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進軍航天
韓綜:1997半島之王 作者:洛克菲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進入零八年,時間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快。
崔昌帝就職前後,其實韓半島也不算太平。
就職前十五天,在二月十日那天,韓半島的第一號國寶崇禮門就被人放火燒了。
好在這個時候仍然是李連昌內閣管事,引咎辭職的文化遺產廳廳長本來就要退休了。
崔昌帝內閣指定的廳長提前上任了那麽十幾天。
隨著金融危機的再度擴展,李佑也開始要求金門證券再度殺入國際金融市場。
這次針對的,則是通過做空金融機構的股票,押注市場下跌。
在今年的金融危機中,破產的金融機構可不止一家,而最重量級的無疑是投資失利,談判收購失敗後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
雖然距離它破產還有六個多月的時間,但無疑押注市場下跌是穩賺至少十億美元的生意。
不過這都是對未來的押注,此時的李佑已經開始要求金門證券拋售弱勢貨幣,先借入貶值強烈的貨幣比如二零零八年的韓元,再將其兌換為美元和其他避險貨幣,等到韓元貶值後再低價購迴還貸,這麽一通操作,不僅避免了自身的損失,還能額外賺一筆差價。
“會長nim,”
陳藝俊將自己金門證券的辦公室椅子讓給李佑,站在李佑身前傾聽李佑的要求。
“這樣會不會得罪半島央行和政府?”
“怕什麽?”李佑瞥了她一眼,“現在可以把手裏的cds陸續出手了。”
cds又叫做信用違約互換,買這玩意相當於買個違約保證,那種高風險債券如果違約,就能獲得賠付。
去年在李佑的指使下,金門證券在市場上和金融機構小小的爭搶了一小部分,雖然賺不到上百億美元,但十幾億也是有的。
“現在就出手?”陳藝俊顯得有些貪心,“要是再等等”
“留在手裏就是風險,”李佑擺擺手,“牟利已經足夠多了。”
“穩賺不賠不要變成賠錢。”
“至於日常股票投入.”李佑略微思索了一下,“從去年來看,低端消費品,不管是食品還是日用品,還有相關的維修行業,在危機中反而保持了穩定的需求,可買入的股票,你自己拿主意。”
“在市場恐慌中,你也得冷靜識別那些被低估的資產,把頭腦保持清醒,別跟大營和天下那兩個二傻子一樣,”李佑奚落著金建英和朱夢永,“就算大營海洋是民生行業又能怎麽樣,未來七年內都恢複不了元氣,還會拖累自身。”
李佑這次動身,不僅僅是去了金門證券,連同後麵數家子公司也去了。
不過在金門貿易,倒是聊的更輕鬆一些。
起碼丁青做事夠老成,也更穩妥一些。
聽著丁青絮絮叨叨,跟聊家常一樣抱怨了因為危機,不管是全球貿易量還是韓半島貿易量都大縮水的情況,李佑笑嗬嗬的安撫著他。
隻說了大營集團和天下集團的事情,就把丁青說的樂嗬嗬的幸災樂禍起來。
“不管是中國還是韓國本土的訂單都在減少,都盡量保持住優質部分,”李佑也清楚這些事情無法避免,隻能盡可能減少損失,“也要注意本土合作的外資。”
“韓元已經貶值很多了,”李佑提醒著丁青,“零八年這才兩個多月,就已經貶值了接近百分之十,我已經交代了金門證券那邊,集團內的外匯儲備一定要足夠抗壓才行。”
兩人邊聊著,前些天被從蘇裏南叫迴來的李子成整理完文件,這才過來加入對話。
“叫你迴來主要是因為最近石油的事情,”李佑歎了口氣,“最近國際油價暴跌,從一百四十美元跌到七十美元了,很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跌。”
“蘇裏南的石油不算多,暫時停下出口好了。”
李子成默默點頭,同時也反過來提醒著李佑,“拉美那邊,未來汽車的銷售前景也很不明朗。”
李佑想起這事,這倒不是因為汽車行業要和海運一樣在未來幾年都要崩盤,而是卻因為危機到來後,全球生產停滯,導致汽車生產的供應鏈中斷了。
“這事你看著辦就好,”李佑擺擺手,未來汽車隻是步閑棋,他看得並不重要,“花錢收購零部件生產商就是個不錯的好辦法,記得控製下成本。”
“是。”
隨後幾天內,不僅僅是未來汽車,包括金門電子也大手大腳的花了錢。
現在大家都在節衣縮食,金門集團反而出手數億美元收購了兩家公司
暫時是一家。
