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喆家門口,一夥人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剛才那輛車……”謝岩小聲地打破了沉默,然而剛出聲,就見那輛車又倒了出來。
謝岩一下子卡殼,一夥人好奇地看向那邊。
然後,車上下來了一個高大的男人,戴著口罩和防風鏡,朝他們這邊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
那走路帶風的樣子,讓人恍惚間覺得那件半袖polo衫後頭有個大披風似的。
不過,等人走近了,還是能從防風鏡下的大粗眉毛和眼神間看出牛大爺相仿的模樣。
桑喆跟陳夏對視一眼,陳夏點頭,二人基本能確定此人就是牛大爺的弟弟了。
大哥人挺上道,走近了先扒開口罩跟眾人露了下臉,咧嘴笑道:“各位鄰居好,我是牛勇。”
牛勇露了短短的三秒鍾臉,便把口罩戴了迴去,但桑喆仍然替他牙疼肺疼。
他說話看的是桑喆,桑喆便站了出來,雖然戴著防毒麵具人家看不到表情,但也禮貌笑道:“叔,迴來啦!”
桑喆其實是不怎麽對他有印象的,牛勇很早就離開了這裏,但這裏的老住戶隻有她和陳夏了,於情於理她都得說話。
“是啊,你是小桑對吧,都長這麽大了,而且一眨眼,麵孔都換了……”牛勇有點感慨地掃視了麵前眾人,最後落在陳夏身上,“小陳!”
“哥!”陳夏也打了個招唿,他雖然對牛勇熟悉一些,但畢竟也多年沒見,要說多親熱也是沒有的。
不過桑喆又為這莫名其妙出現的輩分差距無語了一下。
“你們忙著呢?賣水?”牛勇看了眼地上的大小水桶,挑眉看向桑喆,“我聽說過你挺能幹,據說12區秩序不錯。”
“……”桑喆不知道怎麽接話,秩序不錯,但人家哥哥嫂子死了,“連望他們那批人走了之後就好多了,新鄰居都是安分的人。”
提到兄嫂,牛勇沉默了一下,但還是禮貌笑道:“等你忙完了我再來找你,有事問問,行了,我去家裏看看,你們忙!”
看著牛勇大步流星地又迴到了車上,一群人才鬆了口氣,嘰嘰喳喳跟桑喆問了起來:
“聽說是在外頭當官的?現在基地呢?”
“也不知道人怎麽樣,我跟他住得這麽近,一會兒要不要打個招唿啊……”
“肯定得打吧,瞅著後頭車上沒別人了?沒帶媳婦孩子嗎?”
“哎老方,去打招唿的時候記得多打聽點消息!”
“好啦好啦!”桑喆拍了拍手,“咱都是良民,管他那麽多呢,先領水先領水!”
這邊把水領完,桑喆跟陳夏迴家待了一會兒,牛勇就過來敲門了——主要是黑珍珠叫了起來,他跟附近鄰居熟了之後,鄰居來人他輕易不會叫的。
“我聽說過,你這裏不讓人進?”牛勇笑著。
桑喆挑眉:“你到底跟誰聽說的?”
剛就說聽說過她能幹什麽的,下頭基地有認識她的人?
“哎喲,你可有名著呢,12區據說是你做主,管理基地建設那塊的同事,還有農業研究所的同事都很熟悉你的事——現在基地非常看重12區的建設,經常會提到。”
桑喆跟陳夏戴上防毒麵具,跟何洋打了招唿,便跟著牛勇出來了——當初牛大爺的遺體被她和陳夏埋在了林子裏頭,總是要告訴人家家屬一聲的。
“會把我們這兒的地強行征走嗎?”桑喆一直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牛勇帶著二人往家的方向走:“現在還不知道。”
“現在的問題是,12區的功能本身都存在爭議。”
“光文那邊想要收了這邊土地,跟11區、10區似的做重點建設,把基地最重要的人和功能區都安排在這裏。不過官方更想直接開辟空地出來當群眾的緊急避難所。”
桑喆一時沒迴話,這個內容,早半年多她就從張可為那裏聽說過,原來到現在還沒討論出結果呢。
這兩個都不怎麽樣啊其實,不過真說起來,她當然更傾向後者;她寧願把這裏都給難民用來避難,也不想按光文想法,把這裏變成特權區。
牛勇歎了口氣:“你倒也不用擔心,反正有我在呢,不會讓他們虧待了咱們這批人。”
桑喆笑了,這確實讓人放心,牛勇的保證比張可為的保證有用多了。
“那叔你看著,哪種可能性大啊?”
