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狗大戶成精了6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時空節點。
洛陽北宮。
近來三州大旱,瘟疫橫行。劉炟的心思都在救災上。
若是沒有之前的水利工程外包,朝廷很難在短時間內恢複這麽多堵塞的河道以及灌溉渠。
雖然大旱,但仍然有些水利能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旱災的損害被減少了很多。
劉炟由此看到民間的力量不可小視。
單靠朝廷以強硬的政策去執行或許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成果,民間自發的積極性卻能做到。
放開政策,鼓勵民間在合理規則下逐利,卻不想能爆發出強大的執行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話用在哪裏都是合適的。”
劉炟有感而發,他腦子裏還是琢磨著怎樣更大程度的去引導民間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
“陛下說得沒錯,自古以來國與國之間何嚐不是各自逐利?如此來看,這些問題可以上升到國家層麵去研究。”
陳寵認為可以將這些行為歸納成理論,或許可以找到指導國家運行的規律。
“尚書大人此言有理,抓住國家利益的本質,我們的政策也可以更顯靈活。”
劉蒼手指向天幕說道:
“看阿拉伯夾在華夏和西方中間,他轉手倒賣就能獲得高額利潤。那麽咱們在西域的穩固是否可以借助月氏的力量。”
劉炟聞言,打開西域地圖看了起來。
月氏正好就在西域旁邊,絲綢之路延伸過去便是月氏的地盤。
“皇叔的意思是出使月氏,借兵平定西域,徹底穩固絲綢之路。咱們直接和月氏貿易,讓他們賺差價。如同阿拉伯一樣?”
劉炟立刻明白了劉蒼的意思。如今西羌叛亂,國內又發生災害,大漢鞭長莫及。班超在西域合縱連橫也顯得勢單力孤。
而曆史上月氏(貴霜帝國)就曾出兵幫助東漢擊破車師,穩固西域。
“派人去信班超,先出使月氏,談談再看。要求都是談出來的。先穩定絲綢之路的貿易。咱們好騰出手平定西羌和匈奴。”
劉蒼覺得這個辦法應該是能行的。
“陛下,臣也覺得可行。出海的船隊有到巴格達。那邊確實如天幕所說,我們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都是奢侈物品。”
陳寵看過出海貿易的記錄,華夏的商品如今在西方就是奢侈品。那邊的貴族對瓷器絲綢可謂趨之若鶩。
劉炟當下便下了決定讓班超派人出使月氏,談下合作之事。
他此刻也相信月氏能拿到絲綢之路貿易的中轉權,大概率會聽從大漢調遣。
因為他看到天幕上說到魷魚商人,竟然以一件普通的青瓷就能換取封官賞爵。
而這樣的青瓷大漢多到甚至可以用來當夜壺。
天幕繼續播放。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元大都外城常有無數商人來往止息。建有許多旅館和招待駱駝商隊的大客棧。”
“駱駝商隊就是指阿拉伯商人。自元朝以後,絲綢之路逐漸衰落,阿拉伯帝國也分崩離析。”
“清朝後,閉關鎖國政策的施行,加上海洋貿易興起,絲綢之路徹底凋零。這段時間內,阿拉伯地區一直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
“直到19世紀末,大英為了控製印度航線,決定在阿拉伯半島地區扶植一個政權,而狗大戶家族就是他們選中的合作小弟。”
“靠著大英的支持,狗大戶家族快速崛起。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崩潰,狗大戶終於迎來了建國機會。”
“1932年,狗大戶正式立國。建國之初,他們也是窮得叮當響,可在6年後,沙漠裏發現了巨量的石油。狗大戶從此一夜暴富。”
“國王伊本沙特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請來了鷹醬,將麵積93萬平方公裏的油田承包給美孚石油公司,期限66年。”
“白撿了一個大油田的鷹醬高興得不行,他們在狗大戶家修建了軍事基地,輸油管道和海運港口。並和狗大戶簽訂軍事協議,各取所需。”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朱棣自從拿到北方的軍報後感覺大明上空的最後一絲烏雲消失了。
強大的火器軍隊以碾壓的態勢橫掃了整個漠北。
這一戰後,讓大明看到草原遊牧在現代火器之下已經翻不起浪花了。
張輔如今已經打到了北海。受限於天氣原因,沒再追擊。
韃靼的主力基本被清掃一空。大明將整個北方納入了版圖。
如今北方征服後便是穩固新土。
張家口的鐵路和公路都要連接進草原裏。要在草原中央築城駐軍,輻射整個漠北。
多達上千人的探礦隊伍也已經深入草原。
若是發現礦藏就要在當地駐軍開礦辦工廠,以工業化來帶動經濟,增加人口,穩固統治。
而大明的下一步整體戰略是向西。
朱棣此時已經讓張輔留下駐軍,主力南下迴到關西七衛。
“皇爺爺,海運興起後,絲綢之路已經凋零了,咱們對西域的戰略可否緩行?”
