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釜山往事
韓綜:1997半島之王 作者:洛克菲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泰燮笑著開口,“這韓半島還能有人在這種事情上給李會長建議?”
韓智賢添茶的手微乎其微的頓了一下,但她沒有說話,而是繼續添好茶,沉默了下去。
李佑笑著搖搖頭,“趙議員就別再賣關子了。”
趙泰燮笑的很有深意,“李會長一定聽說過與犯罪的戰爭?”
李佑點點頭,“當然知道。”
趙泰燮笑了笑,“以前的韓江植不過是趁著這次行動,掃平了木浦,扶持了這次勢力,這一點李會長再清楚不過來。”
當時這件事,還是李佑給韓江植爆出來的,而且韓江植扶持起來的野狗們,也被李佑親自帶人掃平了。
“而那次‘與犯罪的戰爭’,這個由盧總統發起的打黑行動中,被清掃最厲害的就是釜山的地下勢力了。”
趙泰燮歎了口氣,“但釜山也是反抗最激烈的地方,那些人也都是韓半島真正的犯罪集中地點。”
“好在那次行動把他們打擊的七七八八了。”
他看向李佑,“宋東赫,就是在第二年被扶持起來的。”
李佑了然,要說宋東赫身後沒人,他肯定不信。
“我以前擔任檢察官的時候,因為得罪人,從首爾被調到過釜山,負責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趙泰燮想到那個時候堅守正義的自己,有些莫名的惆悵,他晃了晃手中的茶杯,“正好也在那個時候,認識了一些教會我圓滑的朋友。”
“我要跟李會長說說一位朋友的故事,”趙泰燮看了看手表,“不知道李會長時間是否充裕?”
李佑輕輕擺手,“趙議員直接開始就行,今天也算是了解了解趙議員的過往。”
“那說來話長了,”趙泰燮嗬嗬一笑。
“當時我在釜山最偏僻的檢察廳做檢察官,因為首爾人的身份受到不少同僚的歧視。”
李佑挑起眉毛,這話反應了不少事實,很多首爾人看不起韓半島其他地方的人,同樣的慢慢開始,不少地方也開始反過來歧視當地工作的首爾人。
“我那個朋友,最開始是個釜山港那邊海關的一個小官.大概是‘與犯罪的戰爭’行動的幾年前。”
“平日裏,他也會貪墨一些海關收繳的走私物品,有時候貪點賄賂金。”
趙泰燮喝著茶,慢慢說道,“那個時候大家都在拿,他不拿反而更不合適.更何況,他本來也不是清廉的性格。”
“後來因為上麵查貪腐,他的科長決定讓他背黑鍋,給那些海關裏拿東西的人頂罪,還在也怕他連帶出科長他們,所以科長他們也努力把影響降到最低,把他開除了事了。”
趙泰燮有些惋惜,“誰讓他官位最小?”
“我這朋友雖然貪,但對自己的親戚朋友一直是個很仗義的人,給錢給東西。”
“臨被開除那天,他發現有人往運輸倉庫裏偷放毒品。”
趙泰燮淡淡道,“他想著反正不管怎麽著,他都要被開掉了,索性心一橫.”
“拿了毒品往外賣?”李佑挑起眉毛問道。
“李會長猜的沒錯,”趙泰燮點了點頭,“那個時候離‘與犯罪的行動’還有幾年,釜山地下勢力還是很厲害的。”
“他賣給了當時年輕一代的一個.大佬,結果他們談話的時候,發現大水衝了龍王廟,這年輕的大佬跟他同姓,還是他的遠房侄子。”
“李會長想必也知道,”趙泰燮笑起來,“我們韓半島有多注重長幼關係,尤其他們是同族還是有血緣的同族。”
“所以他聊著聊著就以長輩自居,人家年輕大佬也沒給他麵子,”趙泰燮臉上笑意不斷,“直接給他攆走了,李會長猜怎麽著?”
“他第二天上了人家家裏,找上了這大佬的爸爸。”
李佑笑著搖搖頭,“他們認識?”