“唔……不好說,其實於情於理,應該是給群眾避難的,以後海平麵上升,這裏是理論上最安全的地方。不過……”
討厭就討厭在但書上,桑喆耐著性子聽。
“不過光文提出的重要功能區,包括基地已經恢複的生產線,還有未來規劃複活的產能區也是,都想放在12區,這是咱們基地未來生存的基礎,所以……”
桑喆明白了,這些區塊……某種程度上確實比人命還要重要。
她其實早就覺得,自己早晚會失去桑家小院,但多少都還抱著點希望;此時聽了牛勇的話,才終於認清現實。
還是早點做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吧。
“我家,一直都保持著我哥他們過世時的樣子嗎?”三人不知不覺走到了牛家大門口,牛勇看著院子裏頭的模樣,突然問道。
“啊……嗯,對,執法隊過來看過,要求一切都要保持原狀。”幾年大災,院子裏破敗不堪,又是暴曬又是沙塵暴又是酸雨,房子跟院子早就被破壞得差不多了。
執法隊的要求,初衷固然是保護現場,但事到如今,也早就沒了保護現場的意義,這個院子真想住人的話,估計有的收拾了。
桑喆突然想到崔竹的願望,沒準還真行得通,不由問道:“叔,你家人呢,以後會住這裏嗎?”
幫崔竹說話是不可能的,不過多少可以打探一下消息。
“我家人……明誌在下頭基地忙活呢,我倆因為在基地有事忙,恐怕以後也沒空住上來。”
牛勇頓了頓,在桑喆以為沒有後文了的時候,他又補充了一句,“我媳婦跟閨女,在之前的海嘯裏頭死了。”
“剛才那輛車……”謝岩小聲地打破了沉默,然而剛出聲,就見那輛車又倒了出來。
謝岩一下子卡殼,一夥人好奇地看向那邊。
然後,車上下來了一個高大的男人,戴著口罩和防風鏡,朝他們這邊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
那走路帶風的樣子,讓人恍惚間覺得那件半袖polo衫後頭有個大披風似的。
不過,等人走近了,還是能從防風鏡下的大粗眉毛和眼神間看出牛大爺相仿的模樣。
桑喆跟陳夏對視一眼,陳夏點頭,二人基本能確定此人就是牛大爺的弟弟了。
大哥人挺上道,走近了先扒開口罩跟眾人露了下臉,咧嘴笑道:“各位鄰居好,我是牛勇。”
牛勇露了短短的三秒鍾臉,便把口罩戴了迴去,但桑喆仍然替他牙疼肺疼。
他說話看的是桑喆,桑喆便站了出來,雖然戴著防毒麵具人家看不到表情,但也禮貌笑道:“叔,迴來啦!”
桑喆其實是不怎麽對他有印象的,牛勇很早就離開了這裏,但這裏的老住戶隻有她和陳夏了,於情於理她都得說話。
“是啊,你是小桑對吧,都長這麽大了,而且一眨眼,麵孔都換了……”牛勇有點感慨地掃視了麵前眾人,最後落在陳夏身上,“小陳!”
“哥!”陳夏也打了個招唿,他雖然對牛勇熟悉一些,但畢竟也多年沒見,要說多親熱也是沒有的。
不過桑喆又為這莫名其妙出現的輩分差距無語了一下。
“你們忙著呢?賣水?”牛勇看了眼地上的大小水桶,挑眉看向桑喆,“我聽說過你挺能幹,據說12區秩序不錯。”
“……”桑喆不知道怎麽接話,秩序不錯,但人家哥哥嫂子死了,“連望他們那批人走了之後就好多了,新鄰居都是安分的人。”
提到兄嫂,牛勇沉默了一下,但還是禮貌笑道:“等你忙完了我再來找你,有事問問,行了,我去家裏看看,你們忙!”
