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餅的人迴來了,買了一摞,少說也有七八張,咧嘴直笑:
“今天的是菠菜!”
那兩個都新鮮地過來聞了聞,然後被熏得皺了臉。
但那兩人還是起身也去買了幾張菜餅。
買了迴來,又聚到一起邊吃邊八卦。
桑喆又四處看了一會兒,便走了。
這個食堂大廳裏沒有桌子椅子,就純空地,打了飯的人們或是站著或是蹲著,倒是能容納不少人。
比起來,蕭山基地的食堂桑喆也去過,很正經的食堂,裏頭餐桌餐椅製式不齊整,但和這裏比起來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還有專門為vip服務的高檔區域和包間,最好的地方甚至是有沙發的。
桑喆想起前頭幾個男人吃著餅子說的話。
蕭山基地比這裏強多了……
真的嗎?
桑喆不這麽認為。
這些人一定不知道蕭山基地後頭還有個疫病隔離院,那個院子到現在也還存在並發揮著作用。
蕭山基地的食堂到現在也還有正經的窩頭和粥出售,但是相對的,沒有這裏這樣的蟲餅、菜餅,難民們大量在外頭山林聚集,扒樹皮、捉蟲子吃。
所以,哪裏更好呢?
這裏的難民雖然看上去很苦很髒,但他們還能攢下糧食……至少那幾十斤糧的門檻費,他們雖然覺得多,但不是高不可攀,努努力攢一攢也是能攢夠的。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也許是對光文有先入為主的厭惡,桑喆就是覺得這裏比蕭山基地強了許多。
來到作物局……這邊也有圍欄和看守,但仍然有難民打扮的人進出。
桑喆過去,看門的人查過她的訪客證,就讓她進去了。
這裏隻有一樓對難民開放,專門用來供難民申請糧種用的;一進來就能聞到淡淡的臭味,但和食堂裏那種勞作的味道的不同,這邊的臭味……更像是肥料。
這讓她覺得有點親切。
桑喆在諮詢台那裏問了流程,便直接去了窗口——這裏終於不用排隊了。
正如前頭那位庫管所說,桑喆提出申請後,給對方看了自己種的菜,對方的反應比那位庫管還大。
“這真是你自己種的!?天哪,怎麽這麽新鮮!你怎麽保存的!”
“啊……我包裏有泡了水的紙巾和保鮮膜,一直包著了……這是我種的沒錯,我用的土和肥也包了一點過來,您要看嗎?”
“可以嗎?”工作人員很興奮,“如果方便的話,我當然希望能看一下!”
桑喆將東西遞了過去:“沒什麽技術含量,我那邊條件比較好。”
“不不不……條件好也是你的本事!”小姐姐戴著眼鏡,眼鏡片上還有一道裂痕,看上去書呆子味有點重,她一點不嫌髒地用手指尖撚起一些肥土,放在鼻尖聞了聞,“發酵很充分,你用心了。”
不……其實是空間裏的溫度水分條件太好太穩定了,她其實並沒怎麽用心。
“好,審核可以通過,這是我們準賣的種子清單,你看看你想要什麽。”
桑喆受寵若驚地接過那張a4紙:“那個……我不是這裏的居民,我要去德安市,迴頭就算種出什麽來恐怕也沒辦法供咱這裏……”
“當然啊,給你們種子是為了讓你們種出糧食自給自足,最好還能把技術和種子傳播給周圍的人,不用供迴來。”小姐姐說得理所當然,“咱們的種子很多都不能留種,希望你能有個心理準備。相關概率都用筆備注了,你可以自己看,建議你選擇留種概率高的。”
“好……”和他們那的研究所比起來,這裏真的良心極了。
要不是這裏火山會爆發,她真想在這裏辦了身份算了。
種子需要的糧食並不多,桑喆沒有管留種概率,基本每樣都要了一些……反正在空間裏多種幾茬,基本都能改良一些種子基因,而種子這種東西,原本就是來多少都不嫌多的。
再說,清單裏有些東西她自己都沒有。
比如葵花籽、籽瓜、芝麻、冬瓜,還有些麥子、稻米……她樂得豐富一下她空間的物種。
種子論包賣,每包數量不多,綜合起來也沒要她多少糧食。
桑喆還是用蔬菜抵了。
看她無底洞似的在背包裏往外掏蔬菜,小姐姐很幹脆地直問帶了多少,她都要了,用種子抵,桑喆同意,於是又挑了些種子。
因為和小姐姐交談很痛快,桑喆問了問樓上是幹什麽的,果不其然,都是育種的地方,因為這邊有落地窗,通風係統也比較完善,所以選了這棟樓。
試探地問了問能不能上去參觀,小姐姐猶豫了一下,特地起身去問領導,然而很遺憾,被拒絕了。
兩人來來往往折騰了小半個小時,桑喆才滿足地背著包離開。
本想繼續逛逛,但想來陳夏那邊應該也差不多了,桑喆還是往兌換處那邊走去。
果然,陳夏已經在兌換處門口等著了。
“等多久了,還順利嗎?”
