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物理12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咱們這真的是有身懷巨寶而不自知啊。”
李世民感到非常的遺憾。原先他也是感覺曆朝曆代對科學的重視不夠。
而且對科學的態度也缺乏正確的引導。
此時看到墨經和考工記後,也是對國家的政策方向,以及各個統治階層的治國理念感到了極大的遺憾。
當然這都是源於如今看了天幕,清楚了該怎樣對待科學。
“所以咱們現在算是幸運的,有天幕的指引,起碼不會在老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以咱們如今對待科學與知識的重視,以往的古人智慧,也都會一一的撿起來繼續追根究底的發展。”
長孫無忌也是看到李世民有些垂頭喪氣,長篇大論的出言安慰。
“這些機械的製作就包含了無數的物理理論知識。咱們之前被動的接受天幕的引導,也沒有形成係統的理論劃分。”
“現在看到了這麽多的物理理論,也明白了四大力這種高端知識。如今也是該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整理研究,弄出一套基本的物理學脈絡出來。”
房玄齡看到天幕上列舉出的一些大型機械後,也是聯想到了物理學的基礎研究。
本來之前的研究院就有做這些研究,不過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沒有形成連貫的理論。
所以此時他也是想將整個學科統一起來。
“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就像數學和化學,咱們根據天幕的科普,也有過長時間的歸納總結,現在起碼也能做到有脈絡可循。”
李世民非常認同這個想法。
“這些書都要找齊來,想不到古人們不僅有實驗記載,而且還有思辨性的理論。這樣的理論或許就包含了最基礎的物理定律。”
長孫無忌想到隻有這樣的開闊思維,才能有別出心裁的想法,才能誕生理論知識。
“好家夥,竟然還有關於電的內容。”
杜如晦好奇心大起。
雖然理智告訴他可能和天幕上的電力肯定不同,或許是雷電之類的研究,但能有記載留存,他當然想看。
“北齊這本書也是不得了,竟然都是些科學儀器的圖著。若不是有天幕的存在,我估計沒人會在意這本書。”
李世民看到失傳了之後,立刻便讓人趕緊去搜集,生怕現在就已經失傳了。
還好,大唐之前搜集天下數學書籍的時候將這部書也帶迴了朝廷。
而事實上這部《器準》就是大唐以後失傳的。
此時的大唐君臣們對古籍的保護又提上了一個重視程度。
天幕繼續播放。
“宋,元時期,這是華夏古代物理學發展的鼎盛時期。”
“宋是我國封建專製主義大發展的時期,社會經濟有顯著進步。”
“尤其在農業、手工業、冶金、武器製造、紡織業、陶瓷和國內外貿易方麵較前都有所發展。”
“行會製度盛行,城市經濟繁榮,紙幣及匯兌流行,這一切都促使科學技術有較大的提高。元代基本上仍維持宋代水平。”
“宋元時代,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學內容的五本巨著相繼問世。”
“它們是:沈括的《夢溪筆談》、蘇頌的《新儀象法要》、曾公亮的《武經總要》、李誡的《營造法式》、趙友欽的《革象新書》。”
“此外,《宋史》中的天文誌·儀象、律曆誌、儀衛誌·政和大駕、輿服誌·指南車、記裏鼓車等篇章,都是極有價值的科學著作。”
“宋元時代還有許多在當時屬於世界一流的有關物理學方麵的發明創造。”
“力學方麵,《宋史·輿服誌》詳細記載了燕肅等人製造的指南車、記裏鼓車。”
“指南車是一種指示方向的機械車。記裏鼓車是能夠記錄車輛運行路程長短的機械車。”
“根據史書留下的有關記載,不僅表明古代人嫻熟地掌握了有關齒輪及其匹配法則的力學知識,而且今天還可以照書本複原製造。”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就不好了,因為天幕上列舉的這些書籍,有些是大明沒有找到的。很明顯就是失傳了。
“敗家子,都是一群敗家子。”
朱元璋隻能罵罵咧咧,估計是唐宋元三朝都被他罵了個遍。
“爹,再罵也找不迴來了,咱們往後對古籍的保存也都要有個妥善的辦法。必須要印刷副本。也不能單獨存放一處地方。”
朱標雖然覺得他老爹這脾氣來得有些搞笑,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早在之前搜尋數學書籍時,朝廷就提過書籍保護的問題。
所以這也算是一個延續的政策而已。
“天幕說宋元的物理是鼎盛時期,那麽咱們大明難不成還倒退了?”
