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神藥阿司匹林2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兩父子一樣的對自家老祖宗的智慧感到佩服,也一樣的為未能深入研究而遺憾。
“父皇,看來發燒應該就是之前這個細菌和病毒造成的。這個細菌和病毒得想辦法組織人研究。”
朱標其實很頭痛,雖然想組織研究,但目前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是什麽東西,基本上處於無從下手的地步。也隻能期待著後麵天幕會透露這些知識。
“蘇美爾文明是個什麽文明?竟然也有這麽長的曆史?”
朱元璋記得之前天幕好像從沒說過這麽一個文明。
“龜殼,蜂蜜,柳樹。這些可入藥的東西咱很多醫書都有記載。怎麽他們和我們一樣的?”
胡惟庸感覺奇怪得很。
“都刻上去了,怎麽不刻具體的用法呢?難道他們隻有這一塊石板嗎?”
另一邊朱標也是疑問重重。
他哪裏知道人家西方考古學家挖出了幾萬塊這樣的泥板。也不知道是不是挖了個圖書館。
你要問還有別的文物佐證什麽的嗎?答案就是沒有,隻有泥板,愛信不信。
隨後當幾人看到那句“為什麽刻在一塊石板上,我也不知道”的話時,不由得麵麵相覷。
合著這期的視頻作者根本就不信這個東西。
“難不成這些幾千年前的東西還有人造假不成?”
朱元璋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東西造假有什麽好處?
沒人知道怎麽迴事,隻能繼續往下看。
“埃及文明之前天幕有提及過。這個《埃伯斯紙草書》是什麽製作的?竟然能保存3000多年之久。”
有了之前的懷疑,朱標覺得這東西也是有不靠譜的感覺。
“管它呢,反正咱大明跟他們又沒得交集,都幾千年了。咱還是讓研究院好好的研究下這個退燒藥。”
朱元璋懶得追究這些東西的意義。自家華夏流傳下來這麽多古老智慧都還沒解開。
“咱們郎中開方子也是用柳樹皮煮水喝。大部分醫書上也都有記載。”
李善長迴憶了一下後說道,他自己都不止一次喝過這個方子。
眾人聽了都是點頭不已,因為大部分人也都喝過柳樹皮煮水。
“扯淡呢,人類第一次記載柳樹的功效?神農老祖宗上古時期就知道這事了。”
朱標見這第一次的名頭竟然說成了西方人時,不禁有些不爽,罵罵咧咧的說道。
眾人一樣覺得很扯淡,不爽歸不爽,但這事追究也沒有意義。天遠地遠的也沒交集,總不至於因為一個這樣的事遠征埃及吧。
天幕繼續播放。
“而退燒藥的源頭阿司匹林,就來自柳樹皮。柳樹皮的藥用價值,在古希臘、亞述、古埃及的文明中,都留下過記錄。”
“公元4世紀,醫學先驅希波克拉底發現,柳樹皮裏的柳酸,能夠幫助產婦止痛。”
“好巧不巧,咱們成書於東漢的《神農本草經》裏說,柳樹的根、皮、枝、葉,都能入藥,功效是清熱解毒、袪痰明目、利尿防風。”
“這本書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它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它的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是自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華夏中醫藥的第一次係統總結。”
“反正這是有脈絡可循,而不是突然出現在某一張紙上,某一本書上。”
“其實最初的洋人們,在科學根基不牢的時候,也是瞎鼓搗、胡咧咧。”
“也是到了19世紀的時候,才開始踏上努力證實或證偽的正確道路。”
“對於藥,開始講究探索有益成分、盡量提純、去掉雜質、減少毒性和副作用。”
大隋時空節點。
長安大興宮。
楊堅看到標題就知道這期視頻天幕要上猛料了。
果然開篇就是說到退燒藥。
而後看到柳樹皮竟然是退燒藥的老祖宗時,不禁趕緊的讓人通知醫學研究所。
而獨孤伽羅反而對這期天幕濃濃的諷刺味道升起了興趣。
“陛下,你說後世西方抹黑咱華夏文明,否定咱們華夏文明,會不會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上著手?”