看著牛勇大步流星地又迴到了車上,一群人才鬆了口氣,嘰嘰喳喳跟桑喆問了起來:
“聽說是在外頭當官的?現在基地呢?”
“也不知道人怎麽樣,我跟他住得這麽近,一會兒要不要打個招唿啊……”
“肯定得打吧,瞅著後頭車上沒別人了?沒帶媳婦孩子嗎?”
“哎老方,去打招唿的時候記得多打聽點消息!”
“好啦好啦!”桑喆拍了拍手,“咱都是良民,管他那麽多呢,先領水先領水!”
這邊把水領完,桑喆跟陳夏迴家待了一會兒,牛勇就過來敲門了——主要是黑珍珠叫了起來,他跟附近鄰居熟了之後,鄰居來人他輕易不會叫的。
“我聽說過,你這裏不讓人進?”牛勇笑著。
桑喆挑眉:“你到底跟誰聽說的?”
剛就說聽說過她能幹什麽的,下頭基地有認識她的人?
“哎喲,你可有名著呢,12區據說是你做主,管理基地建設那塊的同事,還有農業研究所的同事都很熟悉你的事——現在基地非常看重12區的建設,經常會提到。”
桑喆跟陳夏戴上防毒麵具,跟何洋打了招唿,便跟著牛勇出來了——當初牛大爺的遺體被她和陳夏埋在了林子裏頭,總是要告訴人家家屬一聲的。
“會把我們這兒的地強行征走嗎?”桑喆一直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牛勇帶著二人往家的方向走:“現在還不知道。”
“現在的問題是,12區的功能本身都存在爭議。”
“光文那邊想要收了這邊土地,跟11區、10區似的做重點建設,把基地最重要的人和功能區都安排在這裏。不過官方更想直接開辟空地出來當群眾的緊急避難所。”
桑喆一時沒迴話,這個內容,早半年多她就從張可為那裏聽說過,原來到現在還沒討論出結果呢。
這兩個都不怎麽樣啊其實,不過真說起來,她當然更傾向後者;她寧願把這裏都給難民用來避難,也不想按光文想法,把這裏變成特權區。
牛勇歎了口氣:“你倒也不用擔心,反正有我在呢,不會讓他們虧待了咱們這批人。”
桑喆笑了,這確實讓人放心,牛勇的保證比張可為的保證有用多了。
“那叔你看著,哪種可能性大啊?”
“唔……不好說,其實於情於理,應該是給群眾避難的,以後海平麵上升,這裏是理論上最安全的地方。不過……”
討厭就討厭在但書上,桑喆耐著性子聽。
“不過光文提出的重要功能區,包括基地已經恢複的生產線,還有未來規劃複活的產能區也是,都想放在12區,這是咱們基地未來生存的基礎,所以……”
桑喆明白了,這些區塊……某種程度上確實比人命還要重要。
她其實早就覺得,自己早晚會失去桑家小院,但多少都還抱著點希望;此時聽了牛勇的話,才終於認清現實。
還是早點做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吧。
“我家,一直都保持著我哥他們過世時的樣子嗎?”三人不知不覺走到了牛家大門口,牛勇看著院子裏頭的模樣,突然問道。
“啊……嗯,對,執法隊過來看過,要求一切都要保持原狀。”幾年大災,院子裏破敗不堪,又是暴曬又是沙塵暴又是酸雨,房子跟院子早就被破壞得差不多了。
執法隊的要求,初衷固然是保護現場,但事到如今,也早就沒了保護現場的意義,這個院子真想住人的話,估計有的收拾了。
桑喆突然想到崔竹的願望,沒準還真行得通,不由問道:“叔,你家人呢,以後會住這裏嗎?”
幫崔竹說話是不可能的,不過多少可以打探一下消息。
“我家人……明誌在下頭基地忙活呢,我倆因為在基地有事忙,恐怕以後也沒空住上來。”
牛勇頓了頓,在桑喆以為沒有後文了的時候,他又補充了一句,“我媳婦跟閨女,在之前的海嘯裏頭死了。”