“剛到,很順利。”陳夏比了個v字,“而且我問了問,張大有推薦的那位朋友,也在這個基地呢。”
“啊?”
“訪客留宿的手續在行政大廳辦,所以我直接辦了,可以嗎?”
“可以呀!不過……那個鹽商也在這裏啊!哇,還真省了咱們的事。”
陳夏晃了晃手上的牌子——那是跟以前的理發店櫃子一樣的鑰匙,一個小木牌,上頭寫著編號,小木牌上掛著個鑰匙:“這是咱們今晚的房間,先去看看吧。”
路上,陳夏說了匯報火山的事。
果不其然,他們的火山觀測部門確實一直在基地工作著,但是因為斷網斷電的關係,之前很多重要的觀測數據都丟失了,現在的電力倒是能維持某些設備運行,但最重要的觀測數據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實地工作,但專業人員在災後僅剩下五分之一不到了——
總而言之,他們現在沒有能力進行精準的預測。
但這些和陳夏無關,他的匯報非常簡單直接——
“我在外頭認識一個專家,他說明年四月份火山會爆發。”
專家是誰?保密。
怎麽預測的?保密。
時間都能確定?是的。
為什麽這麽確定?保密。
“今天的是菠菜!”
那兩個都新鮮地過來聞了聞,然後被熏得皺了臉。
但那兩人還是起身也去買了幾張菜餅。
買了迴來,又聚到一起邊吃邊八卦。
桑喆又四處看了一會兒,便走了。
這個食堂大廳裏沒有桌子椅子,就純空地,打了飯的人們或是站著或是蹲著,倒是能容納不少人。
比起來,蕭山基地的食堂桑喆也去過,很正經的食堂,裏頭餐桌餐椅製式不齊整,但和這裏比起來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還有專門為vip服務的高檔區域和包間,最好的地方甚至是有沙發的。
桑喆想起前頭幾個男人吃著餅子說的話。
蕭山基地比這裏強多了……
真的嗎?
桑喆不這麽認為。
這些人一定不知道蕭山基地後頭還有個疫病隔離院,那個院子到現在也還存在並發揮著作用。
蕭山基地的食堂到現在也還有正經的窩頭和粥出售,但是相對的,沒有這裏這樣的蟲餅、菜餅,難民們大量在外頭山林聚集,扒樹皮、捉蟲子吃。
所以,哪裏更好呢?
這裏的難民雖然看上去很苦很髒,但他們還能攢下糧食……至少那幾十斤糧的門檻費,他們雖然覺得多,但不是高不可攀,努努力攢一攢也是能攢夠的。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也許是對光文有先入為主的厭惡,桑喆就是覺得這裏比蕭山基地強了許多。
來到作物局……這邊也有圍欄和看守,但仍然有難民打扮的人進出。
桑喆過去,看門的人查過她的訪客證,就讓她進去了。
這裏隻有一樓對難民開放,專門用來供難民申請糧種用的;一進來就能聞到淡淡的臭味,但和食堂裏那種勞作的味道的不同,這邊的臭味……更像是肥料。
這讓她覺得有點親切。
桑喆在諮詢台那裏問了流程,便直接去了窗口——這裏終於不用排隊了。
正如前頭那位庫管所說,桑喆提出申請後,給對方看了自己種的菜,對方的反應比那位庫管還大。
“這真是你自己種的!?天哪,怎麽這麽新鮮!你怎麽保存的!”
