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懸壺濟世和救死扶傷6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咱們到底什麽時候能發明出電呢?”
朱棣喃喃念叨,他對電的渴望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執念。因為越是觀看天幕,就越是發現後世的種種都離不開電。
同理之下,大明日後的發展肯定是缺不了電。
“臥槽,這人真是個天才。”
胡元澄爆出國罵,一臉興奮的指著天幕。
眾人都被他的動作吸引了注意力,紛紛看向天幕。
“後坐力的事,軍隊有反映過這個事,說很多士兵的肩膀都容易被後坐力震傷,他竟然巧妙的想到用後坐力進行下一次射擊。”
胡元澄激動得手舞足蹈,長年琢磨著槍械研究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個發明的作用。
“莫非馬克沁的連發就是用你剛說的後坐力實現的?”
朱棣帶著疑問的表情說道。
“沒錯,這就是自動武器啊。可以自動上膛,這應該就是自動機槍的原理。或許之前視頻裏ak47也是基於這樣的射擊原理發明的。”
胡元澄雙手比劃著誰都看不懂的動作,但眾人聽到ak47後都出現了激動的神情。
重機槍的消耗供應不起,但普通機槍可以試試啊。重要的是普通機槍是單兵武器。
“朕就問你,用這個原理,能不能搞出一種小型的機槍,單人就能操作的。”
朱棣滿臉興奮的問道。
“應該是可以的,但短時間肯定不行,這個槍裏的零件都要琢磨,都涉及到了很高的精細度。一點點誤差都不行。”
胡元澄雖然激動但還是很清醒,也不敢大包大攬。
“隻要能行就好,咱也不是明天就要。”
朱棣哈哈一笑,隻要能弄出來就行,時間長點沒關係。
“咱們還是缺少加工的機械,全靠工匠的手藝,比如槍管內的那個膛線,工匠不同,做出來的質量也不同。”
胡元澄也說著目前所遇到的困難點。
其實這也是整個大明工業發展上遇到的難點,就是基礎工業的發展不完善。
不過這都是時間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朱棣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
“對了,咱們的無煙火藥弄得怎麽樣了?”
朱高熾隨後問向宋禮。
“已經做出來了,目前正在最後的實驗中。效果也算理想,開火後隻有少許煙霧。”
宋禮嗬嗬笑道。無煙火藥自從天幕播放過後,他一直都在盯著研究。
“那就還得繼續改進研究。”
朱棣迴了一句,因為天幕剛說馬克沁的弟弟改良了無煙火藥,這說明還有進步空間。
宋禮點頭應允。
天幕繼續播放。
“1880左右,正好趕上歐洲列強開始殖民非洲的階段,很多歐洲殖民軍隊試驗性的帶著少部分馬克沁機槍前往非洲探險。”
“馬克沁機槍首次發揮重要作用的戰鬥發生在1893年南非的尚佳尼戰役,大英一支700人的殖民部隊在夜間遭遇5000名當地土著襲擊。”
“殖民軍很快組成環形防禦陣地,他們裝備有5挺馬克沁機槍、3挺其他機槍、2門火炮、200支步槍。”
“土著們則隻有長矛和少量馬提尼亨利步槍。據目擊者稱他們就像割草一樣被擊倒,馬克沁不斷的噴射出毀滅性的火力,擊退了一波又一波勇猛的土著戰士。”
“天亮時戰鬥結束,1500名土著死亡,首領自殺,殖民軍隻死了4人。馬克沁機槍的出現,對過時的衝鋒戰術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馬克沁機槍真正開始了屠戮人類。”
“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德意誌以平均一百米一挺馬克沁mg-8機槍的火力密度,向進攻的14個大英軍隊掃射,一天之內殺死6萬人。”
“到11月18日戰役結束時,這141天時間裏英法聯軍陣亡61.5萬人,德意誌陣亡65萬人,大多數人都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火舌下。”
“歐洲整整一代人喪命於機關槍下。這就印證了了馬克沁朋友對他說得那句話。發明一個讓歐洲人自相殘殺的東西。”