她從視頻裏感覺到的就是這些東西可能就是華夏流傳出去的,隻是沒有明說而已。
“即便是真的,我們現在又能怎樣?不過對於技術外流之事還要加強宣傳和監督。朕都想是不是再成立一個秘密部門,專門盯著科學技術上事。”
楊堅以前就曾三番四次強調保密工作,隨著各種新技術的層出不窮,他對這事也就更上心了。
“能有個強力部門監督這事也更能放心些。總好過出了問題再亡羊補牢的好。”
獨孤伽羅對這事肯定讚成。畢竟新技術中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東西。若是泄露,到時候別人學會了用來幹大隋就麻煩了。
“還得是老祖宗啊。《神農本草經》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柳樹的功效。咱們光知道用,都沒人想過它的原理。”
歎了一口氣,獨孤伽羅帶著遺憾的表情說道。
“所以咱就是要大力發展科學,就是要用科學去解釋這些事情。科學的本質便是如此。”
楊堅越來越覺得科學的重要性,他也不是瞎子,科學帶來的種種好處就在眼前。
“關鍵還是要有科學的思維,咱們光是跟著天幕走也不行,萬一哪天天幕不再播放了呢?所以教育上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獨孤伽羅一針見血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具有這樣的思維,比單純的研究出個什麽東西更為重要。
而且她還具備著危機感,確實如她所說,若是哪天沒有天幕了,不具備科學思維的大隋也走不到更遠。
眾人聽了他的話也是陷入了思考中。
“看看,蠻夷沒有科學基礎的時候也是一通亂搞。”
楊堅的話讓眾人眼神再次投向天幕。
“證實或者證偽,這或許就是科學的思維吧。這一套才是咱們要追求的啊。”
高熲看到探索成分,去除雜質,減少毒性這些步驟後,欣喜的說道。
眾人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不就是指導醫藥的科學研究方法嗎。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兩父子一樣的對自家老祖宗的智慧感到佩服,也一樣的為未能深入研究而遺憾。
“父皇,看來發燒應該就是之前這個細菌和病毒造成的。這個細菌和病毒得想辦法組織人研究。”
朱標其實很頭痛,雖然想組織研究,但目前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是什麽東西,基本上處於無從下手的地步。也隻能期待著後麵天幕會透露這些知識。
“蘇美爾文明是個什麽文明?竟然也有這麽長的曆史?”
朱元璋記得之前天幕好像從沒說過這麽一個文明。
“龜殼,蜂蜜,柳樹。這些可入藥的東西咱很多醫書都有記載。怎麽他們和我們一樣的?”
胡惟庸感覺奇怪得很。
“都刻上去了,怎麽不刻具體的用法呢?難道他們隻有這一塊石板嗎?”
另一邊朱標也是疑問重重。
他哪裏知道人家西方考古學家挖出了幾萬塊這樣的泥板。也不知道是不是挖了個圖書館。
你要問還有別的文物佐證什麽的嗎?答案就是沒有,隻有泥板,愛信不信。
隨後當幾人看到那句“為什麽刻在一塊石板上,我也不知道”的話時,不由得麵麵相覷。
合著這期的視頻作者根本就不信這個東西。
“難不成這些幾千年前的東西還有人造假不成?”
朱元璋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東西造假有什麽好處?
