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物理6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果然是電力的理論知識,我就知道天幕不會讓我們失望。”
趙匡胤感覺一股強烈的興奮感直衝腦門。
一眾大臣們同樣的興奮到難以自持。
電力的出現意味著什麽,所有人都清楚,這是比蒸汽機技術更為重要的東西。
“也不能高興得太早了,要說電動機取代蒸汽機,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得到。並且其中涉及到了整個工業全部更改的問題。”
冷靜下來的趙匡胤再次出言,給眾人潑了潑冷水。
如今大宋在工業上蒸汽動力已經廣泛使用,配套的生產設備也在逐漸完善。
如果電力的出現,要直接將趨於成熟的蒸汽動力全部更換,所花費的代價是極其巨大的。
“官家之言有理,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著手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做到動力更換。”
趙普聞言才逐漸平複心情。雖然電力研究八字還沒有一撇,但前期的調研統計等工作都是可以進行的。
否則到時候真的研究出來,就浪費了時間。
“這些熱力學的定律又是一個需要大量研究的課題。越看越是發覺咱們的渺小。”
高懷德腦子裏想著怎麽會有這麽多定律,這些都是怎麽研究出來的。
“不單單是這兩個定律,其中還能衍生出別的分支。看來這些知識的龐大令人難以想象。”
趙普想想都覺得發毛,這簡直就是個知識的無底洞。
“這個分子動力學是研究微觀,但他卻是從研究宏觀的熱力學定律中發展出來的,這麽來看似乎微觀與宏觀也是有著某些相似的聯係?”
趙匡胤聯想到之前天幕說過的微觀與宏觀的一些問題後,一通揣摩後說道。
“我怎麽感覺世間萬物都有聯係?之前牛頓可以用不同的數學研究天體物理。而後兩種力也能統一,數學和物理好像也分不開,這裏又說熱力學促進了物理和化學的發展。”
盧多遜此時覺得萬物莫非真的都有內在聯係?
“管不了那麽寬,咱們也研究不了這麽高端的問題。還是老老實實的將電力研究出來再說吧。”
趙匡胤聽到盧多遜的話差點暈了,可別將大宋的科研工作帶到這種玄乎的課題上。
“官家之言有理,看看後世都有這麽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咱們還是不要庸人自擾了。”
趙普見到後麵那些什麽黑體熱輻射能譜問題等等。別說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就連字麵意思都看不懂。
所以,大宋的水平還差的遠。好高騖遠不可取啊。
天幕繼續播放。
“現代物理學——20世紀物理學。”
“20世紀初,物理學就取得了兩大突破:一個是普朗克提出了作用量子的概念,一個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在讚美19世紀物理學成就的同時指出:在物理學晴朗天空的遠處,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雲。”
“這兩朵烏雲,指的是當時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兩個實驗,一個是黑體輻射實驗,另一個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正是這兩朵烏雲導致了大名鼎鼎的量子論與相對論的誕生。”
“1905年,愛因斯坦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係統地提出了後來被稱為狹義相對論的理論。”
“之所以叫相對論,是因為這個理論的出發點是兩條基本假設。”
“第一條是相對性原理,即在一切慣性係中物理規律都相同。”
“第二條是真空中光速不變,不管在哪個慣性係中,測得的真空光速都相同。”
“這兩條假設是不矛盾的,在一切慣性係中,麥克斯韋方程組都相同,就必然在一切慣性係中有相同的真空中電磁波速即光速。”
“狹義相對論摒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空間、時間與運動有關,得出了質量與能量的簡單關係,以及關於高速運動物體的力學規律。”
“這對隨後發展粒子加速器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愛因斯坦果然是和牛頓排在一起的牛人。”
尉繚記得當初天幕說過偉大的物理學家就有這兩人的名字。
而這裏又說到愛因斯坦解決了學術上的爭端。他不禁感慨不已。
“你們說這個原子會不會和原子彈有關係?”
馮去疾看著這兩個字立刻產生了聯想。
眾人麵麵相覷。原子彈這東西可不一般啊。那是腳盆雞的最愛。
“解決一個學術爭端也許還不是愛因斯坦的牛逼所在,我看他兩個相對論才是牛逼。”
嬴政看到物理學的兩朵烏雲催生了狹義相對論後,內心也是對這種人物產生了敬佩之情。
隨著大秦工業化發展,對於科學技術的重視也是與日俱增。
嬴政也對科學人才更為重視。就像如今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待遇都是非常優厚。
哪怕是墨家工匠們的待遇也都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所以大秦目前也是非常期待科研上能湧現更多的人才。
“相對論這個理論怎麽是來自於兩個假設?如果這個假設被推翻了呢?”
尉繚感覺腦子都轉不動了。這樣高深的理論怎麽就會是基於假設?
“應該不可能吧,前麵也說相對論是電磁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如果是錯誤的那麽是不是意味著之前的基礎理論都是錯的?但後世就是依據這些基礎理論發展出了這麽多的科技。”
李斯雖然也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理論會誕生於假設上,但很明顯後世沒有人能推翻他。
“或許也不一都正確,愛因斯坦不是也摒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嗎?”