“這就是救死扶傷馬克沁。”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嬴政對馬克沁同樣的不做妄想,也知道大秦供不起。當然目前的大秦也沒有敵人需要使用到這樣的大殺器。
但既然這期視頻連詳細的原理都有說明,那麽研究是肯定不能少。
他同樣期待能通過這個原理弄出單兵連發的輕便武器。
隨著天幕播放馬克沁的實戰畫麵,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
隨著700人單方麵屠殺5000人的戰果出現後。眾人才更清晰的看到了重機槍的威力。
“這些防禦工事倒是值得學習,咱們得弄出來研究研究,以便在軍中推廣。”
屠睢覺得大秦的軍隊遲早要全麵火器化,那麽對於火器的作戰方式也都要進行研究,總不能拿著先進的槍炮用著落後的戰術吧。
“軍校的事情籌備得怎麽樣了。”
嬴政問向尉繚。早先朝廷就討論過成立新式的軍校,培養新的軍事人才。
“前期的籌備都已經完成,隻等蒙恬和王賁等新軍的將領迴來研討。”
尉繚聞言,便將軍校的事做了匯報。
“之前所有的天幕記錄涉及到戰爭方麵的東西都總結起來印刷成冊。”
嬴政點頭認可後,轉頭向太史令下令。
“還是陛下想得周到,這些記錄中都能體現後世戰爭的方方麵麵,確實要拿到軍校裏研究。
尉繚一個馬屁拍過去,惹得嬴政都臉露笑意。
“確實值得研究,就像這裏這一點,每隔百米一架馬克沁,一天就殺了6萬人。這就是戰術的作用。”
屠睢兩眼放光的看著天幕上的戰爭畫麵。
“太恐怖了,這要是50米一挺,誰能過的來?”
馮去疾看著總傷亡數字不禁張大了嘴。
“所以這就是軍校該做的事,為什麽是一百米,而不是五十米一挺?是因為什麽原因?軍校就得研究出個所以然。”
嬴政對傷亡數字並不放在心上,反正死的都是蠻夷。這是他們自己人發明出來要自相殘殺的東西,死了也活該。
他隻關心軍校要讓大秦的軍隊從落後的戰術進化到先進的戰術。
“陛下放心,有這麽多的記錄在,加上蒙恬和王賁的實戰經驗,咱們肯定能琢磨出先進的戰術打法。”
李斯適時的出言說道。
他這話也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有這麽好的條件,怎麽可能弄不出?
紫禁城。
“咱們到底什麽時候能發明出電呢?”
朱棣喃喃念叨,他對電的渴望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執念。因為越是觀看天幕,就越是發現後世的種種都離不開電。
同理之下,大明日後的發展肯定是缺不了電。
“臥槽,這人真是個天才。”
胡元澄爆出國罵,一臉興奮的指著天幕。
眾人都被他的動作吸引了注意力,紛紛看向天幕。
“後坐力的事,軍隊有反映過這個事,說很多士兵的肩膀都容易被後坐力震傷,他竟然巧妙的想到用後坐力進行下一次射擊。”
胡元澄激動得手舞足蹈,長年琢磨著槍械研究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個發明的作用。
“莫非馬克沁的連發就是用你剛說的後坐力實現的?”
朱棣帶著疑問的表情說道。
“沒錯,這就是自動武器啊。可以自動上膛,這應該就是自動機槍的原理。或許之前視頻裏ak47也是基於這樣的射擊原理發明的。”
胡元澄雙手比劃著誰都看不懂的動作,但眾人聽到ak47後都出現了激動的神情。
重機槍的消耗供應不起,但普通機槍可以試試啊。重要的是普通機槍是單兵武器。
“朕就問你,用這個原理,能不能搞出一種小型的機槍,單人就能操作的。”
朱棣滿臉興奮的問道。
“應該是可以的,但短時間肯定不行,這個槍裏的零件都要琢磨,都涉及到了很高的精細度。一點點誤差都不行。”
胡元澄雖然激動但還是很清醒,也不敢大包大攬。
“隻要能行就好,咱也不是明天就要。”
朱棣哈哈一笑,隻要能弄出來就行,時間長點沒關係。
“咱們還是缺少加工的機械,全靠工匠的手藝,比如槍管內的那個膛線,工匠不同,做出來的質量也不同。”
胡元澄也說著目前所遇到的困難點。
其實這也是整個大明工業發展上遇到的難點,就是基礎工業的發展不完善。
不過這都是時間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朱棣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
“對了,咱們的無煙火藥弄得怎麽樣了?”
