定的盛世。其中還有貞觀之治,永徽之治等相對富庶的時期。”
“有人曾說過,也許盛唐時期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我們現代社會比安全的時代。唐朝那些個詩人,長年在外旅遊啊,訪友啊,要是社會不安定,怎麽敢?”
“武力方麵不用多說,滅突厥,穩定絲綢之路,四夷臣服。”
“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城,城外有塊石碑,石碑上標識此去安西都護府9900裏。如此大的版圖,沒有強大的武力,怎麽辦得到?”
“外交方麵更不用多說,王維的詩來告訴你: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前來大唐朝貢的附屬國有近300個。大唐就是當時的世界中心。”
“製度這一塊有點菜,沿用了之前的製度,沒什麽創新。”
“影響力這方麵更是不用多說,現在外國還有叫我們唐人的,我們的民族服飾有唐裝。外國華人專門的聚集區叫唐人街。”
“所以,綜合評分55分。文化10分,武力9分,內政9分,製度7分,影響10分,外交10分。”
應天府故宮。
老朱一家人這迴一個個笑逐顏開了。已經擺脫了大明不妙曲的影響了。
唯一讓朱元璋不滿意的是暴秦竟然排名這麽高,而且比大明都高。
他其實一直看不上嬴政,認為秦朝皆是暴政。原因就在他年輕時候吃的苦。
然而他卻不想自己當了皇帝後,大明的百姓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
其實封建王朝之下,百姓能吃飽飯便是好時代,一遇到災荒年景,王朝處理不好便是餓殍遍野。
這都受限於生產力的低下。從古到今,盛世也好,亂世也罷,都是百姓可憐。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爹爹,這幾個名臣都沒聽過,怎麽沒有本朝之臣。”
朱標看著明朝後期的幾個名臣不解的問道。
朱元璋也是疑惑,老子這些個老夥計難道不是名臣?怎麽天幕不提一提。
“該是我大明後期的名臣。天幕說他們有氣節,難不成是亡國之臣?”
說完轉頭麵色不善的看向朱棣。
朱棣脖子一縮,不動聲色的退到馬皇後身邊。
馬皇後見狀,知道他老朱又想發瘋病了。狠狠地一眼瞪過去。
朱元璋馬上一臉訕笑。
“得國之正,莫過於明。”
這條天幕又把一家人看高興了。
“咱比那混子劉邦還是要高上一籌的。哈哈哈。”
朱元璋得意的笑道。
得國之正的評價在曆史上應該也是頭一份了。古往今來這麽多國家,為啥就點咱老朱家?還不是咱驅逐蒙元,恢複華夏正統嗎。
他跟劉邦還是挺有緣份,兩代開國帝王隔了千年還是心有靈犀的。
朱元璋曾批劉邦殺功臣,卻不知自己後來給朱允炆鋪路同樣的把他的老夥計都血洗了一遍。
隨後,一家人又看到永樂大典的遺落,不禁心疼不已。
朱元璋也沒去想永樂是誰。隻是可惜了這部煌煌巨著。
大明排第四,拿到了45分,朱元璋也滿足了,繼續觀看天幕。
“下麵是三甲成員的最後一名,大秦帝國。”
“說到秦朝,大家都是褒貶不一,雖然秦朝同樣二世而亡,存世不長,但它給華夏民族帶來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這點相信沒人否認。”
“首先便是秦王掃六合,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一統。將華夏大一統的觀念延續至今。”
“後來者,無論誰起兵,唯一的目的都是統一華夏,這給華夏民族奠定了能永世流傳的基礎。”
“其次,文化方麵,秦朝留下的文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詩詞歌賦,而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等所有一切都做到高度統一。”
“這是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和底蘊,後世沿用此法,才真正有了華夏民族的概念。”
“所以無論誰入主中原,都必須要融入進來,不融入,就是異族,天下皆反。融入了,你就是自己人,就是華夏民族。”
“文化統一的認同感就是這麽霸道,所以華夏文明才能兼容並蓄,融萬家之長,成就自身。”
“製度方麵也是首次,開創了高度集權的帝製國家,三公九卿,地方郡縣。這都是後世一直沿用的製度。”
“影響方麵更不用說了,第一次首創這麽多東西,讓華夏民族形成了概念,可以說沒有秦朝的播種,就結不出華夏民族的果實。”
“至於外交和內政,這兩個算是拉垮的地方。秦朝存在時間太短了,內政方麵及格差點意思,外交除了徐福東渡一去不迴,別的也沒什麽交流。”
“綜上所述,綜合評分46分。文化10分,製度10分,武力9分,影響10分,內政5分,外交3分。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終於鬆了一口氣。嬴政臉上露出了笑容。
提心吊膽的挨到現在不容易啊。
生怕天幕給他來陰的。
此時有天幕如此背書,天下之人再反秦估計響應者該是要考慮考慮了。
不過這都要自己配合,要趁著天幕這股東風,調整下國家的策略和方向。
隨後,看向還在地上跪著的扶蘇。
“起來吧。跪久了就真的站不起來了。”
扶蘇扭頭看向嬴政,眼中還有未幹的淚漬。
天幕這一通組合拳下來,扶蘇終於是有了後悔之心。
他才理解到父親為了實現這些理想都背負了什麽。
自己非但幫不上忙,還一直和他唱反調。此時內心的愧疚讓他極度難受。
慢慢的站起身來,看向嬴政,開口說道:
“父皇,孩兒以前錯了,不理解您的抱負,讓您操心了。”
說完,眼淚止不住的掉落下來。
嬴政歎了一口氣,說道:
“別哭了,像什麽樣子?知錯改了就好。”
說罷,他便轉頭看向其餘公子,最後把目光停留在胡亥身上。
秦二世而亡麽?那就是趙高和李斯還立了皇子。
胡亥一直是趙高照顧的,那麽矯詔冊封的定是胡亥了。
那麽胡亥又做了什麽呢?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不再多想,嬴政挪開看向胡亥的眼神,隨後轉向天幕。
“終於到這裏了,說實話,強漢盛唐很難做出抉擇。因為他們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唐朝,作為曆史上唯一一個冠以盛世的朝代,可見其對後世華夏的影響。”
“文化方麵不用多說,妥妥的滿分。優美到極致的唐詩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裏都有。”
“內政方麵同樣不用多說,開元盛世是後世研究曆史的學者唯一認定的盛世。其中還有貞觀之治,永徽之治等相對富庶的時期。”
“有人曾說過,也許盛唐時期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我們現代社會比安全的時代。唐朝那些個詩人,長年在外旅遊啊,訪友啊,要是社會不安定,怎麽敢?”
“武力方麵不用多說,滅突厥,穩定絲綢之路,四夷臣服。”
“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城,城外有塊石碑,石碑上標識此去安西都護府9900裏。如此大的版圖,沒有強大的武力,怎麽辦得到?”
“外交方麵更不用多說,王維的詩來告訴你: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前來大唐朝貢的附屬國有近300個。大唐就是當時的世界中心。”
“製度這一塊有點菜,沿用了之前的製度,沒什麽創新。”
“影響力這方麵更是不用多說,現在外國還有叫我們唐人的,我們的民族服飾有唐裝。外國華人專門的聚集區叫唐人街。”
“所以,綜合評分55分。文化10分,武力9分,內政9分,製度7分,影響10分,外交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