“當然認識,我聽他說的時候也很好奇,”趙泰燮說道,“他和大佬的爸爸認識,偏偏這麽多年沒見過這年輕大佬,也真是不好的緣分了。”
“後來沒辦法,我這朋友連人家爸爸都搬出來了,”趙泰燮接著說道,“大佬沒辦法,那天就請了他吃飯。”
“結果.”趙泰燮說的時候都有些懷疑,“我這朋友太滑溜了,也不知道是他編出來的話,還是真的這麽巧.”“大佬和他一起吃飯喝酒,拉近關係的時候,遇到之前海關的科長,”趙泰燮喝了口茶,“科長也是喝了不少酒,借著酒勁笑話自己以前的下屬.也就是我這朋友,卻忘了他已經不是我朋友的上司了。”
“我朋友別的不行,說話真是一套一套的,當時直接就給這科長陰陽怪氣的嘲諷了迴去。”
“科長耍酒瘋,與他發生了衝突,最後動了手。”
趙泰燮有些嘲笑的意味,“也不想想當時有誰在,大佬都沒親自動手,僅僅是小弟就幫著他教訓了科長。”
“嘿!”趙泰燮笑聲中意味不明,“他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那麽多年真是白活了.人還是要做人上人才行。”
“正巧年輕大佬邀請他,因為大佬也認識到.他們這些年輕人,確實需要一個油滑的人來打通關係。”
趙泰燮始終沒有說名字,而是用‘大佬’和‘我這個朋友’代替。
“於是他就開始跟著自己這個遠房侄子,也就是大佬幹,大佬給他開的工資挺高,讓他幫忙管理手底下的賭場,”趙泰燮說道。
“年輕大佬並沒有什麽官場上的人脈,全是靠拳頭和刀子打出來的地位”,趙泰燮悄悄看了一眼李佑,“很多一些需要和釜山市政府報批的事,就派油滑的他出手,去賄賂官員的親人.甚至是賄賂官員本人,打通各種關係。”
“他就這麽過了兩年,也慢慢混出了一些臉麵,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在當地開歌舞廳的朋友,”趙泰燮低垂著眼簾,“本來就是互相寒暄幾句扯淡的話就行了。”
“結果因為路過小弟跟他鞠躬敬禮,讓這個酒肉朋友注意到了。”
“他的朋友當時就扯住了他,開始說起自己的難處,說他的歌舞廳雖然賺錢,但現在自己卻賺不到錢。”
“他的朋友告訴他,目前他的歌舞廳被另一個算是大佬的人,還有一個女社長掌控,需要給他們上繳大量的錢,什麽油水都撈不到了。”
“於是.”趙泰燮緩了緩,“李會長還有興趣聽下去?”
“當然,”李佑笑起來,“我猜的不錯的話趙議員快要出場了?”
“差不多,”趙泰燮點了點頭,“他問了問利潤,得知數額後心動不已,就興衝衝去問了年輕大佬,能不能插手撈錢。”
“那個時候,釜山還是很講道義的,”趙泰燮也不知道是懷念還是什麽,突然冒出來一句這個,“年輕大佬告訴了他,打肯定能打過,隻是關鍵不是這個,而是沒有理由不能隨便動手,道上有道上的規矩。”
“他當時那腦袋一轉,肚子裏就往外冒壞水,”趙泰燮說道,“他說如果他被打了,那不就有理由了,畢竟他們是親戚。”
“所以他故意去跟另一個大佬談判,甚至還特意裝腔作勢,擺出一副傻樣,”趙泰燮說著,忍不住再次笑了笑,“他當然被揍了出來。”
“借著這個由頭,年輕大佬帶著小弟收拾了另一個大佬,從此他們進駐歌舞廳,拿了歌舞廳的利潤。
“但關鍵不是這另一個大佬,而是那個女社長,”趙泰燮搖搖頭,“這女社長後麵有人。”
“這女人在他們手裏吃了這麽大的虧,也一直想扳迴這一局,”趙泰燮挖苦的笑笑,“她聯係警察,找了個由頭抓了很多年輕大佬的人,甚至連年輕大佬都被帶走了。”
“大家都知道匪不跟官鬥,”李佑笑起來,“他也開始找關係了?”
“沒錯,”趙泰燮點點頭,“他因為是被打的人,所以放出去的早,隻被關了幾天。”
“被放了之後,他這才開始花重金,托人找關係,然後關係拖關係,”趙泰燮眯起眼睛。
“找到了趙議員.或者趙議員熟悉的人身上?”
“沒錯,”趙泰燮點了點頭,“他先是通過市政廳那邊的關係,找到了當地檢察長的舅舅,舅舅拿了他一大筆錢,於是帶著他跟檢察長吃飯。”
趙泰燮這時候終於說道,“當時的我,是那邊的檢察次長,和檢察長的關係說近不近的,那天也是巧合,我們坐到了同一張桌子上吃飯。”
“飯桌上,我才算是真正認識到了圓滑的人是怎麽說話的。”
趙泰燮自嘲的笑了笑,“去釜山之前,我因為太過剛直得罪了人,被發派到那邊。”
“本來是一直在懷疑自己,”趙泰燮想了想,“可能也能夠說是迷茫?”
“總之那天真是開了眼了,”趙泰燮讚歎了兩聲,“他那張嘴,當場就說動了我們檢察長,給警察所長立刻打了一個電話,說是歌舞廳經營歸經營,發生了打架就調解,沒必要一直關著人。”
“雖然沒有明說,但那個時候警署裏就關著他們那些人,所長立馬就放人了。”
“這件事對我影響很深,”趙泰燮歎息道,“現在想想,也許是那個時候才學會了什麽叫官場。”
(本章完)
韓智賢添茶的手微乎其微的頓了一下,但她沒有說話,而是繼續添好茶,沉默了下去。
李佑笑著搖搖頭,“趙議員就別再賣關子了。”
趙泰燮笑的很有深意,“李會長一定聽說過與犯罪的戰爭?”
