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政商戰爭
韓綜:1997半島之王 作者:洛克菲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之內,上門祝賀李佑一家喬遷新居的人一個接一個,禮物也是一份接一份,就連親自坐鎮釜山,忙著奪大營海洋的朱夢永,也遣人送了份禮物來。
禮物大多都是價格高昂,有著收藏意義的古董畫作,幾乎沒有人送消耗品。
韓半島的風雲也變得越發湧動起來。
大營朱家兄弟以釜山為戰場,以輿論、股票為武器鬥的熱火朝天。
而總統大選也進入了正軌,長達八個月的總統競選已然開始。
從大方向來看,李佑‘支持’的崔昌帝,毫無疑問是民眾心中的領頭羊。
李連昌任期內優秀的執政,以及疏遠漂亮國的舉措,讓民眾們心中挺滿意的。
雖然他們對沒有把駐軍趕出去,有著些許不滿,可李連昌好歹讓他們看到了一些站起來的苗頭。
更別說,李連昌在金門集團的支持下,清理了韓半島的房地產亂象,壓製了大量的炒房者。
雖然貧富差距仍然存在,可那是因為最頂層的人拉高了上限,實際上民眾的生活已經再次得到了提升。
還有治安、娛樂、旅遊.
李連昌並不算是一個開拓之君,但他在守成中帶了一些改變,做的很不錯。
韓半島之前那些大統領妖魔鬼怪的作風來看,李連昌最起碼也是前四名的總統。
當他旗幟鮮明的支持自己大國家黨的崔昌帝時,不少人跟隨著他的旗幟投奔過去。
總統大選僅僅剛剛開始,就已經有人被落下了。
這次總統大選總統隻有三人,千年民主黨的大營朱家的朱夢準、開放國民黨的盧武玄、大國家黨的崔昌帝。
因為大營海洋的事情,朱夢準暗中和李佑達成了協議,雖然並不確定這家夥能信守承諾。
但不管是崔昌帝還是李佑,都將重心放在了對抗盧武玄上。
說起來也奇怪,上一屆大選李連昌就是對抗了盧武玄,這一屆仍然是他。
未當上總統的盧武玄,反而不再是那個有些玻璃心的家夥,進化成了打不死的小強,一次次的開始衝擊。
不過頑強歸頑強,但開放國民黨實在是讓人無法信任。
大國家黨得益於新黨首樸錦善的上位,大國家黨的黨組織被這個女黨首下令整頓,並且積極備戰大選,為崔昌帝提供應有的支持。
可開放國民黨就不同了。
其實開放國民黨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助力,因為太多的人,並不想看到崔昌帝
準確說,他們不想看到李佑再次成功。
於是在大前年,二零零四年第十七屆國會議員選舉中,開放國民黨大獲全勝,拿下了足足一百五十二個席位。
要知道,韓半島國會,總共才三百個席位,他們拿下了一半多。
可開放國民黨非但沒有團結一心,對大國家黨進行壓製,反而內部的混亂日益加劇。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領導這個多達一百五十二名國會議員的在野黨,如果是執政黨說不定還有機會。
到了這兩年,現在的情況就是,不管想要做什麽事,開放國民黨內部都會產生矛盾。
僅僅從大方向來看,開放國民黨內就存在著千正佩派、金錦泰派等三個黨內改革勢力,還有鄭東永派的黨首當權派,以及兩個溫和保守派,他們之間彼此對立,支持的政策不同。
盧武玄傾向改革,可就連親盧派中,也出現了數個派係,甚至還各自保留了政治主張。
開放國民黨議員眾多,內部僅以議員集會形式存在的派係就超過十二個,大的派係甚至能達到六七個,一個有能力的黨首的缺失,導致了他們領導層的不穩定和內部混亂的惡性循環。
這就讓他們處於嚴重的內憂當中。
因為內部派係林立,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
開放國民黨在零六年的第四屆地方同步選舉中,遭遇了雪崩式慘敗。
身為執政黨的大國家黨橫掃首爾、釜山、大邱、仁川、大田、蔚山、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慶尚道所有地方自治團體長,取得壓倒性勝利,也就意味著這些地方議會的議長,全部都是大國家黨的人。
開放國民黨僅勉強保住全羅北道一處,而千年民主黨還拿下全羅南道和光州兩處,濟州特別自治道名義上由脫離大國家黨的一位無黨派候選人當選,實際上與大國家黨依舊密不可分。
而地方政府首腦和地方議會中議員的選舉結果,更是慘不忍睹,在地方選舉中獲勝的大國家黨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正式進入支持率高漲的時期,這甚至連總統初選都還沒開始。
大國家黨內部都出現了‘贏得初選就是贏得大選’的說法。
對地方選舉負責的鄭東永為選舉失敗負責,辭去了黨首的職務,開放國民黨進一步混亂,也可以說它瀕臨分崩離析。
由於開放國民黨在選舉中接連遭遇了慘敗,國會議員們認為不能再以開放國民黨的招牌示人的危機感在內部擴散開來。
要知道.
