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神藥青黴素4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乎意料的是接下來的十年時間都沒人關注這篇論文。”
“直到1938年,牛津大學的團隊才看中了弗萊明的研究,決定提取青黴素。”
“1941年,一位警察跌落花壇,身體被擦傷,這個傷口最終發展成了敗血症。即便是今天,敗血症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
“於是牛津大學團隊將提取出的青黴素給這位病人使用,開始的效果非常好,但是這個病人最終還是死去了。”
“原因不是青黴素沒有效果,而是實驗室提取的青黴素量太少了。”
“想靠實驗室製取藥物顯然是不可能的,必須要現代化的製造工廠才能批量生產。就像阿司匹林便是有拜耳公司才能大量生產。”
“很不巧的是大英正在二戰中苦苦掙紮,最後還是在鷹醬這裏才找到批量生產的希望。”
“不得不說鷹醬也是有狗屎運的國家,神藥都能送上門來。隨著青黴素的批量生產,盟軍除了槍炮之外,也多了一個重要武器。”
“盟軍士兵在受傷後能快速好轉,繼續投入到戰場上。所以說盟軍的勝利,青黴素也是功不可沒。”
“於是弗萊明理所當然的獲得了諾獎,麥克哈特的著作《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中,弗萊明被排在了45位。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孫思邈和李世民等人剛剛都被發現青黴素的巧合整呆了。
“阿司匹林是通過一步一步科學研究,循序漸進才獲得成功,但它起碼還是有個研究對象。”
“而青黴素根本就沒有研究對象,若非是這樣的巧合,天知道要到哪天才能找到青黴菌這種物質。”
李世民忽然發現科學研究竟然也帶有一絲運氣的成分。否則青黴素這樣大海撈針的尋找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有所得。
孫思邈聞言和甄立權兄弟對視苦笑不已,運氣這東西誰能琢磨?不過這也沒讓他們產生什麽泄氣的心思。
要想做出不同凡響的成就,失敗肯定是無數次的。如今有天幕的指引,成功才是必然,隻是時間長短而已。
“我就說那什麽諾貝爾獎也不怎麽樣吧。這樣的發明沒能獲獎,並且十年無人問津。”
房玄齡顯然對這獎項沒有好的觀感。
“評獎也是人來評選,肯定帶有主觀性,或許它還得為政治服務也不一定。”
李世民想到那和平獎被天幕吐槽,估計這獎項可能成了後世西方輸出價值觀的東西。
“咱們也辦一個獎項評選吧?”
長孫無忌提議,他覺得這種方法能刺激發明創造,畢竟如今大唐變革時期,更需要鼓勵新事物的出現。
李世民相當認可這個想法,並要求朝廷提供合適的獎金來予以支持。
“牛津大學團隊,這肯定是後世的高校,高校內部自己也有研究團隊。咱們的教育也可以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魏徵看到這裏覺得研究院受朝廷節製,研發創造肯定是要根據朝廷的政策來開展工作。
而大學內部若是也有研究團隊,他們可以更自主一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研究,也許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這個想法可以,畢竟不能什麽都要朝廷一手來安排,大學方麵也要有自己的發展思路。”
李世民也認為大學的發展應該持有一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能事事都想依靠朝廷。
曆史上大唐的太醫署便是最早的醫學專科學校。它由行政、教學、醫療、藥工四大部份,有著和後世差不多的行政架構,而在教學上也有數個分類。
如今改革後,太醫署早就獨立出去成立了大學,另外的數理化都成立了對應的大學。
可以說教育方麵的攤子越來越大了,這還不算下麵的中學和小學。
所以李世民也覺得教育這方麵再讓朝廷和從前一樣做到細致的管理是很難了。
大學教育相對獨立的話,朝廷隻需要把控大方向,這樣能節省很多行政資源。
“科研是科研,生產歸生產。”
“終究還是工業的力量啊,實驗室就是做科研的地方,生產終究是要大型的工業企業來完成。”
再次看到後世大企業生產車間的畫麵後,長孫無忌感慨不已。
李世民同樣豔羨的看著畫麵上的後世工業廠房。
如今大唐最大的鋼鐵廠,以及配套的槍炮火藥等等工廠加起來也比不上後世企業的一根毛。
眾人從這裏再一次感受了工業的力量。
“咱們現在即便研究出來了,也無法做到批量生產,看來基礎工業的發展不能小視,咱們還要加大投入。”
李世民覺得那些不是很重要的工業是否可以下放到民間,畢竟如今民間蘊含的財富也不是個小數字。
“影響世界的100人?不知道有多少咱們華夏人?”