金門電子花了一點二億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存儲技術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提供企業級固態存儲技術的公司,在未來不管是賣給電腦生產商還是自用都是很不錯的優質資產。
而暫時隻收購了這一家公司的原因在於,未來汽車看上的一家美國零部件公司,也被大營集團看上了。
大營集團在對大營海洋動手的時候,自然也要時刻注意金融危機對集團自身的衝擊。
他們也發現了生產鏈的中斷,於是準備出手收購。
結果就是兩家撞在一起了。
盡管隸屬於金門集團的未來汽車肯定是比不過大營集團本部,可奈何現在大營集團在雙線作戰。
“大營集團那邊出到了兩億五千萬美元?”接到李子成匯報時,李佑也有些詫異。
“這公司叫什麽?主要生產什麽?”
“haclimatecontrol,是家專注於汽車熱管理係統的公司,”李子成沉聲道:“專注於汽車熱能管理技術,還包括發動機、電池及電子元件的熱效率優化”
李佑明白了,這一串拗口的英文名,李佑印象不多,但大營收購的關於汽車產業鏈上的公司絕非平庸之輩。
這家公司大概率就是另一個世界十幾年後那家‘現代坦迪斯’,這確實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熱管理供應商。
現代坦迪斯也是未來全世界唯一一家產品,能涵蓋整個變速器產品群的企業。
它無疑能稱得上是大營集團的核心零部件子公司,李佑非要把他的未來砍一刀子。
“跟上大營的腳步,”李佑嘴角浮現笑容,“要出的比他們多。”
“我倒要看看朱夢永有沒有這個魄力繼續跟我比拚財力。”
不出李佑所料,朱夢永很快就服軟了,即使很看好這家公司,朱夢永也沒有和李佑血拚下去。
他也怕把李佑惹毛了,直接開始插手大營海洋的事情。
本身要對付大哥朱夢遠和金建英這個老狐狸,現在又來了頭倔驢盧武玄,朱夢永覺得自己已經夠難了,不想給自己再增加壓力了。
他也越來越覺得,自己這兩年來收購大營海洋是一步臭棋,可朱夢永也憋屈,誰他媽能提前一年知道會來美國次貸危機.甚至還擴張成了全球金融危機。
自己的委屈自己知道。
而青瓦台方麵,崔昌帝初一上任,就向所有財閥,提供了三萬億韓元整的低息貸款,利率甚至隻有百分之三。
這其中三大集團吃了大頭,留給中等財閥的也就不到三分之一。
雖說政府要求他們把這筆錢用於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但包括金門集團在內,三大集團沒一家是這麽幹的。
這筆貸款的大頭,在各個賬戶裏轉來轉去,最後都成了投資本金。
沒過多久,青瓦台除了貸款外,對財閥的派發的第二筆錢也下來了。
理論上來說這是‘補貼’。
但實際上這第二筆錢隻有大營海洋和金門電子拿到了。
這是在零七年初,他們開會時說好的補貼資金,去年已經提供了一筆。
金門電子獲得了一萬五億韓元的補貼,大營海洋拿到了八千億韓元。
對於金門電子來說,這當然是筆意外之財,本就經營狀況良好的金門電子,有了這筆研發補貼,更是如虎添翼。
在金門電子執行官陳道俊對李佑的報告中,金門電子經過長達一年的研究,在dram領域有了極大的進步,這玩意就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是一種半導體內存,主要用於計算機處理器的輔助存儲。
不過與硬盤和固態硬盤都不同,它的特點就是速度快。
預計今年全球市場占有率就能從百分十八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最遲明年就能突破百分之四十。
金門電子是有了進步,但這筆錢是真的給大營海洋解了燃眉之急。
這件事崔昌帝和李佑,也包括李明學,三人也早在私下進行過溝通。
盡管有財閥幹涉政策實施的行為,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
前段時間的連番輿論針對,把大營海洋打的找不著北,銀行險些就給它斷貸了,嚇得朱夢遠到處求人,金建英也到處找人幫助大營海洋。
在大營海洋衰弱了一陣子後,再注入這筆補貼,真是‘雪中送炭’。
四月初第一個大新聞就點燃了韓半島民眾的熱情,在這種極度的民族情懷下,就連金融危機和失業潮在這幾天都變得不太重要了。
“韓國第一位宇宙人將要出現!”