李佑點點頭,“當然知道。”
趙泰燮笑了笑,“以前的韓江植不過是趁著這次行動,掃平了木浦,扶持了這次勢力,這一點李會長再清楚不過來。”
當時這件事,還是李佑給韓江植爆出來的,而且韓江植扶持起來的野狗們,也被李佑親自帶人掃平了。
“而那次‘與犯罪的戰爭’,這個由盧總統發起的打黑行動中,被清掃最厲害的就是釜山的地下勢力了。”
趙泰燮歎了口氣,“但釜山也是反抗最激烈的地方,那些人也都是韓半島真正的犯罪集中地點。”
“好在那次行動把他們打擊的七七八八了。”
他看向李佑,“宋東赫,就是在第二年被扶持起來的。”
李佑了然,要說宋東赫身後沒人,他肯定不信。
“我以前擔任檢察官的時候,因為得罪人,從首爾被調到過釜山,負責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趙泰燮想到那個時候堅守正義的自己,有些莫名的惆悵,他晃了晃手中的茶杯,“正好也在那個時候,認識了一些教會我圓滑的朋友。”
“我要跟李會長說說一位朋友的故事,”趙泰燮看了看手表,“不知道李會長時間是否充裕?”
李佑輕輕擺手,“趙議員直接開始就行,今天也算是了解了解趙議員的過往。”
“那說來話長了,”趙泰燮嗬嗬一笑。
“當時我在釜山最偏僻的檢察廳做檢察官,因為首爾人的身份受到不少同僚的歧視。”
李佑挑起眉毛,這話反應了不少事實,很多首爾人看不起韓半島其他地方的人,同樣的慢慢開始,不少地方也開始反過來歧視當地工作的首爾人。
“我那個朋友,最開始是個釜山港那邊海關的一個小官.大概是‘與犯罪的戰爭’行動的幾年前。”
“平日裏,他也會貪墨一些海關收繳的走私物品,有時候貪點賄賂金。”
趙泰燮喝著茶,慢慢說道,“那個時候大家都在拿,他不拿反而更不合適.更何況,他本來也不是清廉的性格。”
“後來因為上麵查貪腐,他的科長決定讓他背黑鍋,給那些海關裏拿東西的人頂罪,還在也怕他連帶出科長他們,所以科長他們也努力把影響降到最低,把他開除了事了。”
趙泰燮有些惋惜,“誰讓他官位最小?”
“我這朋友雖然貪,但對自己的親戚朋友一直是個很仗義的人,給錢給東西。”
“臨被開除那天,他發現有人往運輸倉庫裏偷放毒品。”
趙泰燮淡淡道,“他想著反正不管怎麽著,他都要被開掉了,索性心一橫.”
“拿了毒品往外賣?”李佑挑起眉毛問道。
“李會長猜的沒錯,”趙泰燮點了點頭,“那個時候離‘與犯罪的行動’還有幾年,釜山地下勢力還是很厲害的。”
“他賣給了當時年輕一代的一個.大佬,結果他們談話的時候,發現大水衝了龍王廟,這年輕的大佬跟他同姓,還是他的遠房侄子。”
“李會長想必也知道,”趙泰燮笑起來,“我們韓半島有多注重長幼關係,尤其他們是同族還是有血緣的同族。”
“所以他聊著聊著就以長輩自居,人家年輕大佬也沒給他麵子,”趙泰燮臉上笑意不斷,“直接給他攆走了,李會長猜怎麽著?”
“他第二天上了人家家裏,找上了這大佬的爸爸。”
李佑笑著搖搖頭,“他們認識?”