韓半島的國會議員們,改換門庭是一件相當常見的事情。
如果不是國會中要求反大國家黨的勢力聯合起來,以期在零七年大選中獲勝的唿聲越來越高,恐怕開放國民黨已經提前崩壞。
這還隻是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對於開放國民黨來說
此時開放國民黨的崩壞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事情了。
截止到已經過去的一月份,已經有十九名議員相繼退黨,導致開放國民黨的議席減少到了一百三十三席。
這些議員在黨外組建了小組,試圖創建一個改革新黨,而在一月的最後一天,在盧武玄的影響力下,選舉了改革派一名議員為新的黨首。
於是進入二月份後,這次黨內保守團體的二十三名議員退出,第一次大規模退出事件出現了。
開放國民黨的席位減少到一百一十席,拱手將國會第一大黨的位置讓給了擁有一百二十七席的大國家黨。
迴到如今的三月份,李佑可以很輕鬆的說,形勢真的已經定下了大半。
雖然在他的插手下,本該參加這一屆競選的大國家黨李明學,換成了崔昌帝,但進展是相差無幾的,兩人在初選開始前,就已經穩住了競選局麵。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李佑將精力投入到政界,推動崔昌帝競選的時候,大營海洋的事情也有了新的進展。
朱夢永的大哥,大營海洋執行官朱夢遠頭一次在公眾麵前露麵,但表達出來的意思卻很是決絕。
“大營海洋確實處於虧損狀態,但目前正在遭受嚴重的非法商業攻擊,我已經準備向韓半島大檢察廳發起訴訟,手續和程序都合法合規,希望大檢察廳也能派人到大營海洋總部,進駐調查。
當然,大營海洋管理層正在竭盡全力幫助大營海洋迴到正軌,我們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但由於大營集團對大營海洋的打壓,大營海洋無法正規正當的發展。”
朱夢遠麵帶嘲諷,很不留情的把最後一層外皮揭下來,讓韓半島民眾都來看大營朱家的笑話,“這種特意打壓關係密切相關公司的行為,是因為什麽?”
大營集團會長朱夢永麵對記者提問,同樣不避不讓,很嘲諷地迴應了自己大哥,“大營海洋成立以來,就是大營集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現在它被人用來以權謀私,導致虧空不斷擴大,對釜山市乃至韓半島的開發和經濟起到的倒退作用,大家有目共睹。
大營海洋如今的各項數據都有案可查,我不知道某些人到底在嘴硬什麽,還是說一定要把韓半島的海運業徹底拖垮才心滿意足?”