“曆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韓國籍宇航員和女性!”
很符合韓半島媒體一貫的作風,還沒成功就先鼓吹。
但這也值得他們激動,畢竟是韓半島第一位接受了完整訓練和考核的航天員。
航天員李素妍同時也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前年從韓半島數萬名誌願者中被挑選為韓半島的宇航員,並在韓半島以及俄羅斯接受了各種訓練。
預計將在四月八號,搭乘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四月六日早要為她舉行送別儀式,送她前往哈薩克斯坦,因為聯盟號是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
從淩晨開始韓國各地的市民們早早地聚集在宇航中心外,準備為她送行。
這些民眾手裏大多拿著鮮花、彩旗和自製的標語。
送別儀式開始時,媒體攝影記者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燈火璀璨,音樂響起,看上去場麵熱烈而又莊重。
早上起來,李素妍走出宇航中心的大門,她身穿帶有太極旗的宇航服,麵帶微笑。
當她走向送別之路的時候,一旁的民眾紛紛起立,歡唿聲如潮水般響起。
“加油!”
“祝福你!”
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小旗,唿喊著鼓勁聲。
甚至還安排了一隊傳統樂器演奏者走在她後麵奏樂。
這一幕李佑也從電視上看到了.
是青瓦台的電視。
“這就是韓半島民眾對航天的熱情,”坐在曾經李連昌位置上的崔昌帝感慨著,“就算是借助別國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也能被稱為我們的國家英雄。”
李佑當然不是無故出現在這裏,當然也是因為李素妍這個航天員引發的熱潮,才讓李佑和崔昌帝,決定趁熱打鐵將韓半島政府與李佑旗下的穹頂私人航天公司,徹底達成合作。
這一切都從他們眼前的文件開始.
“就從重新建設這座宇航中心開始,”崔昌帝麵容堅定,他可太知道民眾對航天的熱情了,李連昌前段時間因為南北的問題暫時沒有和李佑合作,但現在他上任了,自然不能再進行這種事。
“羅老宇航中心,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島,”崔昌帝盯著麵前的文件,“從千禧年末就開始建設,也是我們所能擁有的最高技術水平的宇航中心。”
“但是還不夠,”李佑笑著補充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設民營企業火箭發射場。”
這件事本應在二零二四年,才被韓半島政府放入計劃當中,畢竟那時候私人航天公司有了馬斯克旗下spacex的例子,韓半島才意識到想要打破封鎖,除了閉門造車悶頭苦想之外還有這種方法,也勉強能算上‘自研’。
但現在有了李佑的推動,這件事足足被提前十六年提了出來。
“我會讓美國的技術人員過來,”李佑輕拍著這份文件,眼裏帶著笑意,“力求完美建設。”
“力求完美,”崔昌帝重重點頭。
他當然知道李佑有所圖,但沒關係
要知道,韓半島此前已經發射過十顆衛星,但所有的運載工具,全是外國製造,就連發射地點也在境外
甚至連發射時間都不能自己定下來,全看人家有沒有空。
隻要真的在本土送上天,哪怕隻有一顆衛星,他崔昌帝以後就有不破金身。
崔昌帝就職前後,其實韓半島也不算太平。
就職前十五天,在二月十日那天,韓半島的第一號國寶崇禮門就被人放火燒了。
好在這個時候仍然是李連昌內閣管事,引咎辭職的文化遺產廳廳長本來就要退休了。
崔昌帝內閣指定的廳長提前上任了那麽十幾天。
隨著金融危機的再度擴展,李佑也開始要求金門證券再度殺入國際金融市場。
