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獨漢以強亡4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時空節點。
洛陽北宮。
劉炟很是激動的看著大漢的種種輝煌。
西域此刻正在和匈奴作戰。他渴望著早日傳來捷報。
先前班超借助月氏的兵力鞏固了大漢在西域的威名後,如今也是統合了西域的兵力,正在夾擊匈奴。
去除這個心腹大患後,劉炟也要思索怎樣讓西域融入大漢。
都護府政策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大漢的政治訴求了。
他打算等打完匈奴後,讓班超迴來一趟。據西域的具體情況來製定未來的治理方案。
“咱們得恢複之前大漢的交通係統。交通便利才能談發展和治理。”
劉炟看向身邊的大臣們說道。
眾人看著天幕上出現的地圖,仔細的分辨著那些交通路線。
“陛下,修路是肯定要修,咱們之前也做了治理西域生態環境的政策。要改都護府也不是一朝一夕,一道政令便能辦到,咱們還得從實事做起。讓西域各國的百姓看到大漢的好。”
劉蒼指了指天幕說道。
眾人聞言也紛紛點頭讚同。
“興修水利肯定是重中之重,到時候咱們治沙,或者遷民,或者開墾都需要水源。就以水利為切入口,再加上治沙工程,將民心逐漸轉移過來。”
陳寵提出從下層瓦解西域小國的權力架構。
“不錯,咱們去西域要的是長治久安,軍事手段隻能是輔助。有發動戰爭的費用,不如拿來做這些事。”
鮑昱一向比較強硬,然而這次卻出奇的反對用軍事手段促成政治效果。
劉炟點了點頭,也認可了這個溫水煮青蛙的政策。
畢竟用戰爭手段打下來,錢花了,城也破了,人也死了,到頭來還是得不償失。最終還是又要花錢去修水利,建道路,治流沙。
還不如多花點時間,直接將錢用在這些治理方麵。久而久之便做到潛移默化的達成統治。
畢竟以這些工程做為切入點,沒人會反對,大漢在當地的官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領導力量。
“其實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時間久了,大漢順其自然的就能接管當地。”
劉蒼望著天幕上說的西域實際上是支持大漢統治後,對這個政策也是放心不已。
隨後眾人將注意力再次轉向天幕。
“君不器:當年讀到魏武帝的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我立刻覺得這個漢字不一般啊!後來才知道漢就是銀河係,再引申就是整個宇宙啊。”
“江湖:建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長存。曹阿瞞同學優缺點很多,其中最愛別人的夫人這個優點比椎間盤還要突出。”
“跳跳他爸爸:治軍嚴明,意誌堅定,軍民齊心,武備充足。好像和咱們現在很相似啊。有點時空混亂的既視感,怎麽迴事?”
“將臣:看來咱們現在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是從那會兒延續下來的。”
“華叔: 大漢也是一窮二白,受盡了窩囊氣。到漢武帝時期也就七十多年,綜合國力卻達到巔峰。如今華夏同樣的一窮二白,受盡了窩囊氣,埋頭發展也是七十多年,綜合國力也隻能算是勉強及格,比不上老祖宗,還要加油啊。”
“老樹新芽:就算是落後的武器,一打十六我們也能贏。如今我大漢風華正在歸來,善戰的華夏民族有了代差武器,會告訴西方什麽是真正的大漢雄風。”
三國時空節點。
隨著工業發展越來越快,三國之間倒是沒發生大戰了。
但小規模衝突還是偶爾有過兩次。但沒打多久兩邊都是傷亡慘重,火槍和火炮的使用讓三家都有點畏首畏尾了。
畢竟這個時期是被天幕點名罵過的。華夏曆史上死亡人口最多的時期。而且又是處在小冰河時期。
三家也有過數次談判,可誰也不會願意和平放棄自己的地盤。談又談不攏,打又不好再打。隻能這樣僵持著。
好在如今都知道了天下之大,索性三家都拚命的往外走。
曹操這時都向北打到了貝加爾湖,橫掃了整個草原,以及東北半島。如今也將目標對準了西域。
孫權這邊憑借著航海優勢,占了腳盆雞,拿下了南洋廣大地區。聽說都派了船隊去美洲和非洲。
而劉備則是趁著孫權忙於出海直接南下到了中南半島,最遠延伸到了阿三這裏,如今正摩拳擦掌的要對阿三下手。
就在這樣的默契下,拿著先進的武器,三家都在拚命的往外走,也沒了在中原窩裏鬥的心思了。
曹操長歎一聲。
這科學技術發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如今科學技術確實推動了國力的發展,也確實對周圍形成了碾壓的態勢。
其實現在不也挺好的?何必糾結?