嬴政雖然不懂這些東西的意思,但他覺得科學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或許也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
“前麵說過整個世界都是粒子構成的,這個粒子加速器就是研究這個的吧。”
尉繚感覺這些理論誕生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弄清楚世界的本質。
“人們提出理論,然後理論催生了科技,最後又用科技去驗證理論。”
李斯也不知道自己說得對不對,反正他感覺好像就是這樣的套路。
眾人對這些高深的理論知識同樣感覺一頭霧水,隻能繼續觀看視頻。
開封府垂拱殿。
“果然是電力的理論知識,我就知道天幕不會讓我們失望。”
趙匡胤感覺一股強烈的興奮感直衝腦門。
一眾大臣們同樣的興奮到難以自持。
電力的出現意味著什麽,所有人都清楚,這是比蒸汽機技術更為重要的東西。
“也不能高興得太早了,要說電動機取代蒸汽機,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得到。並且其中涉及到了整個工業全部更改的問題。”
冷靜下來的趙匡胤再次出言,給眾人潑了潑冷水。
如今大宋在工業上蒸汽動力已經廣泛使用,配套的生產設備也在逐漸完善。
如果電力的出現,要直接將趨於成熟的蒸汽動力全部更換,所花費的代價是極其巨大的。
“官家之言有理,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著手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做到動力更換。”
趙普聞言才逐漸平複心情。雖然電力研究八字還沒有一撇,但前期的調研統計等工作都是可以進行的。
否則到時候真的研究出來,就浪費了時間。
“這些熱力學的定律又是一個需要大量研究的課題。越看越是發覺咱們的渺小。”
高懷德腦子裏想著怎麽會有這麽多定律,這些都是怎麽研究出來的。
“不單單是這兩個定律,其中還能衍生出別的分支。看來這些知識的龐大令人難以想象。”
趙普想想都覺得發毛,這簡直就是個知識的無底洞。
“這個分子動力學是研究微觀,但他卻是從研究宏觀的熱力學定律中發展出來的,這麽來看似乎微觀與宏觀也是有著某些相似的聯係?”
趙匡胤聯想到之前天幕說過的微觀與宏觀的一些問題後,一通揣摩後說道。
“我怎麽感覺世間萬物都有聯係?之前牛頓可以用不同的數學研究天體物理。而後兩種力也能統一,數學和物理好像也分不開,這裏又說熱力學促進了物理和化學的發展。”
盧多遜此時覺得萬物莫非真的都有內在聯係?
“管不了那麽寬,咱們也研究不了這麽高端的問題。還是老老實實的將電力研究出來再說吧。”
趙匡胤聽到盧多遜的話差點暈了,可別將大宋的科研工作帶到這種玄乎的課題上。
“官家之言有理,看看後世都有這麽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咱們還是不要庸人自擾了。”
趙普見到後麵那些什麽黑體熱輻射能譜問題等等。別說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就連字麵意思都看不懂。
所以,大宋的水平還差的遠。好高騖遠不可取啊。
天幕繼續播放。
“現代物理學——20世紀物理學。”
“20世紀初,物理學就取得了兩大突破:一個是普朗克提出了作用量子的概念,一個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在讚美19世紀物理學成就的同時指出:在物理學晴朗天空的遠處,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雲。”
“這兩朵烏雲,指的是當時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兩個實驗,一個是黑體輻射實驗,另一個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正是這兩朵烏雲導致了大名鼎鼎的量子論與相對論的誕生。”
“1905年,愛因斯坦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係統地提出了後來被稱為狹義相對論的理論。”
“之所以叫相對論,是因為這個理論的出發點是兩條基本假設。”
“第一條是相對性原理,即在一切慣性係中物理規律都相同。”
“第二條是真空中光速不變,不管在哪個慣性係中,測得的真空光速都相同。”
“這兩條假設是不矛盾的,在一切慣性係中,麥克斯韋方程組都相同,就必然在一切慣性係中有相同的真空中電磁波速即光速。”
“狹義相對論摒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空間、時間與運動有關,得出了質量與能量的簡單關係,以及關於高速運動物體的力學規律。”
“這對隨後發展粒子加速器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愛因斯坦果然是和牛頓排在一起的牛人。”
尉繚記得當初天幕說過偉大的物理學家就有這兩人的名字。
而這裏又說到愛因斯坦解決了學術上的爭端。他不禁感慨不已。
“你們說這個原子會不會和原子彈有關係?”
馮去疾看著這兩個字立刻產生了聯想。
眾人麵麵相覷。原子彈這東西可不一般啊。那是腳盆雞的最愛。
“解決一個學術爭端也許還不是愛因斯坦的牛逼所在,我看他兩個相對論才是牛逼。”
嬴政看到物理學的兩朵烏雲催生了狹義相對論後,內心也是對這種人物產生了敬佩之情。
隨著大秦工業化發展,對於科學技術的重視也是與日俱增。
嬴政也對科學人才更為重視。就像如今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待遇都是非常優厚。
哪怕是墨家工匠們的待遇也都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所以大秦目前也是非常期待科研上能湧現更多的人才。
“相對論這個理論怎麽是來自於兩個假設?如果這個假設被推翻了呢?”
尉繚感覺腦子都轉不動了。這樣高深的理論怎麽就會是基於假設?
“應該不可能吧,前麵也說相對論是電磁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如果是錯誤的那麽是不是意味著之前的基礎理論都是錯的?但後世就是依據這些基礎理論發展出了這麽多的科技。”
李斯雖然也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理論會誕生於假設上,但很明顯後世沒有人能推翻他。
“或許也不一都正確,愛因斯坦不是也摒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嗎?”
嬴政雖然不懂這些東西的意思,但他覺得科學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或許也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
“前麵說過整個世界都是粒子構成的,這個粒子加速器就是研究這個的吧。”
尉繚感覺這些理論誕生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弄清楚世界的本質。
“人們提出理論,然後理論催生了科技,最後又用科技去驗證理論。”
李斯也不知道自己說得對不對,反正他感覺好像就是這樣的套路。
眾人對這些高深的理論知識同樣感覺一頭霧水,隻能繼續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