沒人知道怎麽迴事,隻能繼續往下看。
“埃及文明之前天幕有提及過。這個《埃伯斯紙草書》是什麽製作的?竟然能保存3000多年之久。”
有了之前的懷疑,朱標覺得這東西也是有不靠譜的感覺。
“管它呢,反正咱大明跟他們又沒得交集,都幾千年了。咱還是讓研究院好好的研究下這個退燒藥。”
朱元璋懶得追究這些東西的意義。自家華夏流傳下來這麽多古老智慧都還沒解開。
“咱們郎中開方子也是用柳樹皮煮水喝。大部分醫書上也都有記載。”
李善長迴憶了一下後說道,他自己都不止一次喝過這個方子。
眾人聽了都是點頭不已,因為大部分人也都喝過柳樹皮煮水。
“扯淡呢,人類第一次記載柳樹的功效?神農老祖宗上古時期就知道這事了。”
朱標見這第一次的名頭竟然說成了西方人時,不禁有些不爽,罵罵咧咧的說道。
眾人一樣覺得很扯淡,不爽歸不爽,但這事追究也沒有意義。天遠地遠的也沒交集,總不至於因為一個這樣的事遠征埃及吧。
天幕繼續播放。
“而退燒藥的源頭阿司匹林,就來自柳樹皮。柳樹皮的藥用價值,在古希臘、亞述、古埃及的文明中,都留下過記錄。”
“公元4世紀,醫學先驅希波克拉底發現,柳樹皮裏的柳酸,能夠幫助產婦止痛。”
“好巧不巧,咱們成書於東漢的《神農本草經》裏說,柳樹的根、皮、枝、葉,都能入藥,功效是清熱解毒、袪痰明目、利尿防風。”
“這本書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它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它的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是自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華夏中醫藥的第一次係統總結。”
“反正這是有脈絡可循,而不是突然出現在某一張紙上,某一本書上。”
“其實最初的洋人們,在科學根基不牢的時候,也是瞎鼓搗、胡咧咧。”
“也是到了19世紀的時候,才開始踏上努力證實或證偽的正確道路。”
“對於藥,開始講究探索有益成分、盡量提純、去掉雜質、減少毒性和副作用。”
大隋時空節點。
長安大興宮。
楊堅看到標題就知道這期視頻天幕要上猛料了。
果然開篇就是說到退燒藥。
而後看到柳樹皮竟然是退燒藥的老祖宗時,不禁趕緊的讓人通知醫學研究所。
而獨孤伽羅反而對這期天幕濃濃的諷刺味道升起了興趣。
“陛下,你說後世西方抹黑咱華夏文明,否定咱們華夏文明,會不會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上著手?”
她從視頻裏感覺到的就是這些東西可能就是華夏流傳出去的,隻是沒有明說而已。
“即便是真的,我們現在又能怎樣?不過對於技術外流之事還要加強宣傳和監督。朕都想是不是再成立一個秘密部門,專門盯著科學技術上事。”
楊堅以前就曾三番四次強調保密工作,隨著各種新技術的層出不窮,他對這事也就更上心了。
“能有個強力部門監督這事也更能放心些。總好過出了問題再亡羊補牢的好。”
獨孤伽羅對這事肯定讚成。畢竟新技術中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東西。若是泄露,到時候別人學會了用來幹大隋就麻煩了。
“還得是老祖宗啊。《神農本草經》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柳樹的功效。咱們光知道用,都沒人想過它的原理。”
歎了一口氣,獨孤伽羅帶著遺憾的表情說道。
“所以咱就是要大力發展科學,就是要用科學去解釋這些事情。科學的本質便是如此。”
楊堅越來越覺得科學的重要性,他也不是瞎子,科學帶來的種種好處就在眼前。
“關鍵還是要有科學的思維,咱們光是跟著天幕走也不行,萬一哪天天幕不再播放了呢?所以教育上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獨孤伽羅一針見血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具有這樣的思維,比單純的研究出個什麽東西更為重要。
而且她還具備著危機感,確實如她所說,若是哪天沒有天幕了,不具備科學思維的大隋也走不到更遠。
眾人聽了他的話也是陷入了思考中。
“看看,蠻夷沒有科學基礎的時候也是一通亂搞。”
楊堅的話讓眾人眼神再次投向天幕。
“證實或者證偽,這或許就是科學的思維吧。這一套才是咱們要追求的啊。”
高熲看到探索成分,去除雜質,減少毒性這些步驟後,欣喜的說道。
眾人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不就是指導醫藥的科學研究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