房玄齡見到這個評選後好奇心頓時被勾起。
“你想多了吧,那是西方蠻夷評選的,不抹黑就不錯了。”
長孫無忌顯然對西方蠻夷那一套非常不屑。
“這種東西沒有討論的意義,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觀點。咱們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等大唐的艦隊縱橫四海了,給你房玄齡排個第一。”
李世民哈哈一笑,終止了這個無意義的對話。
天幕繼續播放。
“隨著抗生素的誕生,人類也正式和細菌展開了軍備競賽。”
“超級細菌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這是一類對抗生素耐藥的細菌,抗生素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人類如今再努力的將抗生素更新迭代,也趕不上細菌的進化速度。”
“因為抗生素的出現,無數人死裏逃生,同樣還是因為抗生素,很多人死於超級細菌的感染。”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在通過各種手段研究對抗消滅細菌的藥物。同樣對於病毒,我們目前也沒有任何一種針對性的特效藥。”
“雖然阿司匹林能做到與病毒對抗,但他也隻是能做到緩解症狀,並不能完全消滅病毒。”
“人類對於病毒采取了什麽手段去防治呢?”
“這便是我們最後要說的,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明——疫苗。”
“為什麽疫苗會有如此偉大的地位呢?疫苗和普通藥物有什麽本質區別呢?”
“有人說疫苗基本上都是生物藥,和普通的化學藥不是一類。”
“其實,這並不是疫苗的特別之處。現代很多藥物都是生物藥,甚至是基因藥物。”
“疫苗最獨特的地方是它針對的人群。”
“直到1938年,牛津大學的團隊才看中了弗萊明的研究,決定提取青黴素。”
“1941年,一位警察跌落花壇,身體被擦傷,這個傷口最終發展成了敗血症。即便是今天,敗血症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
“於是牛津大學團隊將提取出的青黴素給這位病人使用,開始的效果非常好,但是這個病人最終還是死去了。”
“原因不是青黴素沒有效果,而是實驗室提取的青黴素量太少了。”
“想靠實驗室製取藥物顯然是不可能的,必須要現代化的製造工廠才能批量生產。就像阿司匹林便是有拜耳公司才能大量生產。”
“很不巧的是大英正在二戰中苦苦掙紮,最後還是在鷹醬這裏才找到批量生產的希望。”
“不得不說鷹醬也是有狗屎運的國家,神藥都能送上門來。隨著青黴素的批量生產,盟軍除了槍炮之外,也多了一個重要武器。”
“盟軍士兵在受傷後能快速好轉,繼續投入到戰場上。所以說盟軍的勝利,青黴素也是功不可沒。”
“於是弗萊明理所當然的獲得了諾獎,麥克哈特的著作《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中,弗萊明被排在了45位。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孫思邈和李世民等人剛剛都被發現青黴素的巧合整呆了。
“阿司匹林是通過一步一步科學研究,循序漸進才獲得成功,但它起碼還是有個研究對象。”
“而青黴素根本就沒有研究對象,若非是這樣的巧合,天知道要到哪天才能找到青黴菌這種物質。”
李世民忽然發現科學研究竟然也帶有一絲運氣的成分。否則青黴素這樣大海撈針的尋找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有所得。
孫思邈聞言和甄立權兄弟對視苦笑不已,運氣這東西誰能琢磨?不過這也沒讓他們產生什麽泄氣的心思。
要想做出不同凡響的成就,失敗肯定是無數次的。如今有天幕的指引,成功才是必然,隻是時間長短而已。
“我就說那什麽諾貝爾獎也不怎麽樣吧。這樣的發明沒能獲獎,並且十年無人問津。”
房玄齡顯然對這獎項沒有好的觀感。
“評獎也是人來評選,肯定帶有主觀性,或許它還得為政治服務也不一定。”
李世民想到那和平獎被天幕吐槽,估計這獎項可能成了後世西方輸出價值觀的東西。
“咱們也辦一個獎項評選吧?”