政商兩屆的戰爭正在風起雲湧的進行著,民眾們吃瓜都吃不過來了,亂七八糟的大消息遍地都是。
但進入四月份後,李佑反而是輕鬆了下來的那個人。
不過他倒是沒想到,金建英竟然會親自來找李佑。
作為天下集團的會長,金建英現在已經放出了大部分權力,但仍然保留有隨時收迴的能力。
金建英被邀請到李佑的書房,顫顫巍巍的坐到了李佑對麵。
這個以前中氣十足的會長,現在也變成了垂暮之年的糟老頭子。
他的年紀甚至比陳養喆那時候還要小上不少,但健康狀況就已經差到了這種程度。
金建英對於李佑來說,就真的屬於意外來客了。
天下集團和金門集團,現在首爾算得上和平共處,壓根沒有了什麽利益衝突,甚至在石油和運輸上,雙方還達成了相應的合作,算是彼此優秀的合作方,為雙方帶來的財源也是滾滾而來。
雖然天下集團和金門集團,在未來不一定是敵是友,但誰都希望能夠有進一步擴大的機會。
不過金建英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追求擴張的機會。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多差,前段時間做了手術好轉了一些,以後靠著藥物吊著,還能活個幾年,算是延長了他的壽命,可精力也越來越差。
想用這點精力去對付眼前這個氣壯如牛的李佑?
金建英覺得自己還沒瘋。
隻是他對付不了李佑,大營集團和大營海洋那邊,金建英是真的動了心思,尤其是有人聯係他的情況下。
“金會長這次到訪,相信是有重要的事情,”簡單寒暄兩句,書房中就隻剩下了李佑和金建英,“不如直接說說看。”
望著篤定的李佑,金建英幹癟的臉笑了笑,“是大營海洋的事情。”
“大營海洋.”
不出李佑所料,金建英當然會看上這裏麵的利益。
不過在對大營海洋的競爭力上,金建英是真的不太夠格。
不僅僅是因為金建英現在狀態不好,更是因為天下集團對海運和造船這兩個大行業,幾乎是空白。
金門如果要動,也是憑借著金門貿易在海運上的資質,去從大營海洋裏分割利益,可天下集團想分割利益,該從什麽地方入手就是個問題。
“金會長倒是坦誠,”李佑平靜的看了金建英一眼,“不過金會長應該知道,不管是破產重組還是破產清算,天下集團都很難在這方麵謀取到什麽。”
“是,”金建英點了點頭,歉意的推開了李佑倒上的茶,“我身體不太好,這在醫生給我的違禁飲品名單裏。”
他頓了頓,開口道:“不瞞著李會長,其實是大營海洋的大股東朱夢遠,三天前不聲不響的聯係了我,問我對大營海洋有沒有想法。”
李佑抬眼看了他,輕輕挑眉。
金建英不去看李佑的眼神,“這三天我都在晾著他,既沒有拒絕他,也沒有拍胸膛答應下來。”
“李會長覺得他圖什麽?”
如果有大營海洋的大股東朱夢遠幫忙,那天下集團就有了入主的機會。
一旦天下集團入主大營海洋,就可以補足天下集團在物流和製造業上的不足之處。
盡管在金融危機中,天下集團也會受到衝擊,可由於它的產業結構,所受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自身的資產也能夠撐得起瀕臨破產的大營海洋。
不由得金建英不心動,因為在金建英的視角中,並未發現金融危機的存在。
連那一點點影響都不會有。
唯一需要的擔心的,就是該怎麽應對大營集團的瘋狂攻擊。
畢竟大營海洋本身可是大營集團的一部分,兩兄弟鬧得再兇也是朱家內部事。
天下集團一插手,本來那些搖擺不定的牆頭草,上任會長朱榮逸的那些兄弟們,就會立刻同仇敵愾對付天下集團。
更別說渴望大營海洋許久許久的朱夢永,李佑都能想到,如果他丟了大營海洋後,那副徹底瘋狂的模樣。
至於金建英問的,朱夢遠圖什麽.