朱高熾隨後問向宋禮。
“已經做出來了,目前正在最後的實驗中。效果也算理想,開火後隻有少許煙霧。”
宋禮嗬嗬笑道。無煙火藥自從天幕播放過後,他一直都在盯著研究。
“那就還得繼續改進研究。”
朱棣迴了一句,因為天幕剛說馬克沁的弟弟改良了無煙火藥,這說明還有進步空間。
宋禮點頭應允。
天幕繼續播放。
“1880左右,正好趕上歐洲列強開始殖民非洲的階段,很多歐洲殖民軍隊試驗性的帶著少部分馬克沁機槍前往非洲探險。”
“馬克沁機槍首次發揮重要作用的戰鬥發生在1893年南非的尚佳尼戰役,大英一支700人的殖民部隊在夜間遭遇5000名當地土著襲擊。”
“殖民軍很快組成環形防禦陣地,他們裝備有5挺馬克沁機槍、3挺其他機槍、2門火炮、200支步槍。”
“土著們則隻有長矛和少量馬提尼亨利步槍。據目擊者稱他們就像割草一樣被擊倒,馬克沁不斷的噴射出毀滅性的火力,擊退了一波又一波勇猛的土著戰士。”
“天亮時戰鬥結束,1500名土著死亡,首領自殺,殖民軍隻死了4人。馬克沁機槍的出現,對過時的衝鋒戰術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馬克沁機槍真正開始了屠戮人類。”
“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德意誌以平均一百米一挺馬克沁mg-8機槍的火力密度,向進攻的14個大英軍隊掃射,一天之內殺死6萬人。”
“到11月18日戰役結束時,這141天時間裏英法聯軍陣亡61.5萬人,德意誌陣亡65萬人,大多數人都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火舌下。”
“歐洲整整一代人喪命於機關槍下。這就印證了了馬克沁朋友對他說得那句話。發明一個讓歐洲人自相殘殺的東西。”
“這就是救死扶傷馬克沁。”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嬴政對馬克沁同樣的不做妄想,也知道大秦供不起。當然目前的大秦也沒有敵人需要使用到這樣的大殺器。
但既然這期視頻連詳細的原理都有說明,那麽研究是肯定不能少。
他同樣期待能通過這個原理弄出單兵連發的輕便武器。
隨著天幕播放馬克沁的實戰畫麵,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
隨著700人單方麵屠殺5000人的戰果出現後。眾人才更清晰的看到了重機槍的威力。
“這些防禦工事倒是值得學習,咱們得弄出來研究研究,以便在軍中推廣。”
屠睢覺得大秦的軍隊遲早要全麵火器化,那麽對於火器的作戰方式也都要進行研究,總不能拿著先進的槍炮用著落後的戰術吧。
“軍校的事情籌備得怎麽樣了。”
嬴政問向尉繚。早先朝廷就討論過成立新式的軍校,培養新的軍事人才。
“前期的籌備都已經完成,隻等蒙恬和王賁等新軍的將領迴來研討。”
尉繚聞言,便將軍校的事做了匯報。
“之前所有的天幕記錄涉及到戰爭方麵的東西都總結起來印刷成冊。”
嬴政點頭認可後,轉頭向太史令下令。
“還是陛下想得周到,這些記錄中都能體現後世戰爭的方方麵麵,確實要拿到軍校裏研究。
尉繚一個馬屁拍過去,惹得嬴政都臉露笑意。
“確實值得研究,就像這裏這一點,每隔百米一架馬克沁,一天就殺了6萬人。這就是戰術的作用。”
屠睢兩眼放光的看著天幕上的戰爭畫麵。
“太恐怖了,這要是50米一挺,誰能過的來?”
馮去疾看著總傷亡數字不禁張大了嘴。
“所以這就是軍校該做的事,為什麽是一百米,而不是五十米一挺?是因為什麽原因?軍校就得研究出個所以然。”
嬴政對傷亡數字並不放在心上,反正死的都是蠻夷。這是他們自己人發明出來要自相殘殺的東西,死了也活該。
他隻關心軍校要讓大秦的軍隊從落後的戰術進化到先進的戰術。
“陛下放心,有這麽多的記錄在,加上蒙恬和王賁的實戰經驗,咱們肯定能琢磨出先進的戰術打法。”
李斯適時的出言說道。
他這話也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有這麽好的條件,怎麽可能弄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