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節 魯公伯禽的廟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 作者:歸來如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這個緣故,魯國國君就可以在孟春之月乘坐天子所乘的車大路,大路上載有張旌旗正幅的竹弓和弓衣,綴有十二條飄帶,飄帶上畫有龍,還有日和月的圖案,到郊外祭祀上帝,並且敢用周的祖先後稷來附祭。這可本來都是天子之禮啊。季夏六月,還可以用禘禮在太廟祭祀周公,犧牲使用白色的公牛,盛酒的樽,有犧樽、象樽和山罍(lei),盛鬱獸香酒的樽用黃目,將鬱獸香酒澆地求神時用的勺子是用大圭為柄的玉瓚,獻食品時用的是用玉雕飾的禮器豆籩,獻酒時用的是雕有花紋的玉盞,諸臣在額外獻酒時用的是玉琖(zhan),諸臣在額外獻酒時用的是玉散、玉角;盛放牲體的俎用的是禮器梡嶡(jue)。
堂上有樂工歌唱《清廟》,堂下管樂隊奏著《象》曲,舞隊手拿著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著冕來跳《大武》;還有的頭戴皮弁,身穿素衣素積,解開正服前襟而跳《大夏》。同時還有四方少數民族的歌舞:來自東夷的叫《昧》,來自南蠻的叫《任》,來自西戎的叫《株離》,來自北狄的叫《禁》。以上的種種排場,就是要表明魯國的地位高於天下其他諸侯。魯國國君在祭祀周公時,國君身著卷冕之服立在東階,夫人頭帶首飾身著褘衣立在房中。
國君袒露左臂到廟門口去迎接祭祀用的犧牲,夫人進獻禮器豆籩。在祭祀過程中,卿大夫當國君的助手,內外命婦當夫人的助手,各自履行各自的職守。百官中如果有廢棄自己職守的人要嚴厲處分。這樣使得天下的人都能服從。所以,魯國夏天的礿祭,秋天的嚐祭,冬天的烝祭,春天祈求土神的社祭,秋天報答土神的社祭,以及年終遂祭百神的蠟祭,本來都是天子才有的祭祀。
魯國的太廟,它的形製猶如天子的明堂。魯君公宮的正門是庫門,相當於天子的正門皋門。魯君公宮的二門雉門,相當於天子的二門應門。魯君要在朝廷上宣布政教法令時也搖動木鐸,這是采用天子宣布政教的作法。在廟的鬥拱上雕刻山形圖案,在梁上的短柱雕刻水草圖案,雙層的屋頂,雙層的屋簷,刮磨光滑的楹柱,敞亮的大窗,兩楹之間設有主客喝完酒用於放迴空酒杯的土台,土台在酒樽的南邊;還有一個高的土台,用來安放玉圭,還有鏤花的屏風。所有這一切,都是天子太廟才有的裝飾。
鸞車,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的車;鉤車,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大路,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玉路,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有虞氏鸞車上插的是大旗,夏後氏鉤車上插的是大綏(sui),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夏後氏駕車是用白身黑鬣的馬,殷代是用黑頭的白馬,周代用的是黃馬。夏後氏祭祀用黑色的犧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黃色公牛。
泰是有虞氏用的酒壺,山罍是夏後氏用的酒壺,著是殷代用的酒壺,犧樽、象樽是周代用的酒壺。敬酒所用的爵著是殷代用,夏後氏用玉琖,殷代用斝,周代用爵。灌祭時所用的酒樽,夏後氏用雞夷,殷人用斝,周人用黃目。灌祭時所用的勺,夏後氏用龍勺,殷人用疏勺,周人用蒲勺。壘個小土台子就當鼓,把徒傳成長天就當鼓褪,截一節葦子就當龠來吹,這是上古伊耆氏時代的樂器。而拊搏、玉磐、祝敲、大琴、大瑟、中琴、小瑟,這是虞、夏、商、周四代的樂器。
魯公伯禽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文王廟,百世不毀。武公敖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武王廟,也是百世不毀。米廩是有虞氏的學校,序是夏代的學校,瞽宗是殷代的學校,頖宮是周代的學校,這四代的學校,周天子都有,魯國也都有。
崇國的鼎,貫國的鼎,夏後氏的大璜,封父國的龜甲,這本來是天子擁有的重器。越國的棘、大弓,這本是天子使用的兵器。夏後氏的足鼓,殷人的楹鼓,周人的懸鼓,魯國也都擁有。垂發明的和鍾,叔發明的離磬,女媧發明的笙簧,魯國也都擁有。懸掛鍾磬的架子,夏代隻是在架子的橫杆上繪龍,殷代又在橫杆上加上崇牙這些東西魯國也都有。