李佑不清楚。
如果朱夢遠是個感性的人,那李佑可以猜,他是為了破罐子破摔,徹底去報複他的二弟朱夢永。
可偏偏朱夢遠又是個很理性,非常善於權術算計的人,這就很奇怪了。
李佑搖了搖頭,定睛看向金建英,“我不知道。”
禮物大多都是價格高昂,有著收藏意義的古董畫作,幾乎沒有人送消耗品。
韓半島的風雲也變得越發湧動起來。
大營朱家兄弟以釜山為戰場,以輿論、股票為武器鬥的熱火朝天。
而總統大選也進入了正軌,長達八個月的總統競選已然開始。
從大方向來看,李佑‘支持’的崔昌帝,毫無疑問是民眾心中的領頭羊。
李連昌任期內優秀的執政,以及疏遠漂亮國的舉措,讓民眾們心中挺滿意的。
雖然他們對沒有把駐軍趕出去,有著些許不滿,可李連昌好歹讓他們看到了一些站起來的苗頭。
更別說,李連昌在金門集團的支持下,清理了韓半島的房地產亂象,壓製了大量的炒房者。
雖然貧富差距仍然存在,可那是因為最頂層的人拉高了上限,實際上民眾的生活已經再次得到了提升。
還有治安、娛樂、旅遊.
李連昌並不算是一個開拓之君,但他在守成中帶了一些改變,做的很不錯。
韓半島之前那些大統領妖魔鬼怪的作風來看,李連昌最起碼也是前四名的總統。
當他旗幟鮮明的支持自己大國家黨的崔昌帝時,不少人跟隨著他的旗幟投奔過去。
總統大選僅僅剛剛開始,就已經有人被落下了。
這次總統大選總統隻有三人,千年民主黨的大營朱家的朱夢準、開放國民黨的盧武玄、大國家黨的崔昌帝。
因為大營海洋的事情,朱夢準暗中和李佑達成了協議,雖然並不確定這家夥能信守承諾。
但不管是崔昌帝還是李佑,都將重心放在了對抗盧武玄上。
說起來也奇怪,上一屆大選李連昌就是對抗了盧武玄,這一屆仍然是他。
未當上總統的盧武玄,反而不再是那個有些玻璃心的家夥,進化成了打不死的小強,一次次的開始衝擊。
不過頑強歸頑強,但開放國民黨實在是讓人無法信任。
大國家黨得益於新黨首樸錦善的上位,大國家黨的黨組織被這個女黨首下令整頓,並且積極備戰大選,為崔昌帝提供應有的支持。
可開放國民黨就不同了。
其實開放國民黨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助力,因為太多的人,並不想看到崔昌帝
準確說,他們不想看到李佑再次成功。
於是在大前年,二零零四年第十七屆國會議員選舉中,開放國民黨大獲全勝,拿下了足足一百五十二個席位。
要知道,韓半島國會,總共才三百個席位,他們拿下了一半多。
可開放國民黨非但沒有團結一心,對大國家黨進行壓製,反而內部的混亂日益加劇。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領導這個多達一百五十二名國會議員的在野黨,如果是執政黨說不定還有機會。
到了這兩年,現在的情況就是,不管想要做什麽事,開放國民黨內部都會產生矛盾。
僅僅從大方向來看,開放國民黨內就存在著千正佩派、金錦泰派等三個黨內改革勢力,還有鄭東永派的黨首當權派,以及兩個溫和保守派,他們之間彼此對立,支持的政策不同。
盧武玄傾向改革,可就連親盧派中,也出現了數個派係,甚至還各自保留了政治主張。
開放國民黨議員眾多,內部僅以議員集會形式存在的派係就超過十二個,大的派係甚至能達到六七個,一個有能力的黨首的缺失,導致了他們領導層的不穩定和內部混亂的惡性循環。
這就讓他們處於嚴重的內憂當中。
因為內部派係林立,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
開放國民黨在零六年的第四屆地方同步選舉中,遭遇了雪崩式慘敗。
身為執政黨的大國家黨橫掃首爾、釜山、大邱、仁川、大田、蔚山、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慶尚道所有地方自治團體長,取得壓倒性勝利,也就意味著這些地方議會的議長,全部都是大國家黨的人。
開放國民黨僅勉強保住全羅北道一處,而千年民主黨還拿下全羅南道和光州兩處,濟州特別自治道名義上由脫離大國家黨的一位無黨派候選人當選,實際上與大國家黨依舊密不可分。
而地方政府首腦和地方議會中議員的選舉結果,更是慘不忍睹,在地方選舉中獲勝的大國家黨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正式進入支持率高漲的時期,這甚至連總統初選都還沒開始。
大國家黨內部都出現了‘贏得初選就是贏得大選’的說法。
對地方選舉負責的鄭東永為選舉失敗負責,辭去了黨首的職務,開放國民黨進一步混亂,也可以說它瀕臨分崩離析。
由於開放國民黨在選舉中接連遭遇了慘敗,國會議員們認為不能再以開放國民黨的招牌示人的危機感在內部擴散開來。
要知道.