朱元璋眉頭緊鎖,心裏著實不爽。
“咱們以前也沒有重視這個方麵,沒有發展也很正常。整個國家的國力也不像大宋那麽富裕,當然是以生存為主。”
朱標覺得這個問題大概也就隻能這麽去想了。畢竟重農的國策曆朝曆代都是一樣。
“又有《夢溪筆談》,沈括倒真是個牛逼的人物。”
李善長記得天幕對他是有高度評價的。隨後揮手讓人找來夢溪筆談。
“營造法式這本書也提到了,上麵講的都是建築。很明顯這些東西都涉及到了一定的物理知識。”
胡惟庸也記得以往的天幕內容。他隻是遺憾這麽多書都沒有成係統的物理理論。
“咱們古人雖說也有研究物理原理,但終究還是曆朝曆代的不重視,以至於這麽多書籍的記載都囊括了物理學的知識,卻沒有一篇能係統的闡述。”
朱標也是遺憾這些研究沒有深入。
“看看,這裏麵竟然記載了這麽多的物理知識。沈括啊沈括,你怎麽就不往深裏去研究研究呢。”
李善長接過侍從遞過來的書,翻開來看了一些內容,隻是隨意的翻一翻,就看到了其中涉及到光學,聲學和力學等等東西。
“看這些齒輪的應用,咱們剛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對傳動部件也是想了很多辦法。如果當時明白這些原理,哪會耗費這麽多時間啊。”
朱元璋指著天幕上帶有機械裝置的車說道。
“從這方麵來看,咱們隻要弄清楚了這些原理,那麽用這些原理來對工業指導。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朱標覺得物理原理就該起到這樣的作用。他也相信物理能做到這些。
長安太極宮。
“咱們這真的是有身懷巨寶而不自知啊。”
李世民感到非常的遺憾。原先他也是感覺曆朝曆代對科學的重視不夠。
而且對科學的態度也缺乏正確的引導。
此時看到墨經和考工記後,也是對國家的政策方向,以及各個統治階層的治國理念感到了極大的遺憾。
當然這都是源於如今看了天幕,清楚了該怎樣對待科學。
“所以咱們現在算是幸運的,有天幕的指引,起碼不會在老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以咱們如今對待科學與知識的重視,以往的古人智慧,也都會一一的撿起來繼續追根究底的發展。”
長孫無忌也是看到李世民有些垂頭喪氣,長篇大論的出言安慰。
“這些機械的製作就包含了無數的物理理論知識。咱們之前被動的接受天幕的引導,也沒有形成係統的理論劃分。”
“現在看到了這麽多的物理理論,也明白了四大力這種高端知識。如今也是該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整理研究,弄出一套基本的物理學脈絡出來。”
房玄齡看到天幕上列舉出的一些大型機械後,也是聯想到了物理學的基礎研究。
本來之前的研究院就有做這些研究,不過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沒有形成連貫的理論。
所以此時他也是想將整個學科統一起來。
“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就像數學和化學,咱們根據天幕的科普,也有過長時間的歸納總結,現在起碼也能做到有脈絡可循。”
李世民非常認同這個想法。
“這些書都要找齊來,想不到古人們不僅有實驗記載,而且還有思辨性的理論。這樣的理論或許就包含了最基礎的物理定律。”
長孫無忌想到隻有這樣的開闊思維,才能有別出心裁的想法,才能誕生理論知識。
“好家夥,竟然還有關於電的內容。”
杜如晦好奇心大起。
雖然理智告訴他可能和天幕上的電力肯定不同,或許是雷電之類的研究,但能有記載留存,他當然想看。
“北齊這本書也是不得了,竟然都是些科學儀器的圖著。若不是有天幕的存在,我估計沒人會在意這本書。”
李世民看到失傳了之後,立刻便讓人趕緊去搜集,生怕現在就已經失傳了。