曹丕見到曹老板看著天幕歎氣,也估摸著他父親是為了剛才那句天下大一統且內閣強大的國家。但他隻能心裏想一想卻也不敢直說。
按以往曹老板知道他的心思指定是拍著桌子大罵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不過如今思想上卻是有了改變,真要三家死磕下去,受傷的是華夏文明。
被天幕熏陶那麽久,這點覺悟都沒有,他也不是曹操了。
再強的野心也禁不住天幕動不動就以華夏文明的大義宣揚愛國主義。
再說天下百姓又不是瞎子,傻子。就連軍中將士也逐漸興不起內鬥的心思了。
所有人都知道小冰河時期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按原來的曆史發展,漢人都死到隻有幾百萬了。
如今天幕已經在絕大部分人心裏種下了一股大勢,那就是華夏不是一家一姓的華夏。是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華夏。
科技發展下,如今大部分人都能有飯吃,有窩住。即便是中原沒能統一,但在古往今來,也算是大盛世。
所以對內沒人想打,反而對外一個個嗷嗷叫。孫權和劉備同樣的麵臨這樣的情況。
此時天幕評論區打開,曹操見第一條評論便說到了自己,趕緊留神看了起來。
“想不到後人竟然這樣解釋這首詩,不過深得我意。”
這一看,他心裏舒爽多了。不由得哈哈大笑不已。
“別說中原了,這麽看整個藍星都不值一提,宇宙之大,哪裏不是漢?”
曹丕也笑著說道。
“建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長存?這是後世對我的稱讚嗎?”
曹操心下一陣暗喜,等看到後麵這句氣得他哆哆嗦嗦的拔劍大罵:
“誰踏馬說我最愛別人夫人的?”
其餘人扭頭裝作沒看到,至於有人笑沒笑,誰也不知道。
另一邊孫權正在海邊港口檢閱出海的戰艦,看到天幕說到曹操的小愛好,所有人都是一陣爆笑。
“大漢果真是咱們要效仿的,軍隊建設的幾個重要之處咱們要加強。”
孫權感慨出言。
他想著後世軍隊的強大,在看著如今出海的艦隊,心裏也升起了一些驕傲的情緒。我東吳出去了,代表的還不是華夏嗎?