“啊……我包裏有泡了水的紙巾和保鮮膜,一直包著了……這是我種的沒錯,我用的土和肥也包了一點過來,您要看嗎?”
“可以嗎?”工作人員很興奮,“如果方便的話,我當然希望能看一下!”
桑喆將東西遞了過去:“沒什麽技術含量,我那邊條件比較好。”
“不不不……條件好也是你的本事!”小姐姐戴著眼鏡,眼鏡片上還有一道裂痕,看上去書呆子味有點重,她一點不嫌髒地用手指尖撚起一些肥土,放在鼻尖聞了聞,“發酵很充分,你用心了。”
不……其實是空間裏的溫度水分條件太好太穩定了,她其實並沒怎麽用心。
“好,審核可以通過,這是我們準賣的種子清單,你看看你想要什麽。”
桑喆受寵若驚地接過那張a4紙:“那個……我不是這裏的居民,我要去德安市,迴頭就算種出什麽來恐怕也沒辦法供咱這裏……”
“當然啊,給你們種子是為了讓你們種出糧食自給自足,最好還能把技術和種子傳播給周圍的人,不用供迴來。”小姐姐說得理所當然,“咱們的種子很多都不能留種,希望你能有個心理準備。相關概率都用筆備注了,你可以自己看,建議你選擇留種概率高的。”
“好……”和他們那的研究所比起來,這裏真的良心極了。
要不是這裏火山會爆發,她真想在這裏辦了身份算了。
種子需要的糧食並不多,桑喆沒有管留種概率,基本每樣都要了一些……反正在空間裏多種幾茬,基本都能改良一些種子基因,而種子這種東西,原本就是來多少都不嫌多的。
再說,清單裏有些東西她自己都沒有。
比如葵花籽、籽瓜、芝麻、冬瓜,還有些麥子、稻米……她樂得豐富一下她空間的物種。
種子論包賣,每包數量不多,綜合起來也沒要她多少糧食。
桑喆還是用蔬菜抵了。
看她無底洞似的在背包裏往外掏蔬菜,小姐姐很幹脆地直問帶了多少,她都要了,用種子抵,桑喆同意,於是又挑了些種子。
因為和小姐姐交談很痛快,桑喆問了問樓上是幹什麽的,果不其然,都是育種的地方,因為這邊有落地窗,通風係統也比較完善,所以選了這棟樓。
試探地問了問能不能上去參觀,小姐姐猶豫了一下,特地起身去問領導,然而很遺憾,被拒絕了。
兩人來來往往折騰了小半個小時,桑喆才滿足地背著包離開。
本想繼續逛逛,但想來陳夏那邊應該也差不多了,桑喆還是往兌換處那邊走去。
果然,陳夏已經在兌換處門口等著了。
“等多久了,還順利嗎?”
“剛到,很順利。”陳夏比了個v字,“而且我問了問,張大有推薦的那位朋友,也在這個基地呢。”
“啊?”
“訪客留宿的手續在行政大廳辦,所以我直接辦了,可以嗎?”
“可以呀!不過……那個鹽商也在這裏啊!哇,還真省了咱們的事。”
陳夏晃了晃手上的牌子——那是跟以前的理發店櫃子一樣的鑰匙,一個小木牌,上頭寫著編號,小木牌上掛著個鑰匙:“這是咱們今晚的房間,先去看看吧。”
路上,陳夏說了匯報火山的事。
果不其然,他們的火山觀測部門確實一直在基地工作著,但是因為斷網斷電的關係,之前很多重要的觀測數據都丟失了,現在的電力倒是能維持某些設備運行,但最重要的觀測數據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實地工作,但專業人員在災後僅剩下五分之一不到了——
總而言之,他們現在沒有能力進行精準的預測。
但這些和陳夏無關,他的匯報非常簡單直接——
“我在外頭認識一個專家,他說明年四月份火山會爆發。”
專家是誰?保密。
怎麽預測的?保密。
時間都能確定?是的。
為什麽這麽確定?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