朱瞻基認為北方已定,大明的重心應該放到海洋上,因為他主導的尋找美洲的大航海就要啟程了。
“大航海固然重要,但不是現在的主要目標。如今奧斯曼還沒有崛起,若是讓他們穩定了統治,將來又是麻煩。”
朱棣的目光已經放到了中東。
“父皇,咱們可否也在那邊扶植一個部落?如今鄭和的船隊和那邊的貿易頻繁,關係也處理得不錯。咱們陸路暫時不通,海路上先埋下後手?”
朱高熾見鷹醬扶植狗大戶,自己大明為什麽不能扶植一個勢力來暫緩奧斯曼的統治?
“不錯,咱正有此意,傅安已經隨船隊去往那邊了。”
朱棣早就有了安排。而眾人聞言腦子裏卻在思索傅安這個人。
“父皇,是洪武年間出使帖木兒被囚禁13年的傅安嗎?”
朱高熾這才想起來此人。當年帖木兒與大明重修於好,將傅安送迴來。朝廷也沒有對傅安給予嘉獎,所以印象不深。
“嗯,咱大明虧待了他。想當年蘇武北海牧羊,青史留名。如今咱們打到了北海,也算對蘇武19年忠義的最好注釋。”
“朕讓張輔屯兵關西便是要給傅安一個交代。如今攻守易形了。更何況帖木兒擋在了大明爭奪石油控製權的路上。”
若不是之前天幕播放西域的視頻,朱棣也可能會忘記了這個如同蘇武一般身懷民族氣節的英雄。
“咱大明確實做的不夠,不能讓這樣的英雄寒心,我這就讓宣傳部門動起來。他的事跡應該和蘇武並列。”
朱棣點頭認可。英雄確實不能遺忘,否則民族何以長存?
“如今傅安又去了更遠的中東,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下一次見麵朕會用軍隊告訴他,他不是出使,而是開疆拓土。”
洛陽北宮。
近來三州大旱,瘟疫橫行。劉炟的心思都在救災上。
若是沒有之前的水利工程外包,朝廷很難在短時間內恢複這麽多堵塞的河道以及灌溉渠。
雖然大旱,但仍然有些水利能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旱災的損害被減少了很多。
劉炟由此看到民間的力量不可小視。
單靠朝廷以強硬的政策去執行或許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成果,民間自發的積極性卻能做到。
放開政策,鼓勵民間在合理規則下逐利,卻不想能爆發出強大的執行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話用在哪裏都是合適的。”
劉炟有感而發,他腦子裏還是琢磨著怎樣更大程度的去引導民間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
“陛下說得沒錯,自古以來國與國之間何嚐不是各自逐利?如此來看,這些問題可以上升到國家層麵去研究。”
陳寵認為可以將這些行為歸納成理論,或許可以找到指導國家運行的規律。
“尚書大人此言有理,抓住國家利益的本質,我們的政策也可以更顯靈活。”
劉蒼手指向天幕說道:
“看阿拉伯夾在華夏和西方中間,他轉手倒賣就能獲得高額利潤。那麽咱們在西域的穩固是否可以借助月氏的力量。”
劉炟聞言,打開西域地圖看了起來。
月氏正好就在西域旁邊,絲綢之路延伸過去便是月氏的地盤。
“皇叔的意思是出使月氏,借兵平定西域,徹底穩固絲綢之路。咱們直接和月氏貿易,讓他們賺差價。如同阿拉伯一樣?”