“看來火力不足恐懼症有遺傳。”
魯肅苦笑一聲,看著還在不停搬運武器上船的士兵說道。
周圍的人聽後,又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遠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同樣在觀看天幕。
“當年高祖立國一窮二白,成就強漢之名。咱們還算有些基業,如今往外開疆土拓,也不能辱沒了強漢二字。”
劉備看完這期視頻感慨不已。
如今誰也沒想到三國會走上了這樣一條默契的往外擴張之路。
“後世同樣一窮二白,如今六代機都飛上天了,還在說不及強漢,還要加油,謙虛至此,咱們更不能放鬆。”
諸葛亮也是隨之感慨了一句。
這一路的艱辛他們都是親身體驗過的。
“後世還在喊著大漢風華,咱們此次往阿三這邊打,定然要讓漢風吹過去。”
關羽信誓旦旦的說道。他的話也得到了一眾武將的讚同。
所有人此時都不掩飾自己開疆土拓的野心。
洛陽北宮。
劉炟很是激動的看著大漢的種種輝煌。
西域此刻正在和匈奴作戰。他渴望著早日傳來捷報。
先前班超借助月氏的兵力鞏固了大漢在西域的威名後,如今也是統合了西域的兵力,正在夾擊匈奴。
去除這個心腹大患後,劉炟也要思索怎樣讓西域融入大漢。
都護府政策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大漢的政治訴求了。
他打算等打完匈奴後,讓班超迴來一趟。據西域的具體情況來製定未來的治理方案。
“咱們得恢複之前大漢的交通係統。交通便利才能談發展和治理。”
劉炟看向身邊的大臣們說道。
眾人看著天幕上出現的地圖,仔細的分辨著那些交通路線。
“陛下,修路是肯定要修,咱們之前也做了治理西域生態環境的政策。要改都護府也不是一朝一夕,一道政令便能辦到,咱們還得從實事做起。讓西域各國的百姓看到大漢的好。”
劉蒼指了指天幕說道。
眾人聞言也紛紛點頭讚同。
“興修水利肯定是重中之重,到時候咱們治沙,或者遷民,或者開墾都需要水源。就以水利為切入口,再加上治沙工程,將民心逐漸轉移過來。”
陳寵提出從下層瓦解西域小國的權力架構。
“不錯,咱們去西域要的是長治久安,軍事手段隻能是輔助。有發動戰爭的費用,不如拿來做這些事。”
鮑昱一向比較強硬,然而這次卻出奇的反對用軍事手段促成政治效果。
劉炟點了點頭,也認可了這個溫水煮青蛙的政策。
畢竟用戰爭手段打下來,錢花了,城也破了,人也死了,到頭來還是得不償失。最終還是又要花錢去修水利,建道路,治流沙。
還不如多花點時間,直接將錢用在這些治理方麵。久而久之便做到潛移默化的達成統治。
畢竟以這些工程做為切入點,沒人會反對,大漢在當地的官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領導力量。
“其實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時間久了,大漢順其自然的就能接管當地。”
劉蒼望著天幕上說的西域實際上是支持大漢統治後,對這個政策也是放心不已。
隨後眾人將注意力再次轉向天幕。
“君不器:當年讀到魏武帝的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我立刻覺得這個漢字不一般啊!後來才知道漢就是銀河係,再引申就是整個宇宙啊。”
“江湖:建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長存。曹阿瞞同學優缺點很多,其中最愛別人的夫人這個優點比椎間盤還要突出。”
“跳跳他爸爸:治軍嚴明,意誌堅定,軍民齊心,武備充足。好像和咱們現在很相似啊。有點時空混亂的既視感,怎麽迴事?”
“將臣:看來咱們現在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是從那會兒延續下來的。”
“華叔: 大漢也是一窮二白,受盡了窩囊氣。到漢武帝時期也就七十多年,綜合國力卻達到巔峰。如今華夏同樣的一窮二白,受盡了窩囊氣,埋頭發展也是七十多年,綜合國力也隻能算是勉強及格,比不上老祖宗,還要加油啊。”
“老樹新芽:就算是落後的武器,一打十六我們也能贏。如今我大漢風華正在歸來,善戰的華夏民族有了代差武器,會告訴西方什麽是真正的大漢雄風。”
三國時空節點。
隨著工業發展越來越快,三國之間倒是沒發生大戰了。
但小規模衝突還是偶爾有過兩次。但沒打多久兩邊都是傷亡慘重,火槍和火炮的使用讓三家都有點畏首畏尾了。
畢竟這個時期是被天幕點名罵過的。華夏曆史上死亡人口最多的時期。而且又是處在小冰河時期。
三家也有過數次談判,可誰也不會願意和平放棄自己的地盤。談又談不攏,打又不好再打。隻能這樣僵持著。
好在如今都知道了天下之大,索性三家都拚命的往外走。
曹操這時都向北打到了貝加爾湖,橫掃了整個草原,以及東北半島。如今也將目標對準了西域。
孫權這邊憑借著航海優勢,占了腳盆雞,拿下了南洋廣大地區。聽說都派了船隊去美洲和非洲。
而劉備則是趁著孫權忙於出海直接南下到了中南半島,最遠延伸到了阿三這裏,如今正摩拳擦掌的要對阿三下手。
就在這樣的默契下,拿著先進的武器,三家都在拚命的往外走,也沒了在中原窩裏鬥的心思了。
曹操長歎一聲。
這科學技術發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如今科學技術確實推動了國力的發展,也確實對周圍形成了碾壓的態勢。
其實現在不也挺好的?何必糾結?