這次針對的,則是通過做空金融機構的股票,押注市場下跌。
在今年的金融危機中,破產的金融機構可不止一家,而最重量級的無疑是投資失利,談判收購失敗後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
雖然距離它破產還有六個多月的時間,但無疑押注市場下跌是穩賺至少十億美元的生意。
不過這都是對未來的押注,此時的李佑已經開始要求金門證券拋售弱勢貨幣,先借入貶值強烈的貨幣比如二零零八年的韓元,再將其兌換為美元和其他避險貨幣,等到韓元貶值後再低價購迴還貸,這麽一通操作,不僅避免了自身的損失,還能額外賺一筆差價。
“會長nim,”
陳藝俊將自己金門證券的辦公室椅子讓給李佑,站在李佑身前傾聽李佑的要求。
“這樣會不會得罪半島央行和政府?”
“怕什麽?”李佑瞥了她一眼,“現在可以把手裏的cds陸續出手了。”
cds又叫做信用違約互換,買這玩意相當於買個違約保證,那種高風險債券如果違約,就能獲得賠付。
去年在李佑的指使下,金門證券在市場上和金融機構小小的爭搶了一小部分,雖然賺不到上百億美元,但十幾億也是有的。
“現在就出手?”陳藝俊顯得有些貪心,“要是再等等”
“留在手裏就是風險,”李佑擺擺手,“牟利已經足夠多了。”
“穩賺不賠不要變成賠錢。”
“至於日常股票投入.”李佑略微思索了一下,“從去年來看,低端消費品,不管是食品還是日用品,還有相關的維修行業,在危機中反而保持了穩定的需求,可買入的股票,你自己拿主意。”
“在市場恐慌中,你也得冷靜識別那些被低估的資產,把頭腦保持清醒,別跟大營和天下那兩個二傻子一樣,”李佑奚落著金建英和朱夢永,“就算大營海洋是民生行業又能怎麽樣,未來七年內都恢複不了元氣,還會拖累自身。”
李佑這次動身,不僅僅是去了金門證券,連同後麵數家子公司也去了。
不過在金門貿易,倒是聊的更輕鬆一些。
起碼丁青做事夠老成,也更穩妥一些。
聽著丁青絮絮叨叨,跟聊家常一樣抱怨了因為危機,不管是全球貿易量還是韓半島貿易量都大縮水的情況,李佑笑嗬嗬的安撫著他。
隻說了大營集團和天下集團的事情,就把丁青說的樂嗬嗬的幸災樂禍起來。
“不管是中國還是韓國本土的訂單都在減少,都盡量保持住優質部分,”李佑也清楚這些事情無法避免,隻能盡可能減少損失,“也要注意本土合作的外資。”
“韓元已經貶值很多了,”李佑提醒著丁青,“零八年這才兩個多月,就已經貶值了接近百分之十,我已經交代了金門證券那邊,集團內的外匯儲備一定要足夠抗壓才行。”
兩人邊聊著,前些天被從蘇裏南叫迴來的李子成整理完文件,這才過來加入對話。
“叫你迴來主要是因為最近石油的事情,”李佑歎了口氣,“最近國際油價暴跌,從一百四十美元跌到七十美元了,很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跌。”
“蘇裏南的石油不算多,暫時停下出口好了。”
李子成默默點頭,同時也反過來提醒著李佑,“拉美那邊,未來汽車的銷售前景也很不明朗。”
李佑想起這事,這倒不是因為汽車行業要和海運一樣在未來幾年都要崩盤,而是卻因為危機到來後,全球生產停滯,導致汽車生產的供應鏈中斷了。
“這事你看著辦就好,”李佑擺擺手,未來汽車隻是步閑棋,他看得並不重要,“花錢收購零部件生產商就是個不錯的好辦法,記得控製下成本。”
“是。”
隨後幾天內,不僅僅是未來汽車,包括金門電子也大手大腳的花了錢。
現在大家都在節衣縮食,金門集團反而出手數億美元收購了兩家公司
暫時是一家。
金門電子花了一點二億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存儲技術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提供企業級固態存儲技術的公司,在未來不管是賣給電腦生產商還是自用都是很不錯的優質資產。
而暫時隻收購了這一家公司的原因在於,未來汽車看上的一家美國零部件公司,也被大營集團看上了。