韓半島的國會議員們,改換門庭是一件相當常見的事情。
如果不是國會中要求反大國家黨的勢力聯合起來,以期在零七年大選中獲勝的唿聲越來越高,恐怕開放國民黨已經提前崩壞。
這還隻是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對於開放國民黨來說
此時開放國民黨的崩壞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事情了。
截止到已經過去的一月份,已經有十九名議員相繼退黨,導致開放國民黨的議席減少到了一百三十三席。
這些議員在黨外組建了小組,試圖創建一個改革新黨,而在一月的最後一天,在盧武玄的影響力下,選舉了改革派一名議員為新的黨首。
於是進入二月份後,這次黨內保守團體的二十三名議員退出,第一次大規模退出事件出現了。
開放國民黨的席位減少到一百一十席,拱手將國會第一大黨的位置讓給了擁有一百二十七席的大國家黨。
迴到如今的三月份,李佑可以很輕鬆的說,形勢真的已經定下了大半。
雖然在他的插手下,本該參加這一屆競選的大國家黨李明學,換成了崔昌帝,但進展是相差無幾的,兩人在初選開始前,就已經穩住了競選局麵。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李佑將精力投入到政界,推動崔昌帝競選的時候,大營海洋的事情也有了新的進展。
朱夢永的大哥,大營海洋執行官朱夢遠頭一次在公眾麵前露麵,但表達出來的意思卻很是決絕。
“大營海洋確實處於虧損狀態,但目前正在遭受嚴重的非法商業攻擊,我已經準備向韓半島大檢察廳發起訴訟,手續和程序都合法合規,希望大檢察廳也能派人到大營海洋總部,進駐調查。
當然,大營海洋管理層正在竭盡全力幫助大營海洋迴到正軌,我們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但由於大營集團對大營海洋的打壓,大營海洋無法正規正當的發展。”
朱夢遠麵帶嘲諷,很不留情的把最後一層外皮揭下來,讓韓半島民眾都來看大營朱家的笑話,“這種特意打壓關係密切相關公司的行為,是因為什麽?”
大營集團會長朱夢永麵對記者提問,同樣不避不讓,很嘲諷地迴應了自己大哥,“大營海洋成立以來,就是大營集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現在它被人用來以權謀私,導致虧空不斷擴大,對釜山市乃至韓半島的開發和經濟起到的倒退作用,大家有目共睹。
大營海洋如今的各項數據都有案可查,我不知道某些人到底在嘴硬什麽,還是說一定要把韓半島的海運業徹底拖垮才心滿意足?”