還好,大唐之前搜集天下數學書籍的時候將這部書也帶迴了朝廷。
而事實上這部《器準》就是大唐以後失傳的。
此時的大唐君臣們對古籍的保護又提上了一個重視程度。
天幕繼續播放。
“宋,元時期,這是華夏古代物理學發展的鼎盛時期。”
“宋是我國封建專製主義大發展的時期,社會經濟有顯著進步。”
“尤其在農業、手工業、冶金、武器製造、紡織業、陶瓷和國內外貿易方麵較前都有所發展。”
“行會製度盛行,城市經濟繁榮,紙幣及匯兌流行,這一切都促使科學技術有較大的提高。元代基本上仍維持宋代水平。”
“宋元時代,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學內容的五本巨著相繼問世。”
“它們是:沈括的《夢溪筆談》、蘇頌的《新儀象法要》、曾公亮的《武經總要》、李誡的《營造法式》、趙友欽的《革象新書》。”
“此外,《宋史》中的天文誌·儀象、律曆誌、儀衛誌·政和大駕、輿服誌·指南車、記裏鼓車等篇章,都是極有價值的科學著作。”
“宋元時代還有許多在當時屬於世界一流的有關物理學方麵的發明創造。”
“力學方麵,《宋史·輿服誌》詳細記載了燕肅等人製造的指南車、記裏鼓車。”
“指南車是一種指示方向的機械車。記裏鼓車是能夠記錄車輛運行路程長短的機械車。”
“根據史書留下的有關記載,不僅表明古代人嫻熟地掌握了有關齒輪及其匹配法則的力學知識,而且今天還可以照書本複原製造。”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就不好了,因為天幕上列舉的這些書籍,有些是大明沒有找到的。很明顯就是失傳了。
“敗家子,都是一群敗家子。”
朱元璋隻能罵罵咧咧,估計是唐宋元三朝都被他罵了個遍。
“爹,再罵也找不迴來了,咱們往後對古籍的保存也都要有個妥善的辦法。必須要印刷副本。也不能單獨存放一處地方。”
朱標雖然覺得他老爹這脾氣來得有些搞笑,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早在之前搜尋數學書籍時,朝廷就提過書籍保護的問題。
所以這也算是一個延續的政策而已。
“天幕說宋元的物理是鼎盛時期,那麽咱們大明難不成還倒退了?”
朱元璋眉頭緊鎖,心裏著實不爽。
“咱們以前也沒有重視這個方麵,沒有發展也很正常。整個國家的國力也不像大宋那麽富裕,當然是以生存為主。”
朱標覺得這個問題大概也就隻能這麽去想了。畢竟重農的國策曆朝曆代都是一樣。
“又有《夢溪筆談》,沈括倒真是個牛逼的人物。”
李善長記得天幕對他是有高度評價的。隨後揮手讓人找來夢溪筆談。
“營造法式這本書也提到了,上麵講的都是建築。很明顯這些東西都涉及到了一定的物理知識。”
胡惟庸也記得以往的天幕內容。他隻是遺憾這麽多書都沒有成係統的物理理論。
“咱們古人雖說也有研究物理原理,但終究還是曆朝曆代的不重視,以至於這麽多書籍的記載都囊括了物理學的知識,卻沒有一篇能係統的闡述。”
朱標也是遺憾這些研究沒有深入。
“看看,這裏麵竟然記載了這麽多的物理知識。沈括啊沈括,你怎麽就不往深裏去研究研究呢。”
李善長接過侍從遞過來的書,翻開來看了一些內容,隻是隨意的翻一翻,就看到了其中涉及到光學,聲學和力學等等東西。
“看這些齒輪的應用,咱們剛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對傳動部件也是想了很多辦法。如果當時明白這些原理,哪會耗費這麽多時間啊。”
朱元璋指著天幕上帶有機械裝置的車說道。
“從這方麵來看,咱們隻要弄清楚了這些原理,那麽用這些原理來對工業指導。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朱標覺得物理原理就該起到這樣的作用。他也相信物理能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