大營集團在對大營海洋動手的時候,自然也要時刻注意金融危機對集團自身的衝擊。
他們也發現了生產鏈的中斷,於是準備出手收購。
結果就是兩家撞在一起了。
盡管隸屬於金門集團的未來汽車肯定是比不過大營集團本部,可奈何現在大營集團在雙線作戰。
“大營集團那邊出到了兩億五千萬美元?”接到李子成匯報時,李佑也有些詫異。
“這公司叫什麽?主要生產什麽?”
“haclimatecontrol,是家專注於汽車熱管理係統的公司,”李子成沉聲道:“專注於汽車熱能管理技術,還包括發動機、電池及電子元件的熱效率優化”
李佑明白了,這一串拗口的英文名,李佑印象不多,但大營收購的關於汽車產業鏈上的公司絕非平庸之輩。
這家公司大概率就是另一個世界十幾年後那家‘現代坦迪斯’,這確實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熱管理供應商。
現代坦迪斯也是未來全世界唯一一家產品,能涵蓋整個變速器產品群的企業。
它無疑能稱得上是大營集團的核心零部件子公司,李佑非要把他的未來砍一刀子。
“跟上大營的腳步,”李佑嘴角浮現笑容,“要出的比他們多。”
“我倒要看看朱夢永有沒有這個魄力繼續跟我比拚財力。”
不出李佑所料,朱夢永很快就服軟了,即使很看好這家公司,朱夢永也沒有和李佑血拚下去。
他也怕把李佑惹毛了,直接開始插手大營海洋的事情。
本身要對付大哥朱夢遠和金建英這個老狐狸,現在又來了頭倔驢盧武玄,朱夢永覺得自己已經夠難了,不想給自己再增加壓力了。
他也越來越覺得,自己這兩年來收購大營海洋是一步臭棋,可朱夢永也憋屈,誰他媽能提前一年知道會來美國次貸危機.甚至還擴張成了全球金融危機。
自己的委屈自己知道。
而青瓦台方麵,崔昌帝初一上任,就向所有財閥,提供了三萬億韓元整的低息貸款,利率甚至隻有百分之三。
這其中三大集團吃了大頭,留給中等財閥的也就不到三分之一。
雖說政府要求他們把這筆錢用於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但包括金門集團在內,三大集團沒一家是這麽幹的。
這筆貸款的大頭,在各個賬戶裏轉來轉去,最後都成了投資本金。
沒過多久,青瓦台除了貸款外,對財閥的派發的第二筆錢也下來了。
理論上來說這是‘補貼’。
但實際上這第二筆錢隻有大營海洋和金門電子拿到了。
這是在零七年初,他們開會時說好的補貼資金,去年已經提供了一筆。
金門電子獲得了一萬五億韓元的補貼,大營海洋拿到了八千億韓元。
對於金門電子來說,這當然是筆意外之財,本就經營狀況良好的金門電子,有了這筆研發補貼,更是如虎添翼。
在金門電子執行官陳道俊對李佑的報告中,金門電子經過長達一年的研究,在dram領域有了極大的進步,這玩意就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是一種半導體內存,主要用於計算機處理器的輔助存儲。
不過與硬盤和固態硬盤都不同,它的特點就是速度快。
預計今年全球市場占有率就能從百分十八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最遲明年就能突破百分之四十。
金門電子是有了進步,但這筆錢是真的給大營海洋解了燃眉之急。
這件事崔昌帝和李佑,也包括李明學,三人也早在私下進行過溝通。
盡管有財閥幹涉政策實施的行為,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
前段時間的連番輿論針對,把大營海洋打的找不著北,銀行險些就給它斷貸了,嚇得朱夢遠到處求人,金建英也到處找人幫助大營海洋。
在大營海洋衰弱了一陣子後,再注入這筆補貼,真是‘雪中送炭’。
四月初第一個大新聞就點燃了韓半島民眾的熱情,在這種極度的民族情懷下,就連金融危機和失業潮在這幾天都變得不太重要了。
“韓國第一位宇宙人將要出現!”