“當然認識,我聽他說的時候也很好奇,”趙泰燮說道,“他和大佬的爸爸認識,偏偏這麽多年沒見過這年輕大佬,也真是不好的緣分了。”
“後來沒辦法,我這朋友連人家爸爸都搬出來了,”趙泰燮接著說道,“大佬沒辦法,那天就請了他吃飯。”
“結果.”趙泰燮說的時候都有些懷疑,“我這朋友太滑溜了,也不知道是他編出來的話,還是真的這麽巧.”“大佬和他一起吃飯喝酒,拉近關係的時候,遇到之前海關的科長,”趙泰燮喝了口茶,“科長也是喝了不少酒,借著酒勁笑話自己以前的下屬.也就是我這朋友,卻忘了他已經不是我朋友的上司了。”
“我朋友別的不行,說話真是一套一套的,當時直接就給這科長陰陽怪氣的嘲諷了迴去。”
“科長耍酒瘋,與他發生了衝突,最後動了手。”
趙泰燮有些嘲笑的意味,“也不想想當時有誰在,大佬都沒親自動手,僅僅是小弟就幫著他教訓了科長。”
“嘿!”趙泰燮笑聲中意味不明,“他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那麽多年真是白活了.人還是要做人上人才行。”
“正巧年輕大佬邀請他,因為大佬也認識到.他們這些年輕人,確實需要一個油滑的人來打通關係。”
趙泰燮始終沒有說名字,而是用‘大佬’和‘我這個朋友’代替。
“於是他就開始跟著自己這個遠房侄子,也就是大佬幹,大佬給他開的工資挺高,讓他幫忙管理手底下的賭場,”趙泰燮說道。
“年輕大佬並沒有什麽官場上的人脈,全是靠拳頭和刀子打出來的地位”,趙泰燮悄悄看了一眼李佑,“很多一些需要和釜山市政府報批的事,就派油滑的他出手,去賄賂官員的親人.甚至是賄賂官員本人,打通各種關係。”
“他就這麽過了兩年,也慢慢混出了一些臉麵,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在當地開歌舞廳的朋友,”趙泰燮低垂著眼簾,“本來就是互相寒暄幾句扯淡的話就行了。”
“結果因為路過小弟跟他鞠躬敬禮,讓這個酒肉朋友注意到了。”
“他的朋友當時就扯住了他,開始說起自己的難處,說他的歌舞廳雖然賺錢,但現在自己卻賺不到錢。”
“他的朋友告訴他,目前他的歌舞廳被另一個算是大佬的人,還有一個女社長掌控,需要給他們上繳大量的錢,什麽油水都撈不到了。”
“於是.”趙泰燮緩了緩,“李會長還有興趣聽下去?”
“當然,”李佑笑起來,“我猜的不錯的話趙議員快要出場了?”
“差不多,”趙泰燮點了點頭,“他問了問利潤,得知數額後心動不已,就興衝衝去問了年輕大佬,能不能插手撈錢。”
“那個時候,釜山還是很講道義的,”趙泰燮也不知道是懷念還是什麽,突然冒出來一句這個,“年輕大佬告訴了他,打肯定能打過,隻是關鍵不是這個,而是沒有理由不能隨便動手,道上有道上的規矩。”
“他當時那腦袋一轉,肚子裏就往外冒壞水,”趙泰燮說道,“他說如果他被打了,那不就有理由了,畢竟他們是親戚。”
“所以他故意去跟另一個大佬談判,甚至還特意裝腔作勢,擺出一副傻樣,”趙泰燮說著,忍不住再次笑了笑,“他當然被揍了出來。”
“借著這個由頭,年輕大佬帶著小弟收拾了另一個大佬,從此他們進駐歌舞廳,拿了歌舞廳的利潤。
“但關鍵不是這另一個大佬,而是那個女社長,”趙泰燮搖搖頭,“這女社長後麵有人。”
“這女人在他們手裏吃了這麽大的虧,也一直想扳迴這一局,”趙泰燮挖苦的笑笑,“她聯係警察,找了個由頭抓了很多年輕大佬的人,甚至連年輕大佬都被帶走了。”
“大家都知道匪不跟官鬥,”李佑笑起來,“他也開始找關係了?”
“沒錯,”趙泰燮點點頭,“他因為是被打的人,所以放出去的早,隻被關了幾天。”
“被放了之後,他這才開始花重金,托人找關係,然後關係拖關係,”趙泰燮眯起眼睛。
“找到了趙議員.或者趙議員熟悉的人身上?”
“沒錯,”趙泰燮點了點頭,“他先是通過市政廳那邊的關係,找到了當地檢察長的舅舅,舅舅拿了他一大筆錢,於是帶著他跟檢察長吃飯。”
趙泰燮這時候終於說道,“當時的我,是那邊的檢察次長,和檢察長的關係說近不近的,那天也是巧合,我們坐到了同一張桌子上吃飯。”
“飯桌上,我才算是真正認識到了圓滑的人是怎麽說話的。”
趙泰燮自嘲的笑了笑,“去釜山之前,我因為太過剛直得罪了人,被發派到那邊。”
“本來是一直在懷疑自己,”趙泰燮想了想,“可能也能夠說是迷茫?”
“總之那天真是開了眼了,”趙泰燮讚歎了兩聲,“他那張嘴,當場就說動了我們檢察長,給警察所長立刻打了一個電話,說是歌舞廳經營歸經營,發生了打架就調解,沒必要一直關著人。”
“雖然沒有明說,但那個時候警署裏就關著他們那些人,所長立馬就放人了。”
“這件事對我影響很深,”趙泰燮歎息道,“現在想想,也許是那個時候才學會了什麽叫官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