劉炟立刻明白了劉蒼的意思。如今西羌叛亂,國內又發生災害,大漢鞭長莫及。班超在西域合縱連橫也顯得勢單力孤。
而曆史上月氏(貴霜帝國)就曾出兵幫助東漢擊破車師,穩固西域。
“派人去信班超,先出使月氏,談談再看。要求都是談出來的。先穩定絲綢之路的貿易。咱們好騰出手平定西羌和匈奴。”
劉蒼覺得這個辦法應該是能行的。
“陛下,臣也覺得可行。出海的船隊有到巴格達。那邊確實如天幕所說,我們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都是奢侈物品。”
陳寵看過出海貿易的記錄,華夏的商品如今在西方就是奢侈品。那邊的貴族對瓷器絲綢可謂趨之若鶩。
劉炟當下便下了決定讓班超派人出使月氏,談下合作之事。
他此刻也相信月氏能拿到絲綢之路貿易的中轉權,大概率會聽從大漢調遣。
因為他看到天幕上說到魷魚商人,竟然以一件普通的青瓷就能換取封官賞爵。
而這樣的青瓷大漢多到甚至可以用來當夜壺。
天幕繼續播放。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元大都外城常有無數商人來往止息。建有許多旅館和招待駱駝商隊的大客棧。”
“駱駝商隊就是指阿拉伯商人。自元朝以後,絲綢之路逐漸衰落,阿拉伯帝國也分崩離析。”
“清朝後,閉關鎖國政策的施行,加上海洋貿易興起,絲綢之路徹底凋零。這段時間內,阿拉伯地區一直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
“直到19世紀末,大英為了控製印度航線,決定在阿拉伯半島地區扶植一個政權,而狗大戶家族就是他們選中的合作小弟。”
“靠著大英的支持,狗大戶家族快速崛起。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崩潰,狗大戶終於迎來了建國機會。”
“1932年,狗大戶正式立國。建國之初,他們也是窮得叮當響,可在6年後,沙漠裏發現了巨量的石油。狗大戶從此一夜暴富。”
“國王伊本沙特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請來了鷹醬,將麵積93萬平方公裏的油田承包給美孚石油公司,期限66年。”
“白撿了一個大油田的鷹醬高興得不行,他們在狗大戶家修建了軍事基地,輸油管道和海運港口。並和狗大戶簽訂軍事協議,各取所需。”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朱棣自從拿到北方的軍報後感覺大明上空的最後一絲烏雲消失了。
強大的火器軍隊以碾壓的態勢橫掃了整個漠北。
這一戰後,讓大明看到草原遊牧在現代火器之下已經翻不起浪花了。
張輔如今已經打到了北海。受限於天氣原因,沒再追擊。
韃靼的主力基本被清掃一空。大明將整個北方納入了版圖。
如今北方征服後便是穩固新土。
張家口的鐵路和公路都要連接進草原裏。要在草原中央築城駐軍,輻射整個漠北。
多達上千人的探礦隊伍也已經深入草原。
若是發現礦藏就要在當地駐軍開礦辦工廠,以工業化來帶動經濟,增加人口,穩固統治。
而大明的下一步整體戰略是向西。
朱棣此時已經讓張輔留下駐軍,主力南下迴到關西七衛。
“皇爺爺,海運興起後,絲綢之路已經凋零了,咱們對西域的戰略可否緩行?”
朱瞻基認為北方已定,大明的重心應該放到海洋上,因為他主導的尋找美洲的大航海就要啟程了。
“大航海固然重要,但不是現在的主要目標。如今奧斯曼還沒有崛起,若是讓他們穩定了統治,將來又是麻煩。”
朱棣的目光已經放到了中東。
“父皇,咱們可否也在那邊扶植一個部落?如今鄭和的船隊和那邊的貿易頻繁,關係也處理得不錯。咱們陸路暫時不通,海路上先埋下後手?”
朱高熾見鷹醬扶植狗大戶,自己大明為什麽不能扶植一個勢力來暫緩奧斯曼的統治?
“不錯,咱正有此意,傅安已經隨船隊去往那邊了。”
朱棣早就有了安排。而眾人聞言腦子裏卻在思索傅安這個人。
“父皇,是洪武年間出使帖木兒被囚禁13年的傅安嗎?”
朱高熾這才想起來此人。當年帖木兒與大明重修於好,將傅安送迴來。朝廷也沒有對傅安給予嘉獎,所以印象不深。
“嗯,咱大明虧待了他。想當年蘇武北海牧羊,青史留名。如今咱們打到了北海,也算對蘇武19年忠義的最好注釋。”
“朕讓張輔屯兵關西便是要給傅安一個交代。如今攻守易形了。更何況帖木兒擋在了大明爭奪石油控製權的路上。”
若不是之前天幕播放西域的視頻,朱棣也可能會忘記了這個如同蘇武一般身懷民族氣節的英雄。
“咱大明確實做的不夠,不能讓這樣的英雄寒心,我這就讓宣傳部門動起來。他的事跡應該和蘇武並列。”
朱棣點頭認可。英雄確實不能遺忘,否則民族何以長存?
“如今傅安又去了更遠的中東,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下一次見麵朕會用軍隊告訴他,他不是出使,而是開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