“曆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韓國籍宇航員和女性!”
很符合韓半島媒體一貫的作風,還沒成功就先鼓吹。
但這也值得他們激動,畢竟是韓半島第一位接受了完整訓練和考核的航天員。
航天員李素妍同時也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前年從韓半島數萬名誌願者中被挑選為韓半島的宇航員,並在韓半島以及俄羅斯接受了各種訓練。
預計將在四月八號,搭乘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四月六日早要為她舉行送別儀式,送她前往哈薩克斯坦,因為聯盟號是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
從淩晨開始韓國各地的市民們早早地聚集在宇航中心外,準備為她送行。
這些民眾手裏大多拿著鮮花、彩旗和自製的標語。
送別儀式開始時,媒體攝影記者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燈火璀璨,音樂響起,看上去場麵熱烈而又莊重。
早上起來,李素妍走出宇航中心的大門,她身穿帶有太極旗的宇航服,麵帶微笑。
當她走向送別之路的時候,一旁的民眾紛紛起立,歡唿聲如潮水般響起。
“加油!”
“祝福你!”
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小旗,唿喊著鼓勁聲。
甚至還安排了一隊傳統樂器演奏者走在她後麵奏樂。
這一幕李佑也從電視上看到了.
是青瓦台的電視。
“這就是韓半島民眾對航天的熱情,”坐在曾經李連昌位置上的崔昌帝感慨著,“就算是借助別國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也能被稱為我們的國家英雄。”
李佑當然不是無故出現在這裏,當然也是因為李素妍這個航天員引發的熱潮,才讓李佑和崔昌帝,決定趁熱打鐵將韓半島政府與李佑旗下的穹頂私人航天公司,徹底達成合作。
這一切都從他們眼前的文件開始.
“就從重新建設這座宇航中心開始,”崔昌帝麵容堅定,他可太知道民眾對航天的熱情了,李連昌前段時間因為南北的問題暫時沒有和李佑合作,但現在他上任了,自然不能再進行這種事。
“羅老宇航中心,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島,”崔昌帝盯著麵前的文件,“從千禧年末就開始建設,也是我們所能擁有的最高技術水平的宇航中心。”
“但是還不夠,”李佑笑著補充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設民營企業火箭發射場。”
這件事本應在二零二四年,才被韓半島政府放入計劃當中,畢竟那時候私人航天公司有了馬斯克旗下spacex的例子,韓半島才意識到想要打破封鎖,除了閉門造車悶頭苦想之外還有這種方法,也勉強能算上‘自研’。
但現在有了李佑的推動,這件事足足被提前十六年提了出來。
“我會讓美國的技術人員過來,”李佑輕拍著這份文件,眼裏帶著笑意,“力求完美建設。”
“力求完美,”崔昌帝重重點頭。
他當然知道李佑有所圖,但沒關係
要知道,韓半島此前已經發射過十顆衛星,但所有的運載工具,全是外國製造,就連發射地點也在境外
甚至連發射時間都不能自己定下來,全看人家有沒有空。
隻要真的在本土送上天,哪怕隻有一顆衛星,他崔昌帝以後就有不破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