政商兩屆的戰爭正在風起雲湧的進行著,民眾們吃瓜都吃不過來了,亂七八糟的大消息遍地都是。
但進入四月份後,李佑反而是輕鬆了下來的那個人。
不過他倒是沒想到,金建英竟然會親自來找李佑。
作為天下集團的會長,金建英現在已經放出了大部分權力,但仍然保留有隨時收迴的能力。
金建英被邀請到李佑的書房,顫顫巍巍的坐到了李佑對麵。
這個以前中氣十足的會長,現在也變成了垂暮之年的糟老頭子。
他的年紀甚至比陳養喆那時候還要小上不少,但健康狀況就已經差到了這種程度。
金建英對於李佑來說,就真的屬於意外來客了。
天下集團和金門集團,現在首爾算得上和平共處,壓根沒有了什麽利益衝突,甚至在石油和運輸上,雙方還達成了相應的合作,算是彼此優秀的合作方,為雙方帶來的財源也是滾滾而來。
雖然天下集團和金門集團,在未來不一定是敵是友,但誰都希望能夠有進一步擴大的機會。
不過金建英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追求擴張的機會。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多差,前段時間做了手術好轉了一些,以後靠著藥物吊著,還能活個幾年,算是延長了他的壽命,可精力也越來越差。
想用這點精力去對付眼前這個氣壯如牛的李佑?
金建英覺得自己還沒瘋。
隻是他對付不了李佑,大營集團和大營海洋那邊,金建英是真的動了心思,尤其是有人聯係他的情況下。
“金會長這次到訪,相信是有重要的事情,”簡單寒暄兩句,書房中就隻剩下了李佑和金建英,“不如直接說說看。”
望著篤定的李佑,金建英幹癟的臉笑了笑,“是大營海洋的事情。”
“大營海洋.”
不出李佑所料,金建英當然會看上這裏麵的利益。
不過在對大營海洋的競爭力上,金建英是真的不太夠格。
不僅僅是因為金建英現在狀態不好,更是因為天下集團對海運和造船這兩個大行業,幾乎是空白。
金門如果要動,也是憑借著金門貿易在海運上的資質,去從大營海洋裏分割利益,可天下集團想分割利益,該從什麽地方入手就是個問題。
“金會長倒是坦誠,”李佑平靜的看了金建英一眼,“不過金會長應該知道,不管是破產重組還是破產清算,天下集團都很難在這方麵謀取到什麽。”
“是,”金建英點了點頭,歉意的推開了李佑倒上的茶,“我身體不太好,這在醫生給我的違禁飲品名單裏。”
他頓了頓,開口道:“不瞞著李會長,其實是大營海洋的大股東朱夢遠,三天前不聲不響的聯係了我,問我對大營海洋有沒有想法。”
李佑抬眼看了他,輕輕挑眉。
金建英不去看李佑的眼神,“這三天我都在晾著他,既沒有拒絕他,也沒有拍胸膛答應下來。”
“李會長覺得他圖什麽?”
如果有大營海洋的大股東朱夢遠幫忙,那天下集團就有了入主的機會。
一旦天下集團入主大營海洋,就可以補足天下集團在物流和製造業上的不足之處。
盡管在金融危機中,天下集團也會受到衝擊,可由於它的產業結構,所受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自身的資產也能夠撐得起瀕臨破產的大營海洋。
不由得金建英不心動,因為在金建英的視角中,並未發現金融危機的存在。
連那一點點影響都不會有。
唯一需要的擔心的,就是該怎麽應對大營集團的瘋狂攻擊。
畢竟大營海洋本身可是大營集團的一部分,兩兄弟鬧得再兇也是朱家內部事。
天下集團一插手,本來那些搖擺不定的牆頭草,上任會長朱榮逸的那些兄弟們,就會立刻同仇敵愾對付天下集團。
更別說渴望大營海洋許久許久的朱夢永,李佑都能想到,如果他丟了大營海洋後,那副徹底瘋狂的模樣。
至於金建英問的,朱夢遠圖什麽.
李佑不清楚。
如果朱夢遠是個感性的人,那李佑可以猜,他是為了破罐子破摔,徹底去報複他的二弟朱夢永。
可偏偏朱夢遠又是個很理性,非常善於權術算計的人,這就很奇怪了。
李佑搖了搖頭,定睛看向金建英,“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