在有虞氏祭祀時盛放黍稷用兩敦,夏代用四連,殷代用六瑚,周代用八簋(gui)。盛放牲體的俎,有虞氏用梡,夏後氏用嶡,殷人用椇,周人用房俎。盛放濕物祭品的豆,夏後氏是用木製的,上麵沒有任何裝飾,殷代則用玉加以裝飾,周代就更進一步地將玉豆雕飾一番。有虞氏祭服上的蔽膝什麽圖案也沒有,夏代加上了一種山的圖案,殷代有加上一種火的圖案,周代又加上一種龍的圖案,有虞氏吃飯前的祭祀看重祭祀牲首,夏後氏看重祭祀牲心,殷人看重祭祀牲肝,周人看重祭祀牲肺。
堂上有樂工歌唱《清廟》,堂下管樂隊奏著《象》曲,舞隊手拿著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著冕來跳《大武》;還有的頭戴皮弁,身穿素衣素積,解開正服前襟而跳《大夏》。同時還有四方少數民族的歌舞:來自東夷的叫《昧》,來自南蠻的叫《任》,來自西戎的叫《株離》,來自北狄的叫《禁》。以上的種種排場,就是要表明魯國的地位高於天下其他諸侯。魯國國君在祭祀周公時,國君身著卷冕之服立在東階,夫人頭帶首飾身著褘衣立在房中。
國君袒露左臂到廟門口去迎接祭祀用的犧牲,夫人進獻禮器豆籩。在祭祀過程中,卿大夫當國君的助手,內外命婦當夫人的助手,各自履行各自的職守。百官中如果有廢棄自己職守的人要嚴厲處分。這樣使得天下的人都能服從。所以,魯國夏天的礿祭,秋天的嚐祭,冬天的烝祭,春天祈求土神的社祭,秋天報答土神的社祭,以及年終遂祭百神的蠟祭,本來都是天子才有的祭祀。
魯國的太廟,它的形製猶如天子的明堂。魯君公宮的正門是庫門,相當於天子的正門皋門。魯君公宮的二門雉門,相當於天子的二門應門。魯君要在朝廷上宣布政教法令時也搖動木鐸,這是采用天子宣布政教的作法。在廟的鬥拱上雕刻山形圖案,在梁上的短柱雕刻水草圖案,雙層的屋頂,雙層的屋簷,刮磨光滑的楹柱,敞亮的大窗,兩楹之間設有主客喝完酒用於放迴空酒杯的土台,土台在酒樽的南邊;還有一個高的土台,用來安放玉圭,還有鏤花的屏風。所有這一切,都是天子太廟才有的裝飾。
鸞車,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的車;鉤車,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大路,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玉路,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有虞氏鸞車上插的是大旗,夏後氏鉤車上插的是大綏(sui),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夏後氏駕車是用白身黑鬣的馬,殷代是用黑頭的白馬,周代用的是黃馬。夏後氏祭祀用黑色的犧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黃色公牛。
泰是有虞氏用的酒壺,山罍是夏後氏用的酒壺,著是殷代用的酒壺,犧樽、象樽是周代用的酒壺。敬酒所用的爵著是殷代用,夏後氏用玉琖,殷代用斝,周代用爵。灌祭時所用的酒樽,夏後氏用雞夷,殷人用斝,周人用黃目。灌祭時所用的勺,夏後氏用龍勺,殷人用疏勺,周人用蒲勺。壘個小土台子就當鼓,把徒傳成長天就當鼓褪,截一節葦子就當龠來吹,這是上古伊耆氏時代的樂器。而拊搏、玉磐、祝敲、大琴、大瑟、中琴、小瑟,這是虞、夏、商、周四代的樂器。
魯公伯禽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文王廟,百世不毀。武公敖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武王廟,也是百世不毀。米廩是有虞氏的學校,序是夏代的學校,瞽宗是殷代的學校,頖宮是周代的學校,這四代的學校,周天子都有,魯國也都有。
崇國的鼎,貫國的鼎,夏後氏的大璜,封父國的龜甲,這本來是天子擁有的重器。越國的棘、大弓,這本是天子使用的兵器。夏後氏的足鼓,殷人的楹鼓,周人的懸鼓,魯國也都擁有。垂發明的和鍾,叔發明的離磬,女媧發明的笙簧,魯國也都擁有。懸掛鍾磬的架子,夏代隻是在架子的橫杆上繪龍,殷代又在橫杆上加上崇牙這些東西魯國也都有。
在有虞氏祭祀時盛放黍稷用兩敦,夏代用四連,殷代用六瑚,周代用八簋(gui)。盛放牲體的俎,有虞氏用梡,夏後氏用嶡,殷人用椇,周人用房俎。盛放濕物祭品的豆,夏後氏是用木製的,上麵沒有任何裝飾,殷代則用玉加以裝飾,周代就更進一步地將玉豆雕飾一番。有虞氏祭服上的蔽膝什麽圖案也沒有,夏代加上了一種山的圖案,殷代有加上一種火的圖案,周代又加上一種龍的圖案,有虞氏吃飯前的祭祀看重祭祀牲首,夏後氏看重祭祀牲心,殷人看重祭祀牲肝,周人看重祭祀牲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