曹丕見到曹老板看著天幕歎氣,也估摸著他父親是為了剛才那句天下大一統且內閣強大的國家。但他隻能心裏想一想卻也不敢直說。
按以往曹老板知道他的心思指定是拍著桌子大罵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不過如今思想上卻是有了改變,真要三家死磕下去,受傷的是華夏文明。
被天幕熏陶那麽久,這點覺悟都沒有,他也不是曹操了。
再強的野心也禁不住天幕動不動就以華夏文明的大義宣揚愛國主義。
再說天下百姓又不是瞎子,傻子。就連軍中將士也逐漸興不起內鬥的心思了。
所有人都知道小冰河時期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按原來的曆史發展,漢人都死到隻有幾百萬了。
如今天幕已經在絕大部分人心裏種下了一股大勢,那就是華夏不是一家一姓的華夏。是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華夏。
科技發展下,如今大部分人都能有飯吃,有窩住。即便是中原沒能統一,但在古往今來,也算是大盛世。
所以對內沒人想打,反而對外一個個嗷嗷叫。孫權和劉備同樣的麵臨這樣的情況。
此時天幕評論區打開,曹操見第一條評論便說到了自己,趕緊留神看了起來。
“想不到後人竟然這樣解釋這首詩,不過深得我意。”
這一看,他心裏舒爽多了。不由得哈哈大笑不已。
“別說中原了,這麽看整個藍星都不值一提,宇宙之大,哪裏不是漢?”
曹丕也笑著說道。
“建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長存?這是後世對我的稱讚嗎?”
曹操心下一陣暗喜,等看到後麵這句氣得他哆哆嗦嗦的拔劍大罵:
“誰踏馬說我最愛別人夫人的?”
其餘人扭頭裝作沒看到,至於有人笑沒笑,誰也不知道。
另一邊孫權正在海邊港口檢閱出海的戰艦,看到天幕說到曹操的小愛好,所有人都是一陣爆笑。
“大漢果真是咱們要效仿的,軍隊建設的幾個重要之處咱們要加強。”
孫權感慨出言。
他想著後世軍隊的強大,在看著如今出海的艦隊,心裏也升起了一些驕傲的情緒。我東吳出去了,代表的還不是華夏嗎?
“看來火力不足恐懼症有遺傳。”
魯肅苦笑一聲,看著還在不停搬運武器上船的士兵說道。
周圍的人聽後,又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遠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同樣在觀看天幕。
“當年高祖立國一窮二白,成就強漢之名。咱們還算有些基業,如今往外開疆土拓,也不能辱沒了強漢二字。”
劉備看完這期視頻感慨不已。
如今誰也沒想到三國會走上了這樣一條默契的往外擴張之路。
“後世同樣一窮二白,如今六代機都飛上天了,還在說不及強漢,還要加油,謙虛至此,咱們更不能放鬆。”
諸葛亮也是隨之感慨了一句。
這一路的艱辛他們都是親身體驗過的。
“後世還在喊著大漢風華,咱們此次往阿三這邊打,定然要讓漢風吹過去。”
關羽信誓旦旦的說道。他的話也得到了一眾武將的讚同。
所有人此時都不掩飾自己開疆土拓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