長孫無忌提議,他覺得這種方法能刺激發明創造,畢竟如今大唐變革時期,更需要鼓勵新事物的出現。
李世民相當認可這個想法,並要求朝廷提供合適的獎金來予以支持。
“牛津大學團隊,這肯定是後世的高校,高校內部自己也有研究團隊。咱們的教育也可以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魏徵看到這裏覺得研究院受朝廷節製,研發創造肯定是要根據朝廷的政策來開展工作。
而大學內部若是也有研究團隊,他們可以更自主一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研究,也許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這個想法可以,畢竟不能什麽都要朝廷一手來安排,大學方麵也要有自己的發展思路。”
李世民也認為大學的發展應該持有一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能事事都想依靠朝廷。
曆史上大唐的太醫署便是最早的醫學專科學校。它由行政、教學、醫療、藥工四大部份,有著和後世差不多的行政架構,而在教學上也有數個分類。
如今改革後,太醫署早就獨立出去成立了大學,另外的數理化都成立了對應的大學。
可以說教育方麵的攤子越來越大了,這還不算下麵的中學和小學。
所以李世民也覺得教育這方麵再讓朝廷和從前一樣做到細致的管理是很難了。
大學教育相對獨立的話,朝廷隻需要把控大方向,這樣能節省很多行政資源。
“科研是科研,生產歸生產。”
“終究還是工業的力量啊,實驗室就是做科研的地方,生產終究是要大型的工業企業來完成。”
再次看到後世大企業生產車間的畫麵後,長孫無忌感慨不已。
李世民同樣豔羨的看著畫麵上的後世工業廠房。
如今大唐最大的鋼鐵廠,以及配套的槍炮火藥等等工廠加起來也比不上後世企業的一根毛。
眾人從這裏再一次感受了工業的力量。
“咱們現在即便研究出來了,也無法做到批量生產,看來基礎工業的發展不能小視,咱們還要加大投入。”
李世民覺得那些不是很重要的工業是否可以下放到民間,畢竟如今民間蘊含的財富也不是個小數字。
“影響世界的100人?不知道有多少咱們華夏人?”
房玄齡見到這個評選後好奇心頓時被勾起。
“你想多了吧,那是西方蠻夷評選的,不抹黑就不錯了。”
長孫無忌顯然對西方蠻夷那一套非常不屑。
“這種東西沒有討論的意義,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觀點。咱們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等大唐的艦隊縱橫四海了,給你房玄齡排個第一。”
李世民哈哈一笑,終止了這個無意義的對話。
天幕繼續播放。
“隨著抗生素的誕生,人類也正式和細菌展開了軍備競賽。”
“超級細菌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這是一類對抗生素耐藥的細菌,抗生素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人類如今再努力的將抗生素更新迭代,也趕不上細菌的進化速度。”
“因為抗生素的出現,無數人死裏逃生,同樣還是因為抗生素,很多人死於超級細菌的感染。”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在通過各種手段研究對抗消滅細菌的藥物。同樣對於病毒,我們目前也沒有任何一種針對性的特效藥。”
“雖然阿司匹林能做到與病毒對抗,但他也隻是能做到緩解症狀,並不能完全消滅病毒。”
“人類對於病毒采取了什麽手段去防治呢?”
“這便是我們最後要說的,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明——疫苗。”
“為什麽疫苗會有如此偉大的地位呢?疫苗和普通藥物有什麽本質區別呢?”
“有人說疫苗基本上都是生物藥,和普通的化學藥不是一類。”
“其實,這並不是疫苗的特別之處。現代很多藥物都是生物藥,甚至是基因藥物。”
“疫苗最獨特的地方是它針對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